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诊断学速读1) 中医四诊包括望、闻、问、切。2) 中医诊病应四诊合审。3) 望诊是医生收集病情的法之一。4) 诊断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以便了解病情。5)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6) 证包括证名、证候、证行的概念。7) 诊法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法。8)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9)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10) 医生在诊病时可四诊互用,望、闻、问、切不必按次序。11) 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12) 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3) 书写病历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地址等。14)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主要症状,既是主症。15) 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16) 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17) 问诊还要将主诉所述的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情况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18) 在描述主诉时,不能用诊断术语,如“风寒表证”、“肺气虚证”等,只能用具体症状。体征进行描述。19) 如因情志不舒而致胁肋胀痛,急躁易怒者,多属肝气郁结。20) 因暴饮暴食而致胃脘胀满疼痛者,多属食滞胃脘等。21) 小儿脾胃较弱,消化力差,容易伤食,而出现呕吐、泄滞等症。22) 婴幼儿脑神经发育不完善,易受惊吓,而见哭闹、惊叫等症。23) 着凉、伤食、受惊是小儿常见的致病原因,应当注意询问。24) 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变过程,一般可按疾病发生的顺序进行询问。25) 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26) 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患病情况。27) 病人平素健康状况,可能与其现患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故对分析判断现发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8) 如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29) 素体虚弱,现患疾病多为实证或虚证夹杂证。30) 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31) 素体阳虚,易感寒湿之邪,多为寒证,或寒湿病证。32) 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与现患病证有着密切关系。33) 小儿应当注意询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和传染病接触史。34) 小儿六个月至五周岁之间,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后天的免疫机能尚未形成,故易感染水痘、麻疹等急性传染病。35) 患过某些传染病,如麻疹、顿咳等,常可获得终身免疫力,一般不会再患此病。36) 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等。37) 询问病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应注意某些地方病或传染病的流行区域,以便判断所患疾病是否与此相关。38)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使神情情志产生变化,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疾病。39) 人的精神情志变化,对某些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亦有一定影响。40) 饮食嗜好、生活起居不当,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甚至引起疾病。41) 如素嗜肥甘者,多病痰湿。42) 偏食辛辣者,易患热证。43) 贪食生冷者,易患冷证。44) 好逸恶劳,脾失健运,易生痰湿。45) 劳累过度,消耗精力,易患诸虚劳损。46) 起居无常,饮食失节,易患胃病等。47) 通过了解饮食嗜好,生活起居情况,对分析判断病情有一定的意义。48) 新生儿(出生后至一个月)的疾病多与先天因素或分娩情况有关,故应着重询问妊娠期及产育期母亲的营养健康情况。49) 家族史是询问病人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50) 必须要时应注意询问真系亲属的死忙原因。51) 现在症是疾病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诊病、辩证的主要依据。52) 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53) 寒与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为问诊的重要内容,故张景岳将之列为十问歌之首。54) “寒”是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55) 临床上有恶风、恶寒和畏寒之分。56) 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57)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58)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59) “热”指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60) 恶寒发热,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61) 但热不寒指病人只怕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62) 壮热之高热,体温在39.。C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63)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64) 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浦所发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65) 由于肠胃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正邪斗争剧烈,故在此时热势加重。66) 微热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C以下,或仅自觉发热的症状。67)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症者,多属气虚发热。68)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虚发热。69)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闷胸,急躁易怒等症者,多属气郁发热,亦称郁热。70) 寒热往来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71) 在疾病过程中,特别是外感病,汗的有无,是判断病邪性质和卫阳盛衰的重要依据。72) 表证无汗,多属风寒表证,因寒主收引,寒邪袭表,奏里致密,肌肤闭塞所致。73) 表证有汗出者,多见于风邪犯表和风热表证。74) 自汗是指醒时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75) 盗汗是指睡时流汗,睡醒时则汗至。76) 绝汗是指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77) 战汗是指病人先恶寒战栗后汗出的症状。78) 冷汗是指所出之汗有冷感的症状多因阳气虚或惊吓所致。79) 热汗是指所出之汗有热感的症状,多因里热所致。80) 黄汗是指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的症状,多因风湿热邪交蒸所致。81) 手足心汗是指手心和脚心出汗。82) 半身汗是指病人一则身体出汗,多见于中风病人。83) 刺痛是指疼痛如针刺,是淤血致痛的症状。84) 绞痛是指痛如刀割,属真心痛。85) 隐痛指疼痛不激烈,绵绵不断,多因阳气精血亏虚。86)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不安的症状。87)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的症状。88) 重听是指病人听力减退,严重者丧失听力。89) 失眠是指病人经常不能入睡,或睡而易醒,睡不安灵,甚至彻夜不眠的症状。90) 嗜睡是指病人精神疲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入睡的症状。91) 口渴欲饮是指口干要饮水,饮水则舒的症状。92) 口不渴饮是指口不渴,不要喝水,提示体内不缺水分。93) 消谷善饥指病人食欲过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94) 饥不欲食病人虽然有饥饿的感觉但不要进食,勉强进食,量亦很少的症状。95) 厌食是指讨厌食物,虽饥饿但不进食。96) 完谷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绵阳梓潼县人民法院第二次招录聘用制书记员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掌握色彩艺术
- 2026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秋季招聘14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大数据分析驱动的法律文本分析-洞察及研究
- ESG整合战略研究-洞察及研究
- 手指印画梅花课件
- 化肥厂半成品检验办法
- 河南省新乡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临泉县教师进修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兴文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食堂员工服务培训
- 提升心理抗压能力的技巧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年实践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低空飞行器设计
-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 【大型集装箱船舶港口断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及案例探析7500字(论文)】
- 律师事务所人事管理制度
- 脑梗塞并出血护理查房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与五脏六腑
- 某水库调度规程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