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教学设计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 艾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 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 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 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 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 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槁 go 砺l 跂q 舆y 蛟jio 跬ku 骐q 骥j 驽n 锲qi 镂lu 鳝shn 生 臾y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 “者”的两种用法: 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 “而”的四种作用: 并列(“知明而行无过”);表修饰(“终日而思”); 表转折(“而致千里”);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 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 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 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 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 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 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好的,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课文的背诵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就进入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背诵课文 1、先齐读课文。 2、哪位同学现在就能够背诵出来的?自荐一下。 (你背下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3、沿着文章的行文思路去背诵课文,也是一种快速成诵的方法。 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青取之于蓝 学习的意义 冰 寒 于 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 以 为 轮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方法 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学习态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小测验:邀请你来尝试背诵(抽查男女生各一名) 5 、大家一起来大声背诵全文 五、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七、附录 1、荀子的思想 荀子在本文中所论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论”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教育学习,“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学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可见,荀子虽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后天的学习教育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更可以弥补人本身的不足,提高人的能力。 2、劝学(节选)战国 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说:学习决不可以停止。染料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取得的,但比蓝草更青;冰是水所结成,可是比水更寒冷。木材本是笔直而符合墨线要求的,但用火熏烤把木材制作成车轮,它的曲度就符合了圆规的要求;即使把它晒干也不再重新挺直,这是火的熏烤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明白事理,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冥思苦想,却不如学习片刻有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登上高处招手,胳臂并未加长,可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唤,声音并未加强,可是听的人却很清楚。驾车骑马的人,并非腿脚特别强健,却能到达千里之外。乘坐船艇的人,并非都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先天资质与一般人差异不大,可是聪明能干,这是因为善于凭借和利用客观事物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生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所以不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小的水流,不能成为江海。骏马跳一下,未必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上十天,也能走得很遥远,它的成功是因为不停地前进。雕刻一下就丢下,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便是金属石块也能刻成艺术品。蚯蚓并无锋利的爪牙和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地面的尘土,下饮地底的泉水,这是它用心专一的结果。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螯,但如果不依靠蛇和黄鳝的洞穴竟然无处可以寄居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不专的缘故。】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C(“以为”为两个单音节词) 2A(通假字依次为:畔、擗;亡、寤;生、陈) 3C4D(横渡)5A6A 7a学不可以已b学习,是不能停止的 8a第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第三,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第四,金就砺则利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b第一,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第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第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第四,假舆马者,非利足,而致千里;第五,假舟楫者,非能水,而绝江河 1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D(跬读ku,跃读yu,舍读sh) 12A(一、四句是“托付”义,三、四句分别为“寄居”“传送”之义;B“兴”依次为“发生”“使昌盛”“兴办”“起床”之义;C“步”依次为“举足两次”“古长度单位”“行走”“使行走”之义;D“饮”依次为“喝”“使喝(读)”“射入”“喝的东西”之义) 13D 14C(A兼词未译出,应加上“从这里”;B“积善”与“成德”的承接关系未体现;D“圣”非专指) 15B(其中第个比喻是从反面论学习应持之以恒;第个比喻应是正面论学习应持之以恒) 16专心致志积少成多锲而不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课堂练习(略) 劝学课堂练习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粗词意义、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 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木直中绳,以为轮 D学不可以已 2下列每组句子中全都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与徐公孰美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C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主人乃寤而请之 D君子生非异也既陈而后击之 3选出对下面句中“十”“一”判断正确的一项() 骐骥一跃用心一也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 4下列关于“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然抚尺一下,君响毕绝:终止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C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非常。 5下面“者”字用法与“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陈胜者,阳城人也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选出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吾妻之美我者非能水也晋军函陵填然鼓之树之以桑既来之,则安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登泰山而小天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A/ B/ C/ D/ (二)、阅读部分(3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问题。(8分,每空2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课文标题是“劝学”,文章开篇即揭示出了中心论点 a它是:_。 b意思是说:_。 8本文的特色是运用一系列比喻(即喻证)来证明作者的主张。 a本文段所用的比喻共有四个,它们是:_。 b由喻证所形成的结论是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6分,每空2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9为了“劝学”,作者在本文段中采用了直接论证,接着又甩开笔墨,作了一系列喻证。 a本段的直接论证是(限16字):_。 b喻证是:_。 10由直接论证和喻证推出了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京和中国签署协议书
- 2025年RISC-VI2C接口设计考核试卷
- 播放连言协议书
- 宜宾比熊领养协议书
- 材料款回款协议书
- 2025年茶艺师语言表达与文化传播能力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试卷
- 2025年疫苗接种规范操作考试:冷链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2025年共享经济行业共享经济模式与共享平台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环保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半导体行业芯片技术与集成电路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幼儿园拍摄技巧培训
- 亲情话题作文指导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课件
- 2024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安装工程抗震技术规范
- 鱼养殖计划书
- 2023年石材检测报告
- 2023年大型集团企业IT信息化安全架构规划设计方案
- 河北省生态功能区划报告(技术报告)
- 高考日语基础归纳总结与练习(一轮复习)
- 手术室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配合
- 项目发展与回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