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2011版课标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2011版课标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2011版课标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第第 6 6 课课 北宋的政治北宋的政治 导学案 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掌握北宋建立和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 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影响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 北宋的建立 后周大将发动陈桥兵变 时间 年 改国号为 史称北宋 建立 者是 宋太祖 都城在 2 结束分裂 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民南方割据政权 结束了 局面 3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军事方面 首先解除 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 他还经常调换军队 定期换防 行政方面 在中央 宋太祖采取 的办法 削弱相权 还设立多重机构 分割宰相的 大权 在地方 派 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实施 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力 还取消 收税的权力 陆续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 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 2 重文轻武的政策 1 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 的弊端重现 2 措施 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 提升 地位的政策 使文臣 的格局逐渐形成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 行军布阵 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初大幅增加 提高 地位 3 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 杜绝了 和兵变 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 和社会的安定 合作探究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1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 归纳出几点来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2 北宋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发展 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我达标我快乐 1 选择题 1 北宋的建立者是 A 杨坚 B 朱温 C 赵匡胤 D 赵构 2 北宋的都城是 A 长安 B 开封 C 洛阳 D 灵武 3 宋朝文官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A 宋太宗 B 宋徽宗 C 宋高宗 D 宋钦宗 4 宋朝武将受多方面牵制 而文官在中央和地方担任要职 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5 正式设置进士科以选拔人才的皇帝是 A 隋炀帝 B 宋太宗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6 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后周 7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 设置 A 知州 B 通判 C 转运使 D 节度使 8 为了防止知州权力过大 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废除知州设置 直属中央 B 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 在各知州设置通判 分散知州的权力 D 地方设置转运使 2 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宋代谚语 1 这则谚语反映了北宋时期实行的什么政策 2 宋朝采取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 这一政策在宋代产生了什么影响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