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doc_第1页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doc_第2页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含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能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领域方面广泛的工作;2、 掌握典型的模拟与数字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实验和安装技能;3、 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调试能力;4、 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5、 掌握电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控制理论、工程电磁场与波、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息电子学物理基础、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电力电子器件、电子产品设计。特色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自动控制计算机仿真自学或讨论课程: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研究型课程: 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自动控制计算机仿真工程设计课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产品设计、电子系统设计计划学制 年毕业最低学分 168+4学分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课程设置最低学分为35,其中必修课程(标“*”号)27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任选8学分。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最低学分为50,其中必修课程(标“*”和“*”号)38.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任选11.5学分。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第二学年课程号课 程 名 称考试周学时学分备注秋季春季10110010电路原理(甲)*试3-0310110020电路原理(甲)*试3-0310110040电路原理实验(甲)*0-10.510110050电路原理实验(甲)*0-111011006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甲)*试4-0410110080模拟电子技术实验*0-2111110012信号与系统(乙)*试3-13.5学分小计3.512.5第三学年课程号课 程 名 称考试周学时学分备注秋季春季10110070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3-0310110090数字电子技术实验*0-2110120070控制理论*试4-14.510120061工程电磁场与波(甲)*试3-13.510120051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甲)*试3.5-141012008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3-13.510120100信息电子学物理基础*试3-03学分小计157.5专业选修课程一览课程号课 程 名 称考试周学时学分修读学分建议修读学年10192010信息论与编码试3-03辅修任选8学分第二专业任选11.5学分第五学期10190040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2-12.510192020通信原理试3-13.5第六学期10192130电力电子器件2-12.510120040电机与拖动试3-13.510190050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试2.5-13第七学期10192120电子产品设计1-32.510192100高频电子线路3-03第五学期10120010CMOS集成电路技术基础 试3-0310192030计算机体系结构3-0310192090现代传感器技术3-13.5第六学期1012002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试3-0310190010电子系统设计2-12.510190020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5-13辅修任选8学分第二专业任选11.5学分10192080无线通信原理及应用2.5-02.5第七学期10192040数字系统设计2.5-1310192050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试2.5-1310190060软件工程2-12.510192070计算机图形基础3-0310190090现代驱动技术与智能化2-0210192060数字信号处理及DSP应用3-13.5第八学期10192140电力电子装置故障自动诊断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