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doc_第1页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doc_第2页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doc_第3页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解析:D 根据题干“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写意性”可知,题干考查的是草书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答案为D项。A、B、C三项分别是行书、隶书和篆书。2解析:C 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商代。A项马王堆汉墓反映的是西汉初期的史实;B项黄道婆是宋末元初人;D项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的著作。故答案为C项,商代已经出现甲骨文了。3解析:B 分析图表,无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都显著增长,一方面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城镇人口的增长幅度是超过农村人口的,故选B项。AC两项表述错误;材料未反映D项内容。4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分别反映了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伴随三次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危机逐步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都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挽救民族危亡,故选择D项。5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1934年6月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白银收购价格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动摇了银本位制的基础。国民政府为谋求稳定币值摆脱财政经济危机采纳英国财政专家李滋罗斯的建议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即所谓的“币制改革”运动。6解析:C 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适合用排除法。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1940年和1945年,与题干严重不符,故答案为C项。7解析:C 结合所学知识,A项中的“都”和D项中的“广泛”明显夸大了广告的作用,皆排除;B项内容不符合史实,所以答案为C项。8解析:A 根据题干“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分析,正好反映了B、C、D三项内容,故答案为A项。9解析:C 斯科普斯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违背了基督教宣扬“上帝造人说”,必然对其构成一个冲击,故选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事实;进化论不属于宗教,B项错误;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各州有制定宪法的权力,D项 错误。10解析:B 在历史上,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都属于殖民国家,占有大量的殖民地,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它们无力阻挠,故投了弃权票,正确。弃权票实际上就是反对联合国通过的宣言,正确,所以答案为B项。11解析:D 本题属于史学理论题,做该类型的试题时,必须紧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根据题干“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可知D项最适合题干要求。12解析:D 列克星顿之战是历史事实,不容置疑,错误;孤证难立,仅凭一件事情,难以真正确定到底是谁先开的枪? 正确;“不自由,毋宁死”体现的是对自由的追求,当时的北美存在严重的社会等级,不可能真正的“万众一心”, 正确;所以答案为D项。13(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解析: 第一小问,主要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根据“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说明时间很早;从秦汉到隋唐明清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文件,可知,政府重视且不断完善等等,总结“特点”时务必注意角度且紧扣材料分析。第二小问中,“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一的直接目的概括得出;“局限性”根据材料二,从监察制度的实质入手即可。答案 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2分)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4分)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 权利请愿书1689年 权利法案1701年 王位继承法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4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8分)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材料的同时要注意答题的核心是“限制王权”;第二小问,主要从内阁与议会的相互制约关系、选民、政党政治等方面来概括答案即可。答案 重要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4分,每点1分)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8分,每点2分)(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4分)解析: 渐进性主要是从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不断完善过程来分析;灵活性是指所受的约束较少,主要体现与时俱进的一面。答案 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4分)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4分)14(24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6分)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 “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可以概括得出;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时间“1912年”来回答。答案 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2分)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4分)材料二(2)图4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2分)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分)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课本的封面图画和目录内容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出现图片中各种内容现象的原因。答案 文革时期;(2分)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4分)材料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4分)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8分)解析 第一小问,主要结合各种不同的史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