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doc_第1页
2015年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doc_第2页
2015年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doc_第3页
2015年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doc_第4页
2015年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考试视频题库押题辅导 考试一次过2015年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有关传染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的知识点内容,助考之星老师详细准备了如下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一、组织胞浆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原发性真菌病。此菌属双相菌,在组织内呈酵母型,生长于细胞内,室温28左右培养则呈菌丝型,其传染性极强,可致实验室感染。病菌感染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流域。在中国十分罕见。病菌感染途径:带菌的灰尘经空气传播,经呼吸道、皮肤、黏膜及胃肠传入。吸入被鸟或蝙蝠粪便污染的泥土或尘埃中的真菌孢子而感染。鸡窝也可潜藏此菌。吸入大量孢子后,形成肺部病灶,通过淋巴或血行播散到全身。易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者,如恶性病,使用大量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常见于婴儿或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组织胞浆菌病治疗在流行区:初到流行区的人,由于机体免疫力差,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当你暴露在被鸟或蝙蝠感染的泥土中时,戴口罩或者呼吸器;污染地区喷洒3%的福尔马林。在实验室:应注意预防。可戴口罩或在可能有真菌孢子的地区洒水。在家居:在鸟笼、鸡窝等处常有本菌污染,应注意预防。二、锥虫病并发症1.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锥虫病多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损伤广泛,同时心脏结构发生异常,加之长期的心律失常或室壁瘤的存在,在疾病的晚期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2.心律失常本病极易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尤其多见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2/3的患者有心脏传导阻滞,常为右束支传导阻滞等。3.室壁瘤在该病患者的心肌内可见心肌纤维化、心脏肥大、房室腔扩张、心尖部偶呈动脉瘤样突出与血栓形成。4.栓塞心尖部和心房内脱落的血栓可引起脑或肺栓塞,严重者发生猝死。三、皮肤颌口虫病致病的颌口虫有两种,即有棘颌口虫及猪颌口虫,以前者为多见。棘颌口虫的成虫呈鲜红色,稍透亮,有光泽,雄虫长度为1125mm,雌虫较长,为2554mm,呈圆线状。头部呈半球形,表面有48圈小钩颈部狭窄,体前半部和近尾端有许多小皮棘。人进食未烧熟含感染性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蛙、蛇鸡等肉类而获得感染。偶接触以上肉类等可经皮肤感染。幼虫侵入人体后移行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形成皮肤颚口线虫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流行于东南亚地区。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亦有本病。有喜欢吃生或未煮熟鱼虾、肉类习惯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我国浙江、福建、上海等地区最近几年流行的生食,其发病率亦随之增加。皮肤颌口虫病发病机制吞食的幼虫侵入胃壁,人类不是本虫的终宿主,只能成为转续宿主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只能在人体内长期移行而造成组织损害和病变。感染的幼虫多为一条但亦有数条者。由皮肤侵入的幼虫,多数情况下会在身体的个部位发生皮肤肿块。由于幼虫的游走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此虫可在各脏器内寄居,虫体在人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乃至十几年。病理变化为寄生虫性肉芽肿,由嗜酸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与巨噬细胞组成。幼虫在组织中移行时除产生机械性损伤外,还能分泌、排泄一些对人体有毒性作用的物质,诱发机体产生中毒与过敏反应从而加重病理损害。可引起炎症、水肿、贫血、坏死,慢性皮损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此虫可到达体内任何部位。皮肤颌口虫病早期症状临床表现轻重不同。可从无自觉症状到症状严重。潜伏期长短不一,可由数天、数周至数年不等。随着病程延长发作次数可减少,症状亦减轻,发作时间缩短。皮肤损害:损害多限于皮肤,以腹部、背、四肢、头面部多见。在幼虫入侵12天,幼虫在皮下移行,初发为约蚕豆大小、圆形非凹陷性硬结或斑块,呈淡红至鲜红色,触之较硬,颇似血管性水肿,丝状疹、匐行疹或间歇出现的皮下游走性包快。局部皮肤呈非凹陷性水肿伴疼痛、瘙痒或红斑,约经14周左右,肿块即可消退,遗留蚕豆大小硬结,移行的路径可有色素沉着及少量鳞屑。幼虫可自行钻出皮肤。全身症状:发病期间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荨麻疹、头痛、四肢痉挛、癫痫样发作、咽喉部可引起局部水肿、咳嗽、呼吸困难。眼部受累:发生于眼睑、阴囊等皮下组织松软部损害特明显,经过中可继发脓肿。可出现虹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眼症状,甚至失明。诊断:有食生食或不熟的鱼类及被污染的生水等历史。临床表现的特征性匐行性条索状硬块,组织病理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虫体即可确诊。皮肤颌口虫病西医治疗方法(一)治疗手术摘除病灶内幼虫是主要治疗方法,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皮肤损害不深,可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阿苯哒唑成人剂量为400mg/次,2次/d,疗程714天。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即可治愈。个别反复出现匐形疹、移行肿块可重复数疗程。伊维菌素成人剂量为200250g/(kg.次),1次/2周,连服35次。不良反应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头晕腹痛、胃纳减退、疲乏等。婴幼儿及孕妇不宜服用。噻苯咪唑,每日3次,每次50至100毫克,10天为一疗程,如仍有活动性皮肤损害,可服第二疗程。(二)预后临床表现轻重不同,约经14周左右。肿块消退遗留蚕豆大小硬结和色素沉着。皮肤颌口虫病辅助检查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常明显升高,蚴虫移行时可出现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病理:皮下肿块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皮下组织内可检见蚴虫,周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