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新城区绿地调研报告.doc_第1页
永川新城区绿地调研报告.doc_第2页
永川新城区绿地调研报告.doc_第3页
永川新城区绿地调研报告.doc_第4页
永川新城区绿地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川新城区绿地调研报告时间:2012.03.28地点:永川新城区一永川简介永川市前身名永川县,建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宋仍置。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复置,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仍置。199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永川县设永川市,隶属重庆至今。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 2006 110号)批准: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一)、地理位置永川位于重庆西部,长江上游成渝经济走廊腹心地带,介于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沿成渝高等级公路东距重庆市渝中区63公里、居东经1053810605、北纬28562934,东邻江津区,东北靠壁山县,北接铜梁县,西接荣昌县,南与四川省合江县、泸县接壤。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辖19个镇、3个街道,45个社区居委会、210个行政村。(二)、文化背景永川文化底蕴深厚。永川恐龙、石松化石闻名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清朝台湾知府黄开基、“东方梵高”陈子庄、微生物学家陈文贵、地理学家徐近之、微刻艺术家刘声道,作家(小说)易凡,(戏剧)蔡世伟,(文学评论家)文世奎,(诗人)钟代华等名人,是中国女子足球队训练基地、中国国际象棋队、中国跆拳道训练基地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写生基地。有各类职业院校30所,职教学生10.4万人。二永川新城区绿地指标(一)、规划指标1近期(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9%,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率达到36%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2中期(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3%,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8,各个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3远期(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绿化覆盖率达到48%,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0,高标准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二)、现状绿地指标表 永川区各类绿地现状指标一览表序号类别代号类别名称绿地面积(平米)绿地率(绿地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1G1公园绿地2202582G4附属绿地19787875合计21990383三永川新城区现状景观结构新城建成了以人民广场,华创商业中心和中央公园为主要景观轴线,形成总的公园绿地,并沿红旗河建设滨江带,创建展现滨江自然山水特色的生态轴线,形成两条生态廊道。新城开启了“三湖时代”。“重庆最美街道”兴龙大道为轴,建成“古典浪漫”神女湖、“灵动大气”兴龙湖、“生态宜业”凤凰湖。“建三个湖、兴一座城”的城市理想渐成现实。形成了一环路景观林带,六个主要廊道,即成渝高速永川段,和城区内主要的五条水系廊道,红河,临江河,跳蹬河,玉屏河,竹溪河.6条高速公路、5条城市铁路纵横交汇,城区交通“车畅其路、人畅其行”,按照“方格网+组团式”分布,形成“一圈三环多连”结构。四永川新城区绿地现状根据永川新区绿地调查结果分析,此次新区要规划的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水域。居住用地所占比重最大,绿地占到了整个面积的35.7%,工业用地集中在城市南部,布局较为合理。涉及到的绿地类型主要有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其中附属绿地所占的比例最大。附属绿地占80,公园绿地占15,防护绿地相对很小,5左右。附属绿地在城市中占地比重大,分布广泛,是城市普遍绿化的基础。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新城绿地发展动力较强,绿地发展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公园绿地是指中央公园绿地,该绿地面积为22025平方米,主要供当地居民和游人休憩游玩。(2)防护绿地属于滨河防护绿地,是指红旗河两侧的绿化带。目前,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固堤。它的作用自然地形地貌,根据周边情况确定绿带宽度,选择绿化树种。河岸的绿化不得影响河流的排洪功能。(3)附属绿地是指该规划区域中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其质量和分布情况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五永川新城区树种与生物多样性现状永川新城区绿化状况较好,品种多样,绿化层次丰富,道路绿化带多选用大叶女贞,银杏,蒲葵,重阳木,柳树,紫叶李,夹竹桃,黄花槐,紫薇,小叶榕。城区交通“车畅其路、人畅其行”。但少部分管护不到位,需加强管理。六永川新城区绿地建设建议1、功能上能满足城市和公众的多种需求,形式和功能上与环境相互协调,且对公众全年开放。 2、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限的滨水区内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 3、水边的空间是向公众开放的界面,临界面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损坏城市景观轮廓线并保证视觉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