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焊接年鉴》焊接设备概况.doc_第1页
《中国焊接年鉴》焊接设备概况.doc_第2页
《中国焊接年鉴》焊接设备概况.doc_第3页
《中国焊接年鉴》焊接设备概况.doc_第4页
《中国焊接年鉴》焊接设备概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焊接年鉴焊接设备概况11 行业发展综述焊接设备行业经历了40余年的曲折发展历程,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生产产品主要包括手工电弧焊机、自动及半自动弧焊机、电阻焊机、特种焊机及各类专用成套焊接设备。到2000年底,电焊机产品有45个系列,150余个品种,500多个规格。111 企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结构和布局在“九五”期间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1995年,我国尚有焊接设备制造业各类电焊机专业和兼业制造厂、焊接辅机具、元器件、配套件厂约为14001500家。到2000年,这些企业中,停产、半停产、转产、资产重组的已达50%。同时,一些电焊机制造的新兴企业则“异军突起”,为电焊机行业增添了有生力量。目前,电焊机行业各类企业的总数保持在900家左右。其中,有电焊机行业焊接设备专业研究所1家,原机械工业部定点企业38家(含骨干企业2家、重点企业6家)。 从“九五”情况看,电焊机行业原有的市场格局和企业实力划分已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a.定点企业 定点企业均属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目前除少数转型为合资、股份制或有限责任公司外,尚未改制的企业占70%左右。由于多数定点企业存在着人员负担沉重、产品技术含量低、开发资金不足、历史遗留债务包袱重等问题,使整个定点企业群体的形势十分严峻。到2000年底,有8家企业已全面停产,10家以上的企业处于半停产或恢复性生产状态。 目前,定点企业正在积极寻求突破口,进行企业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盘活资产、挖掘潜力,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提高竞争力,力求走出低谷,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促进生产发展。 b.骨干、重点企业 骨干、重点企业中,有7家国有企业,1家已转制为股份制企业。 这些骨干、重点企业大部分为新中国第一批电焊机制造厂,曾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如今正在经受着市场经济的种种考验。目前,这些企业正在积极努力,探索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途径,有些企业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经济状况也有所回升。 c.非定点企业 非定点企业多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集体、乡镇、民营和私营企业。相对而言,多数非定点企业负担较轻,经营机制灵活,产品紧跟市场,以销定产。部分非定点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显著。112 经营工作出现新的特点 1996年以来,电焊机行业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很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应变能力差,加之市场疲软,竞争激烈,使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但随着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初见成效,电焊机的生产和销售也透出了一线生机。“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的经营出现如下特点: a.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占领了国内电焊机市场的半壁河山。这些企业依靠“品牌、质量、服务”的战略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挤占了大部分电焊机制造厂原有的市场份额,使多年来的电焊机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b.为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电焊机行业价格战烽烟四起,这种现象在中、低档电焊机产品上,表现尤为突出,使以生产交焊机为主的许多企业受到很大影响。由此也影响到整个电焊机行业的经济效益,使行业利润空间大幅度减小,很多企业由原来的盈利变为微利甚至亏损。但若从积极的方面来讲,这种现象也促使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挖潜增效,有利于电焊机行业的优胜劣汰。需要提出的是,在这场价格竞争中,个别电焊机厂家不考虑质量和安全指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价倾销,甚至仿冒他人产品,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损害了认证产品、质量合格厂家的利益,这种行为是必须坚决打击的。 c.在产品营销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形象与产品宣传,以各种方式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产品竞争力,同时认真研究市场,找准切入点,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市场,参与竞争。113 产品质量有一定提高 “九五”期间,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机械工业部、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等有关部门领导下,经国家电焊机检验中心、电焊机认证检测站积极配合,电焊机行业以打好“产品质量翻身战役”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质量工作,继续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对提高电焊机质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a.国家监督抽查质量情况 1996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安排,电焊机检测中心对BX系列交流弧焊机进行监督抽查。共抽查21家企业的42台产品。合格10家,总合格率为47.6%,其中,定点企业合格率为100%,非定点企业合格率为45%; 获证企业合格率为80%;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为30.8%,私营企业产品合格率为0。 199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安排,对BX系列交流弧焊机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28家企业的56台产品,合格企业数为16个,合格产品数为32台,抽样合格率为57.1%。其中定点企业7家,抽样合格率85.7%,获证企业合格率84.6%,国有企业合格率60%,集体企业55.6%,民营企业0。 本次抽查产品合格率为57.1%, 分别比1996年、1995年、1993年抽查合格率高出9.5、5.7和33.1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交焊机质量在逐渐提高。从抽查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合格率为60%,高于平均水平,而集体、乡镇企业为55.6%,低于平均水平,私营企业合格率为0。因而在稳定并提高国有企业电焊机产品质量的同时,监督和提高集体、乡镇、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就成为当务之急。 1998年,电焊机检测站(国家电焊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三季度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的产品为弧焊整流器(ZX系列),实际到样的企业数为17家34台产品。 本次抽查为第一次按国家强制性标准GB15579-1995进行考核,抽查结果,合格企业数为8家,产品抽样合格率为47.1%。2000年,按国家技术监督局监督抽查计划安排,国家电焊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电焊机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的产品为ZX系列弧焊整流器、WS系列氩弧焊机和NB系列MIGMAG弧焊机三大系列产品。这三类产品是目前电焊机产品中几类重要的弧焊电源。本次抽查覆盖了北京、上海、广东、河北、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江苏、四川、陕西共11个省市,实际抽到样品32家64台,因2家企业4台样品在运输中损坏,故实际检验企业数为30家共60台样机。在这些生产企业中,有研究院所、国有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本次抽查结果,抽查合格企业数为23家,合格产品数为23个。产品抽查合格率为74.2。与1998年国抽合格率的47.1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企业为寻求发展,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对质量管理的作用和认识均有所提高。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大力宣传ISO9000族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大力开展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特别是安全认证的强制性监督管理,促使各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强化质量管理,重视对产品标准的宣贯。另外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和地方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对产品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次抽查,抽查获证(安全认证)产品5个,合格率为100,远高于平均水平,而非获证产品26家,合格率仅为69.2。 b.产品安全认证工作截止到2000年底,获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颁发安全认证合格证书的企业共计105家,产品规格360个,其中交流电焊机占85%,整流焊机占9%,其它占6%。目前绝大多数电焊机生产厂家正积极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136号文件要求,组织进行通用电焊机产品安全认证工作。114 行业管理及行业工作积极进行 1996年9月、1998年9月和2000年11月,分别在舟山、成都、温州召开了1996年、1998年和2000年电焊机行业厂长会议。 完成编制并公布了电焊机行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电焊机行业“九五”计划及2010年设想、电焊机行业“十五”发展规划。 1996-2000年,分别在南京、天津、郑州举办了五届(第十十四届)中国焊接博览会。每次都有数百余家从事焊接设备及辅机具、元器件和配套件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厂家参加了展示,是国内最大的、最有影响的焊接设备博览会。 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焊机分会组织,在1996年评出64个电焊机推荐产品和39家企业公开质量承诺的基础上,1997年进行了第二批推荐产品评审工作, 同年10月批准了9家企业的10种产品共29个规格为行业推荐产品。这一系列活动推动了行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 组织了国产焊机的考核工作, 主办或协办了10余次省市和行业系统各类焊工比赛。 按国家机械工业局要求,由成都电焊机研究所组织开展了“机械工业节能机电产品推广项目”清理工作,对电焊机行业1992年以前颁布的115批节能电焊机产品进行了清理,有10个厂家的15个系列(规格)产品通过了初评和复审。评审合格的产品获得了国家机械工作局颁发的节能产品证书。“中国焊接资讯网”国际互联网站(www. )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开通并对全球开展业务。此网站得到了全行业的全力支持,主要内容涵盖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工艺及焊接技术领域,并及时报道国际国内焊接技术最新发展动态。 “焊接设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于1999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该中心挂靠在成都电焊机研究所,其宗旨是以电焊机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科技力量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电焊机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 根据国家机械工业局的要求,成都电焊机研究所及焊接设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编写了中国机电产品目录第十八册“电焊机”篇。目录收集了80多个电焊机厂家、19个大类、800多个品种的数万条关键技术数据,现已出版发行。 各行业性组织,如电焊机分会、全国电焊机行业标委会、焊接协会、学会、情报网、质量网、销售协作网、辅机具网,都按计划实施了工作项目,完成了大量综合信息交流、技术培训、资料出版等工作,促进了行业间信息的交流和技术的发展。115 企业改革状况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的资产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1997年11月底,原电焊机行业第二大厂成都电焊机厂被成都电焊机研究所兼并。 1997年底,牡丹江无线电六厂正式与日本大阪变压器株式会社(OTC)签署了合资合同,生产经营CO2气体保护焊机、氩弧焊机及各类逆变焊机,日本汤线及岩井株式会社两大贸易公司也加盟在内。继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之后,我国电焊机行业第二家大规模合资的企业产生了。1997年1998年, 成都电焊机研究所、上海电焊机厂、华东电焊机厂、成都电焊机厂、天津电焊机厂、株洲电焊机厂等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改革,对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进行改革。如减员增效、划小核算单位、提高资产运作质量、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1998年,广东电焊机厂转制成股份制公司。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舟山东海电焊机厂转制为有限公司;海门市电焊机厂采取股份制管理模式。 1996年,新乡电焊机厂与新乡锅炉厂联合成立的“新乡工神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1月集团正式解散。新乡电焊机厂正积极采取措施,力求先稳定,后发展。到2000年底,统计内的86家企业中,非国有、集体企业已达42家,他们当中,有些是由国有或集体所有制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的,有些是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12 生产情况121 生产发展情况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大部分企业缺乏创新,内部包袱沉重,加之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供大于求,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经济效益也逐年下降,到2000年才稍有好转。 为制止经济滑坡,电焊机行业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机制,进行资产重组,实行股份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加强内部管理,减员增效,划小核算单位,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盘活资产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2000年,电焊机行业各项指标同比有恢复性增长。 在经济指标方面,就定点企业讲,虽然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逐年下降,但亏损额却连年减少。特别是在2000年,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了恢复性增长。具体数据见表12-1、表1-2-2、表1-2-3和表1-2-4(行业部分企业指上报统计资料的企业,含定点企业)。表1-2-1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定点企业经济指标 项 目单位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电焊机产量台6584362150454335307761085工业总产值(现行价)万元6156461260532444436363540工业总产值(90不变价)万元5737457749440224276766559产品销售收入(含税)万元6674170022503204319165940利润总额万元-2440-1816-928-5175126工业增加值万元1497719728160941435924654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年9397121711690513262/表1-2-2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部分企业经济指标项 目单位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电焊机企业数个9582548686工业总产值(现行价)万元14968510467365451103038141826工业总产值(90不变价)万元135290974375201786827131669产品销售收入(含税)万元13938311237162872102779184301利润总额万元468-73-165455118292工业增加值万元2508530852194323179049290 表1-2-3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定点企业生产情况汇总表 (单位:台)序号 生产情况产品名称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1交流弧焊机40146370002571929628325282直流弧焊机10067888773206779805321旋转式2938213923761247165922晶闸管式4840320227562315365723逆变式57045842550210333自动半自动焊机9875114889075124741590331CO2焊机6525803562788731100703电阻焊机453739202758364129514特种焊机成套设备及其它166585556155514575总计65833621504543315307760892表1-2-4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部分企业生产情况汇总表 (单位:台)序 号 生产情况产品名称1996年(95家)1997年(82家)1998年(54家)1999年(85家)2000年(86家)1电弧焊机179680143775643801357561737981.1交流弧焊机13873710495940516782161111951.2直流弧焊机22966226071154423096298241.2.1旋转式357139543496342838221.2.2晶闸管式660737453662529780331.2.3逆变式8181896812639933145961.3自动半自动焊机17977162091232034444327791.3.1CO2焊机1225011090741216082196782电阻焊机645773113910936663493特种焊机308337194856844867 4成套设备及其它239014123965505总计18865215283570634151356185014122产品结构调整情况“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见表1-2-5、表1-2-6)。交流弧焊机的产量及构成比明显下降;晶闸管式整流弧焊机、逆变式焊机、电阻焊机、特种焊机及其它焊接设备的产量及构成比例稳步提高;自动、半自动弧焊机的产量及构成均大幅增长。这表明,电焊机行业的产品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高效节能、技术含量高、开发设计难度大的产品所占的比例正逐步提高。这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体现了我国电焊机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表1-2-5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定点企业部分产品构成比 (单位:%) 序号 构成比产品名称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1交流弧焊机61.059.556.655.853.42直流弧焊机15.314.316.112.813.2 晶闸管式4.36.0 逆变式1.01.73自动半自动焊机14.718.520.023.526.1 CO2焊机9.912.913.816.516.53电阻焊机6.94.94成套设备及其它1.02.45合计100100100100100 表1-2-6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部分企业产品构成比 (单位:%) 序号产品名称1996年(95家)1997年(82家)1998年(54家)1999年(85家)2000年(86家)1交流弧焊机73.568.757.451.760.12直流弧焊机12.214.816.315.216.2旋转式2.32.1晶闸管式3.54.3逆变式6.65.43自动半自动焊机9.510.617.422.817.7CO2焊机6.57.310.510.610.64电阻焊机6.23.45特种焊机3.72.66成套设备及其它0.4合计10010010010010013 2000年企业基本情况 2000年电焊机行业部分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3-1。14 新品种及科研开发情况“九五”期间,由于生产经济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很多企业已无力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但也有一些企业仍能克服困难,调集力量,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为今后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科研、新产品开发、研制量比“八五”有所减少(见表1-4-1)。 表1-4-1 “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科研新产品开发情况表 (单位:项) 年份项目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科研、新产品10157585661专利53243 从统计的新产品开发品种看,仍主要以弧焊设备为主,如IGBT逆变式弧焊机、CO2焊机、TIG焊机、埋弧焊机等;专用焊机和成套焊接设备也占较大的比重。在专用成套焊接设备中,有代表性的产品为:成都焊接成套焊接设备公司为神龙汽车公司研制的轿车总成装焊生产线,成都电焊机研究所出口朝鲜的激光焊机,核反应堆燃料棒真空电子束焊机,核反应堆燃料组件骨架点焊机,上海电焊机厂研制的贮气筒自动CO2环缝专用焊机,成都电焊机厂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UN-3*160型三相次级整流式闪光对焊机”,天津电焊机厂研制的汽车传动轴双头CO2气体保护焊机,株洲电焊机厂的自动履带式二弧焊机等。15合资、合作及技术引进情况“九五”期间,电焊机行业仅引进项目(技术和设备)为4项,比“八五”有明显的减少。分别为:唐山开元集团购置2台日本进口数控车床及配套设备,同时完成了以合资形式引进日本松下产业集团的弧焊、阻焊系列产品及弧焊机器人;成都电焊机厂从美国布纳特公司引进高效节能CO2气体保护焊焊枪技术,已完成消化吸收工作;长春焊机制造厂从德国库卡公司引进磨擦焊机产品技术,已试制出C-4D磨擦焊机,国产化率达80%;牡丹江无线电六厂引进日本OTC公司CO2系列产品,已投入生产。16焊接设备的进出口情况161 进口焊机情况“九五”期间,我国进口焊接设备仍有增无减(见表1-6-1)。另据统计,1999年进口焊接设备总额为1.45亿美元,比1998年的1.2亿美元增长了2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