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doc_第1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doc_第2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doc_第3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doc_第4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口陈玉霞高芬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物质与文化相互传播,接纳与融合的产物,其萌芽,发展,繁盛直到衰退,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秦汉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海上商道已经初具规模.汉书?地理志中说船只满载着货物从合浦郡徐闻县(今广东湛江徐闻县)起航,五个月之后抵达都元国(马来半岛),继续海上的行程,先后到达邑卢没国,谌离国(缅甸海岸),登陆后步行十几天来到夫甘都卢国(缅甸蒲甘城),然后再乘船航行,最终抵达黄支国(印度).返回时利用季风从黄支国出发,首先抵达已程不国(斯里兰卡),继续前进到达皮宗(马来半岛),过了中途的皮宗之后,朝着东北方向航行,返回本土.这是我国最早开辟的一条远洋航线,主要是为了通商.它标志着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其后海上路线得到了不断拓展.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萌芽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与国外交流的历史,基本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悠久.秦朝时期,我国和印度洋西岸,非洲地区就开始了物质文化交流.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120年大秦人经过挥国(缅甸)抵达汉朝疆土,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节到东汉朝廷,进贡犀牛角,象牙等珍贵的礼品.这说明秦汉时期大秦的商贾为了进行贸易活动,已经探索出了通往中国的海洋航线.海洋航线的开拓主要是为了商业贸易,在西汉,国外的各种商品通过海上航线不断被运输到了中国.东汉时期,罗马帝国的商人从红海出发,远涉重洋抵达远东地区.宋书?蛮夷传记载,汉朝的使臣们认为前往大秦天竺的使命非常危险,内心极为恐惧.然而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依然“泛海凌波,因风远至”,和”氏从非人,殊者诡号,种别类异”的各国商人进行商品交易,包括”山深水宝,翠玉之珍,蛇珠火布之异”等等.南北朝之后,有更多的国外商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奇珍异物,艺术类聚卷八十五中提到:”西晋太康二年(281),大秦国使臣自广州来贡,众宝皆丽,火布尤奇.”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在中外钱币的流通上,海上丝绸之路到达的各国之中,由于中国最为强大,造成了对中国货币需求非常强烈,导致中国的钱币大量流出.在唐朝时,中国开元通宝等货币源源不断地从国内流通至泰国,文莱,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外国的货币也在同一阶段流入到了中国.唐代人士张时运曰:”海国战骑象,蛮洲市用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被贬官到潮州后曾说:”五岭买卖皆用银.”唐朝岭南地区流通的金银称为”南金”.因此,当时外国人来到中国港口后,使用了大量的金银来支付所购买的物品,对整个岭南地区的经济状况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唐代货币的大量流通,证明了中外商品贸易活动的兴旺.从8世纪中叶起,中国丝绸与陶瓷也逐渐成为流通到海外的重要商品.而唐朝之后,中国的瓷器经过通海夷道西行,即通过我国南部海域,绕道马来半岛的斯里兰卡,经过印度西海岸进入波斯湾,抵达两河流域后返销回西亚地区,然后再从西亚地区流通至地中海.在海外诸国,很多地区发掘了当时中国的陶瓷器皿,其中最为闻名的是唐三彩和青瓷.由于唐朝时期,我国在海外贸易交流中占据着主导性地位,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珍贵商品当属丝绸,在全世界享有广阔的市场与极高的声誉.近代以来,这条海上的贸易与文化之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三,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迅速崛起,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在总体上,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外物质文化交流较之陆上丝绸之路而言更加发达.公元968年,大食国的使节经过海上航线来到宋朝.北宋朝廷正式提出希望大食使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此后,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大食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线路.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的陶瓷传到世界各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从11世纪起,埃及福斯塔地区的陶瓷工人开始仿照青瓷和白瓷,来研究陶瓷的生产工艺,推动了埃及制陶技术的发展.在古波斯王国,波斯三彩的定型与着色也深受中国陶瓷的影响,在中国元素的基础上”哥德堡”号带我到中国插图“哥德堡”号木制拉帆商船曾三次沿着着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往来于哥德堡与广州融人波斯的风格.11世纪中叶出现并兴起的青瓷趣味,使得波斯的陶瓷业焕然一新.元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海外贸易,中国的很多港口城市成为当时联系世界各国的纽带.东至朝鲜半岛,中到东南亚地区,西抵印度洋,波斯湾以及非洲东北部地区,有数百个国家与地区的商人与货轮来到中国繁华的港口,进行商业贸易活动.1292年,举世闻名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受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前往伊儿汗国.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中曾经描绘中国的港口:”在这个商埠,宝石,珍珠等商品的贸易之盛,的确是惊人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海上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越来越多.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麻布,漆器等等,通过这条漫长的海洋航线,源源不断地运到世界各国.而外国的特产,如香料,象牙,珠宝,珊瑚,狮子,琉璃等等,也来到了中国.日益频繁的海上贸易使得世界各国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文化繁荣.中外物质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见证了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四,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海禁”,阻碍了海上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得封建经济进一步恶化,有着悠久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一步步走向衰落.在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的今日,应深刻吸取历史教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研究与看待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再重蹈历史的覆辙.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城市兴盛,海上航线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必然会推进国家与民族的进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海上丝绸之路的萌芽与发展,对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我国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日益繁荣.泉州,广州,扬州,明州等海上丝绸之路的通航港口,在中外物质文化的交流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发78兰古世界2011.3月上明未女真在辽宁地区兴修的城寨及发展特点口王雁明朝末期,女真主要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分,生活在辽沈地域的女真主要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中的-4,部分.此时,女真内部征战不已.满洲实录谓:”各部环满洲国扰乱者,有苏克素护河部,浑河部,完颜部,栋鄂部,哲陈部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1_.女真大小首领据地为王,修建了许多城寨,一般大首领住城里面,小首领住在城周围的寨里.这里所说的城寨与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城镇或是城市有很大的差距.一,明末女真在辽宁兴修的城寨1.努尔哈赤兴兵之前的主要城寨.古勒城,在建州私志上记载,”寨在塞外百余里,三面壁立,壕堑深固.”21建州右卫的王杲在古勒山崛起,他对山城进行较为早期的修筑.古勒城三面环水,一面背山,城墙随山势而建,以土石垒砌而成,城墙周长260米,面积约2200平方米,城有东西两门,城中建有嘹望台两座.到了阿太时期,又进行了扩建,将城址向东拓1000米,在原城址的基础上形成三重城墙,城势更加险峻,以至李成梁率军久攻不下,”其城倚山险,阿太御守甚严,屡屡亲出,绕城冲杀,围兵折伤甚多,不能攻克”I引.后来才用努尔哈赤的父祖行反问计而一举攻克.古勒城经过两次修葺,到努尔哈赤打败九部联军时又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伦城属于苏克素护河部.经过踏查,应为今抚顺县境内李家乡苍石伙洛村东北的转湾子南山城.图伦城东墙利用了面对小山城内的悬崖,为天然墙壁,北墙,西墙,南墙均为45米,内濠49米至65米不等,只有一座城门.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仅凭遗甲十三副,起兵攻尼堪外兰;尼堪外兰事先得到消息逃跑,努尔哈赤攻下的图伦为一座空城.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这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结果,是开放的产物.作为中西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道,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体现了华夏子孙的勤劳,智慧与勇敢.海上丝绸之路在碧波之中绵延万里,海浪前后相推,推动着中外经济文化兆嘉城,据张德玉研究员的考证,认为在近新宾县下营子镇的赵家村附近,有吕家村古城遗址和西韩家古城遗址.经过分析认为,西韩家古城遗址更似兆嘉城.安图瓜尔佳城,盛京通志称”在吉林城西南五百四十里”.现经过考察认为,今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上夹河村西堡北山城似为安图瓜尔佳城.今有南墙30米,北墙9O米,东墙8O米.栋鄂城是建州女真栋鄂部的一个重要的城寨.盛京通志记载:”东峨城周九里,东西三里,南北二里,四门.”H其具体位置目前史学界众说纷纭,满族大辞典称其在”辽宁省桓仁镇南34公里雅河之境附近.”据桓仁当地的研究认为似乎更应为韭菜园子村.牛毛寨是建州女真栋部的城寨,在今桓仁大雅河与六道河子之间的牛毛大山东北谷的山脚下.该山谷东南西三面都是高山,北面是山谷,沟谷中下段地势平坦,最宽处约有六公里,牛毛寨就在沟谷中上部分的大甸子河左岸.雅尔古寨在桓仁县城北八公里处,距烟囱山五公里.雅尔古寨在烟囱山主峰,古寨遗址非常隐蔽,从山下往上嘹望,根本看不到山寨遗址旧.此外,栋鄂部还有齐吉达,翁哥洛,玛家等城寨,都相距不远.以上是清史记录中辽宁境内比较重要和已发现遗迹的城寨.2.努尔哈赤兴兵之后所兴修的城寨.努尔哈赤在兴兵伐明之后,开始修筑新城,相继修筑了费阿拉城,赫图阿拉城,界凡城,萨尔浒城,东京城和沈阳城.费阿拉城是努尔哈赤早期兴建的第一座城,万历十五年(1587)”太祖于首里口虎拦哈达下,东南河二道,一名夹哈,一名首里,夹河中一平山,筑城三层,启建楼台.六月,二十四日,定国政,凡作乱窃盗欺诈悉行严禁”31.盛京通志载:”老城,城南八的交流与融合.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文化的通道,还是一条友谊之桥.它将中国与远隔重洋的亚洲,欧洲,非洲等国紧密相连,对各民族的合作与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参考文献邬风英.寻找海上丝绸之路fN1.中国商报,里,周围十一里零六十步,南与东各一门,西南,东北共二门.城内西有小城,周围二里零一百二十步,东与南各一门.城外有套城,自城北起,至城西南止,计九里零九十步,正西,西南,正北,西北各一门.”41费阿拉城是最早的城池,而最着名者,首推建州部女真努尔哈赤创建的赫图阿拉城,在今辽宁新宾县永陵乡老城村.此城始建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即成为努尔哈赤建后金的第一都城,也是努尔哈赤建国称汗的第二个都城.其内城周长五里.外城十里.全城居住两万余户,约十万余人.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攻克辽阳,遂弃赫图阿拉,将都城迁到辽阳.皇太极时期,改赫图阿拉为”天眷兴京”.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派遣”夫役万五千人,赴界凡,运石筑城”71.界凡城地处浑河与苏克素护河之间,依山筑城,地势险峻.城”周围一里,东一门.又一小城,周围一百八十步,西一门”14/.城的规模比先前的费阿拉与赫图阿拉城还要小,可见界凡城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临时军事指挥所.明万历四十八年,后金天命五年(1620),努尔哈赤决定”自界凡迁往萨尔浒地方,汗亲往勘视,指拨众贝勒建房居住之地”18.城建尚未竣工,努尔哈赤就将其都城“自界凡迁至撒尔湖,筑军民庐舍,至十一月乃成”.萨尔浒城在兴京”城西一百二十里,西接舍里卫”.城”周围三里.南与东各一门,西南,西北各一门.外城周七里,四面各一门”41.萨尔浒不仅是后金都城,更重要的是在此取得了对明战争的重大转折.辽沈之役后,努尔哈赤决定迁都辽阳,于是”移辽阳官民,居于北城关厢,其南大城,则上与贝勒诸臣,及将士居之”17.在此暂短居留之后,努尔哈赤于天命七年(1622)三月,”遂筑城于辽阳城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