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九年级填词教学尝试点滴.doc_第1页
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九年级填词教学尝试点滴.doc_第2页
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九年级填词教学尝试点滴.doc_第3页
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九年级填词教学尝试点滴.doc_第4页
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九年级填词教学尝试点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九年级填词教学尝试点滴宁化县民族学校 邓宣盛笔者最早看到学生填词作品,是在一次无意的网络浏览中,文章是湘潭凤凰实验中学杨柳青老师的填词,教学生遣词炼句(2005年12月8日),此文中介绍了两首学生填词作品:如梦令 刘烨明昨晚参加英补,夜晚回家孤独。九点晚归居,误入街头深处。恐怖,恐怖,呼爷喊娘无处。如梦令 黄泳珺昨夜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于是我就有了在所任教九年级学生中上一节填词课的想法。一、教学构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宋词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作为现代中学生,知晓一些词的基本知识,学习古人写词的一些简单方法是有益而且是必要的。进行填词写作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从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九年级学生已经有“词”这种文体的知识的感性积累。学生经三年的学习,已背诵不少课内外的名篇。就人教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七九年级阶段)课内外出现的词有:七年级: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八年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九年级: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同时在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的文体知识,如:词牌名、词的题目、押韵等;且一些词牌学生已较为熟悉,如:“如梦令”、“浣溪沙”、“卜算子”、“江南好”等。基于学生学习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的进行指导,对学生作品应以欣赏的眼光来评价。为此,确定教学知识目标为:了解一些简单的填词知识;熟悉几个简短而又常用的词谱。能力目标为:学会简单词牌“如梦令”的填词方法;提高谴词能力。情感目标为: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拟用一课时。二、教学设计1激趣导入。(1)请学生背诵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词。(2)请学生背诵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及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学生背诵后媒体展示。(3)教师向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通过媒体展示作品如梦令并向学生介绍写作的缘由。如梦令:“自古别恨最痛,长路短亭相送。君去几时回?浊酒一壶与共。珍重,珍重,又是露寒霜重。”2填词指导。(1)让学生算出“如梦令”词总共几句,每句几个字。找出哪些是用韵的字,最后让学生画框,并注意在用韵字下标个三角号。(2)教师介绍如梦令词谱,并让学生把词谱和词进行对照。用媒体展示:如梦令词谱:(仄韵)(协仄韵)(句)(协仄韵)(协仄韵)(迭句)(协仄韵)(3)师生共同填词。学生当堂进行填词写作,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填一首“如梦令”词。3作品展示。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作品,包括:学生自荐作品;推荐其他同学作品等。教师指导学生把优秀作品编成小报千千阙词如梦令,并在初中各班级、各年级办公室张贴展示。三、教学反思1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设计让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词,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所有背诵的学生都能流利的背诵他们喜欢的名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展示作品,而且向学生讲述写作时的情境、感受,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也是一相心理的暗示他们也可以填好一首词。同时教师改变以往学生上交作文,教师批改的方式,变为让学生收集作品,推荐自己作品,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要求每位学生都要上交,但出人意料的是平时不爱写作文、甚至不交作文的学生表现积极。2循序渐进。教学中设计让学生背诵李清照的词和毛泽东的如梦令词,是为下面的教学作准备。之所以选择“如梦令”这个词牌来填词,是因其相对简单易学,也是初中填词教学中常选的词牌。如果选择词谱太难,脱离教学实际,效果就不好。介绍词谱环节较为枯燥,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教师降低教学难度,没有过多讲解平仄知识,只要求学生找出句数、字数、押韵,然后再简单介绍词谱,但不作写作要求,只是鼓励学生努力做到。3示范作用。教学中展示教师作品,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向学生讲述写作时的情境、感受,也是一种方法的指导,对学生来说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同堂进行填词,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是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也是和学生相互学习,更是与学生的一次精神交流。课堂上笔者也填了一首,如梦令秋夜听雨有怀:“点点淅淅沥沥,长夜风寒雨密。梦断故园声,一字雁行归去。归去,归去,又是落花满地。”4斟字酌句。古人在诗歌的创作中,对炼字非常重视。清代诗评家沈德潜主张作诗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而这些佳字全靠锤炼而得。唐诗人有“推敲”的佳话;宋人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一个“闹”字更是是平中见奇。填词中同学们大有贾岛推敲炼字的遗风。一些学生为了选择一个字,或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或冥思苦想,或搔耳挠腮,大有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状。比说曾文芳同学开始写“山间小路村落”后改作“山野小路村落”,一字之变更有意境。又如曾红艳同学“枯花萎草重绿”一句,开始写作“花草枯萎又绿”,后来改成“枯花萎草又绿”,最后又把“又”,改作“重”,文字就更雅致了。5分享成功。展示作品是和学生是对学生的激励,更是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指导学生投票评选出优秀作品,然后让平时爱上网的两个同学把这些作品输入电脑,没想到这两个同学非常积极,一个中午之内就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把作品编成小报千千阙词如梦令,并在初中各班级张贴,并分发给各年级办公室老师,此时,学生写在脸上的表情是初次把文字变成墨香的羞涩和成功喜悦。学生写作热情更是高涨,一些学生课后找到我,问什么时候再来填词。下面是一些学生的作品:曾文芳同学的如梦令忆秋自是不俗:“秋风萧瑟叶落,山野小路村落。花草归何处?皆随秋风飘过。寥廓,寥廓,秋来天寒地阔。”连健同学的如梦令观国庆阅兵写出心中的骄傲:“建国六十周年,举国上下心连。今日看神州,心向天安门前。门前,门前,阅兵盛况空前。”池生荣同学的如梦令写出学习生活的况味和对前途的迷茫:“备战中考提速,茫茫题海寻路。今日向何方?直入题海深处。题目,题目,何时能有出路?”没想到平时嘻嘻哈哈陈小梅同学的如梦令写得这样细腻:“今日抬头望月,月光勾起思念。问友在何方?独处他乡之间。思念,思念,不知何时相见。”曾红艳同学如梦令充满了乡村气息而饶有趣味:“一阵春风暖意,枯花萎草重绿。探头望新奇,鸟儿叫得欢喜。欢喜,欢喜,农民耕田种地。”张标昌同学的如梦令则是让人捧腹:“来到召光水库,看见一群白鹭。可是太多雾,忘却回家之路。残酷,残酷,掉进水库深处。”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写道:“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这次“虽一时之偶兴”的填词教学尝试,也不奢望“成千古之佳谈”,但教学中,教者和学生一样的感受到成功喜悦,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这里没有繁琐的答题技巧的分析,没有分数高低,没有理性的错对,更多的是合作的愉快,心灵的流露,情感的交流。在这次填词教学尝试虽然显得浅稚,教学设计也有值得改进之处。“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但愿我们教者的努力尝试,能在学生心田播下一粒文化的种子,我们有理由相信,等春风化雨的时候,这一粒种子必定会生根发芽,添枝长叶,成长为他们心田上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的精神之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