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节选)》同步练习3.doc_第1页
《非攻(节选)》同步练习3.doc_第2页
《非攻(节选)》同步练习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攻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墨子,名 , 家创始人。主张 。2、非攻由具体事例入手 、 、层层推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集中体现了墨子文章质朴无华,逻辑性强的特点。二、语段精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 , 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 ,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众闻则非之(2)上为政者得则罚之(3)至杀不辜人也(4)拖其衣裘4、翻译下列句子(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2)今至大为攻国 ,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三、拓展延伸孟子见梁襄王孟子盂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平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搞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口;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止确的一项是 ( )A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嗜:喜欢 B孰能与之 与:和C天油然作云 作:兴起 D其如是,孰有御之 御:阻止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B 孰能一之 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孰能与之C天油然作云 D 天下莫不与也 沛然谁能御之 孰能与之 7翻译下列句子(1)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2)其如是,孰能御之 8这篇文章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进行的?从中可知孟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 9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比喻生动形象,试分析以下比喻句各比喻什么?(1)“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答: (2)“水之就下答: 参考答案:1、翟, 墨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2、由小到大、由此及彼3、(1(指责他)(2) 执、治,抓获(3)无罪(4)剥取4、(1)如果损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越厉害,罪过也就更加深重。(2)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反而称赞它是义,这就可以说懂得了义和不义的区别吗?5、B 6C 7(1)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看不见有什么可害怕的。(2)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 8全国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