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丝利药业 注射用阿奇霉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第 5 页 共 5 页文件名称:注射用阿奇霉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 ZJ-OS-118-01起 草 人:审 核 人:批 准 人:起草部门:质检部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办公室分发部门(岗位):档案室 办公室 质保部 生产部 质检部 采供部 销售部 用药安全部 岗位 复印数量:变更记载和变更原因及目的见附录注射用阿奇霉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注射用阿奇霉素的检测。2、 职责质检部经理、原辅料检测人员、理化检测人员、仪器分析人员、生物检测人员、微生物检测人员3、 引用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296)2003Z、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4、 内容4.1 仪器与用具4.1.1 抑菌圈直径(面积)测量仪、容量瓶4.1.2 pH计、水分测定仪、全封闭无菌检测系统、降压仪、GWF-5J、微粒分析仪、灯检台。4.2 试药与试液4.2.1 无水乙醇、醋酸乙酯、正己烷、二乙胺、钼酸钠、硫酸铈、吡啶、硅胶薄层板、卡尔费休氏试液、硫喷妥钠4.2.2 阿奇霉素标准品、红霉素标准品、组胺对照品4.2.3 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2SO4应为9.5%10.5%。4.2.4 1号浊度标准液: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浊度标准原液,本液应在48小时内使用,用前摇匀;取浊度标准原液5.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1号浊度标准液。取浊度标准原液2.5ml,置97.5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制成0.5号浊度标准液。以上浊度标准液临用前制备,使用前充分摇匀。4.2.5 显色剂 取钼酸钠2.5g,硫酸铈1.0g,加稀硫酸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4.2.6 灵敏度为0.25EU/ml鲎试剂、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4.2.7 0.9%无菌氯化钠溶液、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4.2.8 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4.3 操作方法4.3.1 性状 取本品5瓶,用肉眼观察,结果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冻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103-*)。4.3.2 鉴别 取本品约25mg (约含阿奇霉素20mg),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ml,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奇霉素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阿奇霉素标准品20mg,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奇霉素20mg的溶液,作为标准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l,照有关物质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标准品溶液的主班点相同,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123-*)。4.3.3 酸碱度 取本品2瓶,分别加新沸放冷的纯化水适量,不同规格加水量具体为:0.125g-2.5 ml;0.25g-5ml;0.5g-10ml;制成每1ml含阿奇霉素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H),pH值应为5.07.5,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105-*)。4.3.4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瓶,分别加水制成每1ml中含阿奇霉素50mg的溶液,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 B)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附录 A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深,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106-*)。4.3.5 有关物质 取本品约25mg (约含阿奇霉素20mg),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ml,制成每1ml中含阿奇霉素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1ml和红霉素标准品20mg,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50ml,制成每1ml中含阿奇霉素及红霉素各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另取供试品溶液二份30l和10l,分别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ml,制成每1ml中含阿奇霉素0.6mg和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2)和(3)。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 )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正己烷-二乙胺(10:10:2)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喷以显色剂,干后,置105加热数分钟。对照溶液(1)中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斑点应分离完全,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应不得超过3个;各杂质斑点的颜色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最大的一个杂质斑点应不得深于对照溶液(2)的主斑点(3%),其他二个杂质斑点均应分别不深于对照溶液(3)的主斑点(1%),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124-*)。4.3.6 水分 取本品适量,加吡啶溶解后,照水分测定法(附录V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3.0%。,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406-*)。4.3.7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1瓶,依法检查(附录 E),每1mg阿奇霉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6EU,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602-*)。4.3.8 降压物质 取本品1瓶,依法检查 (附录 G),剂量按猫体重每1Kg注射2000单位,应符合规定,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610-*)。4.3.9 无菌 取本品30瓶,分别加入100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使溶解,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附录 H),应符合规定,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507-*)。4.3.10 可见异物 取本品5瓶,依法检查 (附录 H),应符合规定,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104-*)。4.3.11 不溶性微粒 取本品4瓶,按光阻法检查 (附录 C),应符合规定(每瓶供试品容器中含10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508-*)。4.3.12 装量差异 取本品5瓶,依法检查(附录 B),应符合规定(装量差异限度0.125g、0.25g为7%,0.5g为5%),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603-*)。4.3.13 含量测定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奇霉素0.25g),加灭菌水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奇霉素1000单位的溶液;另取阿奇霉素标准品适量(约相当于阿奇霉素2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12ml无水乙醇溶解,再加pH7.8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并定容,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奇霉素1000单位的溶液;分别再用pH7.8磷酸盐缓冲液稀释以上两种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奇霉素10和5单位的供试品溶液高低剂量和对照品溶液高低剂量,照抗生素微生物测定法(附录XI A)测定。1000阿奇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C38H72N2O12。可信限率不得大于7%。按平均装量计算,含阿奇霉素(C38H72N2O12)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实验完毕及时做好原始记录 (见记录QA-R-2601-*)。5、 相关记录批检验记录审核通知单成品检验报告单外观(性状)检验原始记录鉴别(薄层色谱法)检验原始记录pH(酸碱度)原始记录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检验原始记录有关物质(薄层色谱法)检验原始记录水分测定(费休氏法)原始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主公开招聘事业单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家居装修合同范本适用于贷款装修
- 2025绿化工作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阿勒泰市消防救援大队招聘编制外政府专职消防员(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强化未成年人就业合同权益保障
- 2025年中共昆明市委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西农垦集团第一批公开招聘38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苏常州市钟楼金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一批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北京建筑大学第二批招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个人购车用低月息借款合同8篇
- GB 15579.3-2014 弧焊设备 第3部分:引弧和稳弧装置
- 精选商务礼仪情景模拟情景
- 男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我)
- 重载铁路知识及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PPT通用课件
- 内蒙古宇腾纳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金属硅粉颗粒项目报告书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翻译外研版
- 五星级酒店前厅部岗位职责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优秀课件(视频可直接播放)
- 大钢模模板施工方案
-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 配料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