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设计名称: 杨溪水库重力坝设计 专业班级: 10水利水电工程(1)班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2013.06. -06. 目录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11基本资料11.1自然条件及工程11.2坝址与地形情况21.3工程枢纽任务与效益32枢纽布置32.1枢纽组成建筑物及其等级32.2坝线、坝型选择42.3枢纽布置63非溢流坝剖面设计73.1设计原则73.2剖面拟订要素83.3抗滑稳定分析与计算103.4应力计算114溢流坝段设计124.2工程布置134.3溢流坝剖面设计134.5消能防冲设计176细部构造设计196.1坝顶构造196.2廊道系统206.3坝体分缝226.4坝体止水与排水226.5基础处理23第二部分 计算说明书252非溢流坝段计算252.1非溢流坝段经济剖面尺寸拟定251.2抗滑稳定分析272.3 应力分析计算333消能防冲设计34第三部分36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1、基本资料1.1自然条件及工程1.1.1 流域概况及枢纽布置区的地理位置驿前河是抚河,源区支流,源出赣闽边界武夷山脉西麓的广昌驿前镇梨木庄,流域面积474平方公里(赤水以上),赤水以下至南城段为抚河中上游段,称为 江,南城以下为抚河中下游主流,杨溪水库坝址位于驿前河杨溪附近,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38平方公里 ,主河道长27.8公里,平均比降0.0082。库区内地形三面环山,地势西南高,北部低,其中以西南部河流发源地灵花仙山山峰最高达991米(黄河标高,后同)库区河流大致为自西南向东再转向北,流域面积范围在东经11615至11622,北纬2631至2636之间。库区内无大,中型蓄,引水或提水工程,仅在源头龙井电站建有一座小(一)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6.7575平方公里,有效库容为141.5万立方米,其他称为小坡,小川,人类活动规模小,对径流量,以流年内分配影响均很小故不考虑水量还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内,其上游及下游的山地植被均很好,水土流失量小,仅在中游有部分地区轻度水土流失。由于该河段内无泥沙,测验资料,经采用下游干流上的沙子岭水文站共24 年实测泥沙资料分析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54吨/平方公里。1.1.2水文气象特征杨溪水库工区流域内无气象观测资料,现以广昌县气象站作为库区流域的代表站该站距坝址约30公里,设立于1954年至今,观测有气温,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速等资料,项目较全。降水量:每年平均降水量1720毫米,实测最大年降水量2336毫米,(1957),年最小降水量1140.2毫米(1971年),降水量年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36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气温:每年平均气温为18度,实测极端最高温度40度(1983年8月),极端最低气温-9.8度(1955年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30度(1983年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2.3度(1977年1月)。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1504.9毫米,月最大蒸发量309.7毫米(1956年7 月),月最小蒸发量22.4毫米(1957年2月)。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最小相对湿度 8%。风速及风向: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多年最大风速20米/秒,相应风向为南风。日照:多年平均时数为1828.5小时,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73天。杨溪水库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4-6月洪水由峰面雨形成,7-8月的洪水由峰面雨和台风雨形成。根据测站实测,一般汛期为4-6月,尤以5,6月的洪水出现次数最多,洪水量也较大,由于山区河道,比降大,洪水易涨易落,来去迅猛,涨洪历时短,一般在一日左右,洪峰历时在1-2小时左右,并且一单峰型出现较多,多峰型洪水较少。该重力坝的洪峰流量比较大,校核洪水最大下泄流量1100 m/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690 m/s, 1.2坝址与地形情况坝址区为低山求侵蚀地貌,山体雄厚,呈北北西方向展布。驿前河有南南东往北北西流向坝址区。坝段河道平直,两岸地形也比较对称。左右两岸山头高程分别为288.75米和290.50米。两岸坡度适中,左岸稍陡,坡角30-50。河谷狭窄,谷底宽20米左右,河水很浅,枯水期水深为0.5米左右。河床高程194米左右,河床两岸基岩裸露,以变粒岩为主,岩体的风化程度两岸不一,右岸风化深度小于5米左右,而左岸风化深度大,强风化区的最大厚度达22.05米。1.3工程枢纽任务与效益由资料得 校核洪水位(0.2%)黄海 237.17米 设计洪水位(2%) 236.26米正常蓄水位 236.0米死水位 220.00米总库容 2840万米电站总装机容量Ng 2500*2千瓦水电站最大引用流量 11.02秒/立方米 淤沙高程 203米 坝址下游校核水位 190.6米 坝址下游设计水位 189.69米2、枢纽布置2.1枢纽组成建筑物及其等级2.1.1根据枢纽的任务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由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水库的主要任务,枢纽主要建筑物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为便于施工,还需要导流建筑物、施工围堰等临时建筑物。2.1.2确定建筑物等级表2-1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分等指标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分等指标水库总库容(亿米)防洪灌溉面积(万亩)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保护城镇及工矿区保护农田面积(万亩)一大(1)型10特别重要城市、工矿区500150120二大(2)型101重要城市、工矿区5001001505012030三中 型10.1中等城市、工矿区10030505305四小(1)型0.10.01一般城镇、工矿区30550.551五小(2)型0.010.00150.53.0)2.91(2.5)满足稳定要求。3.4应力计算3.4.1分析的目的检验所拟坝体断面尺寸是否经济合理,并为确定坝内材料分区,某些部位配筋提供依据。3.4.2分析方法应力分析的方法有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两类。理论计算又分为材料力学法和弹性理论法,材料力学法计算简便,适应面广,并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应力控制标准,目前仍被普遍采用,适应于地质比较简单的中低坝;本工程坝高239.098-182.4=56.698在3070范围内,属中坝,故采用材料力学分析法。3.4.3单一安全系数法因为假定y 按直线分布,所以按偏心受压公式计算上、下游的边缘应力yu和yd 。W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全部荷载的铅直分力的总和,kN;M作用于计算截面以上全部荷载对坝基截面垂直水流流向形心轴的力矩总和,kNm;B计算截面的长度,m。坝体最大主应力按下游边缘最大主应力计算:2.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1)坝趾抗压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坝趾抗压强度计入扬压力情况下的极限状态作用效应函数为坝趾抗压强度极限状态抗力函数为式中:Ra为混凝土抗压强度。(2)坝踵应力约束条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坝踵铅直应力不出现拉应力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4、溢流坝段设计4.1布置原则(1)由资料可得该重力坝的洪峰流量比较大,校核洪水最大下泄流量1100 m/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690 m/s. (2)坝址左岸陡峭,右岸为顺向坡,采用了右岸引水式厂房,两岸没有布置溢洪道的条件,加上选择了混凝土重力坝,所以采用河床坝身泄洪方式。(3)下游河床地质条件较好 ,可以采用挑流消能。泄洪方案选择选3个表孔。3个表孔堰顶高程为210,单宽流量55米每秒,孔口净宽38=24,设计洪水位为236.26m,相应下泄量q为960,校核洪水位为349.2,相应下泄量q为1100。4.2工程布置4.2.1溢流表孔3个表孔布置于河床中间坝段,孔口净宽8,墩厚4,总宽36。堰顶高程236.26,堰顶上游为三圆弧曲面,堰顶下游面为“WES”曲面,与下游坝坡相切。坝址部位用圆弧与消力池衔接。堰顶上游部位设平板闸门,尺寸为815.5(宽高),坝顶用2600的单向移动式门机启闭,堰顶设弧形工作闸门,尺寸为1415(宽高),用坝顶排架上2600弧形启闭机启闭。闸墩厚4,墩长15,头部为半圆形,尾部为“Y”型宽尾墩。下游消能工采用宽尾墩加消力池,池底高程182.4,坝址反弧末段下游池长83,池尾设尾坎,边坡1:1,坎顶高程190.4,池宽57。4.3溢流坝剖面设计溢流坝的基本剖面为截顶三角形,一般其上游面为铅直或折线面,溢流面由顶部的曲线、中间的直线和底部的反弧三部分组成。4.3.1顶部曲线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和水力学上册,将堰面曲线设计为“WES”剖面曲线,上游面采用三圆弧连接,下游面采用幂曲线。定型设计水头按堰顶最大作用水头的75%95%计算(),考虑到在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出现的负压不得超过36(水柱),经试算,取定型设计水头=85%。即=85%(237.17-220)=14.59,此时在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时产生负压为3.523(水柱),在允许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上游面采用三圆弧连接,其半径分别为:=0.5=0.514.59=7.295 X1 =-0.175=-0.17514.59=-2.553=0.2=0.214.59=2.918 X2=-0.276=-0.27614.59=-4.027=0.04=0.0414.59=0.584 X3=-0.282=-0.28214.59=-4.114下游面采用幂曲线,其方程为:其中=14.59,则方程简化为 y=0.0214x1.85WES曲面上的点坐标X(m)Y(m)X(m)Y(m)X(m)Y(m)1.00 0.0213.00 2.46 25.00 8.25 2.00 0.0814.00 2.82 26.00 8.87 3.00 0.16 15.00 3.21 27.00 9.52 4.00 0.28 16.00 3.61 28.00 10.18 5.00 0.42 17.00 4.04 29.00 10.866.00 0.59 18.00 4.49 30.00 11.56 7.00 0.78 19.00 4.97 31.00 12.29 8.00 1.00 20.00 5.46 32.00 13.03 9.00 1.25 21.00 5.98 33.00 13.79 10.00 1.52 22.00 6.51 34.00 14.58 11.00 1.81 23.00 7.07 12.00 3.08 24.00 7.65 将坐标圆点0点定于堰顶,绘制WES曲线如下图: 5.3.2中间直线段的确定顶部的曲线段确定后,中部的直线段分别与顶部曲线、底部的反弧段相切,其坡度一般与非溢流坝段下游坡率相同,即为1:m。直线与幂曲线相切时,切点C的坐标为:对堰面曲线求一阶导数=0.02141.85=0.0396直线CD的坡度为=1/0.7;故有0.04=1/0.7X=67.12m由上可得直线段与幂曲线的切点的坐标为(67.12,51.3)。4.3.3反弧段(1)反弧半径:溢流坝面反弧段是使沿溢流面下泄水流平顺转向的工程措施。通常采用圆弧曲线,反弧半径R 按下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Fr 为反弧最低点处的弗劳德数。 上式 为迭代公式,迭代初值取h=0。E0 为上游最高水位与反弧段最低点的距离,反弧最低点与下游水位齐平。E0=237.17-190.6=46.57m=0.9,Q=1088.98m3/s,q=45m3/s初始令h=0,故v=q/h=45/1.6858=26.693m/s m故取R=18.913m。4.3.4调角挑角越大,射程越大,但挑角增大,入水角也增大,水下射程减小。同时入水角增大后,冲刷坑深度增加。一般在 之间,在此取。4.3.5挑坎高度:挑坎应高出下游水位,一般以12m 为宜。计算时按设计洪水位情况考虑。取挑坎最低高程等于下游水位,挑坎最高点与最低点间距离为R(1-cos)。故挑坎高度h2=7.29+17(1-cos)=8.88m根据以上数据,就可以确定溢流坝曲面了。图6 溢流坝剖面拟定图4.4消能防冲设计由于溢流坝下泄的水流具有很大的动能,常高达几百万甚至几千万KW,如此巨大的能量,如不妥善处理,势必导致下游河床被严重冲刷,甚至造成塌滑岸破和大坝失事。所以消能措施的合理选择和设计对枢纽布置、大坝安全及工程量具有重要意义。消能的设计原则是:(1)尽量使下泄水流的大部分动能消耗在水流内部的紊动中,以及水流与空气的摩擦上;(2)不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河床或岸坡的局部冲刷;(3)下泄水流平稳,不影响枢纽中其它建筑物的正常运转;(4)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工程量小。4.4.1确定消能形式分析比较消能工的优缺点,考虑到本次设计的重力坝属于中坝,下游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情况,决定选用挑流消能4.4.1挑流鼻坎设计1、挑流鼻坎有连续式和差动式,该设计选用连续式鼻坎;2、经计算,鼻坎高程191.54m;3、反弧半径R=18.13m;4、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该设计挑射角取=25;1)水舌挑距L 的估算水舌挑射距离按水舌外缘计算,其估算公式为式中:L 水舌挑距,m;v1 坎顶水面流速,按鼻坎处平均流速的1.1 倍计算;鼻坎的挑角;h1 坎顶平均水深h 在铅直向的投影,h1=hcos;h2 坎顶至河床面高差,m;上式v1 按下列公式计算: 把数据带入式中,计算按设计洪水位情况考虑,得到:=9.14m代入各参数计算得 = 73.662m2) 冲刷坑深度的估算4.3.4 冲刷坑深度的估算冲刷坑深度工程上常按下式进行估算:式中:tk 水垫厚度,自水面算至坑底,m;q 单宽流量,m3/(s.m);q=45m3/(s.m)H 上下游水位差,m; H=46.57m冲坑系数,坚硬完整的基岩取0.91.2,坚硬但完整性较差的基岩取1.21.5,软弱破碎裂隙发育的基岩取1.22.0。该设计取1.5。L/tk=73.662/26.283=2.803,一般要求L/tk=2.55,满足要求。因非溢流坝段应力和稳定均满足要求,故溢流坝应力稳定不再做详细分析。考虑到溢流坝下泄水流会产生掺气现象,故需要在溢流坝两边设置导墙。初步估算导墙高出坝面3m。5细部构造设计5.1坝顶构造坝顶上游设置防浪墙,与坝体连成整体,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浪墙在坝体横缝处留有伸缩缝,缝内设止水。墙高为1.2m,厚度为50cm,以满足运用安全的要求。坝顶采用混凝土路面,向两侧倾斜,坡度为2%,两边设有排水管,汇集路面的雨水,并排入水库中。坝顶公路两侧设有宽1m的人行道,并高出坝顶路面20cm,下游侧设置栏杆及路灯。(见图:非溢流坝坝顶布置)5.2廊道系统5.2.1基础灌浆廊道基础灌浆廊道的断面采用上圆下方的城门洞形,尺寸为2.53.5(宽高)见下图,以满足钻孔、灌浆工作空间的需要。在廊道顶部和底部应埋设一些吊钩和轨道,以便用来搬动机件。底部廊道尽量靠近基础,非溢流坝段底部廊道高程为304,溢流坝段底部廊道高程为304。灌浆廊道的高程低于尾水位。在廊道近下游侧设有集水井。用水泵抽水向下游排出。5.2.2检查排水廊道:为了检查,观测,巡视和排除渗水,靠近坝体上游面处每隔1530m高程设置一检查廊道兼做排水廊道。廊道也采用上圆下方的型式,尺寸此处选和基础廊道相同。检查廊道分别布置布置于非溢流坝和溢流坝内,纵向排水廊道沿不同高程分设自流式排水设备。5.2.3排水管靠近坝的上游面沿坝轴线方向设一排竖向排水管幕。管内直径为15cm,间距为15m,上端通至坝顶,下端通至廊道,垂直布置。排水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5.3坝体分缝5.3.1横缝横缝垂直于坝轴线设置,将坝体分成若干个坝段,横缝间距15m,一般间距一般为1220m,缝宽12cm,取1cm,横缝为永久缝,缝面为平面,缝内设止水。6.3.2纵缝为了适应混凝土浇注能力和减小施工期温度能力,常用平行于坝轴线方向的纵缝把一个坝段分成几块浇注。本工程设垂直纵缝,取间距15m.6.3.3水平施工缝上、下层浇注块之间的水平施工缝是新来混凝土的结合面。一般浇注块的厚度约为1.54.0m,施工时按1.3123ft的浇捣层连续浇注,上下浇注块之间间隔5天。在基岩表面用0.8m的薄层浇注以利散热,减少温升,防止开裂。5.4坝体止水与排水5.4.1止水在坝体下述部位布置止水设施:坝体横缝内(包括上游坝面、溢流坝面及坝体下游最高尾水位以下部位),陡坡坝段与基础接触面,坝体内廊道和孔洞穿过横缝处的周围。上游面采用两道止水金属片,中间设一沥青井,第一道止水片具上游坝面为1,第二道止水片下游设排水孔和检查井,井中设有攀梯。溢流坝下游面用热浸沥青麻绳止水塞。止水片:第一道止水片采用金属铜片,第二道止水片采用金属铜片或橡胶。止水铜片采用1.5厚度。每一侧埋入混凝土内长度为20。止水铜片作成可伸缩的“”形。沥青井:内径为20的圆形,井底埋入岩基内。井内设置加热设备,以便当沥青收缩开裂或与井壁脱离开时可加热恢复其流动性,提高止水性能。5.4.2坝体排水坝体排水:在坝体各种接缝面内虽已设置了止水系统,但渗水仍难完全避免。为了减小渗水的有害影响,还要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将坝体和坝基的渗水由排水管排入廊道,再由廊道汇入集水井,自流或用抽水机排到下游。坝体排水管间距取3m,管内径取15cm,坡度及与坝上游面间距见图纸。基础排水:基础排水系统包括排水孔幕和基面排水。排水孔幕距灌浆帷幕下游面约0.51.0倍帷幕孔距,在坝基面上,排水孔与帷幕孔的距离不宜小于2m。排水孔略向下游倾斜,排水孔距取3m,孔径取15 cm,孔深10m。5.5基础处理5.5.1坝基开挖坝基开挖与清理的目的是使坝体坐落在稳定,坚固的地基上。建筑物基坑开挖的形状,要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结构要求确定。该坝为中坝,建基面不要求为新鲜岩石,故河床坝段以弱风化带作建基面,最大开挖深度58。最低建基面高程184.2;两岸坝段以弱风化至微风化带作建基面,为提高坝体的侧向稳定性,沿岸坡开挖成台阶状,左岸岸坡倾角较大,为了坝段的横向稳定,通常在斜坡上按坝体的分段开挖成台阶,台阶宜位于坝体横缝部位。台阶应避免开挖成锐角或高差甚大的陡坡,以免坝体发生集中应力或使坝体混凝土与基岩不能紧密结合。同时还应注意边坡走向与节理一致时,边坡坡度不宜陡与节理的坡度。基岩开挖后,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进行彻底的清理和冲洗,包括:清除一切松动的岩块,打掉凸出的尖角,基坑中原有的勘探钻孔、井、洞等均应回填封堵。还必须注意,开挖爆破不能损害设计开挖线以下基岩的质量;当基岩为易风化的岩石,如页岩、粘性岩等时,在设计开挖线或边线以上易留有保护层0.20.3m,待混凝土浇筑时才随挖随浇。5.5.2固结灌浆为了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弹性模量,减少基岩受力后的变形,提高基岩的抗压、抗剪强度,降低基岩的渗透性,在坝基和消力池底板基岩均作固结灌浆,孔深47,孔距3,排距4,呈梅花形布置,局部断层交汇带、坝踵、坝址附近适当加密、加深固结孔。帷幕孔上游固结加深至10。具体布置见下图。5.5.3帷幕灌浆为了减小渗透压力对坝体稳定的影响,减小扬压力,在坝基的迎水面,即在坝体灌浆廊道下的基础内形成一道连续而垂直的幕墙。在灌浆廊道设置一排帷幕灌浆孔,孔距3,利用高压灌浆填塞基岩内的裂缝和孔隙等渗水通道,帷幕深度以深入相对抗水层顶板以下20控制,河床部位帷幕一般深40,左岸深度70,右岸深度42,在断层部位局部加深。为了减低绕坝渗漏和渗流速度,防渗帷幕均向岸坡内伸一定距离。具体布置见下图。 第二部分 计算说明书1、非溢流坝段计算确定坝顶高程H (分别按照设计情况和校核情况计算) 拦河坝为浆砌石重力坝,由溢流段和非溢流段组成,初步决定溢流段设在坝体中部。重力坝的基本剖面为三角形剖面;1、坝顶超高值h的计算式中:波浪高度(m); 波浪中心高于静水面的高度(m); 安全超高(m),按下表选用。 安全超高表 hc运用情况坝的级别123设计情况(基本情况)0.70.50.4校核情况(特殊情况)0.50.40.3(1)计算波浪高度hl 式中:计算风速(m/s),是指水面以上10m高处的风速,在正常运用条件下的,级坝,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2.0倍,在设计中,取1.5倍的最大风速; 风作用于水域的长度(km),即为吹程。(本设计中有库区地形图量得 D=1.2km) L波长,以m计。因此,设计情况 =0.0166(1.8*1.5)5/41.21/3 =0.061053(m) =10.40.0610530.8 =1.110705(m) 校核情况 = 1.238521(m) = 12.34116(m) (2)计算波浪中心高于静水面的高度hz设计情况式中: h坝前水深,以m计;cth数学中对数曲线函数,值约等于1。 =0.010538(m)校核情况 = 0.390284 (m)(3)安全超高 hc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级别3级,查安全超高表知:设计情况 校核情况 hc=0.4 (m) hc=0.3 (m)(4)计算坝顶超高值h 设计情况 =0.061053+0.010538+0.4 =0.471591(m) 校核情况=1.928805(m)2.坝顶高程 H的计算 设计情况H =设计洪水位+h=236.26+0.471591=236.7316( m ) 校核情况H =校核洪水位+h=237.17+1.928805=239.098(m)坝顶高程取值为239.098m 坝底高程的确定根据本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及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DJ2178)要求:10050m的中坝可建在微风化层至新鲜的基岩上;预估本坝的高度在此范围内,故地基开挖至新鲜基岩上则坝底高程=182.4m因此,坝高= 坝顶高程H顶坝底高程H底 = 239.098 182.4m =56.698(m)1.1抗滑稳定分析1.1.1重力坝非溢流坝段主要荷载1.重力坝承受的荷载和作用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波浪压力;泥沙压力;冰压力;土压力;温度作用;风作用等。荷载组合可分为基本组合与特殊组合两类。基本组合属于设计情况或正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组成。特殊组合属校核情况或非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成。设计时应从这两类组合中选择几种最不利的、起控制作用的组合情况进行计算,使之满足规范中规定的要求。2. 计算工况在这里分两种工况进行计算:设计洪水位+扬压力;校核洪水位+扬压力。(1)自重W坝体自重的计算公式: W =Vc (kN) (3-6)式中 V坝体体积,3;由于取1坝长,可以用断面面积代替,通常把它分成如图3-3 所示的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重力;c 坝体混凝土的重度(本设计中混凝土的重度为24kN/m3)W11=240.5627.6=1987.2kNW12=24756.689=9525.264kNW13=240.53550=21000kNW1=W11+W12+W13=32512.464kN(2)静水压力P静水压力是作用在上下游坝面的主要荷载,计算时常分解为水平水压力PH和垂直水压力PV 两种。计算各种情况下的上下游水深:根据水力学公式式中: 根据相关规范,C=1,m=0.49,1=1,s=1;溢流坝宽度10m,B=10m;H0 为堰上水头,堰顶高程与正常蓄水位平齐。(地震情况按正常蓄水位考虑)所得结果列表如下: 表3-3 不同情况下上下游水深特征水位上游水深H1 (m)下游水深H2(m)上下游水位差H(m)设计洪水位236.26189.6946.57校核洪水位237.17190.646.57计算各种情况下静水压力:水平水压力PH 计算公式为: (3-8)式中: 计算点处的作用水头,;w 水的重度,常取9.81 kN3;垂直水压力PV 按水重计算。a.设计洪水位:上游水平水压力:PH1=Pu=14228.9kN ()下游水平水压力:PH2=Pd=260.67kN ()上游垂直水压力:PV1=W2=838.49kNPV2=W2”=1164.24kN下游垂直水压力:PV3=W3=188.6kNb.校核洪水位:上游水平水压力:PH1=Pu=14713.79kN ()下游水平水压力:PH2=Pd=329.81kN ()上游垂直水压力:PV1=W2=892kNPV2=W2”=1164.24kN下游垂直水压力:PV3=W3=248.20kN(3) 扬压力U根据规范,排水处扬压力折减系数:=0.25,如图3-3 所示,将扬压力分成四部分,U1,U2,U3,U4a.设计洪水位:U1=1/29(46.57-0.2546.57)9.81=1541.87kNU2=9.810.2546.579=1027.92kNU3=1/29.810.2546.5736=2055.83kNU4=9.817.2945=3432.7152kNU=U1+U2+U3+U4=8058.3352kNb.校核洪水位:U1=1/29(46.57-0.2546.57)9.81=1541.87kNU2=9.810.2546.579=1027.92kNU3=1/29.810.2546.5736=2055.83kNU4=9.818.248=3861.216kNU=U1+U2+U3+U4=8486.836kN(4)泥沙压力Ps一般计算年限取50100 年,水平泥沙压力Ps 为:式中:sb泥沙的浮容重,kN/m3;hs 坝前淤沙厚度,;s 淤沙的内摩擦角,( )。淤沙内摩擦角为14淤沙浮容重Rs=0.8 T/m淤沙高程203米Ps=1/2820.62tan2(45-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研究生学科建设细则
- 电机调试总结
- 恐惧症的心理调适与治疗细则
- 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结合-洞察及研究
- 事实核查与舆论引导-洞察及研究
- 四年级语文教材教案设计及课件制作
- 蒸汽设备安全使用申请流程
- 汽车维修技术指导操作规程具体细则
- 烧伤科艾滋病烧伤预案
- 零售店日常销售规范手册
- 重点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
- 【城市道路监理大纲】市政一级主干道路工程监理大纲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含答案)
- 国企运营资产管理办法
- 【Google】2025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市场数据、渠道打法、ROI全盘点)
- 农业植保员培训课件
- 机场特种车管理制度
- 胞吐囊泡分泌的时空调控-洞察阐释
- 面房合伙人合同范本
- 易货员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厂品质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