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损耗价值核算方法探讨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损耗价值核算的基本理论,构建了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CFM),并对其理论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介绍了净租金计算方法。然后说明了资源损耗价值核算理论的应用问题,并以西安市地热资源为例计算其损耗价值。最后由此得出了有关结论。 关键词: 资源损耗 使用者成本法 净租金计算法 资源损耗价值是资源在人类的开发过程中,随着资源的逐渐消耗而失去的自然资本的价值代价,那么,如何对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进行核算,即如何计算自然资源在开发和使用中的折旧,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矿藏资源损耗核算的基本理论 为了计算因矿藏资源的开采和销售而产生的折旧,即矿藏资源的折耗,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框架,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矿物储量的耗减用两种方法估算:一种是以净租金作为耗减成本;另一种方法是所谓的“使用者成本”。所谓净租金是用当年产值增加值总额减去上年的折旧额、总劳动成本和投资资产的“正常收益”。将“净租金”估价法应用于已探明储量,年开采矿物量和新发现储量,可以估算出它们的货币价值,从而估算出矿物储量的耗减。所谓使用者成本,就是将“净租金”分为可持续部分和不可持续部分,依据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假定,收入的不可持续部分被看作是资源所有者的“使用者成本”。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由于资源储量随着人类的开采活动时间延续而逐渐趋向于枯竭,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产量递减规律一般可划分为两种最常见的指数递减和双曲线递减形式。常以指数递减为产量递减形式来评价矿物资源第t年时的剩余价值。 因此,假设资源可采储量为S(t),开采量为q(t),资源的开采期限为T,产量由q0开始递减,即开采期经过t0年后开始递减。假设贴现率为r,因为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储量不断减少,由于产量呈指数递减,其价值假定也同样呈指数递减,则第t年剩余资源总价值为: (1)式是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信息与政策分析部统计处所推出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系统(SEEA)用来计算资源价值总量的计算思路框架,称之为“简单现值”法。但该方法要求预先知道资源的市场价格、资源的储量、已开采量、开采期限及开采成本等函数,但这些函数很难获得。因此,研究学者针对价格p和产量q提出许多近似的解决方案,比较实际的方法有: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CFM)和净租金法。 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 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Cash Flow Model,CFM)是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销售中所取得的“利润”(租金)中,把不可持续部分资源的折旧,对这一部分必须进行重新再投资,才能对未来该项资源所取得的收入的减少给予补偿。 假设连续按照当前的速率开采资源,开采期限n年,贴现率为r,则从剩余的可采资源储量的开采和销售中得到的收入租金可以分成两部分,即可用于消费的收入部分和资源的损耗(折旧)部分。其现金流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不可再生资源所得到的收入I(利润)即租金用于消费的只是一部分,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即资源的损耗D,这一部分必须用于再投资才能维持可持续的收入,但就自然资源本身而言,这一部分是在人类的开采活动中,物理形态的资源被消耗掉了。租金部分现值为: 式中,R为每年获得的租金,g为年租金递减率。将(2)展开,得: 假设希望今后每年平均分配的资源开发销售中的租金,则每年可平均分配的租金的现值为: 式中I为每年所分配的收益。 将(4)式展开,得: 因为销售中所获得的租金应该等于每年所分配的租金,所以NPV(R)=NPV(I),即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源损耗价值核算的基本理论,构建了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CFM),并对其理论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介绍了净租金计算方法。然后说明了资源损耗价值核算理论的应用问题,并以西安市地热资源为例计算其损耗价值。最后由此得出了有关结论。 关键词: 资源损耗 使用者成本法 净租金计算法 资源损耗价值是资源在人类的开发过程中,随着资源的逐渐消耗而失去的自然资本的价值代价,那么,如何对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进行核算,即如何计算自然资源在开发和使用中的折旧,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矿藏资源损耗核算的基本理论 为了计算因矿藏资源的开采和销售而产生的折旧,即矿藏资源的折耗,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框架,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矿物储量的耗减用两种方法估算:一种是以净租金作为耗减成本;另一种方法是所谓的“使用者成本”。所谓净租金是用当年产值增加值总额减去上年的折旧额、总劳动成本和投资资产的“正常收益”。将“净租金”估价法应用于已探明储量,年开采矿物量和新发现储量,可以估算出它们的货币价值,从而估算出矿物储量的耗减。所谓使用者成本,就是将“净租金”分为可持续部分和不可持续部分,依据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假定,收入的不可持续部分被看作是资源所有者的“使用者成本”。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由于资源储量随着人类的开采活动时间延续而逐渐趋向于枯竭,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产量递减规律一般可划分为两种最常见的指数递减和双曲线递减形式。常以指数递减为产量递减形式来评价矿物资源第t年时的剩余价值。 因此,假设资源可采储量为S(t),开采量为q(t),资源的开采期限为T,产量由q0开始递减,即开采期经过t0年后开始递减。假设贴现率为r,因为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储量不断减少,由于产量呈指数递减,其价值假定也同样呈指数递减,则第t年剩余资源总价值为: (1)式是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信息与政策分析部统计处所推出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系统(SEEA)用来计算资源价值总量的计算思路框架,称之为“简单现值”法。但该方法要求预先知道资源的市场价格、资源的储量、已开采量、开采期限及开采成本等函数,但这些函数很难获得。因此,研究学者针对价格p和产量q提出许多近似的解决方案,比较实际的方法有: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CFM)和净租金法。 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 资源损耗使用者成本现金流量模型(Cash Flow Model,CFM)是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销售中所取得的“利润”(租金)中,把不可持续部分资源的折旧,对这一部分必须进行重新再投资,才能对未来该项资源所取得的收入的减少给予补偿。 假设连续按照当前的速率开采资源,开采期限n年,贴现率为r,则从剩余的可采资源储量的开采和销售中得到的收入租金可以分成两部分,即可用于消费的收入部分和资源的损耗(折旧)部分。其现金流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不可再生资源所得到的收入I(利润)即租金用于消费的只是一部分,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即资源的损耗D,这一部分必须用于再投资才能维持可持续的收入,但就自然资源本身而言,这一部分是在人类的开采活动中,物理形态的资源被消耗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家长会精美课件》
- 液压与液力元件在高铁车辆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课件
- 卢敬教学课件 - 中学语文课堂展示
- 《单片机原理》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 肥料产业政策研究考核试卷
- 2025年果蔬预冷保鲜运输车合作协议书
- 货摊经营风险防范与应对考核试卷
- 《注塑成型工艺与优化》课件
- 《代数与几何习题课》课件
- 公司工作交接清单表格
-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 季节性防雷防汛防台风安全检查表
- 归档文件目录
-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防疫小组人员名单
-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课件
- 偏心块振动式土壤夯实机的结构设计说明
- 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解释
- 主题班会《坚定信念--放飞理想》
- S771(一) 水力循环澄清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