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秋思.docx_第1页
天净沙 秋思.docx_第2页
天净沙 秋思.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净沙.秋思导学案教学目标1、 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2、借助品读、想象,领会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的思想感情。3、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4、 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教学重点:目标2、3、4教学难点:目标2、4相关链接:【元曲】 散曲,是金元时期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它主要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小令,又叫叶儿,是独立的一支小曲。每首曲都有一个曲牌名,根据曲牌的不同,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也不一样。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小令。 套数,又叫套曲、散套,其体制特点有:一是由两首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每篇套数的曲子,可多可少。二是同一篇套数的各支曲子押韵必须相同,即要一韵到底。三、每篇套数一般都有“尾声”,表示内容和乐曲的终结。 散曲的兴起,促进了古典诗歌形式的解放和发展。 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和小令(又叫叶儿)两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作者简介】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所作杂剧现知有十五种,存世的仅六种。他的散曲意境优美,语言清峻流畅,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一、 预习测评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 _。天净沙是_ _,秋思是散曲的_ _。2、天净沙秋思作者_ _,是_代著名_ _作家、_ _家。他与_、_ _、_ 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二、 自主学习1、初读 准确朗读这首小令。( 学生自由朗读。) 2、听读 (放录音),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理解字词。 昏鸦: 秋思:西风: 断肠:4、说出诗的大意。 三、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写了哪几种景物?运用了什么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2、哪几句是抒情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四、展示提升五、课堂测评1、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2、全曲中,暗含题目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