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绿园区民主小学 李慧慧【教材分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选自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诵读、理解和赏析能力。已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询有关作者和理解诗词的资料。 2、课堂上进行重点讲授,师生协同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诗人。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繁星。这节课 老师就带领大家 再走近一位诗人,他就是宋代的陆游。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陆游三岁时,家乡即为金人所占,从小饱受战乱之苦。面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立志“一寸丹心唯报国”,一生主张抗金,为民请命。但因政府昏庸,他屡遭贬黜,壮志难酬。1192年。68岁的陆游罢归山阴已经四年了,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没有让老人的心平静下来,他心系沦陷区的骨肉同胞,忧愤难当,写下了许多感人的诗篇。三、解诗题就在这深秋的夜晚,内心的煎熬使这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睡,将晓时分,诗人步出篱门,凉风更添惆怅。他仰天长啸,向金兵铁蹄下的百姓发出了慨然长叹,写下了这震铄古今的名句。四、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读准节奏。2、结合书下注释和你查找的资料,理解诗的内容,可以自学,也可以合作学习,还可以找老师交流。重点品一品,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开始学习。五、学习古诗前两行1、(师出示古诗前两行)透过诗的前两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华山高耸入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认真看这个“摩”字,里面是手,感受到什么?仿佛青天触手可及。还从哪里看出华山之高? 华山真有五千仞那么高吗?华山有两千多米,合八百多仞,这里的五千仞运用了什么写法?是古诗里常用的虚指,他在数字上运用不确切,目的要突出事物的特点,比确切数字更具有感染力。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等。3、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虚指?三万里河黄河共5464千米,10928里左右,三万里的虚指写法突出了黄河之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黄河是怎样的气势?谁来读读第一行。“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这黄河是怎样的雄浑?我们一起来读4、同学们看(播放风光片)这就是浩荡的黄河,这就是壁立千仞的华山,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岩峦叠万里的恒山,长波逐若泻的长江,广袤富庶的土地,这众多的山川景物,织就了锦绣如画的中原。而这壮丽的祖国河山却被金人所占,体会诗人的这种种复杂心情,齐读! 六、学习诗的后两行1、宋朝遗民生活得如何呢?透过诗的后两行,你又看到了什么?2、王师又指什么?遗民是指什么?他们何止是遗留?他们被遗忘!被遗弃了!金人统治下的遗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3、让我们跟随影象,回顾那段悲惨的历史。(播放金兵屠杀百姓视频)你想说些什么?是愤怒是悲伤,诗人统统凝聚为一个字泪。遗民之泪。4、根据影像和诗句想象一下,会有哪些人流泪?为什么流泪?流的又怎样的泪呢?你能试着写一写说一说吗? (什么人流泪 为什么流泪 怎样的泪)大屏幕出示这泪是 。5、遗民泪尽,他们最期盼的是什么?王师前来搭救,“又”字说明什么?一年又一年,从1127年到1192年,在这65年中,中原地区的人们都在苦盼着王师。如果前两行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那么这两行则深深诠释了诗人的-忧民情怀。(板书:忧民)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再读全诗。谁愿意来。6、那 遗民们苦苦盼望却始终不来的王师到底在做什么呢?7、(出示地图)同学们看地图,老师所指的疆域,原来都是宋朝的领土。1127年,金兵南下占领首都汴州。昏王赵构带领一群达官贵人逃到杭州,建立了小朝廷。他们软弱无能,根本不顾沦陷区的百姓。(出示题临安邸)宋朝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就是对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谁来读一读?他们在做什么?(游山玩水,寻欢作乐)他们醉生梦死,他们醉眼迷离,哪里看得见遗民的泪啊!可这遗民之泪却如瑟瑟秋雨,裹挟着满腔的凄凉绝望,洒向了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洒向了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冷冷地滴落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终日夜不能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