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植物学(2742)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森林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分类、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利用效益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较广、基本理论不强、基本技能不多;涉及植物种类较多,只能按分类等级才能明其规律性与异同点;只能在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和分类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植物个体,故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从简到繁、从少到多,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森林植物学是林学专业的起步基础课,必须在掌握该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任务是研究大量的、形态各异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植物的一般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及经济用途。(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的要求是掌握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掌握植物分类如叶、花、果的结构等基本知识;利用掌握的植物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掌握植物分类的系统进化原理和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掌握树木标本的采集,制作的方法和技术;掌握树木分类、检索、鉴定的方法和技能。掌握常见的森林树种和绿化树种约50科150-200种树木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和利用效益的知识;能独立进行树种鉴定、编制树种系统名录和检索表,为今后独立进行树种调查工作奠定基础。(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涉及的专业基础课很多,但都以植物学为基础;虽然在理论知识上不强,但能对其他基础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故本课程是本专业抬头课;本专业的专业课与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关系密切,在学科关系上,它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林木育种学、林木栽培学、森林环境保护学、经济林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木材学、林产品加工利用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或教学工作,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植物拉丁学名基本知识;植物科、属、种、亚种、变种、变型、栽培变种拉丁学名的组成和书写方式;2、各科的主要特征;3、树木的全国各林区重要代表性树种的经济用途、习性、地理分布。重点是:1、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2、植物分类知识。难点是:不同植物间的异同点;检索表的编制。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篇 绪 论(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1)植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2)检索表;(3)植物分类的知识。2、一般了解:(1)自然分类系统;(2)分类法的依据。3、一般掌握:(1)树木分布区;(2)生态学特性4、熟练掌握:(1)植物的命名原则;(2)检索表的编制(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树木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只作一般了解。第二节树木分类学概要:主要学习自然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分类法的依据;植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检索表。植物分类的知识。第三节 树木分布区:只需了解分布区的类型、分布区的研究、树木的特性。第四节 树木的特性:只需了解生态学特性。(三)考核知识点1、树木分类学概要2、植物分类的知识3、树木分布区4、生态学特性(四)考核要求1、树木分类学概要(1)识记:自然分类系统;植物分类的等级与命名方法。(2)领会:分类法的依据。(3)简单应用:检索表的编制。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的观点。(4)综合应用:了解植物分类现状及发展动态。2、植物分类的知识(1)识记:叶的组成;复叶的概念;花的组成;不同花序的概念;雄蕊和雌蕊的结构;不同果实类型的概念。(2)领会:种子与果实的形成;不同类型花序间的区别。3、树木分布区(1)识记:天然分布与栽培分布、连续分布与间断分布、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概念;特有分布、残遗分布、替代分布的区别;特有树种、孑遗植物的概念。(2)领会:每个类型相应的树种;树木的生态学特性。(3)简单应用:了解原产我国和引种的树种;了解我国的特有树种、孑遗植物。3、生态学特性(1)领会:树木的生态学特性。(2)简单应用:影响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第二篇 各 论(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1)松科、杉科、柏科;(2)蔷薇科;(3)蝶形花科、含羞草科、苏木科;(4)重点珍稀濒危树种;(5)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2、一般了解:树木的习性、地理分布。3、一般掌握:全国各林区重要代表性树种的经济用途。4、熟练掌握: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二)本章课程内容1、苏铁科:主要学习苏铁的形态特征。2、银杏科:主要学习银杏的形态特征。3、松科:主要学习铁坚油杉、日本落叶松、金钱松、雪松、红松、华山松、马尾松、黄山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的形态特征。4、杉科:主要学习主要杉木、柳杉、水松、池杉、水杉的形态特征。5、柏科:主要学习侧柏、柏木、日本扁柏、红桧、园柏、刺柏的形态特征。6、罗汉松科:主要学习罗汉松的形态特征。7、三尖杉科:主要学习三尖杉、粗榧的形态特征。8、红豆杉科:主要学习红豆杉、巴山榧树的形态特征。9、木兰科:主要学习厚朴、荷花玉兰、玉兰、紫玉兰、含笑、深山含笑、鹅掌楸的形态特征。10、连香树科:主要学习连香树的形态特征11、樟科:主要学习樟树、闽楠、檫木、山苍子、山胡椒的形态特征12、蔷薇科:主要学习中华绣线菊、山楂、石楠、 枇杷、沙梨、豆梨、湖北海棠、苹果、月季、桃、梅、李、日本晚樱的形态特征。13、蜡梅科:主要学习蜡梅的形态特征14、苏木科:主要学习皂荚、紫荆的形态特征。15、含羞草科:主要学习合欢、山合欢的形态特征。16、蝶形花科:主要学习刺槐、槐树、黄檀、红豆树、紫藤的形态特征。17、山茱萸科:主要学习毛梾 、灯台树、四照花的形态特征。18、蓝果树科:主要学习喜树、蓝果树、珙桐的形态特征。19、五加科:主要学习刺楸、五加的形态特征。20、忍冬科:主要学习珊瑚树、忍冬、金银木的形态特征。21、金缕梅科:主要学习枫香、继木、蚊母树的形态特征。22、悬铃木科:主要学习二球悬铃木的形态特征。23、杨柳科:主要学习毛白杨、响叶杨、加杨、旱柳、垂柳的形态特征。24、桦木科:主要学习桤木、江南木、光皮桦、红桦、白桦的形态特征。25、壳斗科:主要学习板栗、茅栗、锥栗、苦槠、石栎、青冈栎、麻栎、栓皮栎、槲栎、刺叶栎的形态特征。26、榛科:主要学习华榛、雷公鹅耳枥、华千金榆的形态特征。27、胡桃科:主要学习山核桃、化香树、核桃、枫杨的形态特征。28、榆科:主要学习白榆、榔榆、榉树、青檀、糙叶树、朴树的形态特征。29、桑科:主要学习柘树、桑树、构树、无花果、黄葛树的形态特征。30、杜仲科:主要学习杜仲的形态特征。31、椴树科:主要学习粉椴 、糯米椴的形态特征 。32、杜英科:主要学习山杜英、猴欢喜的形态特征。33、梧桐科:主要学习梧桐的形态特征34、锦葵科:主要学习木槿、木芙蓉的形态特征35、大戟科:主要学习油桐、木油桐、乌桕、重阳木的形态特征。36、山茶科:主要学习油茶、茶、山茶、木荷的形态特征。37、桃金娘科:主要学习赤桉、大叶桉的形态特征。38、冬青科:主要学习枸骨、冬青的形态特征。39、卫矛科:主要学习丝棉木、冬青卫矛的形态特征40、鼠李科:主要学习枣、马甲子、枳具科的形态特征41、葡萄科:主要学习葡萄、爬山虎的形态特征。42、柿树科:主要学习柿、野柿的形态特征。43、芸香科:主要学习竹叶椒、金桔、桔、柚、甜橙的形态特征。44、苦木科:主要学习臭椿的形态特征。45、楝科:主要学习楝树、香椿的形态特征。46、无患子科:主要学习栾树、复羽叶栾树、无患子、龙眼、荔枝的形态特征。47、漆树科:主要学习黄连木、南酸枣、盐肤木、漆树的形态特征。48、槭树科:主要学习青榨槭、鸡爪槭、三角槭、飞蛾槭的形态特征。49、木犀科:主要学习桂花、油橄榄、女贞、白蜡树、苦枥木的形态特征。50、茜草科:主要学习香果树、栀子花、咖啡的形态特征。51、紫葳科:主要学习梓树、楸树、凌霄花的形态特征。52、马鞭草科:主要学习柚木、海通、牡荆的形态特征。53、千屈菜科:主要学习紫薇的形态特征。54、玄参科:主要学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华东泡桐的形态特征。55、棕榈科:主要学习棕榈、椰子的形态特征。56、禾本科:主要学习孝顺竹、慈竹、毛竹、刚竹、箭竹的形态特征。(三)考核知识点1、(1)松科、杉科、柏科的形态特征;(2)蔷薇科的形态特征;(3)蝶形花科、含羞草科、苏木科的形态特征。2、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1)常绿或落叶;(2)乔木、灌木或藤本;(3)叶,单叶或复叶,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对生或互生或轮生,三出脉或羽状脉,叶形;(4)花,花色、花序,两性花、单性花,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或杂性同株,子房上位、子房下位;(5)果实,果实颜色、果实类型,聚合果或聚花果。3、全国各林区重要代表性树种的经济用途及地理分布;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经济用途及地理分布。(四)考核要求1、识记:松科、杉科、柏科的形态特征;蔷薇科的形态特征;蝶形花科、含羞草科、苏木科的形态特征。本林区主要造林和绿化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1)苏铁科:苏铁的叶、花。(2)银杏科:银杏的枝、叶、种子、雌雄异株。(3)松科:铁坚油杉、日本落叶松、金钱松、雪松、红松、华山松、马尾松、黄山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的叶形、叶序、每种鳞种子数、种鳞宿存情况、经济用途、地理分布。(4)杉科:杉木、柳杉、水松、池杉、水杉的叶序、叶形。(5)柏科:侧柏、柏木、日本扁柏、圆柏、刺柏的叶形、叶序、球果形状。(6)罗汉松科:罗汉松的叶序、叶形、种子形状。(7)三尖杉科:三尖杉、粗榧的小枝、叶形、种子。(8)红豆杉科:红豆杉、巴山榧树的叶形、叶序、种子。(9)木兰科:厚朴、荷花玉兰、玉兰、紫玉兰、含笑、深山含笑、鹅掌楸的托叶痕、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10)连香树科:连香树的叶序、果实类型。(11)樟树:樟树、闽楠、檫木、山苍子、山胡椒的叶脉、叶序、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12)蔷薇科:中华绣线菊、山楂、石楠、枇杷、沙梨、豆梨、湖北海棠、苹果、月季、桃、梅、李、日本晚樱的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13)蜡梅科:蜡梅的的叶序、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14)苏木科:皂荚、紫荆的叶、花。(15)含羞草科:合欢、山合欢的偶数羽状复叶、花、经济用途、地理分布。(16)蝶形花科:刺槐、槐树、黄檀、红豆树、紫藤的复叶、花、经济用途、地理分布;刺槐的托叶刺。(17)山茱萸科:毛梾、灯台树、四照花的叶序、花、果实类型。(18)蓝果树科:喜树、蓝果树、珙桐的叶、花;珙桐的保护级别、分布。(19)五加科:刺楸、五加的枝、刺、叶、花序、果实类型。(20)忍冬科:珊瑚树、忍冬、金银木、金银花的叶、花、果实。(21)金缕梅科:枫香、继木、蚊母树的叶、花、果实、经济用途、地理分布。(22)悬铃木科:二球悬铃木的叶、花、聚花果、经济用途、地理分布。(23)杨柳科:毛白杨、响叶杨、加杨、旱柳、垂柳的叶序、花序、雌雄异株、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24)桦木科:桤木、江南木、光皮桦、红桦、白桦的叶序、花单性、果。(25)壳斗科:板栗、茅栗、锥栗、苦槠、石栎、青冈栎、麻栎、栓皮栎、槲栎的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26)榛科:华榛、雷公鹅耳枥的花、果实。(27)胡桃科:山核桃、化香树、核桃、枫杨的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28)榆科:白榆、榔榆、榉树、青檀、糙叶树、朴树的叶、花的性别、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29)桑科:柘树、桑树、构树、无花果、黄葛树的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30)杜仲科:杜仲的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31)椴树科:糯米椴的果实。(32)杜英科:山杜英的叶、花。(33)梧桐科:梧桐的树皮、叶、花、果、经济用途、地理分布。(34)锦葵科:木槿、木芙蓉的叶、花。(35)大戟科:油桐、木油桐、乌桕、重阳木的叶、花、经济用途、地理分布。(36)山茶科:油茶、茶、山茶、木荷的的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37)桃金娘科:赤桉、大叶桉的叶、花。(38)冬青科:枸骨、冬青的叶、花、果实。(39)卫矛科:丝棉木、大叶黄杨的叶、花、果实类型、地理分布。(40)鼠李科:枣、马甲子、枳具的叶、果实、经济用途、地理分布。(41)葡萄科:葡萄、爬山虎的叶、花序、果实类型、攀缘习性、经济用途、地理分布。(42)柿树科:柿、野柿的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43)芸香科:竹叶椒、金桔、桔、柚、甜橙的的叶、枝刺、果实、经济用途、地理分布。(44)苦木科:臭椿的叶、花、果实类型。(45)楝科:楝树、香椿的的叶、花、果实类型。(46)无患子科:栾树、复羽叶栾树、无患子、龙眼、荔枝的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47)漆树科:黄连木、南酸枣、盐肤木、漆树的叶、花序、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48)槭树科:青榨槭、鸡爪槭、三角槭、飞蛾槭的叶、果实类型。(49)木犀科:桂花、油橄榄、女贞、白蜡树、苦枥木的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50)茜草科:香果树、栀子花、咖啡的叶、花、经济用途、地理分布。(51)紫葳科:梓树、楸树、凌霄花的叶、花序、果实类型。(52)马鞭草科:海通、牡荆的的叶、花序。(53)千屈菜科:紫薇的树干、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54)玄参科: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叶、花、果实类型、经济用途、地理分布。(55)棕榈科:棕榈、椰子的叶、花。(56)禾本科:孝顺竹、慈竹、毛竹、刚竹、箭竹的地下茎和秆的着生方式、经济用途、地理分布。2、领会:(1)根据形态特征,正确识别树种;(2)树种所属的科、属名。3、简单应用:(1)不同经济用途的代表树种;(2)松科、杉科、柏科的异同点;(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4)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5)蔷薇科的四个亚科的区别;(6)相似属、种之间的形态区别。第三篇 中国森林地理分布(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各森林地理区划类型树种的分布情况。2、一般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背景。3、一般掌握:我国森林地理区划类型4、熟练掌握:各森林地理区划类型的气候特点。(二)本章课程内容一、自然地理背景:只作一般了解。二、我国森林地理区划:主要学习北亚热带。(三)考核知识点:我国森林地理区划。(四)考核要求:我国森林地理区划。1、识记:森林地理区划的概念;我国森林地理区划的类型。2、领会:森林地理区划。3、简单应用:我国气候湿润区域中各带的气候特点;各带的代表树种。4、综合应用:根据所处的地区,说明该地的气候特点以及森林树种的分布情况。第四篇 附篇(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植物的拉丁学名。2、一般了解:拉丁学名的读法。3、一般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熟练掌握:常见的珍稀濒危植物。(二)本章课程内容一、植物拉丁学名基本知识:主要学习植物的拉丁学名。二、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只作一般了解。三、我国的珍稀濒危植物:只需了解常见的珍稀濒危植物。(三)考核知识点1、植物的拉丁学名2、常见的珍稀濒危植物(四)考核要求1、识记:双名法;变种、变型、栽培变种的命名;主要造林和常见绿化树种的拉丁学名或属名、科名;我国常见的一级、二级、三级保护植物。2、综合应用: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策略。三、有关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编制本大纲目的和作用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内容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依据。(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本大纲与所用教材的基本内容完全一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本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选用的参考教材为自学教材同类,内容是对自学教材内容的补充,内容以大纲规定的为准。(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材料1、自学教材树木学(南方本).树木学(南方本)编写委员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参考教材植物学. 郑湘如、王丽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应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其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也对各章节的内容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为4学分,含实验学分。自学方法:本课程理论性不强,但知识性、实践性较广,内容丰富而复杂,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各种各样书中常提到的植物。自学者可在对自学内容识记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了解、观察和识别各种植物,以加深理解与掌握相同科、属的植物的共同特征,进而学会判断和识别植物等实际技能。(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要在自学后,在已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助学。50学时为度。助学中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进行直观性的实验。对当地区或实验室,要有标本或影象资料代替观察不到的植物。创造条件观察植物的宏观结构,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启发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能力。(六)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儿科护理学(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传播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企业管理概论-学前教育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企业文化-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美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法制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购买汽油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企业经营战略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
- GB/T 20967-2007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总则
- GB/T 12220-2015工业阀门标志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章课件
- PS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都区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报告
- 时代邻里4度°服务美学品质关怀体系
- 养老机构行政值班查房记录表格
- EPC合同条件(银皮书)-1999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华为-计划、预算和核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