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的测定.doc_第1页
KLA的测定.doc_第2页
KLA的测定.doc_第3页
KLA的测定.doc_第4页
KLA的测定.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的测定方法一、 培养过程中氧的传递动力学在氧的传递过程中需要克服一系列传递阻力,从而需要损失动力,传递过程的总推力就是气相与细胞内的氧分压之差,这一总推力消耗于从气相到细胞内的各项串联的传递阻力。当氧的传递达到稳态时,总的传递速率与串联的各步传递速率相等,这时通过单位面积的传递速率1.1 气液相间的氧传递在上述的气液传递过程中,气液界面的阻力1/kI可以忽略,1/kLB很小,也可以忽略,因此,阻力主要存在于气膜和液膜中。气液界面附近的氧分压或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情况见图1。气膜 CI 液膜PIPCL气液界面图1 气液界面附近氧分压与浓度的变化当气液传递过程处于稳态时,通过液膜和气膜的传递速率相等,即根据亨利定律其中H是亨利常数。对于难容气体(如氧),气膜传递阻力与液膜传递阻力之比忽略不计,即1/HkG1/kL,因此kLKL。在单位体积培养液中,氧的传递速率为通常将KL与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参数处理,称为容量传递系数(S-1)。二、 影响的因素气液比表面积的测定比较困难,通常将KL与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参数处理。2.1 操作条件的影响对于带有机械搅拌的通气培养装置,搅拌器对物质的传递有几个方面的作用:(1)将通入培养液的空气分散成细小的细胞,防止小气泡的凝并,从而增大气液相的接触面积;(2)搅拌作用是培养液产生涡流,延长气泡在培养液中的停留时间;(3)搅拌造成液体的湍动,减小气泡外滞留液膜的厚度,从而减小传递过程的阻力;(4)搅拌作用是培养液的成分均匀分布,使细胞均匀地悬浮在培养液中,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物的分散。2.2 液体性质的影响液体的性质,诸如密度、粘度、表面张力、扩散系数等等的变化,都会对KL带来影响。在同样的发酵罐中和同样的操作条件下,进行通气搅拌,如果液体的性质有较大的不同,则KL也不同。液体的粘度对KL影响也很大。液体的粘度增大时,由于滞留液膜的厚度增加,传质阻力也增加。同时粘度也影响扩散系数。2.3 其他因素(1) 表面活性剂 培养液中,消沫用的油脂等是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的表面活性物质,他们分散在气液界面,增大传递阻力,是KL下降。(2)离子强度 在电解质溶液中生成的气泡比水中的小得多,因而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同一气液接触反应器中,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电解质溶液的KL比水大,而且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KL也有较大的增加。(3)细胞 培养液中细胞浓度的增加,会使KL变小。三 KL的测定3.1 亚硫酸氧化法(1)适用情况 本方法存在着亚硫酸与氧气的反应,并且反应速率很快,因此本方法只适用于非培养情况下测定反应器的氧传递速率。(2)原理 在反应器中加入含有铜离子或钴离子为催化剂的亚硫酸溶液,进行通气搅拌,亚硫酸钠与溶解氧生成硫酸钠。由于反应进行得很快,反应速率由气液相的氧传递速度控制,而与亚硫酸钠浓度无关(在0.0180.5kmol/m3)。用碘量法测定亚硫酸消耗的速率,即可求得氧传递速率OTR。因为氧化反应速度很快,液相氧浓度CL=0,所以从而可以求出KL或KG。(3)缺点及改进方法自1944年首先采用亚硫酸氧化法研究通气搅拌罐的氧传递特性以来,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亚硫酸钠溶液与实际的培养液往往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很好的模拟培养液的情况。并且,在计算KL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亚硫酸钠溶液的C*无法测定,许多文献就以KG或KD表示传递系数。Zlokarnik指出氧气在0.5kmol/m3的亚硫酸钠中和0.5kmol/m3硫酸钠溶液中溶解度相同,建议在亚硫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可用在同样的硫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代替。3.2 物料衡算(稳态法)对培养液中的物料进行衡算,有 *处于稳态时,于是摄氧率可以有进气排气氧分压变化求出。对于理想混合的反应器,C*为与排气氧中氧分压平衡的的氧浓度。如果已知培养液中氧的溶解特性,测定了排气氧分压和液相氧浓度,即可求出KL。在大型发酵罐中一般不能获得理想混合,这时可用平均推动力(C*CL)m代替(C*CL):3.3 动态法停止向培养基通气,根据培养液中溶氧浓度变化速率可以求出摄氧率。当液体的溶氧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不应低于临界溶氧浓度),恢复通气,则培养液中溶氧浓度逐渐升高,最后恢复到原先的水平(图2)。开气关气tCL图2 停气和开气后培养液中的溶氧浓度变化则*式可以改写为根据恢复通气后溶解氧变化的曲线,用图解法求出与一定溶解氧浓度对应的(即曲线的斜率),将CL对作图可以得到一直线,其斜率为-1/ KL,在CL轴上的截距为C*.图3 利用动态过程求KLa和C*CLC*动态法测定KL时,只需测定一个变量溶解氧浓度CL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对于安装有快速响应复膜氧电极的发酵罐,可以从记录仪描绘的溶解氧变化曲线,非常方便的求出KL。对于非培养系统,可以用氮气赶去培养液中的溶解氧,然后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