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听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听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听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听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力学基础知识 平凉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漆奋玉 1 上帝为他们关起了一扇门 我们为他们开启一扇窗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听障儿童创建美好的明天 2 听觉系统解剖与生理 3 一外耳和中耳 外耳 耳廓 外耳道 采音 判断声音的方向 传导声波 增压作用 4 中耳 高效传递声波到内耳 鼓膜 听骨链 鼓室 咽鼓管 复制外加振动的频率 5 听骨链 将声波传递给内耳 6 中耳的增压作用 1鼓膜 卵圆窗膜面积 18 6 1 2听骨链杠杆长臂 短臂 1 3 1 7 二内耳 耳蜗 前庭器官 8 振动到达卵圆窗 内淋巴 外淋巴 前庭膜 基底膜的振动 外毛细胞听毛弯曲或偏转 感受器电位 内毛细胞听毛弯曲或偏转 9 气导的传播途径 10 耳聋 也称为听力障碍 是指患者感受和辨别声音能力的明显下降 它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 根据耳聋的病变部位和性质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类 即所谓的传导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 11 传导性聋 由于外耳 中耳传音机构发生病变 声波不能有效传入内耳而发病 例如 耵聍栓塞 中耳炎等所致的耳聋 1 先天性 常见的有先天性畸形 包括外耳 中耳的畸形 例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鼓膜 听骨 蜗窗 前庭窗发育不全等 2 后天性 外耳道发生阻塞 如耵聍栓塞 骨疣 异物 肿瘤 炎症等 中耳化脓或非化脓性炎症使中耳传音机构障碍 或耳部外伤使听骨链受损 中耳良性 恶性肿瘤或耳硬化症等 12 感音神经性聋 主要由内耳和听神经病变引起 指由于耳蜗螺旋器的病变 不能将声波转变为神经兴奋 或听神经及其中枢神经通路发生障碍 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脑 或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信息 统称为感音神经性聋 如梅尼埃病 耳药物中毒 迷路炎 噪声损伤 听神经瘤等 13 混合性聋 耳的传音和感音结构同时有病变存在导致混合性聋 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硬化症晚期 爆震性聋等 14 造成耳聋的原因很多 遗传 产伤 感染 药物应用不当 免疫性疾病 生理机能退化 某些化学物质中毒等都能导致耳聋 对耳聋病人要早发现 早确诊 早治疗 对传导性聋 混合性聋 要查清病因彻底治疗 改善中耳内环境和传音功能 最大限度地恢复听力 耳聋的原因 15 听力障碍分级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7 的听力障碍分级标准 16 听力图 17 18 19 行为测听 行为测听 这种测试需要孩子对声音产生反应并通过某种行为表现出来 如将头转向声源或做出某种动作 检查者通过这些反应来判断其听阈 20 21 22 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 是一种临床上最常用的客观听力测试的方法之一 外耳道压力变化产生鼓膜张力变化 对声能传导能力发生改变 利用这一特性 能够记录鼓膜反射回外耳道的声能大小 23 声导抗的结果分析 A型 见于正常耳B型 见于中耳积液C型 见于中耳负压 咽鼓管功能不良Ad型 见于鼓膜 听骨链活动度过大As型 听骨活动度差 24 25 26 27 耳声发射 28 1978年 英国科学家Kemp报道了耳声发射现象 耳声发射是产生于耳蜗 经听骨链传导引起鼓膜振动而在外耳道出现的声信号 29 畸变耳声发射是指两个具有一定频率比率和强度关系的纯音 同时刺激耳蜗后 由耳蜗产生的 在外耳道中可以记录到的 出现频率与刺激声频率有关的音频能量 30 耳声发射的基本特性1非线性2锁相性 耳声发射的相位取决于声刺激信号的相位 并跟随其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利用其锁相性和非线性特点 在测试时可用来减小或消除伪迹 3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个体自身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31 4与听力状况的关系 传导性聋耳声发射一般很难记录到 耳蜗性聋 当听力损失超过40 50dB时 耳声发射明显减弱或消失 耳声发射与蜗后听力损失的关系不确定 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5耳声发射的强度 很低 一般 5 20dBSPL 32 耳声发射的能量幅度太低时 信号易受噪声掩盖而不能通过 因此测试耳声发射时应尽量选择安静的隔声房间 33 34 35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 为1 10ms潜伏期内出现的反应 属于短潜伏期电位 36 听性脑干反应 37 属于短潜伏期电位主要来自耳蜗 听神经和脑干电极的放置声刺激 短声或短音短声以突发性高频率声音刺激获得起始点清楚的听诱发电位 38 常规测试中 多推荐使用疏波短声 因为它使 波波幅增高 有利于对 波的辨认 当叠加中刺激声伪迹较多时 可使用交替极性的短声 减少声刺激伪迹的干扰 从而使图形变清晰 39 重复次数 1000 2000次刺激速率 20次 秒 刺激速率大于40次 秒才会影响 波的潜伏期带通滤波 高端不应低于2 3KHz 低端应在100Hz以上 以消除脑电和交流电50Hz的干扰 峰潜伏期 是指从刺激开始至该峰出现所需的时间 通常报告 波 波 波潜伏期 40 41 ABR波形分析 波 和波 振幅的比值 一般成人大于1 婴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