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布线规范演讲稿_第1页
电气布线规范演讲稿_第2页
电气布线规范演讲稿_第3页
电气布线规范演讲稿_第4页
电气布线规范演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布线规范 谢谢大家 培训目的 为使公司的产品电气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外观更加整齐美观 制定此电气接线规范 产品分系统内部和外部布线 内外部均需整齐美观 电气布线规定 电气接线时除需按照国家电气规范配线外 还需要特别注意各接线是否合理 是否符合人性化设计和标准化设计要求 电气装配按照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布线图进行装配 热泵机组布线 1 热泵系统内电子器件2 电气盒内部器件介绍3 电气布线规范 热泵系统内电子器件 1 压缩机2 风机分单相和三相 单相配合启动电容使用 三相区分好相序 配合相序保护板和交流接触器使用 压缩机接线及原理 1 单相压缩机配合启动电容使用 接线方式如下 单相一般分为C 公共端R 运行端S 启动端电容为启动电容 根据压缩机规格书选配套电容 压缩机判断极性和接线说明 根据单相压缩机的主副绕组线径 匝数不一样其直流电阻值也不一样的原理 主绕组C R阻值较小 副绕组C S阻值略大 R S阻值是主副绕组阻值之和 如图1 用万用表测量两两之间的电阻 电阻最大的两根线为主绕组端R和付绕组端S 剩余一根为公共接线端C 电阻值最小的两根线为主绕组端R和公共接线端C 剩余一根为付绕组端S 火线接C 零线和电容端接R 电容另一端接S 如图2 图1 C R阻值 R S阻值 C S阻值 C R阻值较小 C S阻值略大 R S阻值 C R阻值 C S阻值 图2 压缩机接线及原理 2 三相压缩机配合交流接触器和三相相序保护板使用 1 KM是交流接触器 给压缩机供三相电 2 FR是热继电器 是对压缩机进行保护 3 三相电一般是三相四线制 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 一定要保证给压缩机供电相序正确 否则压缩机无法正常工作 三相压缩机接线方法 不同厂家的三相压缩机其接线柱方位虽然不同 但在每个接线柱旁都分别标有字母U V W 经相序保护器识别后的A相对应U B相对应V C相对应W 另外 也可以依据压缩机线组的颜色对应接线 即 红色代表A相接U端子 黄色代表B相结V端子 绿色代表C相接W端子 广州嘉迪接法 风机接线及原理 1 单相风机配合启动电容使用 接线方式如下 单相一般分为C 公共端R 运行端S 启动端电容为启动电容 根据风机规格书选配套电容 风机接线说明 单相风机输入为五根线 颜色分别为白色 红色 橙色 黑色 黄绿色 1 白色线为火线 接L极 2 黑色线为零线 接N极 3 黄绿色线为地线 4 红色线和橙色线接厂家配备电容的两端 如下图所示 风机接线及原理 2 三相风机配合交流接触器和三相相序保护板使用 1 KM是交流接触器 给压缩机供三相电2 三相电一般是三相四线制 交流接触器 电气盒内部器件介绍 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变压器温控器集控器 交流接触器 1 模样 由主触点 辅助触点和线圈三部分组成 电气表示 交流接触器原理 a 当接触器电磁线圈不通电时 主触点保持断开位置 b 当电磁线圈通过控制回路接通控制电压 一般为额定电压 时 主触点闭合 接通电路 辅助接点随之动作 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选择 首先计算压缩机或者风机的电流 此电流就是压缩机或者风机工作电流 此电流的1 2 1 5倍就是压缩机或者风机的冲击电流 交流接触器要选择比冲击电流大的 冲击电流必须在选择的热继电器的电流量程之内 否则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 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的选择一点要根据交流接触器和压缩机或者风机的电流进行选择 热继电器的电流指针调到压缩机或者风机工作电流的1 2到1 5倍 温控器接线说明 三速风机盘管 无刷风机盘管 温控器注意事项 请严格按照安装接线图进行接线 不要用力拉排线 否则会造成损坏 安装过程中注意不要磕碰线路板元器件 不要摔落或使下板后壳变形 安装过程中注意不要对液晶施加压力或者划伤液晶面 温控器简易异常处理 集控器接线图 信号 和信号 一定要接正确 否则无法进行通信 集控器通信线的选择 50米以内可以用非屏蔽四芯线 多于50米要用带屏蔽的四芯线 四芯线可以用4x0 75mm2的 集控器注意事项 请严格按照安装接线图进行接线 不要用力拉排线 否则会造成损坏 安装过程中注意不要对液晶施加压力或者划伤液晶面 安装过程中注意不要磕碰线路板元器件 不要摔落或使下板后壳变形 集控器简易异常处理 电器盒内部接线说明 线径的选择端子的选择短路和短路的判断走线注意事项 影响电线的因素 线材的材质 也就是它的电阻率电线自身的散热条件 即 裸线还是包裹绝缘层的线 是单股的包裹线还是多股的包裹线 多芯电缆 绝缘层的厚度和导热系数电线的工作环境的散热情况 即通风否 或者埋地 埋墙 穿管否环境的温度电线绝缘层的耐热等级 电线最大电流的计算 2 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 28A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 35A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 48A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 65A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 91A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 120A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 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 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距离对电线电流的影响 按室内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 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 从这个角度讲 你可以选择1 5平方的铜线10米内 导线电流密度6A 平方毫米比较合适 10 50米 3A 平方毫米 50 200米 2A 平方毫米 500米以上要小于1A 平方毫米 从这个角度 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 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 端子的选择 1平方的线用1平方的端子3平方的线用3平方的端子4平方的线也可以用3平方的端子2个1平方的线压在一起可以用2 5平方的端子多于5平方的线不要用戴绝缘套的端子了 可以用铜鼻子或则耐流较高的端子 走线注意事项 电源线和控制线走线槽时应尽量分开 避免交叉走线 以减少干扰 各断路器 交流接触器 热过载继电器电源输入和输出所用使用的线径必须一致 不能进线粗 出线细 更不能进线细 出线粗 各导线压接端头时 应按照触点具体接线形式压接相应端头 单孔端子须使用管形预绝缘端头 两孔端子须使用叉形预绝缘端头 接地须使用圆形预绝缘端头 套线号时 各线号方向应该一致 各控制线接线时应剪取适当长度 留3cm到5cm余量即可 不可过长 更不可过短 另走线时应避免在线槽内产生交叉 应当理顺各导线 导线连接好后 应用毛刷将盘面 控制器表面清理干净 使盘内无导线头和金属碎末 压线注意事项 看是否有把绝缘套压烂了 以至于露出了金属 看是否真正的把线压上了 用手拉一下 看能不能拉出来 看是否把线插到了绝缘套里面 是否有铜丝露到了外面 如果发生了以上现象 则重新进行压线 短路和断路的判断 将万用表调到欧姆档 把表针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