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方案建议书.doc_第1页
存储方案建议书.doc_第2页
存储方案建议书.doc_第3页
存储方案建议书.doc_第4页
存储方案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区存储技术建议书 H3C技术有限公司 2007年3月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2 页 共 18 页 目录 第1章 H3C存储简介 3 第2章 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3 第3章 需求分析 5 第4章 H3C集中存储解决方案 5 4 1 方案设计 5 4 1 1 初步方案 6 4 1 2 双路径冗余及实现 7 4 2 方案特点和优势 7 4 2 1 方案特点 7 第5章 配置列表 9 第6章 方案组成部分简介 9 产品特点 9 第7章 服务介绍 14 7 1 H3C存储产品售后服务模式图 14 7 2 H3C公司全球技术服务部 14 7 3 H3C公司渠道合作伙伴 16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3 页 共 18 页 第第 1 章章 H3C 存储简介存储简介 H3C公司致力于基于IP技术的设备与应用的研究 开发 生产 销售及服务 为企业 公共事业和家庭用户提供全系列IP网络产品和全业务解决方案 H3C是目前全球唯一拥有路 由器 以太网交换机 WLAN IP存储 安全 VoIP 视频 SOHO产品及软件管理系统等在 内的多层次 全系列基于IP网络产品的全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H3C洞悉世界范围内兴起的IT新时代技术整合浪潮 SOA 网格技术 效用计算 OnDemand等新兴技术和观念 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今日IT世界的格局 H3C公司根植于对IP技术的深刻理解和长期技术积累 构建了新一代Neocean自适应网 络存储系列产品 以IP存储 WSAN 广域SAN 网格存储 虚拟存储 数据应用服务技术 五大技术群 构建了新一代自适应网络存储体系 Neocean自适应网络存储 将成熟的IP技术融入存储 加入了新兴的CDP 数据复制 VTL 网格等先进技术 以面向应用 面向服务的IT新时代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为目标建构新 一代存储体系 充分体现了基础架构围绕IP融合 通过中间件为应用提供硬件资源服务的 行业发展方向 第第 2 章章 存储技术发展趋势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或数据在IT系统中 总是必然处于 计算 存储 传输 三个状态之一 这三个方面也正好对应于整个IT技术的三个基础架构单元 计算 存储和网络 传统上 主机系统既负责数据的计算 也在通过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等手段对数据 进行逻辑和物理层面的管理 而存储设备 则是以直连存储 DAS 方式连接在主机系统中 然而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 各种标准和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拥挤在用户的系 统环境中 使数据被分割成杂乱分散的 数据孤岛 data island 无法在系统间自由 流动 自然也就谈不上设备的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 有鉴于此 人们开始寻找存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法 希望通过提高存储自身的数据 管理能力 独立于主机系统之外 以网络方式连接主机和存储系统 以设备资源透明的方 式为计算提供数据服务 从而将数据管理的职能 从标准混乱 应用负荷沉重的主机中分 离出来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4 页 共 18 页 在网络存储的发展过程中 SAN 存储区域网络 和NAS 网络附加存储 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 NAS是一种直接利用局域网 基于文件的存储架构 存储数据的传输也是基于局域网 NAS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很容易实现异构平台的文件共享 NAS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扩展性 因为存储单元可以比较容易地加入到网络中 然而 NAS存储在数据备份或存储过程中会占 用网络的带宽 可扩展性有限 并且访问需要经过文件系统格式转换 所以是以文件一级 来访问 不适合Block级的应用 尤其是要求使用裸设备的数据库系统 而SAN存储架构的出现弥补了NAS的不足 为存储系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 是一种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 务器的存储架构 这个网络专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访问 当有数据的存取需求时 数据可以通过存储区域网络在服务器和后台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 FC光纤通道技术使得存储系统的可升级性 稳定性 可用性和性能都大大加强 不过 它最大的优势是集中的管理 这就降低了总拥有成本 光纤通道主要应用在某些重要业务 和高性能应用 如数据中心环境 然而 在过去8年以FC协议为主的SAN存储系统建设中 人们逐渐发现FC协议虽然基本解 决了传输速度和扩大容量的问题 却难以完全承担起存储系统独立化的重任 FC SAN的互 操作性仍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SAN本身缺乏标准 尤其是在管理上更是如此 虽 然光纤通道 Fibre Channel 技术标准的确存在 但各家厂商却有不同的解释 于是 互 操作性问题就像沙尘暴一样迎面扑来 让人猝不及防 这就导致了FC兼容性差 成本高昂 扩展能力差 异构化严重的问题 在存储以SAN的名义独立走上IT舞台的同时 IP和以太网技术在网络领域突飞猛进 在 同样1997 2005的8年中 主流商用协议标准从10M发展到了10G 整整提升了1000倍 行业 的发展动力和技术标准的成熟性已无可争辩 IP技术已经成为整个IT行业中最成熟 最开 放 发展最迅速 成本最低 管理最方便的数据通讯方式 在经历了FC SAN发展的过渡性 尝试后 整个行业开始考虑将FC传输技术替代为更加成熟可靠 成本更低的IP技术 以适 应广域网数据应用 大规模服务器数据集中 海量数据存储等应用对新一代存储系统的要 求 同时为 随需应变 的IT新时代到来 奠定坚实的开放化标准基础 2003年 以IBM等 公司共同发起的iSCSI Internet SCSI 协议 通过IETF组织的审议 公布为RFC标准 iSCSI协议实际就是将标准的SCSI存储访问指令 打包到TCP IP中进行传输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5 页 共 18 页 iSCSI标准一经公布 就以其低成本 高可管理性 天然的跨广域数据传输和管理能力 海量组网能力得到了业界的青睐 基于iSCSI协议构建的IP SAN存储 已崭露头角 成为新 一代存储系统的标准 成为IT新时代围绕IP技术进行的网络与存储融合的标志性技术 由于iSCSI协议将SCSI数据传输的基础从封闭昂贵的FC协议转移到IP之上 使存储系统 突破了长期困扰着存储系统的兼容性 成本和管理性桎梏 使存储网格 广域数据传输 大规模服务器数据集中 远程容灾 高性能交换式存储架构等存储技术脱下昂贵的外衣 成为广大行业客户均能轻松获得的最新存储技术 随着iSCSI技术的完善 数据块级的存储应用将变得更为普遍 存储资源的通用性 数 据共享能力都将大大增强 并且更加易于管理 随着千兆以太网的普及以及万兆以太网络 的成熟 IP存储必然会以其性价比 通用性 无地理限制等优势飞速发展 iSCSI技术将联 合SCSI TCP IP 共同开创网络存储的新局面 第第 3 章章 存储设备选型分析存储设备选型分析 在监控系统建设中 必须考虑影像数据的保密性和对网络带宽的影像 监控录像数字 化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的网络存储技术已经成为主流应用模式 IP智能监控存储系统 采用专业标准的存储设备 进行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数据存储模式 有如下优点 监控画质清晰 由于采用标准 专业海量存储设备存储监控录像 不受到无须受到像DVR或DVS模式 因为操作系统限制 最大2T容量限制 以及CPU处理能力的限制只能存储低码流CIF格式 采用专业存储设备 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任意设定图像存储格式 提高画质质量 实现高 清晰的监控 可选D1 MPEG4 MPEG2 DVD H 264等多种不同清晰度监控画质 音频上可扩 展支持必要的扩展G 711 G 723 G 729标准 确保实时监控画质 音质 还原历史监控影 像完全相同 并可支持高清 达到清清楚楚监控 事后取证准确 精准支撑决策的监控效 果 真正实现监控系统部署的意义 存储系统的性能 由于存储系统不仅要支持多路摄像头的监控数据为并发实时顺序写入 同时要满足三 级监控中心对同一数据源的多路并发随机读取 对于存储系统带宽 持续写性能 控制器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6 页 共 18 页 处理性能要求很高 存储设备的控制性能 持续读写带宽必须需随着摄像头数量的增加和 存储容量的扩展而同步提升 以满足监控系统的带宽 性能需要 要求磁盘与控制器必须 交换式连接方式 存储设备不可有内部带宽 性能的瓶颈 业务可靠性高 监控数据安全性高 事后取证的保障 采用标准 专业存储设备集中存储监控录像 保障监控数据安全 系统安全 存储容量不受限制 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设计 配合虚拟化技术无限扩 展能力 监控录像保存周期和保存数量可随需延长 存储系统采用企业级SATA硬盘 其安全性远高于IDE硬盘 可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 事后监控 调阅 调查有充分保障 硬盘可实现RAID保护 并采用热备盘进行二级保护 进一步保障监控数据的安全性 录像影像资料的检索速度 业务效率和快捷 快速精准的检索 采用数据块指针纪录技术 实现历史影像资料的基于指针数据库的检索 检索效率相 对基于影像基于文件检索速度从数十分钟提高秒级 同时指针数据库考虑考虑对录像文件 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 支持按图像来源 纪录时间 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 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 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 成熟标准的技术 开放兼容互通性 存储系统多采用标准化协议 系统兼容性风险较低 系统的不同应用可能基于不同的平台 WIN2000 SUN SOLARIS IBM AIX HP UX LINUX等等 可能是一个异构环境 因此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互连性 才 能确保存储备份系统基础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 系统方便和NAS DAS SAN等各种结构的存储网络集成 并方便和以太网存储系统 整合 可管理性 在统一监控模式下 可统一监控整个监控系统中的数十台 乃至数百台的存储设备的 运行状态 实现集中管理 另外 由于采用专业存储设备 降低了分布式DVR带来的维护 工作量大 数据丢失频繁等问题 降低了日常维护工作量 经济性和投资保护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7 页 共 18 页 方案设计应具有前瞻性 在可预见的未来的设备改造中 要保证现有系统能最大程度 的被继续使用 使目前的投资未来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方案设计能以较低的成本 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行 提供高效能和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 减少以往在资本与技术投入方面的浪费 数据管理性 系统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 可管理的设备 最终能够实现监控 监测整个备份系统的 运行状况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 管理工具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 可靠性 从而简化维护 工作 易用性 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检测 监控 日常维护等方面的管理 具有良好的客户界面 综合以上对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 综合以上对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 IP智能监控系统的要求 监控平台的存智能监控系统的要求 监控平台的存 储系统的设备选型为 储系统的设备选型为 H3C 基于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控制架构的基于分布式存储集中管理控制架构的EX 1000S智智 能海量能海量IP SAN NAS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 第第 4 章章 H3C 存储解决方案存储解决方案 4 1 方案设计 存储子系统承担全所数据集中以及业务支撑的功能 建设要求如下 1 高可靠 保障数据安全 高可靠由三个层次组成 首先是硬件系统高可靠 其 次是完善的数据保护方案 还要有完善的本地化原厂商工程师和备件库作为有力保障 高 可扩展 不仅要支持容量上的高可扩展 更要在不更换存储系统的情况下支持系统性能和 高端功能的高可扩展 2 管理性与系统高效性 为保证数据存储空间的可管理性和减少SAN结构的复杂性 要减少管理的复杂性 方案应采用先进 简便的 SAN技术和相应的管理软件 保证 大数据量简便管理并能够充分发挥系统性能 3 使用和管理简单 实现一体化管理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8 页 共 18 页 4 1 1 初步方案 在IP SAN的方案设计中 选用H3C的Neocean EX1000为核心存储系统 一台EX1000最高 能够提供12TB的数据容量 410MB s的吞吐量和54000的IOPS EX1000具备4个GE接口 可以 支持应用服务器系统采用多块网卡的高可靠性设计 完全能够满足应用对于存储区域网络 的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 所有需要连接EX1000的服务器 如数据库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等 只要安装千兆网卡 并安装软件的iSCSI Initiator 就可以通过以太网获得存储设备 从而不需要购置价格昂 贵的FC HBA卡 EX1000支持的操作系统 Linux Windows和Netware 都支持这种千兆网卡 加软件的iSCSI Initiator的实现方式 对于其他需要扩展存储的应用服务器来说 可以安装操作系统所对应的iSCSI Initiator 配合以太网卡连接到存储系统 EX1000通过划分不同的卷 最高可达1024个 以保证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干扰 如果以后随着业务的增长 需要增加新的服务器 新增设备可实现即插即用 用网线 连接到存储区域网络就能访问后台存储设备里的数据 基于标准化IP的存储交换平台使得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9 页 共 18 页 各种数据管理功能能够像电器插入电源插座一样 轻易地进行部署应用 4 2 方案特点和优势 4 2 1 方案特点 由于Neocean EX1000在充分利用IP技术的高性能 低成本 标准化的特性基础上进行 构建 使Neocean EX1000大大超越了传统存储产品的各种结构局限和应用困境 在应用上 体现出卓然超群的特性 成熟标准高可靠成熟标准高可靠 IP技术是迄今为止IT世界中应用最广泛 支持最普遍 成本最低 成熟度最高的数据 传输标准 Neocean EX1000完全是基于H3C全球领先的IP技术构建的 因此 Neocean EX1000先天具备了IP技术成熟 通用的特征 Neocean EX1000应用IP技术的标准性 彻底 消除了用户采购传统存储系统带来的兼容性和集成管理问题 避免了在购买存储系统时的 厂家锁定 带来了灵活 方便 标准化和低成本的系统部署和管理体验 从应用到存储 采用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IP标准来进行系统构建使得用户能够大大降低采购 调整 扩展 的成本 结构开放 无限扩展结构开放 无限扩展 Neocean EX1000打开了存储功能和性能扩展的大门 使数据的流动和管理不再受到传 统存储系统僵化结构的制约 多台Neocean EX1000的堆叠 可通过前端交换机进行横向扩 展 整个存储系统的性能 容量和可靠性可线性增加 无论从性能 功能 容量上都获得了近乎无限的扩展能力 独到的安全特性支持独到的安全特性支持 支持接入主机的AAA认证 CHAP鉴权 LUN Masking等 支持管理员的密码认证 和权限分级 支持管理安全机制 SSH 全面提供各种数据管理功能全面提供各种数据管理功能 Neocean EX1000提供IP SAN NAS一体化存储方式 IP SAN是基于高速以太网的SAN 架构 适合Exchange Notes SQL Server等数据库应用 NAS存储服务支持不同操作系 统和多台主机的文件共享 适合Web 文件服务器应用 并可为不同用户分配独立的共享 网络文件夹 用于文档集中存储和备份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0 页 共 18 页 Neocean EX1000提供Snapshot Copy 数据快照拷贝 也称数据卷克隆或者卷拷贝 功能 Snapshot Copy是对源数据卷 克隆 出一个数据完全一致但物理上独立的卷 原 数据卷的损坏不会影响克隆卷 可用于对在线访问数据的备份 测试和数据仓库分析等 Neocean EX1000通过DiskSafe软件为Windows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保护和恢复功能 通过在Windows主机上安装DiskSafe软件与后台Neocean EX1000联动 可以对Windows 主机的操作系统及其所连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连续保护 同时支持本地系统损坏后的镜像 启动和快速恢复 Neocean EX1000通过Snapshot Agent 快照代理 的客户端软件保证在每个时间点 所创建的快照卷保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Neocean EX1000支持RAID 0 1 5 10 50 并提供按需使用磁盘空间建立RAID 的功能 支持RAID容量的在线动态扩展 在线RAID级别转换和热备盘 Hotspare Disk 等多种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热备盘可采用分布式热备盘 专用热备盘 全局热备盘三种模 式 可为阵列提供多重保护 基于标准化IP的存储交换平台使得各种数据管理功能能够像电器插入电源插座一样 轻易地进行部署应用 标准化平台 使得用户彻底摆脱只能在单一厂商产品间应用数据功 能的尴尬局面 IP技术中的端口镜像 组播 路由 VLAN IPSEC等应用于存储数据管理 使IX1000在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管理能力和功能性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使用简单易于管理使用简单易于管理 传统存储系统的管理难题来自于专用协议 专用设备 厂商私有规格标准造成的混乱 和人为造成的管理障碍 同时 由于缺乏专门人才 使用户在采购传统存储系统后 往往 都要面对维护乏力 管理成本高昂 还不得不一再向厂商购买各种存储服务 Neocean EX1000完全基于设备和系统可视化 IP标准化进行管理 只要具备基础IP网 络管理知识的人员 都几乎可以无须培训即掌握EX1000的管理和维护 从使用上 由于省 去了各种特殊交换设备 特殊连接卡设备 使得EX1000的安装 使用和部署非常简单方便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1 页 共 18 页 第第 5 章章 存储系统容量计算存储系统容量计算 5 1 存储容量计算 本系统中 监控录像数据的容量需求较大 单路图像一天的存储数据为 4000Kbps 3600 24 8 43200000 KB 换算成MB为 43200MB 单路图像15天存储数据为 43200MB 15 648000MB 换算成GB为 648GB 174路图像15天存储数据存储粮为 648GB 174 112752GB 换算成TB为 112 8TB 以上监控点可根据不同的存储策略制定计划 调整存储时段和天数 最终存储容量可 达到90 112 8TB 101 5TB 采用 H3C EX1000S 单台满配16块750G企业级SATA二代硬盘 存储裸容量可达 12TB 具体存储系统根据该监控技术系统 总体部署计划 存储系统采取集中存储部署 同 一集中控制方案 考虑RAID处理 本次部署EX1000S共4台 存储容量共计40TB 第第 6 章章 方案组成部分简介方案组成部分简介 Neocean EX1000 系列产品是 H3C 技术有限公司 H3C 自主开发的高品质 IP 存储产 品 它能够提供 IP SAN NAS 一体化访问特性 简单易用 管理方便 EX1000 系列产品适用于 Web Email 数据库存储 VOD 多用户文件共享服务 网络磁盘 多媒体编辑制作等应用系统 可提供海量存储 D2D 数据备份 Windows 系统 保护等解决方案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2 页 共 18 页 产品特点 产品特点 功能完善 提供IP SAN NAS一体化存储方式 IP SAN是基于高速以太网的SAN架构 适合 Exchange Notes SQL Server等数据库应用 NAS存储服务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和多台主 机的文件共享 适合Web 文件服务器应用 并可为不同用户分配独立的共享网络文件夹 用于文档集中存储和备份 EX1000系列提供Snapshot Copy 数据快照拷贝 也称数据卷克隆或者卷拷贝 功能 Snapshot Copy是对源数据卷 克隆 出一个数据完全一致但物理上独立的卷 原数据卷 的损坏不会影响克隆卷 可用于对在线访问数据的备份 测试和数据仓库分析等 EX1000系列通过DiskSafe软件为Windows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保护和恢复功能 通 过在Windows主机上安装DiskSafe软件与后台EX1000系列联动 可以对Windows主机的 操作系统及其所连存储设备的数据进行连续保护 同时支持本地系统损坏后的镜像启动和 快速恢复 EX1000系列通过Snapshot Agent 快照代理 的客户端软件保证在每个时间点所创 建的快照卷保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EX1000系列支持RAID 0 1 5 10 50 并提供按需使用磁盘空间建立RAID的功能 支持RAID容量的在线动态扩展 在线RAID级别转换和热备盘 Hotspare Disk 等多种数 据安全保护机制 热备盘可采用分布式热备盘 专用热备盘 全局热备盘三种模式 可为 阵列提供多重保护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3 页 共 18 页 性能优越 基于64位硬件体系和64位专用存储操作系统 保证了系统在海量数据存取时的性能和 可靠性 单台EX1000系列产品可容纳16块企业级SATA II硬盘 最大容量可达到12TB 提供最 高410MB s的带宽吞吐量和54 000 IOPS的处理能力 轻松满足各种应用的性能要求 多台EX1000系列产品可通过前端交换机进行横向扩展 整个存储系统的性能 容量和 可靠性可线性增加 丰富的硬件特性 EX1000系列存储系统拥有4个前端GE接口 可连接服务器或IP SAN网络交换机 4条 数据链路支持链路聚合和动态故障切换 在保证数据读写带宽的同时保障数据通路的可用 和畅通 EX1000系列提供启动时磁盘顺序加电功能 保证不会由于所有磁盘同时加电引起的电 源故障和系统故障 提供磁盘电源短路保护功能 即当电源出现短路时 系统会自动切断 磁盘供电 保护磁盘免遭过载电流的冲击 最大限度地保护数据的安全 EX1000系列还提供硬件过载保护机制 例如当温度异常升高会导致硬件损坏 则系统 会自动关机保护磁盘数据 EX1000系列支持磁盘热插拔 并为了防止用户误操作 在插入磁盘时 会让用户确认 磁盘中是否有有用数据 确认后方进行磁盘扫描 EX1000系列支持磁盘漫游 即存储系统内部磁盘可以任意的更换位置 而磁盘内部的 阵列配置信息和数据完全不会改变或丢失 可避免由于磁盘被错误插拔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EX1000系列可支持250GB 400GB 500GB 750GB 基于垂直记录技术 多种容 量不同的磁盘混插在同一存储系统下 不存在兼容问题 EX1000系列采用了多个冗余风扇对所有的磁盘和控制单元进行散热 可保证整个系统 长时间的正常运行 EX1000系列可选配冗余 负载均衡热插拔电源 支持电源自动故障切换和在线的故障 电源更换 还可与多种型号的外接UPS联动 有效避免由于突然掉电导致设备缓存中的数 据丢失 使用简单 管理方便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4 页 共 18 页 支持即插即用 用户只需将PC或服务器插上网线与EX1000系列通过网络相连 并进 行简单的软件配置就可以像访问本地磁盘一样访问连接到网络上的EX1000系列存储资源 无需添加任何其它专用设备 EX1000系列采用可视化管理 在GUI管理界面上可以所见即所得地对磁盘 RAID组 等进行配置操作和状态监控 EX1000系列采用中文管理界面 便于操作使用 EX1000系列的配置管理能够与H3C Quidview网管系统融合 用户可以像管理其它网 络设备一样 轻松管理EX1000系列 EX1000系列产品提供X Ray检测工具 可将特定时间的系统完整状态和参数记录下来 形成标准格式文件 通过文件分析就可以准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EX1000产品规格 产品规格 项目项目EX1000TEX1000S 存储处理器 缓存 Cache 双64位存储处理器 4GB单64位存储处理器 2GB 管理接口1个10 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1个10 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业务接口4个10 100 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4个10 100 1000Mbps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最大主机连接数64个64个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5 页 共 18 页 量 磁盘数量支持16块企业级SATA II磁盘支持16块企业级SATA II磁盘 磁盘类型 可选250GB 400GB 500GB 750GB 基于垂 直记录技术 SATA II磁盘 可选250GB 400GB 500GB 750GB 基于垂 直记录技术 SATA II磁盘 最大存储容量12TB12TB IOPS5400042000 带宽410MB s320MB s RAID级别支持 RAID0 RAID1 RAID10 RAID5 RAID5 0 支持 RAID0 RAID1 RAID10 RAID5 RAID5 0 支持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等Windows Linux等 外形尺寸 高 宽 深 130 5mm 430mm 715mm 不带挂耳或机 柜滑道 130 5mm 430mm 715mm 不带挂耳或机 柜滑道 整机功耗562W562W 电源模块100V 127V 200V 240V AC 50Hz 60Hz100V 127V 200V 240V AC 50Hz 60Hz 重量裸机重量 低于22 70kg 满配置磁盘重量 低于32 86kg 裸机重量 低于22 70kg 满配置磁盘重量 低于32 86kg 工作环境温度 10 C 35 C 10 C 35 C 工作环境湿度20 80 未凝结 20 80 未凝结 贮存环境温度 40 C 70 C 40 C 70 C 贮存环境湿度10 90 未凝结 10 90 未凝结 海拔 60m 3000m 60m 3000m 认证标准3C认证 CE认证 TUV认证 FCC认证 UL认证 3C认证 CE认证 TUV认证 FCC认证 UL认证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6 页 共 18 页 第第 7 章章 服务介绍服务介绍 7 1 H3C 存储产品售后服务模式图 H3服务监控系统 海外 用户 中国 用户 OEM合作伙伴 办事处工程师 代理商工程师 H3服务支持中心 服务请求服务调度服务实施服务监控 H3 Call Center 7 24 H3服务支持中心 H3 服 务 调 度 管 理 系 统 7 2 H3C 公司全球技术服务部 H3C公司在全国建立了30个区域服务中心和区域备件系统 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总 部的技术服务平台连接 完成客户档案 维护经验案例 备件库存 产品发布等信息的共 享 形成覆盖全国地市级城市 专职人员超过300人的技术服务体系 H3C全球服务呼叫中心负责对客户服务需求进行统一受理 对服务实施过程进行全流 程监控 在服务受理和实施效果的两个关键环节进行确认 2005年H3C与合作伙伴共同细分各行业客户的服务需求 加强服务区域化 推行统一 H3C 数据集中存储方案建议书 2020 01 03H3C 技术有限公司第 17 页 共 18 页 的服务规范 统一的服务流程 统一的质量监控工作 向客户明确服务内容和标准 主动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服务 通过服务链条各个环节的团结协作 共同构筑良好的H3C服务 品牌 与最终客户共同发展 长期服务于电信营运商及其他各行业客户的经验 得到了客户的充分的信任和赞许 长期服务于电信营运商及其他各行业客户的经验 得到了客户的充分的信任和赞许 使得我们能够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好的为您服务 锻造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得我们能够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好的为您服务 锻造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H3C全球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全球客户服务呼叫中心 H3C公司在北京 东京 香港设立了3个客户服务呼叫中心 GCCC Global Customer Call Center 80多个座席 多位资深产品专家和客户关怀工程师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为客 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便捷 热情 专业的服务 客户可以通过H3C客户服务热线提交关于 H3C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