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阶段历史试卷分析2018_第1页
高三一阶段历史试卷分析2018_第2页
高三一阶段历史试卷分析2018_第3页
高三一阶段历史试卷分析2018_第4页
高三一阶段历史试卷分析20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戎中学高三第一阶段考试试卷分析历史威戎中学高三第一阶段考试试卷分析历史 暨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暨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威戎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威戎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72017 年年 9 9 月月 威戎中学高三第一阶段考试试卷分析历史暨历史威戎中学高三第一阶段考试试卷分析历史暨历史 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1 第一阶段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及导向性第一阶段历史试卷命题特点及导向性 此次历史试卷的命制是在高三历史备课组归纳近年高频考点 集体协 商的基础上 选取了贴近高考实战要求的历史试题 目的就是让学生从高 三一开始进行实战演练 领会高考历史命题意图和趋向 从而适应高考要 求 从总体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考试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一所复习的 7 个模块的全部内容 知识 点较全面 但也有所偏重 主要偏重于高频考点的考查 模块配分比例表模块配分比例表 课本选择题号及配分非选题题号及配分总分值 第一单元1 2 3 4 5 6 7 19 26 1 2 27 1 2 53 第二单元8 9 10 11 8 第三单元12 13 14 15 20 21 25 1 24 第四单元16 17 18 24 22 2325 2 3 25 2 命题在坚持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尤 其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 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的考查 反映了高考 考查的基础性和能力性相结合的特点 3 题量适中 难度适中 整套试卷题型结构以高考题布局为范本进 行命制 24 道选择题共计 48 分 材料题 25 题 25 分 26 题 12 分 27 题 15 分 4 命题导向一是命题箭指高考 让学生适应高考 二是以材料为中 心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 把握材料核心 二 试卷结构及各部分得分情况分析二 试卷结构及各部分得分情况分析 1 1 选择题得分情况比较 选择题得分情况比较 选择题选择题6 6 班班7 7 班班8 8 班班1010 班班 3030 分以上分以上 1515212112123232 20 2920 29 分分 3434292932323232 10 1910 19 分分 7 76 68 88 8 1010 分以下分以下 1 12 25 53 3 从选择题得分情况看 7 班最好 其次是 6 班 补习班正常 最差是 8 班 整体情况失分严重 2 2 材料分析题得分情况比较 材料分析题得分情况比较 材料题材料题6 6 班班7 7 班班8 8 班班1010 班班 4040 分以上分以上 6 63 33 32020 30 3930 39 分分 3737343434343939 20 2920 29 分分 8 8151513131313 2020 分以下分以下 6 66 66 64 4 材料分析题整体情况应届班也不是太好 总分 52 分 上 40 分的总共 只有 12 人 其中六班最好 7 8 班差不多 3 3 各班优秀重合率比较 各班优秀重合率比较 重合率重合率6 6 班班7 7 班班8 8 班班1010 班班 第一档第一档 6 68 83 34 4 第二档第二档 6 69 95 55 5 从两档重合率看 应届班重合率中 8 班最差 6 7 班重合较高 4 4 各段平均分比较 各段平均分比较 平均分平均分6 6 班班7 7 班班8 8 班班1010 班班甘沟甘沟 5 5 班班甘沟补习班甘沟补习班 第一档第一档 66 566 568 668 660 560 569 269 270 970 969 669 6 第二档第二档 636365 365 360 160 168 368 369 169 166 366 3 平均分平均分 57 257 257 257 253 553 560 560 565 865 865 365 3 从各段平均分看 6 7 班较好 8 班第一档和最高分相差 8 分 和甘 沟相差 10 分 二档和甘沟相差 9 分 班级平均分相差 4 分 和甘沟相差 12 分 补习班和甘沟相比基本持平 三三 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1 基础知识不扎实 如历史概念模糊不清 如第 4 6 题中以科举 考试和地方行政区划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掌 握情况 由于未区分概念致使很多同学丢分 其中 8 班在第 4 题有 45 人 做错 第 5 题 8 班有 27 人错 又如第 14 题完全考查课本基础知识 仍有 部分学生错 2 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不强 如第 1 3 4 8 12 18 22 题 在理解材料时 学生往往分析不清核心信息 忽略了结论性的话 结果导 致断章取义 3 审题不清 理解不到位 如 25 题第 3 问 试题要求从政治文明的 角度回答辛亥革命的影响 但好多学生则运用发展史观作答 完全忽略了 限制 瞎答一气 4 多角度 多层次 多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 如 26 题第一问不 能从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选官制度等方面分析 5 选择题失分太严重 问答题卷面书写不够规范 条理不强 要点 不全面 专业术语运用不准确 对综合性试题缺乏系统答题思路 四 四 下阶段下阶段复习备考中的应对策略复习备考中的应对策略 1 回归课本 落实双基 突出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的掌握 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知识 的升华 因此建议复习时学生多看课本 熟悉课本知识的分布 牢固掌握 基础知识 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 关键点 重难点 下大力气夯实基础 不好高骛远 否则能力只能是 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 注重主干知识体系结构的多次重复构建 正确牢固地形成主干知 识网络体系 以应对不同的情景材料 要尽量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 突出 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 加大对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以及重要的影响 和结论等的掌握 在学习基础知识时 要注意一个 大 字 所谓 大 就是指在某个具体时期中 甚至在更长远 更广阔的时间和范围内起重要 作用的事物和人物 细碎的东西 偏冷的东西 可以泛读 不必全记 要 让学生充分认识若将知识体系 历史阶段特征掌握好 再能将历史概念理 解清 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讲课时 老师引导 学生去理解重要的概念和结论 多提几个 为什么 让学生进行独立的 思考 以便加深理解 提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对不容易发现但又有考试 价值的隐性知识 教师要加以点拨 并适当引用新材料 创造新情境 拓 展学生的思维 4 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的教学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理论和新史观来指导教学 使学生养成史论结合的好习惯 一分为 二 全面看问题 5 研究高考试题 训练解题方法技巧 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能力只有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 认 真研究 考试说明 中的示例题 切实加强课堂训练 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 没有正确的审题 只能 徒劳无功 审题包括审题目 审材料等 在复习中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如何 提取有效信息 删除无效信息 防止干扰信息 引导学生会找 题眼 领会试题的 立意 所在 依据 找出关键词语 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 求 找准试题设问和教材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 的审题程序 克服思维定 势的负面影响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训练学生学会答题的方法 尤其是要加强对材料题解题步骤的训练 针对学生存在概括能力差 罗列抄袭而不是抽象归纳 指导学生学会从 材料中准确地获取信息 有层次地阐述结论 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让 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