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电子表格式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电子表格式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电子表格式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电子表格式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母亲的恩情电子表格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元第四单元课 题母亲的恩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忙着”造句。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 学 过 程通用设计解读、修改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古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配乐朗诵,激发情感1、语言导入: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在他50岁那年,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游子吟。听老师来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2、交流反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1、过渡:这篇课文又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3、教师范读课文,感情朗读,激发情感。4、出示生字词,指导自学:(1)、出示生字词:恩情 缝补 针线 几根 抚摸 报答迟迟归 寸草心 永远 孟郊 沐浴 铭记(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4)、集体朗读,深入巩固。三、诗文结合,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根据第一幅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2、 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1)丰富“夜深了”内涵:此时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母亲不想睡吗?在田里忙活了一天的母亲,是那么疲倦,多么想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缝着缝着,眼睛竟指导朗读:“夜深了”。(2)丰富“一针针一线线”内涵:比较“一针针一线线”与“一针一线”的差异,突出“一针针一线线”缝得细,缝得密。此时此刻,母亲忍着疲倦,一针针一线线缝进去仅仅是针线吗?还把什么缝进去了?(3)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一句话,用“忙着”造句。出示句子: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服。 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理解“忙着”的意思。用“忙着”说说句子。4、学习第四句:(1)、过渡:是啊,这一针针一线线蕴含着母亲多么丰富的情感。(2)、指名读第四句,体会母亲对儿子远行的担忧、期盼、不舍与牵挂之情5、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饱含深情地朗读。6、诗中哪句话让你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7、指名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韵。8、诗文结合,用课本里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9、总结:点明课题“恩情”,这就是母亲的恩情呀!论语里曾经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管孩子走到哪里,父母都会牵挂着他。10、深情地朗读课题:母亲的恩情。四、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2、组词:补( ) 针( ) 根( ) 永( )扑( ) 什( ) 跟( ) 水( )3、收集孟郊或游子吟的相关资料或故事,讲给父母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理解游子吟的意思,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1、指名朗读生字词,集体朗读。2、导入: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一针针一线线,表达了母亲深深地爱。齐读第一自然段。二、诗文结合,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2、导入:黑夜很快就过去了,黎明的第一缕阳光从天边射来。母亲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对儿子说,所以她送呀送,一直送到村口的路旁。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路母亲可能会说什么呢?(相机板书:清早 村口送别)3、出示图片(村口送别),学生交流讨论。4、感悟文本:此时此刻,母亲的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1)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3)读中体验:通过朗读,读出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和期盼。5、提问:听了母亲的话,诗人是怎么做的呢?(不住地点头)。6、引读:望着母亲头上新生的白发,诗人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诗人的心里想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来和母亲告别呢?7、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8、总结:点明课题“恩情”,这就是母亲的恩情呀!不管孩子走到哪儿,他都会牵动着父母的心。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虽然母子俩难舍难分,但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于是孟郊穿着母亲缝制的衣服,也带着母亲殷殷期望走向远方,他一路走啊走,在晨曦中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自读第三自然段。2、出示图片:诗人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相机板书:太阳 小草)3、读好第一句,理解“生机勃勃”:蓬蓬勃勃,非常有生气。4、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生机勃勃呢?(有太阳的照耀)5、看着沐浴着阳光的小草,孟郊做了什么,想了什么?6、出示:二、三两句话。(1)指名朗读这两句话。(2)理解“抚摸”和“注视”的意思。(3)读中感悟:这里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动作展示出来吗?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7、比较句子:出示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第一句是陈述句,第二句是反问句,比第一句感情强烈。8、引导学生提问: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诗人为什么说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呢?(都让人感到温暖)9、提问:诗人从什么地方也感受到了母亲给予的温暖?相机出示句子“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句子。10、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能够报答太阳的恩情吗?(不能)从哪句话能够看出来:“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呀!11、过渡:是的,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小草唯一能做的就是展露勃勃的生机,让太阳感到欣慰。诗人由小草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也想到了自己。此时,孟郊觉得什么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谁是小草呢?(相机板书:母亲 自己)12、诗文结合:由这两句话,你想到了游子吟中的哪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3、感情朗读:孟郊铭记着妈妈的养育之恩,假如他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会怎样读这首诗?谁愿意当一回诗人,指名诵读古诗、齐读古诗。(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教师引入: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觉得孟郊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关键词:“永远”、“铭记”、“50岁”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2、诗文结合:相信此刻,孟郊母子情深的画面深深地留在我们心理。现在谁能结合课文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呢?(出示诗句)3、指导背诵:这首浸透着浓浓感情的诗,你们愿意把他记在心里吗?指名、集体背诵。4、学以致用:在座的每个小朋友,都沐浴在深深的母爱中,你想怎样报答母亲的的恩情呢?现在我作为记者来采访各位:你会怎样报答母亲恩情?6、语言训练:妈妈生病时,我 ;天冷了,我 ;妈妈忙了一天,我 ;7、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同学,老师希望同学们和孟郊一样,能时刻铭记母亲的恩情。三、作业设计:1、默写生字词以及古诗游子吟2、填空:(1)、孟郊( )身上的衣服,( )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 的( )不就像这( )吗?(2)、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3、写诗献妈妈。 千言万语都融入这首小诗中,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之心写一首小诗,献给我们伟大的妈妈!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 太阳母亲 感恩 照耀 关爱 小草 自己用孩子们熟悉的儿歌导入,大家都表现得兴致高昂。开头直接谈与主题相关的例子,很好,但现在的学生对妈妈的爱理解较为肤浅。在学习母亲说得话时,老师可学着母亲的样子,握着学生的手,依依不舍的说,学生一定能入情入境地体会到母子的情深。这一顿离别,还可让学生想象孟郊和母亲都说了一些什么?教后反思 在学习孟郊看见小草沐浴着太阳的光辉,而触景生情感念母亲恩情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母亲的恩情就像太阳的光辉这句话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