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用药分析_第1页
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用药分析_第2页
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用药分析_第3页
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用药分析_第4页
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用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与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1年112月门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处方720张,按照药品分类、用药数量、用药频度(DDDs)以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20张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处方中,以抗HBV药物使用为主,其中,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处方使用率为60.56%,DDDs最高的是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方案以单独使用抗HBV药为主,占86.01%。结论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以核苷类药物为主,最常用的抗HBV药物是阿德福韦酯,用药较为合理。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HBV药物;DDDs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2(b)-0124-02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难治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临床上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案甚多,但疗效不一,随着近年来核苷类抗HBV药物的相继上市,给该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的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处方每月60张,共计720张,按照药品分类、用药频次、用药数量以及联合用药情况,使用Excel表进行统计、汇总。根据新编药物学1(第16版)及药品说明书,采用药物的主要适应证剂量、临床用药习惯并结合药品说明书,确定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值);以药品的总使用量除以相应药品的DDD值求得该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并进行排序。2结果随机抽取的720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处方中,按药品分类统计用药频次,其中,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使用人次最多。见表1。分别统计核苷类抗病毒药的用药频次、用药数量,并根据各品种的DDD值计算其DDDs,结果阿德福韦酯使用量最多,DDDs位居第1位。见表2。统计慢性乙型肝炎处方中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在436张核苷类处方中,单独用药375张,占86.01%;二联用药61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59张,干扰素+核苷类药物2张),占13.99%。见表3。DDDs情况3讨论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HB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以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改善肝功能以及抗肝纤维化在内的综合治疗为主。其中通过有效地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乙型肝炎远期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2-3。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抗HBV药物有干扰素类和口服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类药物主要有、干扰素以及长效的聚乙二醇干扰素4-6。核苷类药物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该类药物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同时伴有HBV-DNA阴转和ALT复常效果,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减少和防止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从结果表1可以看出,在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核苷类抗病毒药已成为抗HBV治疗的主要选择。分析认为,核苷类抗HBV药物作用确切,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尤其适合门诊慢性乙肝患者长期使用。而干扰素类抗病毒药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耐受性差,且需要注射给药、冷藏保存,长期使用不方便。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中,阿德福韦酯DDDs排序第1位,拉米夫定位居第2位,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拉米夫定是上市时间最早的核苷类抗HBV药物,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易导致YMDD变异。据报道,拉米夫定初治15年导致HBV的YMDD变异发生率分别为24%、38%、49%、67%、70%8-9。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阿德福韦酯能明显抑制耐拉米夫定HBV的复制,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患者有效10。而且近年来随着国产阿德福韦酯的上市,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减轻了患者长期治疗的成本,因此使用日趋广泛,是我院目前临床上使用量最大的核苷类药物。从表3可以看出,目前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以单药使用为主,联合用药主要是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的联合,适用于拉米夫定导致的HBV变异而产生耐药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研究证实,联合应用2种以上核苷类药物或核苷类药物联合干扰素制剂,均可降低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耐药率11-13。随着核苷类药物的广泛临床应用,针对耐药基因突变和临床耐药的逐渐增多,抗HBV药物的联合应用也将日趋增多。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核苷类抗HBV药物已经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手段,其中阿德福韦酯是我院临床上最常用的核苷类药物,用药方案以单药抗病毒治疗为主,联合抗病毒治疗较少。参考文献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71-678.2陈晓蓓,龚作炯,杨丽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质量评估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1):44-48.3任红.正确认识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5):321-322.4贾杰,吴彪.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机制的研究现状J.新医学,2008,39(2):118-120.5卢平宣.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和进展J.内科,2008,3(2):246-248.6FungJ,LaiCL,SetoWK,etal.Nucleoside/nucleotideanaloguesinthe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BJ.JAntimicrobChemother,2011,66(12):2715-2725.7朱晓虹.我院住院部20052007年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35):2734.8Europe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Liver.EAS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managementofchronichepatitisBJ.JHepatol,2009,50(2):227-242.9魏群.拉米夫定治疗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6):58.10万谟彬.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0):793-795.11BaroneM,IannoneA,CorvaceV,etal.Anti-viraltherapyinchronicHBVinfection:asinglecentreexperience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1,58(110-111):1713-1717.12GhanyMG,FeldJJ,ZhaoX,etal.Randomisedclinicaltrial:thebenefitofcombinationtherapywithadefovirandlamivudinef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