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地城市人文行为及建筑设计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寒地城市的介绍及寒地城市人文行为分析提出寒地城市建筑设计的对策。关键词寒地城市城市设计公共空间景观设汁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寒地城市与寒地城市建筑特点1.寒地城市的定义: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的城市。主要分布于北亚、北美和北欧等高纬度地区。欧美国家称为冬季城市,而日本称为北方城市。中文称为寒地城市更为贴切。影响寒地城市建筑设计的因索很多:第一,风。风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风环境。在严寒地区需要屏蔽冬季盛行风进行保温,并通过设计风道将夏季盛行风引入城市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同时,合埋的建筑物布局,尤其是合理的高层建筑布局能够降低人在外部空间环境中由于局部地区高风速引发的不舒适,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这-点尤为重要。第二,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地理纬度、天空、云量和海拔高度都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强弱和不同地区对日照要求的差别使得城市布局、建筑群体组合和单体设计都有所不同。严寒地区冬季充足的日照条件对于人们身心健康是极大的促进因索,因此城市设计应以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为出发点,不仅应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还应充分关注室外活动场地的日照条件。第三,降雪或降雨加雪。北美、亚洲的寒地城市冬季以降雪为主,北欧的寒地城市冬季雨加雪较多,频繁的降雪带来雪清理和再利用的问题,有效的城市空间组织可以为积雪的清理和利用提供便利条件。在我国,寒地城市数量很多,按照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国土面积广阔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等地区都属于北方严寒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白昼及日照时间短,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多风。概括的说,寒地城市应具有五项基本的气候特征,即:1)气温低于0度;2)以雪的形式降水;3)日照较少,白昼较短;4)前三项持续时间长;5)季节变化明显。2.寒地建筑的特点:(1)体型特点:寒地城市建筑体型多以集聚型为主,墙体较厚,但近些年新型材料的出现,墙体的厚度逐渐变薄。(2)色彩特点:冬季黑夜较长,色彩的显色性差。(3)室外景观特点:气侯寒冷,万物萧疏,景观单调,给人心里感觉沉重而压抑。(4)绿化特点:冬季由于气候寒冷,本来适宜生长的绿化品种就受到限制;冬季景观较为单调,导致公园等绿地冬季利用率不高。二寒地城市居住者行为特点1.寒冷的冬天,市民的出行明显减少;2.室外休闲活动几率降低,即便是在户外,人们也是寻找避风向阳的地点;3.由于景观萧瑟,人们在街道上行走的速度加快;4.由于寒风的原因,人们互相交流及对视的几率降低;5.由于道路的积雪,车辆的行驶速度变缓,行人会选择有阳光一侧的人行道行走;6.冬季,窗扇开启的几率减少,多数仅开启气窗通风;7.采暖期前的-个月,闲暇的人们更愿意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点驻足,采暖期间,室外活动明显减少;8.居住区内的凉亭等小景,很少有人光顾;水池等景点的水已经干涸或被人工抽取,只有面砖或是石子露于外面;三.建筑对环境的负荷由于建筑设计未能充分考虑气象因素,促使建筑不得不动用大量采暖和制冷设备来解决舒适性问题。空调的运用带来新的问题,即更大量的能源需求,再加上仍然不断增长的人口,一个可怕而巨大的能源需求会出现并会导致严重的能源短缺。中国地域大,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建筑物对能源的需求不仅是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生产能源的工厂也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紧急有效的节能措施节约有效的能源。在世界各地,任何气象条件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只有取长补短,设计高质量低能耗的建筑,或称适合气候条件的建筑才是当务之急。四.寒地建筑设计1.居住建筑:居住区内群体建筑的布局,主要包括适宜的朝向选择、日照间距控制、建筑密度及高度控制等。不正确的建筑朝向和布局会导致过长的阴影,过高的建筑密度使得户外环境阴暗,而高层建筑的存在则意味着风效应的产生。研究表明,比周围环境高出许多的高层建筑会造成近地风速过高,密集的高层建筑布局还会产生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在严寒地区这些都会降低行人热舒适度。因此,合理进行建筑群体布局,尤其在冬季最大限度追求热舒适,是寒地居住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以研究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设汁而著称的英国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其提出的风屏蔽设计对策,即在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可以为其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以及其他层数较低的住宅抵御北向的寒风提供有效的屏蔽,这一对策有效地改善了冬季居住生活环境,提高了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厄斯金认为,往宅和城市应该像鲜花一样向着春夏的太阳开放,并背向阴影和寒冷的北风,同时对平台、花园和街道提供阳光的温暖和寒风的防护。2.公共键筑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应针对严寒地域的特点创造舒适的冬季公共空间环境,以便居民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室内公共空间虽然可以为人们提供常年的气候防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但却无法满足人们对蓝天、阳光、水、花草和树木等自然要索的向往。因此,在寒冷地区,除了大型室内公共中心以外,还应注意通过城市设计手段创造半室内化空间,既有效地实现气候防护,增加环境的舒适程度,又通过自然要素的引入满足人与自然接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比如在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一些社区中应用较多的室内商业街,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街道,将室内艺术装饰与室外的阳光、植物等因索结合,兼有室内、室外的双重特点,能够为市民提供全年的气候防护,为生活在高纬度气候条件下的居民所乐于接受。3.环境景观:适宜的城市色彩设计策略和夜景观设计策略有利于调整生活在漫长冬季里的寒地居民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与人类情感密切相关,并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和心境,而城市色彩主要由城市建筑及其环境来体现。一些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如俄罗斯、冰岛、芬兰、挪威、丹麦等,城市的色彩极为丰富,而加拿大魁北克的-些小村庄也以明快的色彩闻名。在许多气候寒冷的城市,红色、粉色和金色都是受居民喜爱的颜色。在哈尔滨市总体城市设计中,设计者结合寒地城市的气候特点,以“明快、含蓄、温暖、和谐”的原则设计建筑色彩,确定城市总体色彩。以明快的米黄色系为主基调,以此为基础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形成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寒地城市色调。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解的逐渐深入,气候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我国,寒地城市建筑设计还处在进-步研究改进阶段,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倡导下,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正从重视人对自然改造的“以人为本”向重视自然与人文环境达到生态平衡的“以环境为中心”逐步过渡和转变,设计温暖的寒地城市及寒地城市建筑也会不断发展下去。主要文献:1冷红,郭恩章,袁青.气候城市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祁阳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
- 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教育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文文献资料检索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西文化对比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标识标牌定制化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5年二手车深度检查与维修合同协议书
- 2025代销协议书-健康养生产品区域分销合同
- 2025版新型建材涂料粉刷施工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新型防盗窗安装及保养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农业科技园租赁合同
- 中学历史教师课程思政研修计划
- 2025年法宣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租房入住合同范例
- 征兵业务培训
- Unit 6 Useful numbers Part C Project(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协议
- 《观光农业概论》课件
- 派出所签订治安调解协议书范文
- 情境领导力培训课件
- DBJ41T 277-2023 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楼盖应用技术规程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建厅版)
- 飞灰螯合物运输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