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六动量守恒定律力学三大观点.docx_第1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六动量守恒定律力学三大观点.docx_第2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六动量守恒定律力学三大观点.docx_第3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六动量守恒定律力学三大观点.docx_第4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六动量守恒定律力学三大观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检六动量守恒定律力学三大观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质量为1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前10 s内和后10 s 内所受外力的冲量分别是()A.10 Ns,10 NsB.10 Ns,-10 NsC.0,10 NsD.0,-10 Ns解析由题图可知,在前10 s内初、末状态的动量相等,p1=p2=5 kgm/s,由动量定理知I1=0;在后10 s内p3=-5 kgm/s,I2=p3-p2=-10 Ns,故选D。答案D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解析由两球的动量都是6 kgm/s可知,运动方向都向右,且能够相碰,说明左方是质量小速度大的小球,故左方是A球。碰后A球的动量减少了4 kgm/s,即A球的动量为2 kgm/s,由动量守恒定律知B球的动量为10 kgm/s,则其速度比为25,故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A3.“纵跳摸高”是一种很好的有助于青少年长高的运动。其动作要领是原地屈膝两脚快速用力蹬地,跳起腾空后充分伸展上肢摸到最高点。则人在进行纵跳摸高时,从他开始屈膝到摸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地面支持力对人的冲量与重力冲量的大小相等D.地面支持力对人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解析人开始屈膝,要加速下降,故加速度是向下的,此时失重,再起立时,加速向上,加速度向上,此时超重,故人并不始终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选项A、B错误;对整个过程分析可知,总动量的变化量为0,人在整个过程中受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故两个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人上升,其重力势能增大,并不是地面支持力对人做功产生的,地面支持力对人不做功,因为该作用力虽然作用在人的身上,但该力没有对应的移动位移,人的重力势能的增加靠的是人体自身机体的能量,选项D错误。答案C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有一个质量为3m的爆竹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东,在最高点爆炸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其中一块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方向水平向东;则另一块的速度为()A.3v0-vB.2v0-3vC.3v0-2vD.2v0+v解析取水平向东为正方向,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3mv0=2mv+mvx,可得vx=3v0-2v,C正确。答案C5.(2016山东济宁高三期末)如图所示,一质量m1=3.0 kg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2=1.0 kg的小木块A。给A和B以大小均为4.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A始终没有滑离B板。在小木块A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木板速度大小可能是()A.1.8 m/sB.2.4 m/sC.2.8 m/sD.3.0 m/s导学号17420230解析A先向左减速到零,再向右加速运动,在此期间,木板减速运动,最终它们保持相对静止,设A减速到零时,木板的速度为v1,最终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2,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m1v-m2v=m1v1,m1v1=(m1+m2)v2,可得v1= m/s,v2=2 m/s,所以在小木块A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木板速度大小应大于2.0 m/s而小于 m/s,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B6.(2015山东济南调研)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D.物块A下滑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小于B下滑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解析因tan 37=0.750.5,即mgsin mgcos ,故A、B都会匀加速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B加速度大小相等,故会同时到达底端,选项A错误,B正确;物块A、B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故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选项C正确;因A物块与传送带同向运动,相对位移要小,根据Q=Ffs相对,产生的热量要小于B物块下滑产生的热量,故选项D正确。答案BCD7.如图所示,由电动机带动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2.0 m/s匀速运行,A端上方靠近传送带料斗中装有煤,打开阀门,煤以流量Q=50 kg/s落到传送带上,煤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后被运至B端,在运送煤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100 WB.电动机应增加的功率为200 WC.1 min内因煤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为6.0103 JD.1 min内因煤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为1.2104 J导学号17420231解析设足够小的时间t内落到传送带上煤的质量为m,显然Q=。这部分煤由于摩擦力Ff的作用被传送带加速,最终获得动能为。由于煤和传送带受到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数值相等,又煤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相同,所以摩擦力做功相同,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数值也为。传送带需要增加的能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煤获得的动能;第二部分为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保持传送带速度。所以传送带t内增加的能量为E=+Ffs=mv2,功率P=Qv2=200 W。1 min内摩擦生热是指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那部分功,所以摩擦产生的热量Qf=Wf=Ffs=t=6.0103 J。所以选项 B、C正确。答案BC8.(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倾斜放置的固定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弹簧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位于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小球下降的竖直高度为h,若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伸长状态且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B.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C.小球从静止位置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小于mghD.小球从静止位置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mgh导学号17420232解析弹簧与斜杆垂直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最大,但加速度不为零,所以小球速度不是最大,B正确,A错误;小球从静止位置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变化量为零,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mgh,C错误,D正确。答案BD二、实验题(10分)9.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 它是利用气泵将压缩空气通过导轨的众多小孔高速喷出,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薄薄一层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由于气垫的摩擦力极小,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近似为没有摩擦的运动。用固定在气垫导轨上的光电门A、B和光电计时装置,以及带有挡光条的滑块C、D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已知挡光条的持续挡光宽度为l,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a.调节气垫导轨底座螺母,观察导轨上的气泡仪,使导轨成水平状态;b.在滑块C、D间放入一个轻质弹簧,用一条橡皮筋捆绑住三者成一水平整体,静置于导轨中部;c.将光电门尽量靠近滑块C、D两端;d.烧断捆绑的橡皮筋,使滑块C、D在弹簧作用下分离,分别通过光电门A、B;e.由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C第一次通过光电门A时挡光条持续挡光的时间tC,以及滑块D第一次通过光电门B时挡光条持续挡光的时间tD。(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2)根据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及已知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实验中算得的C、D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3)利用上述实验数据(填写“能”或“不能”)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计算表达式:。若不能,说明理由:。导学号17420233解析(1)要验证弹簧弹开的两滑块动量守恒,需要知道两滑块的质量和速度,而速度可以通过光电计时器测量的时间和位移计算,所以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C、D的质量mC、mD。(2)设遮光条的宽度为l,则vC=,vD=,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mCvC=mDvD,即。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滑块与气垫导轨间仍存在摩擦,气垫导轨未完全水平,测量mC、mD及tC、tD时有误差。(3)烧断捆绑的橡皮筋后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两滑块离开弹簧时的动能,即Ep=mCmDmC()2+mD()2。答案(1)滑块C、D的质量mC、mD(2)滑块与气垫导轨间仍存在摩擦,气垫导轨未完全水平(3)能Ep=mC()2+mD()2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10.(10分)(2016重庆铜梁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m1=8 kg的平板小车,车上有一个质量m=1.9 kg的木块,木块距小车左端6 m(木块可视为质点),车与木块一起以v=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行驶。一颗质量m0=0.1 kg的子弹以v0=179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左飞,瞬间击中木块并留在其中。如果木块刚好不从车上掉下,求木块与平板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解析设子弹射入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v1,以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有m0v0-mv=(m+m0)v1代入数据解得v1=8 m/s。它们恰好不从小车上掉下来,则它们相对平板车滑行s=6 m时它们跟小车具有共同速度v2,则由动量守恒得(m+m0)v1-m1v=(m+m0+m1)v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m+m0)gs=(m+m0)m1v2-(m+m0+m1)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0.54。答案0.5411.(16分)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的圆弧面与车C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个滑块A,其质量为mA=2 kg,在半径为R=1.25 m的圆弧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车C的质量为mC=6 kg,在车C的左端有一个质量mB=2 kg的滑块B,滑块A与B均可看做质点,滑块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车C上滑出,已知滑块A和B与车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车C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g取10 m/s2。求:(1)滑块A滑到圆弧面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滑块A与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3)车C的最短长度。导学号17420234解析(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AgR=mAvA=5 m/s滑块A滑到圆弧面末端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mAg=mA则FN=mAg+mA=6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A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 N。(2)A滑块与B滑块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A+mB)v,v=2.5 m/s。(3)A、B在C上滑行受到的摩擦力为Ff=(mA+mB)g=20 NA、B在C上滑行满足动量守恒(mA+mB)v=(mA+mB+mC)vC,解得vC=1 m/s设车的最短长度为l,根据能量守恒得(mA+mB)v2-(mA+mB+mC)=Ffll=0.375 m。答案(1)60 N(2)2.5 m/s(3)0.375 m12.(16分)如图所示,两个圆形光滑细管在竖直平面内交叠,组成倒“8”字形通道,在“8”字形通道底端B处连接一内径相同的粗糙水平直管AB。已知E处距地面的高度h=3.2 m,一质量ma=1 kg 的小球a从A点以速度v0=12 m/s的速度向右进入直管道,到达B点后沿“8”字形轨道向上运动,到达D点时恰好与轨道无作用力,直接进入DE管(DE管光滑),并与原来静止于E处的质量为mb=4 kg的小球b发生正碰(a、b均可视为质点)。已知碰撞后a球沿原路返回,速度大小为碰撞前速度大小的,而b球从E点水平抛出,其水平射程s=0.8 m。(g取10 m/s2)(1)求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2)求“8”字形管道上下两圆的半径r和R。(3)若小球a在管道AB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为定值,请通过计算判断a球返回到BA管道时,能否从A端穿出?导学号17420235解析(1)b球离开E点后做平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