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1页
浅谈“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2页
浅谈“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3页
浅谈“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4页
浅谈“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摘要】思想品德教学,应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感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德育知识教学【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6-02前言: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而思想品德课教学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前沿阵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把德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的全过程,培养道德高尚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一、依据学科知识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寓德于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家乡,尊敬师长,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爱护自然环境,努力学习,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想观点来对待每一种事物。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科知识特点,把德育工作与学科所特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寓德于教,寓德于学,寓德于活动,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来抓,使德育工作贯穿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我以现行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中的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中的第二目好奇与从众为例来阐述,正文内容是:“青少年正处在兴趣高峰的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上,还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这里所说的“好奇、好学、好动、好模仿”,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的知识量大。因为能引起青少年好奇、好学、好动、好模仿的社会现象相当多,有美丑之别,有真善假伪之分,有文明与庸俗之现象,有进步与落后的行为。如吵架、打架、骗人、骂人等等违法行为,需要教师用先进文明的道德理念,认真引导学生去辨别这些现象,教育学生学会分清错对,能辨别是非,认清方向,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模仿学习。同样的,我又以这一目的第二段内容为例文(在课文中第77页)来诠释,其内容为:“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里,我在施教过程中特别强调“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有些群体的行为举措不一定是对的。施教过程中我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灵活运用课内外的知识,拓宽学习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现象,多举事例,多摆事实,多讲道理,如酗酒闹事、聚众扰乱公共秩序、吸毒、贩毒、赌博、无证驾驶车辆等违法行为,就不能从众。这样讲解,让学生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领悟出道德的真实含义,从而学会扬善弃恶,崇尚文明。认清什么时候该从众,什么时候不该从众。如:我在授课过程中这样提问学生:“你们见着他人吸烟,多威风啊,这种生活习惯好不好?”有的同学回答:“吸烟不好。”而有的同学回答:“吸烟不好,对人体有害处。”也有同学说:“烟有毒,对人体有害,特别公共场所不准吸烟,污染环境,伤害他人。”有的同学说:“在公共场所吸烟,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害处,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最后我说:“同学们说得好,烟,是有毒的,它含有几百种毒素,对人体伤害极大。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学着吸烟。因为吸烟有害于健康,为确保我们身体健康,就不能吸烟。我们要学会养成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属于文明礼貌的生活习惯,尊重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要养成追求健康高雅文明礼貌的生活习惯。”最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明白了。”由此可见,依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寓德于教,寓德于学,寓德于活动,对学生形成高尚文明的思想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德育工作融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德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导思想内容。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也不能独立地进行能力培养,更不能孤立地进行德育工作。要把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的全过程。充分结合学科知识特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发挥出德育工作的功效作用,为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这里,我以现行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上册)第七课中的第二框第四目提升情趣陶冶情操的内容为例来阐述,正文是:“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着我们的情操。高尚情操的形成,会让我们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这里所说的“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是这节授课知识的最终目的所在。教学过程中我用正反两方面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例证教学。如“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与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学与相信迷信的人、有思想觉悟与没有思想觉悟的人、道德高尚与道德低级的人、违反纪律与遵守纪律的行为、文化人与文盲人、尊重他人与侮辱他人”等等作对比说明。通过鲜明比照讲解,学生从中就容易领悟出人的道德素质的高低对人的影响的道理所在,从而促进学生自觉形成文明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养成文明做人做事的行为习惯。如,我在讲这节内容过程中是这样提问学生的:“同学们,社会上有的人吸毒,这种行为对不对?”同学们就大声地回答:“不对。”有的同学说:“吸毒犯法,不能吸毒。”有的同学说:“吸毒既浪费钱,又伤害身体。”有的同学说:“吸毒人是懒鬼!令人讨厌。”也有的同学回答说:“吸毒人,没钱时,就抢人,做犯法的事。”然后我总结说:“同学们,毒品是国家法律所禁止的,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吸毒人,好吃懒做,只会享受,不想劳动。由于毒品毒性极大,所以吸毒人的寿命较短。吸毒对自己、对家庭及社会是一种灾难性的危害,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能染上毒品,这是既犯法又危害生命的行为。我们不能拿毒品来践踏自己的生命,我们要远离毒品,坚决抵制它。”最后同学们都说:“老师,我们不能染上毒品,吸毒既是犯法,又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我们要拒绝它,远离它,抵制它。”由此可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进行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价值教育,把德育真正放在首位,把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涵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三、思想品德教学,要“以德为首,以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文化、懂礼貌、守纪律、会做人、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科知识特点,用课内外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论、先进的事迹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并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体现社会主义道德情感教育的价值观。把德育工作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价值情感的培养。树立以德为首、以德为先、以德育人、以德树人的思想观念,注意用发生在学生身边典型生动的事例、经常观察到的影响深刻的社会现象来正面引导教育学生。这样,既具体形象,又通俗易懂,容易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很有帮助。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根据新课标要求,把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核心内容,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作为育人导向。真正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想品德教学融在一起。那么学生就会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就会真正从内心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