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囚绿记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 刘畅教材分析:囚绿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本文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形象生动。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多元的主题。囚绿记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还要求对文章精彩语句做些圈点批注;反复朗读其中美妙的段落,熟读成诵,逐步增强读散文的鉴赏能力。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常春藤囚系前后的特点,揣摩文章典雅、生动的语言,并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探究“托物言志”作品的共同规律。2、理清全文结构,挖掘作品的多元主题,初步把握“读者意”和“作者意”的关系。3、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挖掘作品的多元主题,初步把握“读者意”和“作者意”的关系2、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探究“托物言志”作品的共同规律。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阅读课文。思考:自己是否喜欢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是否有疑问?2、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本文教学时数为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囚绿记本文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属于略读课文。作为高一的学生,默读一遍后应该基本能掌握课文的大致内容。2、请同学们四人一组简单交流一下。交流的内容是,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对作者有所了解吗?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喜欢这样的课文吗?为什么?对课文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交流,教师巡回检査,并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同学们一起交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本文的知识和能力起点。3、教师问:作者活了多大岁数?作者是怎么死的人教版课文注释写道: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海星竹刀因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逊源流记。作者活了34岁。没有注明作者的死因。教师补充:作者是被日寇杀害的。共和国成立后,作者被追认为烈士。今天我们学习烈士的作品,应该怀着分崇敬的心情。作者的名字叫“蠡”,这个字有两个读音,用做人名读三声,再做“瓢”解的时候读二声,如“管窥蠡测”。本文主要写了囚禁常春藤经历和感受,属于咏物作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如果学生看不出这点,可能就谈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二、整体感知。1、本文的题目是“囚绿记”,可是作者并没有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因第绿。作者是到了第八自然段才开始写“因绿”的。请同学们看书回答问题:常春藤在被“我”囚系前后,有怎样的不同状态呢? 囚系前:常春藤“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的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察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我接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囚系后:起初,“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但是,“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于是我感叹“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再后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柔,好像病了的孩子”。可是我呢,“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的心中生长了”。三、赏析咀嚼。1、“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绿色,这样对待常春藤呢?难道“我”不喜欢绿色,不喜欢常春廉吗?其实是很喜欢的。我们从课文中能够找到“我”喜欢这绿色的常春藤的句子吗?(1)“我”之所以选定朝东的房间,就是因为有这绿色的常春藤;(2)作者用诗一般的句子写道:“绿色是多宝贵呀!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喜欢看白水,我喜欢看草绿。”这些句子说明“我”是太喜欢绿色了。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囚系绿呢?2、学生分小组交流。研讨一个核心的问题:作者写囚绿记,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本文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可以有以下几种。(1)表面上看,本文表做达了常春藤生命力之顽强。(2)结合时代背景看,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外敌的坚忍品质。有的书上说,陆蠡是以常春藤作为祖国命运的写照、以人为的因禁比作祖国命运被异族侵凌,以常春藤的不屈幽禁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常春藤的释放象征祖国人民获得自由与解放。(3)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当“爱”异化为占有时,就会构成伤害。(4)从更深刻的层面上理解,当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压抑或控制时,外力只能改变它的外形、躯体,但不能改变它的生命本性。这四种理解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可以说,第四种境界最高,因为它可以涵盖前三种。教师在引导学生体悟后两种理解时,要采用“说前半句,启发学生说出后半句的方式。2、这样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了这样的写作手法呢?这叫什么手法呢?以前学过吗?这叫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前学过的。比如陆游的算子咏梅茅盾的白杨礼赞、周敦顾的爱连说、韩愈的马说等,都是这类的课文。3、那么,托物言志的作品,有哪些共同规律呢?托物言志的作品,大都属于咏物作品。首先,要对所咏之物进行描写。这里的描写不同于一般的景物描写,而是要与所言之“志”相吻合。其次,咏物作品经常使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再次,作者描写物的目的是为了写人。物是形,志是神;物显外,神内隐。托物言志是中国文人最常的文学表现手法,优点在于含蓄,耐人咀嚼、回味,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果不用这种手法,直接说出来,就不是文学了,就太直白了。中国文学历来讲究“比兴言之,而不质直言之;言情而不言理”。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1)教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2课 事半功倍有技巧-特殊输入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辽师大版(2015)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中医考试题库及答案软件
- 河南省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商场电商平台合作及数据共享合同
- 绿色建筑项目结算付款与环保协议
- 媒体机构新员工入职内容创作与版权归属合同
-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员工股权转让全面合作协议
- 担保公司业务合规管理合同
- 中试平台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汽车用PTC电加热器数据监测报告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语言《望着月亮吃大饼》课件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颞下颌关节肿瘤
- 素质的课件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