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诗意的思品课堂.doc_第1页
构建诗意的思品课堂.doc_第2页
构建诗意的思品课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诗意的思品课堂 对一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武汉市旭光学校 万康平著名学者肖川教授出版过一本教育随笔集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当时读过之后虽说也“吹皱一池春水”,触动了我的内心,但总的感觉还是太“阳春白雪”了!一个中学老师,每天深受“分数”的压力,背负着升学率的紧箍咒,整个教学历程堪比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既劳力又劳心,身心俱老,何来诗意呢?然而,正如“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教师的生活不缺乏诗意,只是教师自己少了几分诗人的情怀!武汉市解放路中学的吴又存老师由一瓶红墨水想到了教师执教过程中的责任之重,看到了学生成长过程之中的生命之美,焕发了他对于教学的热爱,使他在课堂上以诗一般的语言,化知识为当春好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武汉市水果湖二中的李俊文老师把知识的学习与提炼比喻为弯腰拾起金色的麦穗,跳出井底之蛙的职业禁锢,以开阔的视野,从事着教学的探索创新之旅,把教育的过程书写成了生命探险的历程,其间,他内心充盈的活力与诗意,是多么的让人羡慕!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和上述两位老师完全南辕北辙,他们走向青春,而我走向苍老!他们走向开阔的星光大道,而我走向职业倦怠的死胡同!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他们生活得很给力,幸福指数高,而我呢?这之间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 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还是从一堂公开课说起吧!最近,学校安排我讲一节公开课,班级选在八(一)班,这个班学生行为习惯一直不好,平时的课堂上不听讲的学生多,教学管理难度大。既然是公开课,我想学生会很配合的,有那么多老师听课,纪律不存在问题,加上自己有这么多年讲公开课的经验,一切应该进行得很顺利。而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一开始,学生很有热情,课讲到一半的时候,我一抬头,就发现几个学生居然在满堂听课老师的眼皮底下,睡着了!我先是轻轻地走到睡着的学生旁边,把他拍醒,后来,干脆提高嗓门,有点声嘶力竭地想提振学生的精神,一堂课下来,我的嗓子都哑掉了,公开课的效果可想而知!这堂课后,我几天闷闷不乐!头脑中总萦绕着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在公开课上睡着了呢?我若有所悟:自己的课堂让人感觉到累!不仅累自己而且还累学生!课堂之“累”,累在何处呢?其一:自己的课堂观过于陈旧!还在固守“教师是课堂绝对权威”的旧观念,执着于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成了“天王老子”,学生只能是“徒子徒孙”!这样,师生不平等,课堂缺乏民主,课堂气氛就不会轻松,就会透着一种“教师专制”下的沉闷。其二,不尊重学生,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生命的鲜活个体,只把他们当作一台台不插电的录音机,学生失去了参与课堂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而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课堂是老师的,与我无关”的错误意识,到了这种地步,要纠正过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其三,教师的教学语言缺乏诗意。把政治课教学当成了紧锣密鼓的说教,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其结果犹如“黑云压城城欲摧”,必然产生逆反心理。你不开口,学生还当你是朋友,一开口,学生就当你是“阶级敌人”了。语言是课堂的生命,课堂缺乏诗意,教师就无法以一种当代青少年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走近他们、亲近他们,不能让学生在思品课堂中因诗意带来的学科之美而被征服!思品课不象语文课,能产生诗意吗?能。要构建诗意的思品课堂,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建立一个与时代合拍的新课堂观。这种新课堂观应该完全摒弃“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课堂上需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自由和自主才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自由和自主是暗合诗歌的精神内核的,只有这样的新型课堂,才能孕育和产生契合心灵自由飞翔的诗意。其次,要把诗歌带入思品课堂,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充满诗意。一首唐诗,上千年流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富有哲理。课堂教学的语言如果只是硬道理的说教,那就会味同嚼蜡,导致学生耳朵备受煎熬,耳膜生茧,最后严重“拒听”!诗的语言就不一样了,它因言辞优美,节奏富于旋律而具有“软实力”,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是青春的,青春是属于诗的!在讲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课时,课文中引用了一首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由此延伸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再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再回到当代诗人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在学生听得入神的时候,我突然“袭击”,来一个设问:这从古到今的首首诗歌里包含了一种精神,是什么精神?学生情动于衷,很自然地回答:“爱国主义精神!”然后,我说:“不错,爱国主义贯穿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历程,它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因为诗歌,寓理于诗,这堂课仿佛增添了一双充满魔法的翅膀,学生在诗意翱翔之中,游目骋怀,思接古今。有人说,文学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是人们生活的教科书,诗歌,作为文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更能承载这种教科书的功能。在课堂上引用诗歌,或者教师不断加强语言能力的锤炼,使自己出口成诗,课堂的诗意就会有如苏轼的“万斛泉涌”了!再次,要培养一点文学素养,具备一点诗人情怀。我们不一定要当诗人,但是作为塑造学生心灵的“园艺师”,却不能不具备一点文学素养和诗人情怀!文学素养能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增加课堂的人文内涵!诗人情怀能使教师懂得对人的尊重,把学生看成求知的蝴蝶,把他们的成长看成草原上骏马的驰骋,课堂就是生命遇到了春天一般,学生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才会充满生命的和谐、成长的欢乐!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