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水学案学习思考目标:1 理解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了解有关文言句式的特点。2 正确理解文言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培养文言语感。3 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的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4 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思想,了解庄子的说理特点,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理,文笔汪洋恣肆。基础要点扫描啊:1 字音识记: 泾(jng)流,通“径” 涘(s) 渚(zh)崖 殆(da)辩通“辨”2.文言实词: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始:才,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与“终”相对,如“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当初,在最初的时候,如“始吾弗信”。 少:动词,小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稍稍,稍微,如“少益嗜食,和于身也”;成语有“少安毋躁” 轻:动词,轻视,如“而轻伯夷之义者”轻快,轻便,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殆:危险,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假借为“怠”,懒惰,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概,几乎,如“殆有神助也”项脊轩志3 文言虚词: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结构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之”,如“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结构助词,用于倒装句的主谓之间,表示主谓倒装,如“我之谓也”代词,指话语,如“野语有之曰” 且:发语词,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暂且,姑且,如“存者且偷去,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将近,几乎,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4 一词多义: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以为莫己若者。(动词,如、及、比得上)闻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动词,听到)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学识,学问)5 古今异义: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方位词,东边。面目:古,面部,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至于:古,到了,到达,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今,表示另提一事。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穷:古,尽,如“子之难穷也”,今,贫穷。北海:古,北方的大海,指东海北部,如“顺流而行,至于北海”;今,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6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向着东方)名词作状语 如“顺流东行”(向东) 秋水时至(按时)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顺流而东行”(秋水,黄河之水)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见闻,学问)7 文言句式 :“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莫己若者”即:“莫若己者”“长见笑与大方之家矣” 被动句 “见于”式 ,“被大方之家笑”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判断句 “者也”式 ,即“,是”。8 固定格式: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9 课文成语:望洋兴叹:原指在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在比喻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具备,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贻笑大方:让内行人笑话。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10文学常识:庄子,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曾任漆园吏。据说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为相,但他拒绝了,后隐居终老一生。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大师,他和庄子并称为“老庄”。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端不满,持彻底的否定态度,无情地揭露和鞭挞统治者残暴、虚伪的行径。另一方面他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主张顺应自然,无所作为,构建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世界。这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反映了在社会急剧变化时期,人们对祸福无常、吉凶难测的动乱现实无所适从的复杂心理和悲观厌世的苦闷情绪。今本庄子33篇,道家经典之一,又名南华经,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代表作品是逍遥游。一般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庄子用寓言或散文表现他深邃奥妙的哲学思想,文章十使八九是寓言。行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极富幽默感。与他的思想感情相一致,庄子散文的主要艺术风格是充满超现实的、奇特的想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课文疑难点拨:1课文那些地方用了对比?有什么作用?点拨 课文充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黄河与北海的壮阔的对比:一为“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一为“不见水端”;有河伯先后认识的对比,先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通过对比,使形象更突出,寓意更深刻,更耐人寻味。2 课文的寓意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点拨 本文是庄子中常见的寓言故事,通篇设喻,用河伯见海神来说明哲理。文章开始写秋天时黄河水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为世界上自己是最为壮观的了。继而写河伯走出自己的固有天地,顺流东行,“至于北海”。面对横无涯际,更为壮观的大海,他幡然醒悟,认识了自己的局限,知道了天地之大,山外有山,水外有水,天外有天的道理。通过这么一则故事,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会贻笑大方。基本素质达标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B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D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见”通“现”,现出解析 D项“见”不是通假字,应释为“看见”。答案为D。2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与“秋水时至”中的“至”相同的一句是( )A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B 而轻伯夷之义者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 既来之,则安之解析 例句与A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C项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D项是使动用法。答案为 A 3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时至 时:指时令、季节 B 东面而视 东面:脸朝东 泾流 泾:同“径” 闻道百 道:道理C 旋其面目 旋:掉转 D 望洋向若 望洋:面向海洋 莫若己 若:比得上 少仲尼之闻 少:动词,小看解析 D项望洋:仰视的样子。答案为D 。4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夫晋,何厌之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孔子曰:何陋之有? A B C D 解析 A 项均为状语后置,为宾语前置,为定语后置,为状语后置,为判断句。答案为 A 。5下列各句中的“始”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的“乃”,词性、词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何伯始旋其面,望洋向若而叹。 B 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者,始吾弗信C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解析 A项与例句中的“乃”均为“才”。B项“始”解释为“起初”C项解释为“开端” D项解释为“开始”。答案为A。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规类正确的一项是 ( )吾妻之美我者,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将军身披坚执锐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添然鼓之,兵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能面刺寡人之耳者,受上赏A / B /C / D /解析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答案为C 。7从下列各句中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 项是定语后置,B项和C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被动句。答案是D 。8全部含有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夫晋,何厌之有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国之孺子之游者 求,无乃尔是过与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A B. C. D.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洋向若而叹(仰视的样子) B 少仲尼之闻 (与“多”相对) C 见笑于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道理的人) D两涘渚崖之间(涘:岸;渚:水中小陆地) 知识能力储备-成语积累: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的意思是像真的一样,比喻雕塑、绘画、文学等创造的人和物的形象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栩栩”,生动活泼。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也,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庄周是战国时代的哲学家,人们尊称他为庄子。庄子讲过一个名叫“庄生梦蝶”的寓言。有一天夜里,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这是一只欣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播投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地广告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数量词吹牛诗课件
- 2025年检验科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 2024年2月高中教师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 2025疑难病例讨论、麻醉前评估、抢救资源配置与紧急调配机制制度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学校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方案
- 2024校园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 收货的操作流程指引试题及答案
- 培训师必要知识课件
- 新学期-启航出发-2025-2026学年初一上学期新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节假日值班人员安排管理制度
- 2025年新版《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保护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学堂在线 高职实综合英语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1课时 观察物体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附答案
- GB-T 1040.2-202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 国家赔偿法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