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民族昌盛的基石徐水一中高一1班赵继红指导教师 赵会青我们历史悠久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五十六个团结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用他们智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物质文明和众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神奇瑰丽,丰富多彩,尤其形成了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放眼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虽繁荣富强兴旺发达了,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国之强弱在于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在国际舞台上就没有立足之地,就无法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外来侵略的销烟持久弥漫挥散不去,揭开了中华民族史上屈辱的篇章。然而,当我们在哀叹社稷之不幸,民族之不幸,人民之不幸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这种悲剧的产生,正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自守和夜郞自大呢?有没有更深地想到,悲剧的产生,也正是由于祖国的贫和弱经济的落后,科技的落后,军事的落后所以,落后就要挨打!然而,民族昌盛方可崛起!民族昌盛靠什么?依靠我们华夏儿女延续至今的传统美德。只有每个人都热爱劳动,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中,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才能提升,经济才能腾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超越发达国家。劳动是平凡的,它生活于点滴小事,无处不在,每件事的成功都源于辛勤的劳动。是劳动的汗水和智慧才凝结成闪耀的财富。劳动更是一笔巨大的宝藏,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财富,可以为人类创造数以万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文明紧紧相拥,携手共进,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矫健步伐,以更加雄健有力的笔触云绘画一幅和谐繁荣祥和美好的新图景。而这一切重担,落在我们青年人身上。挺起坚实的胸膛,伸出有力的双臂,不要再拒绝血汗的付出,不要嫌弃肮脏的泥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劳动的机会。热爱劳动,就是锻炼自己坚韧吃苦的意志;热爱劳动,就是培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良好品质;热爱劳动,就是为民族之昌盛奠定牢固的基石。而这基石怎能丢弃勤俭节约的强大支撑?爱默生曾说:“节约是你一生用不尽的美德。”董必武爷爷是我们的典范:毛笔头坏了,用胶一粘继续使用;牙刷柄断了,用细线捆起来再用。一个苍老的声音飘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声音。他不是预言家,但这句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反复验证;唐玄宗骄奢淫逸,引发了“安史之乱”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洪秀全精心构筑太平天国,却在金银堆中迷失斗志,飘渺的天堂亦随风而逝;更悲哀气愤的是在国难当头之时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为了庆祝自己生日,运用海军军费修造圆明园,最终招致甲午海战的惨烈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多可怕的奢侈,竟能丧权辱国这般危害甚巨。这使我们再也不能漠视这一幕幕画面了;餐厅内,白花花的米饭洒丰地面,咧着嘴的馒头和壁画上的父亲无言以对;小吃店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走廊,小径,金环银饰的光芒是那样刺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劳动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俭节约是理想成功飞翔的翅膀。我们当代青年要握紧这把宝贵的金钥匙,打开知识宝库,把万物化为黄金,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 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1、激发兴趣谈春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2、看春雨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3、欣赏散文诗(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美容师技能考核与面试指南
- 2025年中国企业法务实务操作指南与模拟考试题库
- 蜗杆项目采购方案范本
- 常见广告字施工方案有
- 灌溉施工方案范本
- 综合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2020必修第三册-沪科版2020
- 热水工程施工方案
- 清污分流方案范本
-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第1课 认识工具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西泠版
- 铁路专项病害课件
- 开学安全教育课件
- 桥梁养护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日本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山西阳泉平定县从社区专职网格员中选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高一数学暑假检测卷(学生版)-2025年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A版)
- 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