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体校德育工作_第1页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体校德育工作_第2页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体校德育工作_第3页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体校德育工作_第4页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体校德育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体校德育工作【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德育教育在体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体校学生往往存在的只注重训练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体育成绩的提高,忽视文化课的学习等现状,并根据体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法。【关键词】德育;体校;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体育运动学校也在教育变革的大环境中接受着改革的洗礼,体校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正经受着激烈的震荡,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作为体育工作者,应理性地审视这一新的变化。笔者认为,德育工作无小事,开拓和升华体校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体校的德育工作,是体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体校学生思想现状分析目前体校绝大多数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追求。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了解放,注重自我意识的发展,主张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认为一味的讲奉献过于理性和空洞,既不无私奉献,也不无奉献而索取;过分强调自身的价值,把成绩的取得单纯地、简单地归功于个人的努力,导致个人主义盛行。一部分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被扭曲,追求实惠、淡漠政治,在理想面前有利就想,在前途面前有钱就图。轻精神价值,重物质价值,由原来的比学习、比训练成绩、比积极上进转向比消费、比穿戴、比享受,进体校训练的目的只是为了将来能找一份既清闲又赚钱的工作。二、造成学生人生价值错位的原因分析造成学生人生价值扭曲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经济利益成为人们的驱动力,这种价值观念一旦成为社会价值取向,人们在追求物质水平提高、生活富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滋长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这对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在校园里就出现了比吃喝、比穿戴、比享受,很少有学生在一起比学习,比训练成绩。这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体校现象”,学生缺乏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语言放肆,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有的甚至触犯刑律,锒铛入狱。2、社会舆论导向、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社会舆论导向、社会风气与体校教育所倡导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是相背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削弱了体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助长了学生价值主体个人化、价值目标短期化、价值内容务实化、价值标准功利化。体校学生的理想由此而变得狭隘,不崇拜姚明、刘翔等优秀体育人才,不向优秀运动员学习体育精神,相反却对一些歌星大腕津津乐道,俨然一个标准的追星族。课余饭后,既不探讨文化课,也不研究竞技技巧,而是学街舞,唱摇滚,摇头晃脑,虚度年华。3、体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滞后首先没有把学生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念矫正于萌芽状态,注重训练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体育成绩的提高,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其次是德育教育的内容空洞,没能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方法简单,认为德育工作就是召开学生大会,学文件,学报纸,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般的德育教育就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检查教育效果,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三是学校、社会、家庭没有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和网络,三者之间踢皮球,学校以训练为主,只强调训练成绩的提高社会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由学校来完成,轻视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家庭认为,孩子一旦成为体校学生,就成了专业的运动员,只要刻苦训练就行,至于学生的行为养成等,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三、加强体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体校学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敏感、热情、自尊,但他们争强好胜,在情绪和心理上还不稳定、不成熟,可塑性还很强。所以,加强体校的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体校德育工作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首先要主动向学生介绍市场经济的特点,教育学生,越是改革开放,越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强化改革意识,用改革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一切,强化竞争意识,认真学习、刻苦训练,要组织学生集体学习体育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要及时向学生传达政府对优秀体育人才安置和奖励的激励政策,教育学生懂得从事体育训练也是爱国,优异的训练和竞赛成绩也是报国的一种方式。2、加强体校德育工作要贴近现实、讲求实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满足于“行政式”的走过场,对学生思想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正确面对,不敷衍、不回避,要认真调查研究,找准问题,选好契机,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一要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失衡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引导学生,启发和警省学生;二要针对校园中出现的“黑色消费”等现象,开展以“还校园一片净土”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成才;三是改革体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模式,采取召开辩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方法与学生互动,要针对体校的特点,“以文促武”,文武并茂,要多举办文艺晚会、演讲会等文艺节目,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抓德育的班子,形成班子总抓、班主任、教练员主抓、学生会、班干部协抓的生动局面。3、加强体校德育工作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体校的教职员工都要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社会是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托,课堂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家庭是德育工作的主要保障。因此,学校必须教育学生用自我教育的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重视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赛场上比本领、比品德;在课堂上比修养、比学识,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新闻媒体、社会传媒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学生成材的良好氛围,可以开通校园广播,兴办校园节目;家长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用正确健康的言行熏陶学生,引导学生,要教育学生读训并重,在校做一名合格的运动员,毕业后,做社会的有用之才。总之,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德育网络必须尽快形成并发挥作用。4、要建立学生与教练员、任课教师之间和谐的师生关系随着体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无论是教练员还是任课教师,都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训练、教学氛围。要畅通师生对话的渠道,形成学生与老师交心的良好环境,可以开展诸如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学生代表向老师提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校园黑板报上开辟学生心语、老师心语等栏目,让学生和老师自由表达。在训练场和课堂上要和风细雨,避免粗言厉语,保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四、结束语总之,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要提高体校生的道德素养,体校教育工作者都要肩负起德育的责任。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把对体育事业的热爱转化成为祖国体育事业做贡献的动力,并为成为一代有道德、有文化、有水平的优秀竞技体育新人而努力奋斗。参考文献1中国人的道德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