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66《营养、食品与健康》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探讨膳食、食物及营养素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是医.doc_第1页
31566《营养、食品与健康》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探讨膳食、食物及营养素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是医.doc_第2页
31566《营养、食品与健康》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探讨膳食、食物及营养素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是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食品与健康教学大纲供预防医学专业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营养、食品与健康( Nutrition & Food for Health)课程号: 504161030 课程属性:专业课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内科学学分: 3.0总学时: 48(理论学时课48,实验学时0)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主要探讨膳食、食物及营养素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关系,是医学及健康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重点介绍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能量及营养素基本功能,食物营养价值,营养标准与膳食指导,营养评价与改善,特殊人群营养、营养与慢性病预防以及疾病营养治疗手段等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评价个体和人群的营养状况、如何指导个体和人群的合理膳食,以及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常见的营养问题,阐明和强调膳食营养因素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理念,为今后从事医学及健康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三、教学内容 (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示教学难点)绪论营养概念、营养素分类,营养学内容及发展。膳食、食物和营养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第一章 基础营养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氮平衡*、分类及意义,必要氮损失(ONL),影响氮平衡的因素。必需氨基酸概念,氨基酸模式、参考蛋白质、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食物蛋白质含量,食物蛋白质消化率(AD,TD)及其影响因素,生物价(BV),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氨基酸评分(AAS, PDCAAS)*。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蛋白质分类和食物来源。 脂类的分类,代谢和生理功能。脂肪酸的分类、命名,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食物来源。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膳食纤维的概念和功能,乳糖不耐受,血糖指数的概念及其意义*。能量单位、来源与能量系数。人体能量消耗:基础代谢及其影响因素,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体力活动分级,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能量需要量的测定方法*,呼吸商(RQ)的概念,食物的氧热价。矿物质的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生理作用剂量带,矿物质的相互作用。常量元素:钙、磷、镁、钾、钠、硫的生理功能、吸收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缺乏、过量与毒性*,食物来源。 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氟、锰、钼、钴、硅、硼、镍等元素的生理功能、吸收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缺乏、过量与毒性,食物来源。 维生素概述:概念、分类、共同特点、维生素缺乏发生规律。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概念、代谢、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营养水平鉴定、视黄醇活性当量*,食物来源。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C、烟酸、叶酸、泛酸、胆碱、生物素的概念、代谢、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营养水平鉴定、食物来源。类维生素:肉碱、牛磺酸、肌醇、柠檬素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食物来源。 水:分布、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来源和需要量。植物化学物的概念、种类、生物学作用。植物化学物与相关疾病。植物化学物的适宜摄入量和来源。硫化合物、皂甙类化合物、异硫氰酸盐类化合物。第二章 食物营养价值食物营养价值的定义及影响因素。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评定内容、方法。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谷类、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畜禽肉类、蛋类及蛋制品、乳类及其制品的营养特点。酒和饮料的分类及营养特点。第三章 营养标准与膳食指导合理营养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概念、指标和意义,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含义及应用。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依据,能量及重要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 膳食模式概念,不同膳食模式的特点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平衡膳食概念及要求。膳食指南概念和意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的内容、依据及应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构成及应用,特定人群膳食指南的原则。国外膳食指南及食物指导简介。第四章 营养评价与改善营养评价体系,营养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常用膳食调查方法及特点,膳食营养评价方法和依据。食谱编制原则和方法。人体测量主要指标及评价,体质指数(BMI)定义、计算公式及评价标准。常见营养水平鉴定生化指标,常见营养缺乏症临床表现。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及主要营养问题。营养监测概念、内容及常用指标,恩格尔系数。营养改善措施(营养教育、食品强化等),食品营养标签的概念、意义及应用,食物营养政策与法规。第五章 特殊人群营养孕妇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及合理膳食,孕期主要营养问题及预防。泌乳生理,乳母营养需要及合理饮食,产褥期妇女合理饮食。婴幼儿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及合理喂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常见营养问题及预防。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营养需要及膳食原则,常见营养问题及预防。老年人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及膳食原则,常见营养问题及预防。高、低温环境人员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运动员营养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第六章 营养与疾病慢性病的定义、流行趋势及主要危险因素,膳食因素与慢性病防治的关系。超重肥胖的饮食防治策略和方法。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痛风的膳食营养防治原则。临床营养治疗的目的和方法。病人膳食分类(医院基本膳食、试验膳食、治疗膳食)及应用。营养支持的分类及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方法、适应症和并发症。肠内营养制剂,要素膳,肠外营养制剂。 附:学时分配 内容学时基础营养18食物营养价值6营养标准与膳食指导6营养评价与改善6特殊人群营养6营养与疾病6合计48四、教材 黄承钰主编医学营养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五、参考书目1. 葛可佑总主编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孙长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年3. 中国营养学会主编,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中国轻工出版社,20144. 荫士安主译现代营养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中国营养学会主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