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日本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 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A. 农奴制改革B. 彼得一世改革C. 查理马特改革D. 大化改新2. 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A. 封建等级制度B. 奴隶制民主政治C. 种姓制度D. 大化改新3. 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 大化改新的背景B. 大化改新的内容C. 大化改新的性质D. 大化改新的影响4. 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田令中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这材料中反映了改革中哪项举措()A. 实行贵族世袭制B. 颁行“班田收授法”C. 田地可以自由买卖D. 受田者死后,不用归还国家5.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A. 大化改新B. 明治维新C. 彼得一世改革D. 查理马特改革6. 日本大化改新主要是仿效我国的()A. 商周制度B. 秦汉制度C. 隋唐制度D. 宋元制度7.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A. B. C. D. 8. 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战争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反抗也不断。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此则材料反映的是()A. 大化改新的背景B. 大化改新的内容C. 大化改新的性质D. 大化改新的影响9.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 贵族世袭制度B. 城市自治机构C. 政教合一国家D. 中央集权国家10. 10.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政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11. 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 )A天皇、将军、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B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虚君C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D统治者在幕府议政12. 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开启幕府统治的是( )A.德川家康 B.孝德天皇 C.源赖朝 D.德川庆喜二、材料题1、阅读以下西周的姬姓封国表及地图,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7世纪中期,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二 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改革历史上称作什么?其内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材料一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二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其结果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分田),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日本田令 材料二:农民必须给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调)。材料三:废除了官职世袭的陋习,设立了处理日常事务的二官和八个省(如下图),每一级由中央在民众中选拔的官员管理。这一官制改革借鉴了中国隋唐时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四:7世纪中期,改革创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12世纪晚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大权旁落,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1)上述前三则材料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由谁领导的哪一次改革的内容?这场改革效仿了中国什么时期的社会制度。(2)概述材料一中日本田令的主要内容。从材料二看,农民受田要承担哪些负担?(3)依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后天皇处于怎样的地位,简析日本官制改革的目标。(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世纪中期改革创新”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概括12世纪幕府统治的政治特征。(5)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现今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中,你有何启示? 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大化改新的主要史实。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仿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第一次学习中国隋唐时期各种制度,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跨越,是模仿和创新的成功代表。故选D。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孝德天皇开始了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革令,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结合材料中的“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这些信息可知,这是大化改新的内容。故B正确;ACD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4.【答案】B【解析】依据“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可知这是一改革措施是班田收授法。这次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选:B。本题考查了日本大化改新。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统一了日本。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大化改新。 故选A。 本题以“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大化改新的影响。6.【答案】C【解析】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故选:C。本题考查了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7.【答案】D【解析】根据“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可知,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大多数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日本的遣唐使回国后把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带到了日本,唐朝先进的制度推动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许多政治制度以唐朝为蓝本。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符合题意。 故选:D。本题以“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为切入点,考查了大化改新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化 改新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战争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反抗也不断。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化改新的背景。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9.【答案】D【解析】646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因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大化改新。本题以大化改新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0.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置兼并土地,達立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台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1.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甶天皇任命, 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日本从12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B项符合题意;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A项说法不正确;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不是幕府统治的特点,C项说法不正确;D项统治者在幕府议政不是幕府统治时期的待点,的说法不正确,排除;故迭B。12. 【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曰本甶此逬入长达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迭C。二、材料分析题1、【答案】(1)大化改新,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 (2)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解析】(1)据材料一中的时间7世纪和改革内容可知这是日本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这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参照中国隋唐制度。 本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及特点。(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本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意义。(3)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本题考查的是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与结果。2、【答案】(1)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隋唐。(2)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或对农民分田、退田作出了具体规定)。农民要负担租、庸、调。(3)天皇是最高统治者。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4)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特征:天皇没有实权,幕府掌握实权。(5)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克服自己之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由孝德天皇领导的大化改新。这场改革效仿了中国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2)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田令的主要内容及受田农民的负担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分田),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可知日本田令的主要内容: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或对农民分田、退田作出了具体规定)。依据材料二“农民必须给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役(调)”可知农民受田要负担租、庸、调。(3)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官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三“二官和八个省”的图示可知,天皇是最高统治者。依据“废除了官职世袭的陋习”“这一官制改革借鉴了中国隋唐时创立的三省六部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官制改革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4)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和12世纪幕府统治的政治特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政服务客户教育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政中介电商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标准福建道路运输安全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 扇贝蒸蛋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快餐特许经营拓展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智慧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软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员工职业规划辅导手册
- 装修施工备案资料填写指南
- 教师绩效评估方案与实施细则
- 国际贸易摩擦对行业影响-全面剖析
- 消防水泵操作流程
- 隐形眼镜测试题及答案
- Unit 3 A Lets learn湖北公开课课件
- 2025年上半年湖南湘西州龙山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4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加油站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或加油站员工激励约束办法
- 浆砌石挡墙拆除施工技术方案
- 《陶瓷的加工和改性》课件
- 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理
- 【MOOC】《操作系统A》(南京邮电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第三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