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报告.doc_第1页
ArcGIS实验报告.doc_第2页
ArcGIS实验报告.doc_第3页
ArcGIS实验报告.doc_第4页
ArcGIS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地理实验三)地理实验综合报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一、实验目的1、实现在ArcGIS中对点、线、面要素的编辑。2、掌握使用ArcGIS实现地理信息可视化,应用ArcGIS制作专题地图。3、熟练应用ArcGIS完成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缓冲区分析。二、实验数据 1. 实验二中建立的daqing.mdb。2. 实验四中的数据,包括省会城市、地级市驻地、主要公路、国界线、省级行政区、Hillshade_10k。3. 实验五中的数据,目录ArcGISEX5buffer。三、实验步骤1、地理要素的编辑选用实验二中配准并且带有坐标系统的daqing图片作为底图,在上面对一些点、线、面要素进行数字化。说明在ArcCatalog建立点、线、面要素类的过程,并且将数字化的结果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答:(1)打开ArcMap,加载文件daqing.jpg(地形图.jpg) 并配准图1-1 (2)打开ArcCatalog,在ArccGISEX2目录下,鼠标右击,在New(新建)中,选择Personal Geodatabase(个人地理数据库),并修改该Geodatabase数据库的名称为daqing.mdb。 (3)首先在Geodatabase中创建一个“油田”要素类来存储油田点要素。在ArcCatalog中,鼠标右击daqing.mdb,在New(新建)中选择Feature Class(要素类)。 (4)输入新建的要素类名称为“油田”,在存储要素类型(Type)中选择点要素(Point Features),然后点击“下一步”。 图1-2(5)在新出现的窗口中为数据定义坐标系统,在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目录下,选择Gauss KrugerXian 1980Xian-1980-Degree-GK-CM-126E.prj,然后点击“下一步”。图1-3(6) 在新窗口中增加属性字段。如可在字段名(Field Name)中添加“名称”字段,将其类型(Data Type)设置为“Text”;增加“位置”字段,将其类型设置为“Float”(图1-4)。然后点击“结束”(Finish),完成点要素的创建。图1-4(7) 切换到ArcMap中,将新建的点要素图层,加载或拖拽到包含已配准地形图的数据框中,保存地图文档为EX2.mxd。打开编辑器(Editor)工具栏,在编辑器(Editor)下拉菜单中执行Start Editing(开始编辑)命令,并选择前面创建的油田要素类。确认编辑器中:任务(Task)为新建要素(Creat New Feature),目标(Target)为油田,设置图层(Layer)油田的显示符号为绿色,并设置为合适的大小(图1-5)。图1-5(8) 将地图放大到合适的比例下,从中选择一个油田点,并判读其位置及名称,然后打开编辑属性表按钮,输入该油田点的名称及位置(图1-6)。 图1-6 编辑完成后,在编辑器(Editor)下拉菜单中执行保存编辑(Save Edits)命令,再执行停止编辑(Stop Editing)命令结束要素编辑。效果如图1-7。 (9)与编辑点要素一样,同样我们可以编辑等高线这个线要素。在编辑过程中,只需要将存储类型设置为线要素(Line Features),最后跟踪一条等高线并在属性表中输入数据即可成功编辑线要素。其效果如图1-8。 图1-7 图1-8(10) 创建带子类的多边形要素图层。首先在ArcCatalog中新建要素集Polygon(daqing.mdb右键NewFeature Dataset),点击“下一步”,选择坐标系(与点状要素的相同就行),再点击“下一步”,再点击结束“Finish”,即完成要素集的创建。接下来要在要素集里创建要素类。打开要素集Polygon,右键点击,新建(New)要素类(Feature Class),这些新建的要素类与要素集有一样的坐标系统。把图中的面状要素分为三大类:湖泊、居民区、工业区,因此在要素集中新建这三个名称的要素类,设置为面状要素。结果如图1-9。图1-9(11) 将多边形要素集Polygon拖放到ArcMap中,使用编辑器(Editor)数字化一个多边形,比如我们选择一个湖泊,编辑完成后,地图上该要素的颜色即为图层湖泊的颜色。图1-102、专题地图制作。选用第一组数据,分别制作中国地形图、任意地区道路分布图。请说明制作过程,附图展示专题图效果,注意地图要素齐全(图名、比例尺、图例,其中,附图与文字说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添加)。答:制作中国地形图。(1)打开ArcMap,加载Hillshade_10k文件,在主菜单视图(View)Layout View,受地图影响,在主菜单文件(File)下选择Page and Print Setup,将图幅改成横版(选择Landscape)。图2-1 使用Layout中的工具将地图调整到合适大小,如图2-2。图2-2(2) 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Hillshade_10k, 执行属性(Properties)命令,然后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符号(Symbolody)选项页,将渲染方式设置为: 渐变颜色渲染, 字段: Area,分类:5, 自然间隔分类法图2-3渲染后的图幅如下图:图2-4(3)给图幅加标题。在主菜单插入(Insert)下选择文本(Title),双击出现的文本框,即可出现文本编辑窗口,如图2-5。 图2-5(4)给图幅加比例尺。执行菜单命令插入(Insert)比例尺(Scale Bar),可以选择比例尺样式,及设定比例尺参数,如下图所示:图2-6 (5)通过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图例(Legend),向地图版面中加入图例,使用图例向导(Legend Properties)设置图例各种参数。 图2-7(6)通过执行菜单命令:插入指北针(North Narrow),向地图版面中加入指北针。图2-8(7) 输出完整的中国地形图。图2-9制作任意地区道路分布图。 (8)打开ArcMap,加载文件省会城市、地级市驻地、主要公路、国界线、省级行政区,在主菜单视图(View)Layout View,受地图影响,在主菜单文件(File)下选择Page and Print Setup,将图幅改成横版(选择Landscape)。并使用Layout中的工具将地图调整到合适大小。(9) 在图层列表面板(TOC)中右键点击图层:省级行政区,执行属性(Properties)命令,在出现的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符号(Symbology)选项页,如下图所示,渲染参数设置为:类别唯一值,字段值设置为:DZM 。点击 添加全部值 按钮,将 所有其它值 前检查框的勾去掉。图2-10点击符号列,然后选择全部符号属性命令。在符号选择器中,将轮廓线颜色设置为无颜色 :图2-11(10) 点击 显示-Display 选项页,将图层透明度设置为: 50% :图2-12现在图层:省级行政区根据字段 DZM 进行唯一值渲染。(11) 显示图层: 国界线 ,在 TOC 中右键点击图层: 国界线 ,执行 属性 命令,在出现的 图层属性 对话框中将渲染方式设置为 单一符号 ,点击 符号设置 按钮。图2-13(12) 在 符号选择器 对话框中选择一种线状符号。图2-14(13)显示图层: 地级城市驻地 ,并参考以上操作及下图所示,设置图层渲染方式:图2-15图2-16(14)再给图层添加标题、指北针、图片、图例,最终输出完整的专题地图中国各地道路分布图。图2-173. 地理空间分析方法选用ArcGISEX5buffer中的数据,分别对点、线、面要素图层做缓冲区分析。其中:点要素图层的要求,设置As multiple buffer rings(多缓冲区)的Number of(数量)为6,Distance between(缓冲距离)为5Kilometers(千米)。线要素图层的要求,设置As multiple buffer rings(多缓冲区)的Number of(数量)为6,Distance between(缓冲距离)为50Kilometers(千米)。面要素图层的要求,设置As multiple buffer rings(多缓冲区)的Number of(数量)为5,Distance between(缓冲距离)为50Kilometers(千米)。简要说明一下制作过程,并且将每个图层要素分析后的结果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说明一下,不同要素类型(点、线、面)可以代表哪类实际地理问题,例如,点要素的缓冲区分析可以分析点源污染问题(油田的污染范围)。答:(1)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ArcGISEX5bufferStudy Area.shp和point.shp。执行菜单命令ToolsCustomize Buffer Wizard,按下图(图3-1)所示添加工具BufferWizard。图3-1打开工具Buffer Wizar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层中要素(The Features of a layer)为point图层(图3-2),点击“下一步”,设置多缓冲区(As multiple buffer rings)的数量(Number of)为6,缓冲距离(Distance between)为5千米(Kilometers)(图3-3),点击“下一步”,将输出结果输出为一个新的图层,制定其储存位置及文件名称为Buffer-of-point.shp(图3-4),点击完成后即可看到缓冲区文件Buffer-of-point.shp(图3-5)。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要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2)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ArcGISEX5bufferline.shp图层。打开工具Buffer Wizar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层中要素(The Features of a layer)为line图层,点击“下一步”,设置多缓冲区(As multiple buffer rings)的数量(Number of)为6,缓冲距离(Distance between)为50千米(Kilometers)(图3-7),点击“下一步”,将输出结果输出为一个新的图层,制定其储存位置及文件名称为Buffer-of-line.shp(图3-8),点击完成后即可看到缓冲区文件Buffer-of-line.shp(图3-9)。 图3-6 图3-7 图3-8 图3-9(3)面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ArcGISEX5bufferpolygon.shp图层。打开工具Buffer Wizar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层中要素(The Features of a layer)为polygon图层,点击“下一步”,设置多缓冲区(As multiple buffer rings)的数量(Number of)为6,缓冲距离(Distance between)为50千米(Kilometers)(图3-11),点击“下一步”,将输出结果输出为一个新的图层,制定其储存位置及文件名称为Buffer-of- poly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