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格培训PPT课件_第1页
安博格培训PPT课件_第2页
安博格培训PPT课件_第3页
安博格培训PPT课件_第4页
安博格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轨检小车测量培训 2015年12月 团结励志 创新奉献 2 轨检小车测量作业 培训内容 外业测量作业数据分析处理 3 外业测量作业 4 一 准备工作二 全站仪设站三 小车校准四 小车定向五 小车测量 外业测量作业 内容提纲 5 一 准备工作 1 每天开始测量前应该检测全站仪测量精度 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直角偏差 偏差不大于3秒 如果偏差过大 应在气象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斜误差 校准 检查全站仪ATR照准是否准确 有无ATR的偏差少于3秒 6 一 准备工作 2 每次开始测量前检查CPIII是否完好 有无碰撞破损 CPIII一般布设在线路两侧 3 检查CPIII坐标是否输入正确 7 二 全站仪设站 2 1 数据准备2 2 全站仪参数设置2 3 设站位置2 4 全站仪架设2 5 测量设站2 6 设站技术指标 8 2 1 数据准备 a 建立CP 控制点作业文件全站仪主界面点击管理 点击作业 点击新建 建立自己的作业 作业名应按统一规则编排 便于管理和使用 按测量地段CP 控制点起止编号建立控制点作业文件 例如CP 825301 CP 825332 9 2 1 数据准备 b CP 控制点导入作业首先建立好控制点的文件 将其拷贝到全站仪CF卡上的DATA文件夹里面 然后在主菜单界面点击 4 输入 输出 2 把数据导入作业 导入ASCII GSI数据 点击配置 根据导入控制点文件的格式编辑弹出的配置界面 配置好各项 然后点击继续回到上一界面 点击继续 数据成功导入会提示 未成功的话要进行控制点文件的检查 修改配置重新导入 10 2 1 数据准备 导入成功后回到主菜单 点击管理 点击数据 查到你要查看的点 点击编辑进行检查 和控制点文件中的坐标一样证明导入成功 11 2 2 全站仪参数设置 a 通讯接口设置 全站仪主界面点击配置 接口设置 GEOCOM模式 编辑 端口 外挂猫端口1 手柄猫端口2 设备 RS232GEOCOM 编辑 波特率19200 奇偶无 数据位8 停止位1 设置完点击保存 12 2 2 全站仪参数设置 b 仪器ATR设置 全站仪主界面点击配置 仪器配置 EDM ATR设置 根据测量 小车棱镜 和设站所用棱镜类型进行相关配置 详见下图 13 2 3 设站位置 a 全站仪设站的位置应靠近所测量行别的线路中心 设站位置首先要考虑与小车距离 其次是与近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 15m 14 2 3 设站位置 b 无碴轨道测量时目标距离一般控制在80米内 条件较差时 可根据具体环境缩短目标距离 建议30 50m 尽量将全站仪置于4对控制点范围中间 15 2 4 全站仪架设 a 仪器架设 稳固架设在道心内 距离CP 点满足要求 架腿一般不需伸出 尽量降低仪器高度 b 粗平 利用仪器上圆水准器进行粗略整平 c 开机 按 prog 键2秒钟 d 精平 先按 shift 再按 F12 打开电子水准器进行精平 精平后调转180度 两次L T轴值均控制在10 以内 16 2 4 全站仪架设 e 补偿器校准 当水准气泡在一个方向上调整到10 范围以内 调转180度后偏差却很大时 超过10 要对补偿器进行校准 校准的步骤 点击工具 检查与校准选项 补偿器 L T 测量 测量6次保存校准值回到主界面 点击shift F12调平看校准的效果 如不好 可继续进行校准 直到得到满意结果为止 把CPIII成果输入到全站仪中 到达现场后对控制点进行检查 确保控制点数据 平面坐标及高程 正确无误 检查控制点是否受到破坏 17 2 5 测量设站 A 主界面下按管理 作业 在作业页面下新建日作业文件 例如 20151212 18 2 5 测量设站 B 插设CP 人员对所用CP 检查并安装完毕后 全站仪进行设站测量 主界面下按程序 设站 作业栏要选中刚才建立日作业名 例如 20120112 配置选项一般不需要进行更改 然后按 继续 进行下一页面 方法选择 后方交会 测站号按照设站顺序依次输入 例如 第一站输1 第二站输2 假如设站完成后或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精度达不到要求时需重新设站时 测站号的输入只需在原站号后缀字母加以区分 例如第4站重新设站则输4A 如下图所示 19 2 5 测量设站 20 2 5 测量设站 C 按 继续 进行测量目标界面 依次从点号中选择CP 点后按 ALL 测量 技巧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手工瞄准两个CP 点后 其它CP 点全站仪会自动照准 注意 夜间特别是测量第一 二个CP 点时 先按 测距 待测距稳定后再按 ALL 测量 可以精确对准棱镜 减少瞄准误差 21 2 5 测量设站 D 测量8个点后 点击计算 Sigma值坐标在0 7毫米以内 水平定向误差在1 2秒内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有些不好的点可以剔出 然后进行计算 达到标准为止 最后要保证3D点有6个 小车所在方向的点要尽量保证 要最少保证3个 22 2 5 测量设站 E 点击 设置 设站成功 设站成功后 手工瞄准小车棱镜 使用小车GRPwin软件控制锁定全站仪 测量过程中 要随时观察电子气泡 L T轴偏差值不得大于0 0010 否则测量值误差会较大 23 2 6 设站技术标准 a 全站仪采用后方交会的方法进行设站 为了确保全站仪的设站精度 使用8个后视点 全站仪前后各2对 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 至少应使用6个控制点 24 2 6 设站技术标准 b 设站中误差 东坐标 北坐标 高程0 7mm 水平定向2 以内 误差越小测量精确度越好 建议水平定向控制在1 4 以内 注 连续桥 特殊孔跨桥自由设站点精度可放宽至1 0mm c 下一测站时至少要包括4个上一测站中用到的控制点 以保证轨道线形的平顺性 25 2 6 设站技术指标 d 为保证设站精度 可适当弃用1 2个误差较大控制点 但与轨检小车同向的控制点计算弃用时要谨慎 e 将一个CPIII点当作水准点用水准仪复核轨面高程时 应使用自由设站时高程误差最小的CPIII点 f 现场应做好设站记录工作 26 三 小车校准 每次上道作业前都须对小车进行斜率校准 水平校正 27 三 小车校准 校准步骤 A 将小车反向于测量方向放置于轨道上 B 打开测量文件 设置 点击斜率校准向导按钮 最下边按钮 按照向导的提示操作 C 保存斜率校准值 D 一般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 如气温变化迅速 可再次校准 E 校准后可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 测量值之和应在0 3mm以内 注意 测量时必须选择超高 水平 平稳地点 测量时多次点选 等数据稳定时再将小车调头 28 四 小车定向 将组装完毕的小车平稳放置在准备测量的轨道上 一般情况下 双轮放在前进方向的左轨 如果在曲线单元内 曲线前后200m 测量 双轮必须放在曲线的低轨 29 四 小车定向 当双轮在前进方向的左轨时 为正方向 反之为负方向 正方向 负方向 30 五 小车测量 5 1 测量界面在GRPwin主界面按 测量数据 下面的 采集 进行数据采集页面 要确认测量项目属性配置正确 小车各端口正确连接 电池电力充足 与笔记本电脑联接正常 否则不能正常采集 31 五 小车测量 32 五 小车测量 A 下方状态栏 33 五 小车测量 B 右侧工具栏 34 五 小车测量 单独操作传感器和操作全站仪详细功能如下图 35 五 小车测量 C 上方快捷按钮 36 五 小车测量 保存 F2 将新测量数据或对已有数据的改动保存到测量文件中 自动保存激活自动保存功能 自动保存打开时 字母 A 显示在 保存 按钮上 自动保存会在任何测量开始前存贮所有的测量数据 打开自动保存 不容易丢失数据 最多丢失最近的测量断面或轨道轴线点 上一序列 F5 跳至上一序列的第一个测量数据并显示其测量值 下一序列 F8 跳至下一序列的第一个测量数据并显示其测量值 各按钮作用从左到右依次为 37 五 小车测量 第一个 F9 跳至第一个测量数据并显示其测量值上一个 F6 跳至上一个测量数据并显示其测量值 下一个 F7 跳至下一个测量数据并显示其测量值 最后一个 F10 跳至最后一个测量数据并显示其测量值 插入测量数据 Ctrl Insert 插入一个新的测量值 删除 Ctrl delete 删除当前测量值 编辑测量数据 打开一个对话框编辑测量数据 38 五 小车测量 编辑断面 F12 在离线时 打开编辑断面对话框编辑已测断面 测站列表 打开当前测量文件中用到的所有测站的列表 重叠测量 Ctrl J 打开当前测量文件中所有的重叠点 两次测量值 的列表 测量窗口完全 摘要视图 摘要视图中不显示所有的值 测量结果以更大的字体显示 39 五 小车测量 平面图 打开纵断面的图形窗口高程视图 打开高程视图窗口图表 打开显示实测中线点与设计中线偏差的图形窗口 软件选项 直接进入软件选项 测量项目设置 直接进入测量项目属性设置 测量设置 直接进行测量设置 本地化 对本地化属性进行更改 40 五 小车测量 5 2 锁定楞镜点击 操作全站仪 锁定 锁定后 右下角 锁定棱镜 状态栏变绿 为确信全站仪已经连接 可点击 操作全站仪 全站仪状态 可查看电子气泡等全站仪信息 41 五 小车测量 5 3 轨道绝对模式采集测量A 按照小车定向 选择 正方向 或 负方向 B 选择推行方向 系统默认从小里程向大里程推行 如果从大里程向小里程推行 选择 与里程方向相反 42 五 小车测量 5 3 轨道绝对模式采集测量C 赋予测量ID一个初始值 正线以行别 轨道板号 承轨台号为编码原则 例 左线 下行 21758号板0 承轨台开始测量 可以在ID中输入1217580 为便于区分和复核 每站第一个承轨台号输入在注释中 43 五 小车测量 5 3 轨道绝对模式采集测量D 点击右侧工具栏第二个按钮 采集当前点数据并保存后 在注释栏中输入承轨台号 在正常采集数据过程中遇有需要注释的处所时先采集后注释 只有在搬站搭接重叠测量时先注释后采集 44 五 小车测量 5 3 轨道绝对模式采集测量E 推进小车至下一承轨台 点击右侧工具栏第一个按钮 前进采集并保存数据 ID号自动增加 采集数据自动保存 F 依次推行到距全站仪不小于5m 点击 操作全站仪 解锁 结束通讯连接 全站仪关机装箱或垂直移动全站仪进行搬站 45 五 小车测量 5 3 轨道绝对模式采集测量G 全站仪搬站后 小车退回10个承轨台 进行重叠测量 H 正线重叠测量时 第1承轨台处将ID改为本承轨台上次测量ID 此时ID处标黄 在注释栏中输入承轨台号 点击右侧工具栏第二个按钮 采集当前点并保存 系统提示重复测量 点击确定 依次更改其它9根重叠测量ID进行重复测量 然后进行正常测量 注意 搬站搭接重叠测量时 两次测量值较差应在2mm内 如果超过2mm 必须重新设站进行重叠测量 恶劣天气及外部环境条件不良情况下禁止测量作业 46 一 基本思路二 符号法则三 调整方法四 调整结果评价与处理五 软件其他功能 轨道模拟调整分析 内容提纲 47 一 基本思路 1 1 首先明确基准轨 平面位置以高轨 外轨 为基准 高程以低轨 内轨 为基准 直线区间上的基准轨参考大里程方向的曲线 2 2 在GRPSlabrep生成的报表中 导向轨为 1 表示右手曲线 平面位置以左轨 高轨 为基准 高程以右轨 低轨 为基准 导向轨为 1 表示左手曲线 平面位置以右轨 高轨 为基准 高程以左轨 低轨 为基准 48 一 基本思路 1 3 先整体后局部 特别是在长波不佳的区段 可首先基于GRPwin中的整体曲线图 大致标出期望的线路走线或起伏状态 先整体调整 再局部调整 1 4 先轨向后轨距 轨向的优化通过调整高轨的平面位置来实现 低轨的平面位置利用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来控制 1 5 先高低后超高 水平 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低轨的高程来实现 高轨的高程利用超高和超高变化率 三角坑 来控制 49 一 基本思路 1 6 在DTS轨道精调软件中 平顺性指标可通过对主要参数 平面位置 轨距 高程 超高 指标曲线图的 削峰填谷 来实现 曲线平直意味着轨道的平顺 50 二 符号法则 2 1 以面向大里程方向定义左右 2 2 偏差与调整量符号相反 2 3 DTS中曲线图显示偏差 表格中为从CSV文件或EXCEL文件中导入的调整量 51 二 符号法则 2 4 平面位置 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右侧时 偏差为正 调整量为负 2 5 轨面高程 实际位置位于设计位置上方时 偏差为正 调整量为负 2 6 超高 水平 外轨 名义外轨 过超高时 偏差为正 欠超高时偏差为负 调整量相反 2 7 轨距 以大为正 实测轨距大于设计轨距时 偏差为正 调整量为负 52 三 调整方法 计算机中安装Microsoft NETFramework2 0 x86 组件包后 便可运行DTS软件 在DTS软件中 首先 新建 文件 然后导入csv格式数据 或打开之前保存过的dts格式文件 然后便可进行调整 53 三 调整方法 新建或打开数据文件 导入GRPSlabrep输出的csv格式文件 54 三 调整方法 人工调整时可参考偏差曲线图及基准轨标记 使用快捷键直接轨道调整 曲线图更新的同时 调整量自动添加到相应的四列 模拟调整量 表格中 软件主界面 55 三 调整方法 工具 菜单中选择 平面调整 在表格中拾取要调整的行数后 每行代表一个测点 可对平面参数进行调整 左轨平面 和 右轨平面 调整量会添加到相应表格中 56 三 调整方法 视图 菜单中选中 平面曲线图 主界面中从左到右依次显示 左轨平面偏差 轨距偏差 以及 右轨平面偏差 曲线图 平面调整的快捷键如下 Ctrl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左轨右调1mm Ctrl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左轨左调1mm Alt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右轨右调1mm Alt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右轨左调1mm 如果调整量较大 可多次按下快捷键 57 三 调整方法 工具 菜单中选择 高程调整 在表格中拾取要调整的行数后 每行代表一个测点 可对高程参数进行调整 左轨高程 和 右轨高程 调整量会添加到相应表格中 58 三 调整方法 视图 菜单中选中 高程曲线图 主界面中从左到右依次显示 左轨高程偏差 超高偏差 以及 右轨高程偏差 曲线图 高程调整的快捷键如下 Ctrl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左轨调高1mm Ctrl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左轨调低1mm Alt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右轨调高1mm Alt 和 同时按下一次表示将右轨调低1mm 如果调整量较大 可多次按下快捷键 59 三 调整方法 自动调整时可选择 自上而下 或 自下而上 自动生成的调整量会添加到相应数据表格中 如果曲线上方满足平顺性指标 更平直 下方超限 可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