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话器测量方法.docx_第1页
受话器测量方法.docx_第2页
受话器测量方法.docx_第3页
受话器测量方法.docx_第4页
受话器测量方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J/T 10599-94 受话器测量方法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子 行 业 标 准受话器测量方法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telephone receiver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受话器的测量方法。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用有源或无源受话器的测量。2引用标准 GB 3240 声学测量中的常用频率 GB 3241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 GB 3947 声学名词术语 GB 7614 校准测听耳机用宽频带型仿真耳 GB 电声学术语 SJ 2199 电声器件名词术语3术语 除下列术语外,其它有关术语均按GB 3947、SJ 2199和GB 电声学术语的规定。3.1额定阻抗 rated impedance 由制造厂规定的频率为l000Hz的阻抗。3.2受话器功率灵敏度 power sensitivity of telephone receiver 在给定频率、lmW功率作用下,在规定的仿真耳内产生的声压值。3.3受话器平均功率灵敏度 average power sensitivity of telephone receiver 在所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功率灵敏度的算术平均值。4测试条件4.1正常大气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受话器的性能测量一般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4-10-11批准 1995-04-01实施 气 压:86106kPa4.2测量环境应使被测受话器不受外部振动、冲击和磁场的影响。4.3受话器在符合GB 7614的仿真耳上测量时,应在受话器上施加50.5N的压力,使其固定并防止声漏泄。4.4测量仪器4.4.1声频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能产生1006000Hz的连续可变正弦信号; 频率误差:(f1%+2)Hz; 谐波失真:不大于1%(在2506300Hz不大于0.1%); 输出电平的不均匀度:不超过0.5dB; 与电平记录仪配合使用,两者能同步; 输出阻抗:应能与受话器输入阻抗相配接; 输出电平:应能激励受话器产生所需要的声压级。4.4.2扫频信号发生器 能以每秒1周期连续地从被测受话器频率范围的下限扫到上限再回到下限,其频率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应为对数律。 频率误差:(f2%+5)Hz; 输出阻抗:应能与受话器输入阻抗相配接; 输出电平:应能激励受话器产生所需要的声压级; 输出电平:不均匀度应不超过0.5dB。 谐波失真:不大于2%。4.4.3白噪声信号发生器 频率响应:在20Hz20kHz内,不超过ldB; 峰值因数:34; 幅度分布:对称高斯分布; 具有-3dB/oct计权网络。4.4.4测量放大器 频率响应:在20Hz10kHz内,不超过0.5dB; 灵敏度:最大时满刻度100V,最小时满刻度100V; 输入阻抗:在各频率点不小于被测器件输出阻抗的50倍; 输出阻抗:能与电平记录仪配合使用; 可以与测试传声器组合成精密声级计; 可以与带通滤波器组合,作频谱分析用。4.4.5功率放大器 能满足受话器最大噪声功率试验要求。4.4.6电平记录仪 频率响应:在20Hz10kHz内,不超过0.5dB; 最大灵敏度:交流约5mV; 最大阻抗:应能与测量放大器配合使用; 附有线性电位器。4.4.7传声器 应为声压型测试传声器; 频率响应:声压型频率范围20Hz8kHz,不超过2dB; 在所测量的声压范围内应为线性。4.4.8仿真耳 符合GB 7614按准测昕耳机用宽频带仿真耳的要求。4.4.9失真度仪 频率范围,100Hz20kHz; 量程:0.1100%(满刻度); 精度:满刻度的5%; 输入阻抗:大于被测器件输出阻抗的50倍。4.4.10电压表 频率范围:100HzlOkHz; 量程:能满足测量时电压指示要求; 输入阻抗:在各频率点应大于被测器件输出阻抗50倍,表头指示为有效值,精度不低于2.5级; 应具有y=kx的检波特性; 电表阻尼:上升时问和下降时间均不小于2s。4.4.11绝缘电阻测试仪 测试电压:具有直流电压100V档; 测试误差:小于10%。4.4.12特斯拉计 分辨率不低于110-5; 测量精度:2.5%。5特性解释和测量力法5.1纯音检听5.1.1特性解释 在额定频率范围内,馈给受话器产品标准规定的正弦电压,由听感来检查受话器的装配质量。5.1.2测量方法 测试线路如图l所示。馈给受话器由产品标准规定的电压,在全频带检听时,应从低频向高频扫频,检查垃圾声和机械声。5.2直流电阻5.2.1特性解释馈给受话器直流电流时,受话器输入端所呈现的电阻位。5.2.2测量方法 用通常测量电阻的方法测量。5.3阻抗5.3.1特性解释 馈给受话器某一频率的交流信号时,在受话器输入端所呈现的阻抗值。5.3.2测量方法 受话器的阻抗采用比较法或替代法测量,测试线路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测量频率为1000Hz,测量时馈给受话器(有源受话器中在有源电路的输入端)相当于在额定阻抗上消耗1mW功率的电压,测试电压与测试功率之间的关系由公式(1)计算: (1)式中:P功率,lW; Us测试电压,V; Z频率为l000z时,受衙器的额定阻抗值,; 测试时,按图2或图3接线。将受话器置于仿真耳上,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与受话器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测试电压时,电阻箱上的读数即为受话器的阻抗。图2 比较法测受话器阻抗 注:R0应大于被测受话器阻抗值的20倍。图3替代法测受话器阻抗5.4阻抗频率特性5.4.1特性解释 受话器的阻抗值随频率变化的曲线。5.4.2测量5.4.2.1点测法 按图2或图3测量不同频率的电阻抗值,绘成阻抗频率曲线。除按GB 3240规定按l/6oct取频率点外,应包括频率范围上下限频率点和阻抗的峰谷点 1/6oct的频率点如下: 100,112,125,140,160,180,200,224,250,280,315,355,400,450,500,560,630,710,800,900,1000,1120,1250,1400,1600,1800,2000,2240,2500,2800,3150,3550,4000,4500,5000Hz。5.4.2.2自动记录法 a 恒流法 受话器的测试线路如图4所示。对于无源受话器可采用恒流法测量,测量时应将受话器置于仿真耳上,馈给受话器上的电压相当于1mW功率的电压,测量频率至少覆盖受话器的有效频率范围。图4 b 恒压法 受话器的测试线路如图5所示,对有源受话器采用值压法测量,测量时应将受话器置于仿真耳上,馈给受话器(即有源电路的输入端)上的电压相当于lmW功率的电压Us并保持不变,测量频率至少覆盖受话器的有效频率范围。 用电平记录仪记录导纳频率特性曲线时,采用线性电位计。注,Rv应小于被测受活器阻抗的1/10。图55.5功率灵敏度级5.5.1特性解释 当受话器加上给定频率的正弦信号,其电压相当于在额定阻抗上消耗1mW电功率的电压时,在规定的仿真耳内所产生的声压级。5.5.2测量方法 受话器的测量线路如图6所示。测量时在测试线路中串入电阻风应等于受话器在l000Hz时的阻抗值。图6 测试电压按公式(1)计算当被测受话器的产品标准对测量电压另有规定时,允许使用规定的电压来测量,最终换算到相当于lmW时的功率灵敏度级。5.6频率响应5.6.1特性解释 当受话器输入恒定的正弦信号时,它在规定的仿真耳内所产生的声压级随频率变化的曲线5.6.2测量方法 受话器的测试线路如图7所示。馈给受话器由公式(1)计算的测试电压仇,由电平记录仪记录出受话器的频率响应曲线。 注:对有源受话器用恒压法测量,测量线路按图7。此时Rr见应短路。图75.7平均功率灵敏度5.7.1特性解释 在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功率灵敏度的算术平均值。5.7.2测量方法5.7.2.1点测法 受话器的测量线路按图6所示根据受话器的额定频率范围,按1/6oct取点(见5.4.2.1条),但首尾两点必须选入。 若有高峰或低谷时,可选取该点为测试点,而台去其最相邻的测试点,以保持测试点总数不变,测得各频率的功率灵敏度S按公式(2)计算平均功率灵敏度Sp。 (2)式中:Si功率灵敏度,Pa/W; n测试频率点总数。5.7.2.2扫频法 受话器的测试线路如图8所示。受话器所加电压Us值及Rr的阻值均按5.5.2条规定,在受话器的规定频率范围内扫频,由电压表直接读出的值即为平均功率灵敏度值。图85.8最大噪声功率5.8.1特性解释 在额定频率范围内,馈给受话器粉红噪声信号,经试验后的受话器不产生永久性损坏所能承受的最大噪声功率5.8.2测量方法 受话器的测量线路如图9所示,馈给受话器产品标准规定的额定频率范围内的粉红噪声信号,信号持续时间lh,不应产生永久性损坏。图95.9总谐波失真5.9.1特性解释 当受话器输入端馈以正弦信号时,在仿真耳中产生规定电压级的条件下,测得的n次谐波成份声压或总谐波成份的均方根值与总声压的均方根值之比。总谐波失真数表示为:(3)式中:dtot总谐波失真系数,%;二次谐波成份声压,%;P总总声压;三次谐波成份声压,Pa; P2f2二次谐波成份声压,Pa;P3f2三次谐波成份声压,Pa;Pnf2n次谐波成份声压,Pa。5.9.2测量方法 受话器的测试线路如图1O所示。在受话器输入端(有源受话器在有源线路的输入端)馈以产品标准规定的频率范围内的电压值,由失真仪测出谐波失真系数。图105.10耐压5.10,1特性解释 受话器任一输入端与外壳或导电金属之间承受高压冲击的能力。5.10.2测量方法 在受话器的一个输入端和外部金属之间施加500V、50Hz的交流电压,持续lmin,不应有飞弧和击穿现象。5.11绝缘电阻5.11.1特性解释 受话器的任一输入端与外壳或导电金属间的绝缘电阻。5.11.2测量方法 在受话器的任一输入端和外部金属或外壳之间用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