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教学设计宁安市宁西学校 韩月玲教学目标:1、学生积累中考古诗词,熟练成诵 2、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赏析的答题技巧 3、学生能熟练的运用古诗词赏析技巧答题,从而培养学生赏析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古诗赏析答题技巧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古诗赏析答题技巧教学过程:一、中考古诗词赏析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二、古诗词赏析四步法(一)抓修辞古诗词鉴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1、比喻 :是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2、用典: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借古讽今的效果。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3、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再如:烽火连三与,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举例: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4、拟人: 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举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融情于景,以“花溅泪”、“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情感。又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总结格式:修辞+情感(表达了/抒发了)(二)抓诗眼(以动词形容词为主) 一首诗歌中,往往就是几个字或某一个字最具有表现力,通常把这些字叫做“诗眼”。 答题格式:某字释义/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什么在某一方面的什么特点。例如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锁“在本诗中意为”笼罩“,生动的表现了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以及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凄凉、忧伤之情。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请对其谈谈你的赏析。答:选取“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江上景物当人写,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更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表达作用),两句结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自然变化的哲理(抒发情感)。例2:赏析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答:诗中的“争”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早莺”当人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三)抓写法(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含修辞,也包括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举例: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人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禅院的幽深寂静。)又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人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用一个“随”字展现了山势的变化过程,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一个“入”字,表现了长江的波涛汹涌,突出了画面的流动感。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大海吞吐日月、包含星汉的壮阔场面。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再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诗人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春景,引发对往昔的回忆,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之感。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和坚贞的民族气节。(四)抓诗人的情感、态度,抓诗歌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言为心声“,“诗言志”。诗歌总是作者有感而发,在鉴赏古诗词时,弄清楚诗歌的题材,要紧扣主题答题作答。举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诗人希望总会有一天,登上泰山,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登高望远的豪迈气概。又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人虽然辞官还乡,但仍心系国家,表现了诗人无私的奉献精神。又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句诗暗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表达了诗人面对朋友宽阔的胸襟。赏析格式:释句义/情感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情感把握分类初中语文教材涉及古典诗歌五十余首,根据作者抒发的情感可以分成以下十一类。一:思人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二:山水田园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饮酒、滁州西涧。三:赠别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四:边塞生活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五:爱国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六:怀乡羁旅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荆门送别、天净沙秋思。七:怀古咏史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八:壮志抒怀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或不畏艰辛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江城子、浣溪沙(苏轼)、行路难、破阵子为陈同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