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学设计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 谭雪颜【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4)认识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知道它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信息。2、过程与方法将教学流程分为预学-导学-合学-延学四个环节,课前让学生利用教材、教学APP-化学大师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对讨论等方式,在释疑中掌握知识,逐步提高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元素概念学习中,质子数的变化引起了元素种类变化的事实,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在元素的理解中,初步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3)通过“元素周期表”这一化学史的学习,提高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教学重点】1、元素概念的准确认识与理解。2、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及意义的理解,正确厘清元素、原子、分子、物质的关系。3、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细心观察,初步梳理出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中“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理解。2、对元素、原子、分子、物质关系的正确理解。【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学”(环节一)布置课前预学任务单 :阅读教材第59-65页及附录,利用化学大师APP观看元素-宇宙大爆炸、元素周期表-宇宙溯源代码微视频,完成相应的知识检测。课前自主阅读教材第59-65页及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完成预学任务单中的知识检测。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教材,并观看教学APP中的微视频,对准备学习的内容进行预学,形成基本认识与初步理解。 课中“导学”(环节二)导入课题 目标呈现预学检测效果检查课前引入:问题1:“缺钙”吃什么好?(图片呈现) 问题2:以上的“钙”、“锌”指的是什么?学生结合生活,提出吃用“钙加锌”高钙片、高钙奶等可用于补钙。结合课前的预学,知道“钙”、“锌”表示元素。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带着好奇心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便于课题的提出。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了解课堂的学习内容及要求。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知道学习的具体要求。投影“预学任务单”知识检测的答案。学生自主校对答案,及时用红笔纠错。让学生通过校对答案,及时了解自己的预学效果,并认识自己未掌握的内容,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针对性。课中“导学”与“合学”(环节三)知识导入 自主学习学对讨论 学对展示教学活动一、元素导入新课:呈现质子数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的原子结构模拟图: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对共性进行归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元素。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三个结构示意图的共性与不同,直观认识元素的定义。通过直观的图形比较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问题3:元素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一类”?针对元素的概念,你要提什么问题?问题4、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问题5、元素与原子有何区别?简单介绍:教材第60页图317、资料卡片,提问:地壳中含量较多的是哪几种元素?生物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哪些?学生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思考,讨论,提出“为什么定义元素的概念要用质子数而不用电子数”等问题,并深入挖掘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元素与原子的区别等。通过阅读,认识地壳和生物体中元素的分布。问题引领,通过提问学生和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以及学对的讨论,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课中“导学”与“合学”(环节四)合作探究 学对展示训练提升教学活动二、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间的关系合作探究1:(教材第59页)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元素是否都发生变化?合作探究2:对照教材第60页图3-18,完成下表,并进行知识的归纳。 【针对训练1】1、(宏观)物质是由 组成的;如水是由 组成的。2、(微观)物质是由 构成的(不同物质是由不同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 构成,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3、分子是由 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从而推知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并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有了较为清晰的总体认识。在学对讨论中清晰了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利用归纳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进行分析、讨论,形成总体认识。课中“导学”与“合学”(环节五)自主学习 学对讨论 学对展示训练提升教学活动三、元素符号的书写及表示含义 问题6: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是怎样的?哪些元素名称和符号的书写容易混淆?【学对互助】元素的名称、符号互考提升。口诀:碳氢氧氮氯硫磷,钾钙钠镁铝铁锌,溴碘锰钡铜银汞,氟硅氦氖氩铂金。【针对训练2】你能找出下列名称和符号的错误吗?请改正。猛 MN 钙 Cu 镁 Ag 钡 Be铝 Cl 纳 na 硫 P I问题7:元素符号有什么意义?N 和 2N的意义相同吗?Fe 一共有多少种意义?【针对训练3】写出下列符号或意义Cl Hg 3H 4Pt 镁元素 5个碳原子 学生通过教材第62页表3-4认识常见元素名称和符号,学习元素的书写方法。通过问题“哪些元素的书写容易混淆?”提起学生对元素名称及符号正确书写的关注。在“学对互助”中,同一学对的两位同学将28张“元素名称与符号记忆卡”各分一半,并进行互考,在互考中实现元素名称与符号的掌握。在针对训练中,进一步增强元素符号意义的深刻认识。学生根据预学的情况,和学对一起讨论,加深对元素符号意义的认识,厘清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采取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的方法。培养学生由浅层学习逐步走向深度学习的意识与方法。课中“导学”与“合学”(环节六)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对展示训练提升教学活动四、元素周期表以超级市场的商品摆放有序为例,引出元素也有规律性的排布,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要求:认真阅读课本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并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8:周期表每一个单元格内容的含义? 为什么周期表中的元素以这样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合作探究3: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元素周期表,你能总结出哪些规律?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生通过讨论,对元素周期表形成初步认识:1、元素周期表一共有7个周期。2、有16个族,其中8、9、10列作为一个族。3、规律1:每周期一般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规律2: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8逐渐递增(第一周期例外)。规律3: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规律4: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等于原子序数数。.学生在本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中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微观表示方法,并深入了解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本课时的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将为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表有重要的作用。课堂“合学”(环节七 )【课堂小结】布置学生完成课堂学习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画出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归纳、总结的好习惯。课堂检测(环节八)分发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单(附录1),限时完成。学生认真完成检测。通过课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下阶段进一步改进教学有重要意义。课后“延学”(环节九)布置“课后延学”训练(附录2)。课后完成“课后延学”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实现能力的提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题是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的,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的课题。在本课题的教学处理上,我的课堂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1、使用我校融合了课前预学,课中导学与合学,课后延学四环节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达到一个螺旋式提升的效果。2、利用了化学大师中的教学APP进行课前自主预学,让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更直观地学习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质量。3、课堂中通过以两人为一小组的学对学习、讨论、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4、知识结构上凸显了功能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的导学案编写又是本课题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抓手。5、以思维导图进行黑板的板书,使课堂的教学更加灵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课堂小结阶段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的填写,使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升。6、整节课教师都是演绎一个辅助者、引导者的角色,真正做到了将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附录1: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课堂检测班别: 姓名: 学号: 1、(2016年福州)图1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2、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疾病,市售加碘食盐的包装上标明每千克食盐中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A、碘单质 B、碘分子 C、碘原子 D、碘元素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名称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符号是 。4、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的意义:2个氢分子 ,1个硫原子 ,二氧化硅 ,铂元素 ,Cl ,He 3Ag 。5、蔗糖在隔绝空气时加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断出组成蔗糖的元素有 。6、 (2013年南京)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阴阳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附录2: 1、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3、下列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H BN2 CH2O D2H4、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用品中,氟、钙、碘、铁指的是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B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 C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6、下列关于水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氧和氢气组成 B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7、对CO2、MgO、O2三种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氧分子 D都是化合物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B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2个氧元素和1个碳原子组成的D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5个氧原子和2个磷原子构成的9、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是16 B原子个数是14C相对原子质量是28 D质子数是1410、有A、B、C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 ( )A同种原子 B同一种元素 C不同种元素 D同一种分子1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u BO2 CH2 D2O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两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3、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