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2...ppt_第1页
翻译理论与实践-2...ppt_第2页
翻译理论与实践-2...ppt_第3页
翻译理论与实践-2...ppt_第4页
翻译理论与实践-2...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严复的 信达雅 与泰特勒的 三原则 徐光启及其翻译西方传教士及其翻译洋务派的翻译 傅兰雅 马建忠康梁的翻译思想严复的翻译思想 中国启蒙时代的翻译理论 明末至民国初 欲求超胜 必须会通 会通之前 先须翻译 徐光启 1562 1633 的翻译思想 会通 指对翻译之作的 领会 与 贯通 也指将西方科学技术与中国学术传统的 融合 与 并蓄超胜 强调翻译的社会功能 翻译 是起点 会通 是实践 超胜 是徐光启的最高追求 继承传统 而 不安旧学 翻译西法 但又 志求改正 这样才能超越前人 超越西人 驳斥了汉语难译科技书的说法 阐明了汉语与世界上其它发达语言一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与自新力 傅兰雅 JohnFryer 1839 1928 最早倡导科技译名统一 并制定了译名的具体规则 论述了翻译科技书的选择方法 以及中西译者的配合问题 论述了中国必将靠翻译西方进步有用之书而获得新生与进步 马建忠 1845 1900 善译 夫译之为事难矣 译之将奈何 其平日冥心钩考 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 字栉句比 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 同异之故 所有相当之实义 委曲推究 务审其音声之高下 析其字句之繁简 尽其文体之变态 及其义理粗深奥折之所由然 夫如是 则一书到手 经营反复 确知其意旨之所在 而又摹写其神情 仿佛其语气 然后心悟神解 振笔而书 译成之文 适如其所译而止 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 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 与观原文无异 是则为善译也已 今日之天下 则必以译书为强国第一义 昭昭然也 梁启超 1873 1929 的翻译思想 故今日而言译书 当首立三义 一日 择当译之本 二日 定公译之例 三日 养能译之才 译当译之本 即译西国章程之书 译学校用之教科书 译政法之书 定公译之例 即统一翻译名词术语 能译之才 在于 学 通 即通书中专门之学 以及 文 通 即对译文文字的通达和原文文字的精通 译事三难 信 达 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 融会于心 则下笔抒词 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 难于共喻 则当前后引称 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 皆以为达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天演论 译例言 1898 严复的 信达雅 易曰 修辞立诚 子曰 辞达而已 又曰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 亦即为译者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 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 实则精理微言 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 用近世利俗文字 则求达难 严复的 信达雅 信 是忠于原作 达 是忠于读者 雅 是对文学语言的忠诚 信 达 雅虽然只有三个字 但体现了作品 读者 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 季羡林 2007 4 对 信达雅 的评价 一 信 译文须忠实于原文的内涵 意思 事实 语气 风格等 二 达 译文须尽可能充分地 明白晓畅地表达原文的全部信息 三 雅 译文须用规范化的语言 并达到尽可能完善的文字 语言 水平 还要适合译入语使用群体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 以使译作为其受众所便于理解 乐于接受或欣赏 信达雅 是一个相互补充 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的整体 沈苏儒 2006 对 信达雅 的评价 信 达 雅 为三维准则 一则要强调 信 达 雅 是严复的自律准则 二是要说明 信 达 雅 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整体 是一个标准之三维坐标 这三维坐标的关系是 译文要 信 辞必 达 意 辞要 达 意 必求 雅 正 曹明伦 2007 对 信达雅 的评价 信 达 雅 为三维准则 一则要强调 信 达 雅 是严复的自律准则 二是要说明 信 达 雅 是一个不容分割的整体 是一个标准之三维坐标 这三维坐标的关系是 译文要 信 辞必 达 意 辞要 达 意 必求 雅 正 曹明伦 2007 对 信达雅 的评价 钱钟书 fidelity intelligibility polishedstyleEugeneA Nida faithfulness smoothness eleganceL Venuti Fidelity clarity comprehensibility elegance fluency 信达雅 三字的英译 TranslationinRenaissanceandReformation MartinLuther 马丁路德 EtienneDolet 多勒 JohnDryden 德莱顿 AlexanderFraserTytler 泰特勒 MartinLuther 1483 1546 FatherofthemodernGermanlanguage LutherreformedtheGermanlanguageinwaysthatcanstillbefelttodayTranslationasanideologicalweaponoftheProtestantmovementagainsttheRomanchurch MartinLuther 1483 1546 principlesofmeaning orientedtranslationshiftofword order employmentofmodelauxiliaries 助动词 introductionofconatives 呼唤功能 wheneverrequired useofphrases wherenecessarytotranslatesinglewordsintheoriginaltext shiftsofmetaphorstonon metaphorsandvice versa carefulattentiontoexplanatoryaccuracyandtextualvariants Nida1964 15 EtienneDolet 1509 1546 Thetranslatormustunderstandperfectlythecontentandintentionoftheauthorwhomheistranslating Thetranslatorshouldhaveaperfectknowledgeofthelanguagefromwhichheistranslating SL andanequallyexcellentknowledgeofthelanguageintowhichheistranslating TL FiveprinciplesofgoodtranslationI EtienneDolet 1509 1546 fiveprinciplesofgoodtranslation Thetranslatorshouldavoidthetendencytotranslatewordtoword fortodosoistodestroythemeaningoftheoriginalandtoruinthebeautyoftheexpression Thetranslatorshouldemploytheformsofspeechincommonusage Throughhischoiceandorderofwords thetranslatorshouldbeabletoproducethetotaloveralleffectwithan appropriatetone FiveprinciplesofgoodtranslationII JohnDryden 1631 1700 oftenconsideredasthefirstsystematictranslationtheorist Triadicmodeloftranslation metaphrase literaltranslation paraphrase sense for sensetranslation imitation wherethetranslatorassumestheliberty notonlytovaryfromthewordsandsense buttoforsake 放弃 thembothoccasions andtakingonlysomegeneralhintsfromtheoriginal torundivisiononthegroundwork ashepleases Cowley sfreetranslationandmoreorlessadaptation Dryden sAuthor orientedDescription Criticizingmetaphraseasa verbalcopier Robinson 1997 172 andrejectingimitation foritis themostadvantageouswayforatranslatortoshowhimself butthegreatestwrongwhichcanbedonetothememoryandreputationofthedead ibid Imitationandverbal literal versionare inmyopinion thetwoextremeswhichoughttobeavoided ibid Proposing themeanbetwixtthem i e paraphrase Dryden sInfluenceonLaterTranslationStudies ThetriadicmodelbyDrydenexertsconsiderableinfluenceonlaterwritingsontranslation Munday 2001 25 TheEssayonthePrinciplesofTranslation 1791 AlexanderFraserTytler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