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1页
25 《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2页
25 《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3页
25 《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4页
25 《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世说新语两则情景导入在世说新语中,还有一则关于陈元方的故事,题目叫“元方善对”。故事是这样说的: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袁公问他:“你父亲做太丘令,远近的人们都称道他,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陈元方说:“我父亲在太邱,对有权有势的人用德来约束他们,对无权无势的人用仁来安抚他们,让他们各安其位。所以时间一长,大家越发地敬重他。”当袁公说当初他做邺城令时也是这样做的,并问他究竟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父亲”时,他说:周公和孔子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既不得罪袁公,又维护了自己的父亲。这个故事表现了陈元方圆滑的应对技巧。鲁迅先生说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希望同学们有时间也能读一读世说新语。字词积累辨音傅f(太傅) 骤zhu(骤雨) 絮x(棉絮) 奕y(神采奕奕) 凝nng(凝视) 哉zi(怪哉) 不fu辨形傅(太傅) 俄(俄而) 凝(凝视)博(渊博) 峨(巍峨) 疑(怀疑)搏(搏斗) 饿(饥饿) 释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艺:讲解诗文。未若:还不如,比不上。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才。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嬉戏,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丢下、舍弃。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 引:拉。 顾:回头看。通假字家君在不:“不”同“否”。句段赏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是文章开头的一句话,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篇章解读主题概括咏雪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韞的文学才华。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正方的故事,表现了小小的陈正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结构层次 内集 讲诗文咏雪 空中撒盐 咏雪 柳絮飞舞大笑乐 第一问第一答 普通交锋 作铺垫陈太丘与友期 两问两答 第二问第二答 义正词严 反驳客人写作特色咏雪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的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陈太丘与友期在写作上有两个特点: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2、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叙事简洁。疑难互动1、咏雪两个比喻哪个更好?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笑”前喻,“乐”后喻;为“柳絮”一喻而“笑乐”。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3、陈太丘与友期何以不入“夙惠”门?“夙惠”门是世说新语36门中的第12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所以还是放在“方正”门内为好。培优平台阅读古文,回答问题。推 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炼之未定 观者讶之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答:阅读解疑(参考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参考答案1、B 2、想到锻炼,此指反复思考 惊讶 详细 3、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忙,只要肯抓紧学习,就必定学有甩获。中考比照作业7、(苏州市,2005)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中有两处修改很精彩。下边的句子有的是修改前的,有的是修改后的,选择你认为是修改后的句子填入原文的横线上(只写序号),然后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改。 得走几万年, !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 ,也许还要小。 A好辽阔的宇宙海洋啊 B.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 C这些恒星只不过像大海里的砂砾 D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 答: 。 8、(河池2005)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 5月22日电(记者张景勇 边巴次仁) 红色测量觇标竖立在地球之颠,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同时展开峰顶连测;GPS测量设备、冰雪深雷达探测仪在峰顶开始工作22日11时08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迎来决战时刻: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珠峰测量顺利展开。9、(浙江省2005)浙江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分流,素为海内瞩目。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省人民正致力于将浙江打造成文化大省。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浙江”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1)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 栏目四: (2)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浙江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的浙江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化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50字左右) 备选文化名人:骆宾王、陆游、张岱、龚自珍、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艾青、琦君、余华、王旭烽、余秋雨 示例: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活着还被拍成了电影。 (3)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浙江的名优特产,如杭州的龙井、金华的火腿、宁波的汤圆等。请选择你所熟悉的浙江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培优作业阅读古文,回答问题。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败义以求生友人有疾,不忍委之11、翻译下列句子: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汝何男子,而敢独止?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12、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 ,特定环境是指 ,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13、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14、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 一句可以看出。参考答案1、ch nsh fu ycn zhu zi2、a不如;乘 b不久、一会儿;急 c差不多可以相比 d拉 e约定同行 f高兴地 g离开h丢下 i回头看 3、a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b(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到,(他)已经走了。 c真不叫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别人丢下,独自走了。d(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里。4、B5、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6、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7、B D“海洋”改为“宇宙空间”使说明更科学,因为“海洋”仅仅是地球上的一部分,用来比喻无穷无尽的宇宙不恰当,且与后文的“宇宙空间”不一致。“砂砾”改为“水滴”,能够与“大海”相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