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_第1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_第2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_第3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_第4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 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序言 自上证指数从07年最高点6124点跌落以来,人们总是用“跌跌不休”来形容A股。那么在我们看到的GDP依旧维持在7%以上的高速发展的情形下,为什么我们的股市却萎靡不振?从大学以来,我有计划的学习了一些股市投资的书籍,也买了些股票,但是和大多数散户相同,有盈利但多数是赔。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又创出1849点的新低。借这次课设我也打算从计量分析的角度分析一些对股市的影响因素,还有指数走势与相关数据走势的关系。2 变量选择:我选的三个变量:货币供应量M1增速,新股发行量,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选取这三个变量,主要是从一些专家们分析的一些股市下跌原因中找到3个自己觉得有些道理的,但是上证指数的走势真的和他们有关吗?还需要数据分析来证明。 M1:即狭义货币供应量,它等于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我认为货币供应量增速肯定会与大盘指数有某些关系,毕竟如果货币供应多的话,一部分资金必定会进入股市。吴戈(2012)在其M1 增速与上证A 股指数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中对M1 增速与上证A 股指数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和定量检验后得出:第一,M1 增速与上证A 股指数均具有较为明显的相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波动周期大约为3 年左右,波动幅度略有差异。第二,从长期动态关系看,M1 同比增速的波动与上证A 股指数间的关系存在显著性,M1 对股票市场的走势正向影响。第三,从短期动态关系看,M1 同比增速的短期波动对上证A 股指数存在正向影响,当上证A 股指数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能够以45. 05% 调整力度向长期均衡水平反向调整。对于新股发行量:截止到今天政府为了“救市”,仍旧在暂停IPO,我认为股市也是个供需平衡的市场,一味的发行新股,而股市资金并没增加,甚至减少的话,那么股市必然下跌。并且,目前阶段来看股市的作用就是为政府、企业融资。在股市高涨时,IPO也会大增。吴敏(2003)在其新股发行量与指数相关性研究中,通过统计不同时间段内的新股量与指数值做同步分析、异步分析,证明10周时间段看,股价指数与新股发行量成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存款准备金率:在国外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极少,他们动用的一般是利率,但是我国基于一些特殊原因,更多的动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资金在市场流动性。我印象中每次调整存准率,股市都会有大的反应。岳海峰(2013)在其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的非对称性影响分析中基于大样本事例研究的实证方法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与股市之间的关系。发现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股市之间存在一种非对称性的关系: 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对股票市场有很强的提振作用,而存款准备金率的升高并不能够抑制股市的上涨。我认为股市的涨跌绝不止受一两个因素影响,所以此次研究选取这三个变量进行分析。也探究一下,是否如很多人认为那样,股市和这三者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三数据描述具体数据如下:年份YX1X2X31994647.8726.210.97131995555.2816.85.32131996917.0218.938.291319971194.0916.5105.651319981146.711.986.30819991366.5817.798.11620002073.4816.0 145.68620011645.9712.793.00620021357.6516.8134.20620031497.0418.6783.64720041266.513.5854.887.520051161.0611.7813.807.520062675.4717.49351.11920075261.5621.1413.2714.520081820.819.06114.9115.520093277.1432.35260.3815.520102808.0821.19561.3318.520112199.427.85258.8221数据大体描述:上证指数基本是上涨趋势,但是也有反复。M1增速以一个几年周期在不断循环。新股的发行基本也是递增的,但有的年份也会突然降低,比如08年A股指数跌到1664点,新股发行也非常少。存款准备金率最初变化不大,近些年来一直是增加趋势,国家动用它来调整资金的流动性比较频繁。数据来源:上证指数来自同花顺软件,M1、新股发行量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存款准备金率来自新浪财经。四模型建立在序言中已经阐述过,我们选取三个变量分别为:狭义货币供给量M1增速、一段时期内新股发行量、存款准备金率。建立以下模型:其中Y是上证指数数值 是狭义货币供给量M1增速(%) 是新股发行量(亿股) 是存款准备金率(%)是常数项,(i=1、2、3)是待估参数,u是随机干扰项。五模型估计和检验对原假定模型进行OLS回归,得回归结果如下: (1.) (0.) (4.) (-0.)R2=0. F=9. DW=2. T=18对回归模型检验及修正: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721.1988表示三个条件不变情况下,上证指数大概会在721点左右,这符合实际情况,不是负数或非常大的数值。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M1增速每增长1个百分点,上证指数就会上涨19.53点,货币供应加速,市场资金充足,上证指数上涨,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新股发行每增长1亿股,上证指数会上涨6.07点,说明股市的上涨也会带来融资的增加,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存款准备金每增加1个百分点,上证指数就会下跌16.38点,存款准备金增加,市场资金就会减少,上证指数下跌也属正常,所以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2,统计推断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到R2=0.修正的R2=0.,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是可以接受的。F检验在=0.05,n=18,k=3时,查表得F0.05(3,14)=3.349.,由此可知,应拒绝原假设=0,接受0,认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T检验T0.025(14)=2.145,、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0.) (4.) (-0.), 其中 对应t统计量绝对值大于2.145,所以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新股发行量对上证指数存在显著影响,而其他两个变量对上证指数的影响不显著。3,计量经济学检验(1) 异方差检验利用White检验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由上表可知Obs*R-squared=13.22056,查自由度9的卡方分布值为16.919,13.2205616.919,所以接受原假设,表明残差是同方差的,不存在异方差性。(2) 自相关检验用Eviews的LM检验其2介自相关:Breusch-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F-statistic0.Prob. F(2,12)0.7972Obs*R-squared0.Prob. Chi-Square(2)0.7163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22/13 Time: 20:59Sample: 1994 2011Included observations: 18Presample missing value lagged residuals set to zero.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361.0708870.40020.0.6856X1-14.2973938.97815-0.0.7202X2-0.1.-0.0.8663X3-9.46.45493-0.0.8468RESID(-1)-0.0.-0.0.9398RESID(-2).5221R-squared0.Mean dependent var7.89E-15Adjusted R-squared-0.S.D. dependent var644.3263S.E. of regression752.5542Akaike info criterion16.34602Sum squared resid.Schwarz criterion16.64282Log likelihood-141.1142Hannan-Quinn criter.16.38695F-statistic0.Durbin-Watson stat1.Prob(F-statistic)0.RESID(-1) 和RESID(-2)对应概率可以看出,其不存在一介自相关和二介自相关,无需修正。六计量结果的分析最终方程为:因为我们引用数据到2011年,而单项数据2012年的现在也可查的,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为6.5%,新股发行量60.54亿(IPO因管理层暂停至今,所以数据为计算而得,且只有2012年1-10月份) 存款准备金率为20%计算结果为888.22,但实际指数2012年末为2269。这个结果在我意料之内,和预测结果很差很多,主要是新股发行量的问题,没有做出完全的统计。并且三个数据和上一年的统计数据差很多,从某种层面来说能反映2012年的经济状况不太正常,货币供应量竟然在我统计的年份里是最低得,才只有6.5%。新股发行更不用说了,管理层直接暂停了IPO。存款准备金率也维持在20%的高位。政策评价:从我得到的三个数据来看,我们国家2012年的货币供应实在很差,也可能是以前太高(和其他国家比),货币供应也侧面反映出经济状况,近些年各种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贸易保护政策的复燃,导致我们以出口带动GDP的模式越来越困难。货币、企业状况、股市三者也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我觉得国家近几年的扩大内需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我看到的基本是做一些基础建设,这些带动的恐怕只有一些相关大型企业,真正开发我们14亿左右人口的市场还需要中小企业的带动。这么大的市场,国外公司都争相抢夺,我们也该看的。所以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仍旧该致力于发展国内市场,在相关政策上继续照顾国内企业。新股发行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该把股市搞好,即使美国经济在不景气,道琼斯指数仍旧新高不断。我们的A股,还是存在很多制度缺陷,新股发行不能靠政策审批,要看市场的意愿,一味的想要多融资而发行新股,有点杀鸡取卵,长久来看对股市十分不利。七结论总的来说,这个模型还是不错的。开始我以为拟合度只有0.6多点,不太好。后来看网上说一些很多国内外专家做的模型到0.6已经很高了。基本上和我的预期也差不多,因为股市这东西兴起才20年多点,如果在几十年后再做这个研究,拟合度肯定还会更高。因为股市新兴起来,问题还很多,受影响的因素不单单一两个。M1和新股发行量与股市的相关性比较高,因为这两个和市场走势还是关联很大的;而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变量选的不太好,首先是2000年之前,政府调整它很少,之后可能是货币供应过多,政府有意的在逐步提高存准率。进一步研究的话,我觉得可以具体到每个月的数据,但是之前找月度数据十分难找,不过从月度数据更好的反映股市的变化情况。做完之后我发现新股发行量这个变量也有问题,应该找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更有说服力,并且融资不仅表现在新股发行,还有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等等。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变量的引入,主要是观察几次调整它股市都会有巨大反映,我试图去找到它长期和股市的关系,不过它的调整不会特别频繁,因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一直变不太可能。从模型角度来看,应该换掉这个变量,暂时想到的有:股民新开户情况(一般来说,股市表现好开户人数会增加)、cpi(cpi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等等)、欧美国家或日韩的股市指数(随着经济全球化,股市互相影响也是一方面,可以看看和哪个地区的股市关联更高)、基金的总规模(基金有很多种,那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