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河源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河源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河源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0卷第 1期2010年 2月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HU IZHOU UN IV ER S ITYVo l1301No11Feb12010河源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温志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 广东 河源517000 )摘 要 :河源市水资源丰富 ,但已出现污染 、浪费和水土流失现象 。保护水资源应做好体制 、宣传 、目标 、管理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对水资源利用问题的合理建议与应对措施 ,将对河源市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实现经济 发展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河源市 ;水体污染 ;水资源浪费 ;利用 ;保护中图分类号 : X52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671 - 5934 ( 2010) 01 - 0080 - 04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 , 是城市必不可少生存和发展的要素之一 。水资源状况将直接影响工 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水资源是城市续发展的保证 。河源市水资源丰富 , 素有“粤东宝库 ”之称 , 河源 最重要的水资源以水库和河流形式存在 。华南地区 大水库 新丰江水库在其境内 , 蓄水量达 139 亿 方米 ,水库面积达 370 平方公里 ,水库水一直保持在 家地表水 I - II类标准 , 是国 内罕 见 的 优质 淡 水资,成为香港及珠三角西岸城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区 。 经河源 境 内 最 主 要 的 河 流 东 江 , 亦 是 惠 州 、深、东莞 、香港人民的母亲河 。它流经广东省河源市 ,惠州市折向西 ,过东莞市流入珠江 ,在狮子洋出虎门 海 , 此江关系着东江下游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港的繁荣稳定 。近年来 ,河源经济发展迅猛 ,逐步走出“园区式 、规 大 、发展快 、效益好 ”的工业发展立市之路 。但是 ,工 高速发展给环境特别水资源带来了污染 。一方面 , 着河源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 人口的不断增加 ,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城 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另一方面 , 水资源受到 染制约了本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 甚至对其它城市的经济和生活用水亦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 了解河源市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 保护措施 , 对于河源市以及其它相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现状由于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和其它人为因素的破 坏 ,河源水库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地存在 ,部分地区的工 程性缺水较严重 , 水土流失防治 、生态环境建设 、水质 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任务十分艰巨 。(一 )工业与水体资源污染如表 1 所示 ,我们对河源水质采用抽样检测 ,结果 表明工业有机物和细菌指标依然是饮用水源水质的主 要污染项目 ;在水库 、湖泊水资源中主要污染项目为总 氮 、总磷 、氨氮和高锰酸盐 , 部分检测点存在某些指数 超标的情况 ,同时富营养化问题不容忽视 ; 河段的主要 污染项目为氨氮 、粪大肠菌群 、耗氧有机物和总磷 , 主 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氧 、高锰酸盐指数 、非离子氨和亚硝 酸盐 ,呈现较明显的有机污染 ; 按县区水源情况分析 , 水质较好的县区为源城区 、和平县 、东源县和连平县 , 水质较差的为龙川县和紫金县 。表 1 水体污染检测结果饮水源主要污染项目水库 、湖泊主要污染项目河段主要污染项目水质较差地区工业有机物 、细菌总氮 、总磷 、氨氮和高锰酸盐 ,富营养化氨氮 、粪大肠菌群 、耗氧有机物和总磷龙川县和紫金县注 : 水体水质状况采用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2007 年水质监测资料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 - 2002 )进行单项评价 。收稿日期 : 2009 - 11 - 28作者简介 :温志辉 ( 1982 - ) ,男 ,广东五华人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校企合作 。处于 I - II类水平 ,但其它有恶化的趋势 。 2005 - 2008快速发展同步 ,说明水质状况与工业化程度有关 。表 2 2 00 0 - 20 07 年各主要江河湖库水体水质情况年份水质标准综 述全市各大水库为 II类枫树坝 、新丰江水库为 II类 新丰江水库为 II类 ;枫树坝水库为 II - III类水质总体较好东江水系水质总体上良好 东江水系水质总体较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新丰江水库为 II类 ;其它各大主要河段和水库为 II - III类东江水系水质总体较好 ,其它恶化资料来源 :由河源市水务局提供 。从排污源情况看 , 河源市水体主要排污口集中在市区附近和工业园 。如表 3 所示 , 主要排污单位包括 居民 、工业和其它企业 ,包括生活排污和生产排污 。排污口大多常年排放污水 , 工业区受经营生产的影响出现间断性排污 。部分化工 、冶金 、有色等企业废污水的排向主要是东江 , 使得东江特别是下游地区水质有恶化的趋势 。地处市区的沿江桥下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 最大达 10m3 / s,而由于浓度过大等原因涉及到工业的地区排污对水源造成的影响较大 。(单位 : m 3 / s )表 3河源市主要排污口统计表排污口名称排放规律废污水排放量污水去向主要排污单位对水源造成的影响沿江桥下排污口下角排污口 塔下排污口 选矿厂排污口华嘉工业排污口常年常年 常年 常年间断东江东江 东江 东江东江源城企业 、居民源城企业 、居民 源城企业 、居民 源城工业 、居民华嘉工业区较小微小 微小 较大较大1011215115资料来源 :由河源市水务局提供 。侵蚀 188154 km2 。该市重点整治东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 ,共投入 治 理 经 费 1145 亿 元 , 初 步 治 理 水 土 流 失21790 km ,新建 、维修谷坊 16088 座 、拦沙坝 2346 座 ,沟(二 )水土流失与水资源浪费水土流失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 山区河源市也同样 面临水土流失的问题 。由于修路 、工业园区建设和部分山区矿山开发等人为因素 , 致使河源市大量土地遭受侵蚀 , 对民众生产生活和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 大危害 。如表 4 所示 , 至 2008 年止 , 河源市水土流失面积达 1999118 km2 ,其中自然侵蚀 1810164 km2 ,人为洫 435 万米 ,种水土保持林 126 万亩 、种草 11107 万亩 。经过近几年的整治 ,流入水库的泥沙明显减少 ,保护了东江水资源 ,使东江干流河源段长期保持在 II类饮用 水 。表 4 水土流失与治理情况表水土流失 ( km 2 )初步治理( km 2 )治理经费(亿元 )新建 、维修谷坊 (座 )拦沙坝(座 )沟洫(万米 )水土保持林(万亩 )种草(万亩 )自然人为18101641881541790114516088234643512611. 0782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 30卷河源市水资源面临另一严重问题是利用方式“粗”与效率较低 ,用水浪费情况较普遍 。目前河源市大 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 灌溉水有效 用系数仅为 0145 左右 ;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约为 017 kg,而 先 进 水 平 的 地 区 (如 河 南 ) 达 到 115 -210 kg;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 25 % 。大 水漫灌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表 5 水资源耗费情况表灌溉水有效系数平均单方灌溉水粮有效灌溉面积比率万元 GD P 用水量 万元工业增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用水浪费(m 3 )值用水量 (m 3 )食产量 ( kg )0145017较普遍25 %120020045%数据来源 :广东省水文信息网和河源市农业局 ,网址 : h ttp: / /www. gd sw. gov. cn /web / index. h tm l.如表 5 所示 ,河源市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 ,尤其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比较低 。 2007 年的数 显示 :河源万元 (人民币 ) GD P 用水量超过 1200 m3 , 为我国平均水平的 3 倍 ,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2 倍 ; 源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 200 m3 , 工业用水重 利用率约为 45 % - 55 % ,大致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用 量 ( 196 m3 )相当 ,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约 10 个 分点 。在日常生活领域 , 诸如街头洗车 、维护草坪 、清洗 板等经常浪费大量水 , 且均因无废水回收处理措施 常一次性使用 。出自健康考虑 , 部分市民抱怨或担 水质差而喜欢饮用纯净水 , 但由于纯净水企业技术 设备水平较低 ,生产 1 吨纯净水要耗费 3 - 4 吨自然。 1 (三 )水资源污染的影响 水资源受到污染将影响三个方面 : 一是威胁城乡民的饮用水安全 。河源市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来自东,水资源一旦受到污染将会严重影响河源市甚至东 下游如惠州 、东莞以及深圳 、香港等市居民的用水安。二是影响工 、农业生产及产品的质量 。部分地区期用污水进行灌溉 ,使得污灌区土壤遭到污染 ,从而 农作物带有一定残毒 。水污染对河源渔业同样产生 严重的影响 , 一些 污 染 严重 的 河 段已 经 鱼 虾绝 迹 。 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 。水污染严重的地区 , 一方面 水安全受到威胁 , 另一方面长期污灌 , 造成地表水 、 下水 、土壤 、农牧渔产品等的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 坏 ,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东莞 、深圳 、广州和香港等市 2000 多万居民的主要饮水 ,因而必须 走“低 污 染 、高 技 术 、园 区 式 ”、“金 山 银 山 ”和“绿水青山 ”兼具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提高水资源利用 、控制水资源污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实行适度开发需求管理的用水体制 , 加强东江流域污染联防 加快制定东江流域 、区域水量分配方案 ,建立覆盖东江流域各市 、县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 体系 ,全面实行总量控制 。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 合理划分流域与行政 区域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权责范围 , 加强流域水资源 的统一规划 、统一配置 、统一调度 。 2 对新丰江水库调控的东江流域 ,要实施全流域跨市污染联防制度 ,重要闸坝坚持小流量 、长流水 ,充分发挥水体自然生态自净 作用 ,保证下游生态用水质量 。加强跨市区流域的协 调管理 ,建立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 、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及跨行政区污染事故的应急协调处理 机制 ,协调解决跨地区重大环境问题 。(二 )加强法规宣传 , 增强民众保护水文生态环境 意识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 、报刊等新闻媒体以及广告 、专栏 、展览等多 种 形式 , 广泛 宣 传 水的 重 要 意义 和 作用 、水危机以及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和节约用水的重 要性 ,宣传水污染防治法 、水土 保 持 法 和防 洪法 等法律法规 , 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 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 3 (三 )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目标 , 大力推进节 水型社会建设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的节水改 造 ,大力推广喷灌 、滴灌和管灌等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 技术 ,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 ;工业领域在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的基础上 ,重点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 ; 城市 生活领域加强供水和公共用水管理 , 全面推行城市节二 、河源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对策总体而言 ,河源市水资源在广东地级市中总量和 均量相对丰富 ,但存在利用程度不高 、污染加大和浪 普遍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河源市地处珠三角 围 ,地理位置优越但经济落后 ,发展经济的同时负责点 ,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做到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 , 依法向有关部门提 出限制排污的意见 , 加强市界和重要控制断面的水质 监测以及入河排污总量的监控 。强化饮用水水源区保护和监测 ,加快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 ,保障人民 群众饮用水安 全 。制 定流 域 开 发和 保 护 的控 制 性指标 ,合理确定主要江河 、湖泊的生态用水标准 , 加强水 利水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估论证 ,保持河流合理流量 。(五 )构建东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 东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是某一区域的事情 ,保护上游生态环境将使整个东江流域受益 。东江流域下游受益区应该为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 的资金 、技术等方式的补偿 ,以保障上游区域生态保护然会对该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失 , 使得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东江流域下游相对富裕的受 益区有责任对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对生态保护工作进 行经济补偿 。 5 对于上游保护水质环境的机会成本 ,下游应建立水质保护反哺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跨市 、跨 流域的供水补偿政策和办法 , 以此调动上游保护优质水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保障上游水质达标 。因此 ,为了协调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以及流域中 下游地区的利益平衡关系 , 应尽快建立东江流域各市政府间有关于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联系会议制度 , 启动关于实施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和标 准 、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确保提供稳定优质水源的责任等问题的协商进程 。参考文献 : 1 刘宝 , 廖声萍 . 水资源的现状 、利用与保护 J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 2007 , 29 ( 6 ) : 1 - 11. 2 易敏利 ,唐雪梅 . 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困境及其解决思路 J . 生态经济 , 2007 ( 12 ) : 77 - 78. 3 徐玉宏 . 阜阳市水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J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008 ( 3 ) : 12 - 14. 4 张彤 . 水资源节约利用与流域经济发展 J . 经济学家 , 2006 ( 2) : 118 - 120. 5 李群 . 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D .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 2007: 16 - 17.【责任编辑 :肖力华 】The Prob lem an d C oun term ea sure in U s in g W a ter Re source s in Heyuan C ityW EN Zh i2hu i( College of B usiness M anagem en t, H eyuan Poly techn ic College, H eyuan 517000, Guangdong Ch ina )A b stra c t: Though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