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柳宗元的散文创作_第1页
【课外阅读】柳宗元的散文创作_第2页
【课外阅读】柳宗元的散文创作_第3页
【课外阅读】柳宗元的散文创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柳宗元的散文创作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九年(793),柳宗元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798),中博学宏词科,此后仕途颇为顺利。贞元十九年(803) ,任监察御史里行(御史见习官)。顺宗永贞元年(805)开始,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变革集团,任礼部员外郎。王叔文集团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就是永贞革新。但是永贞革新依靠的只是一个中风失语的顺宗,而面对的是大宦官、大官僚的联合阵营。所以,顺宗在位不过半年多,就被逼让位给长子李纯(宪宗),永贞革新以惨败告终。柳宗元和参加永贞革新的其他官员同时遭到贬谪的处分。柳宗元先是被贬永州(今属湘南)司马,十年后,再贬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官职虽有升迁,贬所却更僻远。当时和柳宗元一起被贬的还有著名诗人刘禹锡。朝廷曾经要把刘禹锡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市西),那里地理条件比柳州更艰苦。柳宗元想到刘禹锡要随身奉养老母,便主动请求朝廷,要和刘禹锡更换贬所。后来刘禹锡改贬连州(今广东连县),没有去播州,这件事,表现了柳宗元舍己为人的品格。柳宗元在柳州任上,为当地百姓作了不少好事,特别为人称道的是,帮助当地的奴婢获得人身自由。柳州地区,“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柳宗元规定奴婢可以赎归,无钱赎回的,可按时间计算应得的工钱,以工钱抵债务。元和十四年(819) ,柳宗元在柳州病逝,终年47岁,有柳河东集。柳宗元古文柳宗元古文创作数量颇丰,主要有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四类,其中山水游记和寓言在文学史上评价最高,最受人欢迎。柳宗元被贬时期,心情极为悲愤、抑郁,他往往借山水景物抒发内心的积郁、悲情。他在永州作的与李建书中说:“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虽然出游的快乐是短暂的,但毕竟能减轻他精神上的负累,而且他往往能把山水引为知己,与之同病相怜,从而渲泄内心的悲愤。柳宗元最著名的山水游记,是在永州作的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一组游记所写的山水之美,几乎都是作者亲身观察、体验后发现的,所以这些游记不但描写了山形水态,而且记叙了作者探寻发现美的过程。这些奇异美丽的山水景物为世所弃、为人冷落,不免使作者联想到自己怀抱利器而被弃绝在异域遐荒的命运,如他在小石城山记中所说:这些山水,“不列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所以他对山水花鸟虫鱼绘形绘色的同时,也溶入了深深的感叹,人情物态契合无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精品,其中像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进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一。文章开头先用移步换景法,让人渐入佳境,到达水潭。写潭水之清,从两方面着笔,一是写潭底岩石之形状;一是写水中鱼之动态。这一段文字,深得郦道元水经注之神髓,文笔既简练,又传神,可谓穷形尽相。而且表现了作者此时暂得放松的心情。篇末写潭边环境凄清幽邃,又流露了贬谪中人“岂复能久为舒畅”(柳宗元与李建书)的悲苦心态。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愚溪诗序),他敏于观察,善于刻摹,又带着爱物怜己之心,将深山野岭中为人冷落荒废的景物,哪怕是一丘一水,也写得多彩多姿,形神毕肖。如写钴鉧潭西小丘上的石头,“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鉧潭西小丘记)写小石涧,“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石涧记);写林木,“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郁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袁家渴记)刘熙载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说:“柳州记山水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艺概文概)这个评语无疑是中肯的。但柳宗元不仅能把丰富生动的自然美逼真地再现出来,同时又能在客观的自然景物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感受,使山水富有情韵,因此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真正美的文学,是后世山水游记文学的典范 。柳宗元的寓言名篇有三戒、蝜蝂传等。三戒的作意,是为了讽刺一些“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殆于祸”(三戒序)的人。三戒包括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写群鼠在主人的庇护下肆无忌惮,干尽坏事,但主人一走,它们的末日也就来了;临江之麋写一只麋鹿,因受主人宠爱,而敌我不分,终于被狗吃掉;黔之驴写一只蠢笨的驴子,被小老虎看破底细,遭到杀身之祸。这三个故事,写了三件柳宗元认为应该警戒的事,对世态的讽刺,很深刻,富有哲理的意味,文笔也相当生动,妙趣横生。蝜蝂传则是写一种贪取重物而且好往高处爬,终至坠地而死的小虫: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固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这种贪财好高的小虫,显然是影射那些“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的人,立意深刻,让人深思回味。寓言文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常被用来作为比喻,阐述某种观点。寓言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是在柳宗元的手里,因此,这是柳宗元对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柳宗元的人物传记也很出色,如段太尉逸事状,对正直官员段秀实生平事迹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只写了几件事,但是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柳宗元传记文的代表作。童区寄传,记叙一个牧童智杀强盗,英勇自救的故事,很富于传奇色彩;种树郭橐驼传,用郭橐驼种树的经验,说明治政必须清静无为。柳宗元的论说文以封建论、捕蛇者说等为代表,体现了他对哲学、政治、社会等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捕蛇者说揭示社会矛盾,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以赋税与毒蛇相比,通过捕蛇者三代的悲惨经历,揭露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社会现象。文章不但以具体事实、数字,正面批判,而且还深入刻划捕蛇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令人为之动容。韩愈、柳宗元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为文体文风的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推翻了长期以来骈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