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种 34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植物新品种 34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植物新品种 34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doc_第3页
植物新品种 34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doc_第4页
植物新品种 34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新品种 34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改善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功效和地位日趋凸显,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植物是城市绿化的主体,丰富多样的植物是合理构建城市绿地群落和提高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引进、繁育植物新品种,有利于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完善城市生态结构,促进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 植物新品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概况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全国各地都亟需开发和应用更多的植物新品种,以丰富城市绿化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特别是一些冠形优美和彩叶的品种,更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亮点品种。近几年,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已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北京市在城市建设中引进植物新品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北京地区常用树种有100150种,其中新树种如杂交马褂木、七叶树、朴树、红花忍冬、红花锦带等70多种,其中大多数都适应北京的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更有效地保护野生花卉资源,为首都绿化增加植物新品种,还成功引种了具白色叶脉、叶背银白可做垂直绿化植物的花叶爬山虎;在北京地区生长期和花期均可达11月中旬的地被植物无毛紫露羊;适于北方露地栽培,株型美观,可做林下配置的蕨类植物荚果蕨;新型宿根地被花卉福禄考,经采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使其在春、夏、秋季如一片花毡,十分绚丽。这些植物新品种对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强,能较快地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另外北京市引人了美国红栌和北海道黄杨等具有独特色彩及生长特性的树种,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 上海市在城市建设中引进植物新品种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早在2001年就计划用3年时间,把引进300多种植物新品种列为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城市环境建设,使上海城市绿化树种由500种增加到800种。目前,臭椿、柿树、红梗枫、熊掌木、红王子锦带等乔灌木以及花叶长春蔓、黄花铁线莲等地被和藤本植物已在上海城市绿地广泛应用。同时,还引种杂交马褂木、大叶樟、加拿利海枣、金合欢、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美国红栌、伞房决明等。多样性的植物品种,不同的植物形态,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景观,提高了城市绿化水平。又如,上海在浦东通往浦东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两侧构建以竹为主景的园林景观,向世人展示了城市景观融合东方园林艺术的独特神韵;这是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展观赏竹种选育新技术推广的成果。竹子是中国独具特色并为人民群众青睐的优良园林植物,近年来,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 重庆市针对目前适合作中下层绿化的花灌木种类非常单调,不能满足城市绿化发展需要的现状,根据植物引种的气候相似论原则,以异地移植或采种的引种方式,筛选出适应重庆地区生长的9种优良花灌木植物:“玫瑰”木槿、滇金丝桃、伞房决明、矮生紫薇、绣线菊类、假连翘、欧洲火棘、熊掌木、女贞叶忍冬,并扩繁批量苗木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 花园城市新加坡为了使城市环境建设实现植物生态化,进行了20多年不懈地努力。1971年以来,新加坡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最初新加坡种的是桉树一类的速生树木,随着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开始选用芒果、番石榴、红毛丹和木菠萝等有经济价值的果树以及观赏性灌木,后来又有计划地引入木桂属植物和肉桂等开花的树木,把整个国家装扮得红绿相间美不胜收,因而成为世界上有名的花园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必须满足时代的要求,提高植物多样性的计划措施已提到园林景观建设的议事日程上。城市的公共绿地在绿化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注重植物新品种的引用,形成较独特的景观效果已成为一种趋势。如南京市小桃园公共绿地的建设,结合历史和文化的特色引进多个桃花品种,经合理配置,建成较大规模的桃花景区,每年初春桃花盛开游人如织,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又如武汉磨山植物园广泛收集梅花品种,使各种花色、树姿的梅花汇集一堂,形成独特的梅花园景观,每年早春赏梅人络绎不绝等。这些绿地通过应用植物新品种,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景观,形成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以及独特的景观效果,从而兼顾经济效益与绿地环境保护,还促进了我国观赏植物育种工作的发展。为营建城市季相丰富的植物景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还注重彩叶植物的应用,纵观近几年华中地区城市绿化建设的彩叶植物新品种,主要有红罗宾石楠、美国红栌、紫叶矮樱、紫叶加拿大紫荆、红叶樱花。还有优美观赏乔木新品种巨紫荆,适应能力很强,形姿优美,它们在园林绿化中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综上可见,城市绿化建设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和普及,已成为当今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特点。2 植物新品种应用的重要意义不同城市地区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不同而处于不同的植物分布区或同一植物不同的地理生态种群,而城市绿化植物的拥有始终是城市营造生态环境不可缺乏的重要因素,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应用就是丰富城市植物资源库、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是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基础,对城市生态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21改善绿地结构 近年来在城市提倡生态化建设。城市绿化特别强调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而生态功能的发挥是靠植物来完成的。植物是城市绿化的主体和基础,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城市绿化本身就意味着要形成植物多样性景观。同时,绿量是体现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植物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需要进行多层次、多种植物混交的复层绿化,这一点没有植物的多样性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从城市绿地的作用看,合理应用植物新品种,积极发展多种类、多功能的城市绿地势在必行。22丰富城市植物种类城市的建设和开发,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主要影响是生物种类的下降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特别是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如何科学、合宜地应用植物新品种,以增加和丰富植物种类、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23丰富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绿地的功能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要加强城市绿地的自然化和突出地方特色,需要增加乡土植物特别是构建种群和优势种的使用;创造清洁芳香的环境,需要多种芳香植物来满足;城市绿化建设中一些具有突出景观效果的园林景点,这些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有赖于多种多样的植物配置模式,有赖于能够提供不同景观需求的各种各样的植物材料。而某些植物被大量的重复使用,不仅会使城市景观单调乏味,甚至产生严重的病虫害等不良后果,这就要求不断繁育、引进一些植物新品种,满足不同景观需求,为城市景观增色添彩。24有利于满足城市环境异质性的需要城市的环境状况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在空间上存在不同地区的城市、一个城市的不同街区之间的差异。在城市建筑物多,气温和地表温度高,热场效应显著以及街道、广场需要种植遮阴面积大,管理粗放,以及一些耐热、耐烘烤的植物品种;在厂矿区空气中的污染气体和粉尘比较多的地方需要种植对污染气体有抗性和吸附灰尘能力强的植物品种;在城市水资源缺乏的地方需种植耐旱和水资源消耗少的植物品种;在商业区、医院需要种植杀菌、除尘的保健植物;墙体和立交桥绿化,需要爬藤植物。总之,城市的各个部位绿化对植物的要求都不尽相同,需要推广应用新植物品种,丰富植物多样性,结合多种配置模式,实现城市绿地多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25有利于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植物、新优植物品种可以对市民起到一种科普教育作用,使人们更加理解大自然的创造力,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及生态景观功能,意识到植物绿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城市生态化的内涵,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3应用植物新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植物新品种的引种推广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植物引种本身也存在利弊,特别在目前大规模引种的情况下,更应该冷静分析,正确对待,确保绿化植物引种推广的健康发展,降低和避免引种本身可能导致的潜在危害。近年来,植物新品种的引种推广呈现出许多特点,推广品种数量偏多、规模明显偏大,驯化间隔时间缩短,甚至出现边引进边推广的现象,这种做法,尽管有利于满足城市绿化建设发展对新优植物的迫切需求,但也存在明显的无序状态和潜在风险。31植物引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遭到漠视 近年来,由于植物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涉足该领域。植物引种行为缺乏相关法规、条例和执法来限制和管理。许多引种单位和个人只根据局部利益的需要制定引种计划,引种工作缺乏全盘性、预见性和长期性,导致苗木结构不合理,重复引种屡见不鲜,甚至不遵循严格规范的引种程序,将所谓的缩短植物引种的推广周期视为“创新”和“新技术”,“当年引种,当年推广”竟被视为“成果”,浪费了宝贵的资金和时间,也给植物引种留下隐患。植物引种的基础是生态相似性原则,但在利润驱使下,违背自然规律的引种现象时有发生,如片面对热带风光的追求和理解,江南城市大规模引进南方植物,如棕搁科、按树属、榕属植物等,尽管近年暖冬和高投入的过冬保暖措施使一些植物侥幸过冬,但潜在风险和巨额投入风险不容忽视。32植物引种过于偏重外来品种,对地带性物种重视不足 植物引种常常青睐外来物种,特别是国外观赏品种,这种观念对苗木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绿化建设工作者往往过分追求“洋、新、奇、特、快”,淡薄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甚至将乡土植物视为“土、旧、俗、野、慢”,从而有意或无意地疏远甚至放弃乡土物种。外来物种的无序引进,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利的后果,如排挤本土植物、对野生生物缺乏友好性,异种花粉还可能导致人员和动物过敏症,从而使微生物和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不利于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也不易构建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等。33绿化植物育种工作非常薄弱,存在重植物品种引进。轻植物品种选育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新优绿化植物明显短缺,但目前大多采取快速简便的途径。大量从国外引进现成的品种进行快速扩繁;同时,对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多停留在直接挖取上,不重视新品种培育和育种工作,缺乏物种培育过程。直接挖掘的野生植物在城市环境往往不能表现其原有优良性状,往往生长不良,对野生植物资源本身也造成极大破坏。34缺乏植物引种安全性的认识和措施由于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植物材料交流相当频繁,使城市绿化植物引种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之一。绿化植物引种所带来的入侵生物不仅包括植物本身,植物材料还可能携带的危险性昆虫和微生物,更具隐蔽性,危害更大。目前在植物引种上,不仅在引种安全上意识薄弱,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不利于对生物入侵的防范。35新引进植物习性有待进一步了解许多新引进植物由于资料比较缺乏,有限的特性介绍又往往局限在一般性状描述上,如耐荫、耐半荫、喜光,喜酸性或碱性等,缺乏比较详尽而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栽培措施,植物间配置应用方面的资料则更为缺乏。外来植物的生长环境往往与引进地当地条件差异较大,短时间难以完成对新品种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限制因子的系统试验研究,有的品种只得边引、边种和边试,限制了对新品种栽培技术的科学指导。新品种应用部门对引种植物特性缺乏了解,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的错位也不利于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导致一些不恰当的植物应用配置方式,影响了新引进植物的推广效果。36新引进植物的配置应用方式不当,影响效果 由于对植物的习性缺乏全面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植物选择配置的科学性,如虎耳草、花叶活血丹、八仙花类植物种植在全光环境下,植株容易遭受日灼,叶片萎蔫、反卷和变小,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片面追求多样性也不利于新引进植物的推广,如有的部门将大量的新引进植物集中栽植在小块土地,虽然局部物种丰富度很高,但由于不同植物的习性不尽相同,单一生境条件往往不能满足所有植物的要求,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同样,将原有品种与新优植物割裂开来,也是新品种推广的误区,如一些单位往往将新品种统一种植,而将老品种排除在外;另外,将新品种以品种园形式块状栽植,也失去了利用新品种优化绿地群落结构的意义。37养护管理简单化 植物生长状态和观赏效果与养护管理密切相关。在目前引进植物的推广中,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养护措施,如过度修剪使部分植物的原来植株形态不能正常表现。像锦带花,多为大灌木,并形成繁花美景,但目前绿篱或地被的修剪方式,大大降低了观赏效果;红花口木花朵满树,花期长,并能多次开花,但许多绿地将其密植为色块,不仅完美的花树不复存在,开花量也明显减少,并容易滋生病虫害。 许多优良品种,特别是观花、观果植物需要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才能花繁叶茂,目前部分新品种的花朵变小和色泽变暗等都可能与土壤施肥不足有关。因此,加强土壤水肥管理,促进新植物的健康生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4 植物新品种应用的原则结合城市绿化建设的实际,植物新品种的应用遵循以下原则:41 遵循“适地适树”的种植原则根据城市绿地各个不同地段在光照、气温、水湿以及风力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合理设计,选种相应的植物新品种,使各种不同习性的绿化植物,与之生长的立地环境条件相适应,使绿地内选用的多种植物健康生长。42遵循与绿地功能要求相适应的种植原则 城市绿地的功能和效益是多样的、综合的,绿化植物种植是为实现城市绿地的多种功能服务。因此,在城市绿地实施植物新品种种植时,就要服从和适应于城市绿地的功能要求。植物新品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用途和应用方式相适合。同时,在绿地内进行乔、灌、草等多种植物品种复层结构的群落式种植,这是实现城市植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措施。43遵循“生态相似性”的原则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在同纬度地区的相同生态环境中选择植物新品种进行选育工作,并进行种植试验,在时间积累和实际成果的基础上选育出合适的植物新品种,从而形成生机盎然的城市绿化新景观。44遵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的心声。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引入植物新品种,实现植物多样性时,也就必须要有“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化观念。因此,选用的绿化植物新品种应具有观赏及环境保护功能,能适应和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增强的游赏的审美需求和希望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5开发应用植物新品种的对策与措施在城市绿化建设进程中,为保证科学、合理地开发应用植物新品种,应该要有一定的对策与措施,综述如下:51政策上加以引导规范植物引种部门,设置较高的“门槛”,形成准人机制;制定相关法规、条例来限制和管理植物引种行为;遵循严格规范的引种程序,并且制定系统性、预见性和长期性的引种计划。52完善植物引种安全防范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中规定,严格限制对农林牧渔业经济发展带来危险生物入境,建立引进植物潜在危害性的评估和认定技术。引种必须科学论证,进行风险评估,经过规定地点、时间的控制性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