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庐山云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通过品读,感受作者文笔的优美。 2、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文字,感受作者的文笔,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庐山云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 1、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美。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尽情地讴歌,尽情地抒写,千古佳句流传至今,你知道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这首诗(题西林壁)正是赞美了世界名山庐山的绮丽风景。你知道庐山吗? 3、是啊,这正是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由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下奇观庐山云雾(.课件显示课题)请读课题,再读,有云雾的感觉。 正所谓瞬息万变万万变,胜似梦境之迷离。就让我们吟着大诗人苏轼的诗迈步于庐山的云雾里,做一回神仙吧。(欣赏庐山云雾的风光片) 4、说说你此刻的感觉吧! 二、通读课文 1、想看看描写它们的文字吗?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喜欢它,就用心把它读通。 2、喜欢这篇课文吗?能读通它吗? 3、请你再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说说那些是你喜欢的段落。 4、把你喜欢的段落细细地反复地读读,把你的喜爱之情读进去。 5、读一段好文字能让人心情愉快,而快乐是需要传递的。你再来品读你喜欢的段落,然后想办法让你的伙伴也来喜欢它。 三、(根据学生意见)学习第三段 1指名学生说说喜欢的段落和理由。 (1)写了来时去时浓时稀时的情景。作者的观察仔细,用词准确,一段美文浑然天成,让我们更加迷恋庐山的万种风情。(这个句子个别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看着录象配音读。) 2、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富有韵味,读来口齿生香。 3、音乐能让朗读更加灵动飘逸。(配乐读) 4、庐山云雾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更加多姿多彩,的确是瞬息万变,趣味无穷啊(读总起句) 6、连起来读这一段。 四、学习第四段 1、雾多、时间长,总让人感觉如在人间仙境中。 2、时而时而,变幻莫测的庐山,正如一位仙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读出这种感觉。作者仅用“时而”两个分句就已写尽它的神韵。山与雾浑然一体,难分彼此。 3、至此,我们忍不住还要感叹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 4、我们把两段连起来读,配乐读。 五、小结说幻想: 作者的那支笔真神奇呀,庐山云雾真是千姿百态。还有待我们再去读去品,去欣赏,去融入其中。望着美丽的庐山云雾,你能说出心中的无限遐想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JJ 103-2019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
- 传媒广告代签合同全权委托授权书
- 江苏地区离婚财产分配与子女监护权约定合同样本
- 2025至2030中国大葱种植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医疗电源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硅片清洗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高效节能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定制安装合同
- 离婚协议中的子女抚养权争议调解与子女权益保护合同
- 足球赛事赞助合同范本:赞助商权益与赛事支持
- 夫妻财产分配协议及共同债务处理合同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数智赋能提质量学研细导促成长
- 2025滨州市劳动合同范本(示范文本)
- 202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智能楼宇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 2025年电信岗位认证考试题库
- 航空技术革新与发展趋势
- 口腔科国庆节活动方案
- 2025四川成都广播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弹性工作制激励机制设计-洞察及研究
- 骨软骨瘤恶变信号:识别、诊断与临床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