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流生态径流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 2 1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 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 根据组成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条件及各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分成四个结构 1 空间结构主要反映河流的水文地理 地貌 形态 水系组成 河网 湖泊 沼泽 海洋河口及其连接方式 3 河道地貌形态 顺直河道 弯道 汊道 江心洲滩 岸滩湿地 河道纵横断面形态 纵横断面形状 比降 河宽 水深 4 2 物质结构非生物物质 如水 泥沙 溶解质 生物物质 如动物 植物 微生物 生物种群及群落 5 3 能量结构太阳辐射 水流的位能 动能 海洋潮汐能的转换变化及水体间热能交换 6 4 水文过程和水文要素的周期性变化和统计特征及其影响下的空间结构 物质结构 能量结构的变化机制和变化特征 7 2河流的连续性及生态作用 河流连续体 8 河流四维模型 9 河流纵向的连续性 10 自然河道 11 生境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 纵向上的连续性 河流上中下游所流经地区的气象 水文 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很大差异 流态 流速 流量 水质以及水文周期等水文条件不同 上中下游这些很强的异质性的生态因子 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流域生境多样化条件 也就形成了物种的多样性 自然河流的蜿蜒性使得河流形成主流 支流 河湾 沼泽 急流和浅滩等丰富多样的生境 由于流速不同 在急流和缓流的不同生境条件下 形成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12 横向上的连通性 自然河流的横断面为非规则断面 有深潭与浅滩交错 浅滩的光热条件优越 形成湿地 供鸟类 两栖动物和昆虫栖息 积水洼地中 鱼类和各类软体动物丰富 它们是肉食候鸟的食物来源 鸟粪和鱼类肥土又促进水生植物生长 水生植物又是植食鸟类的食物 形成了有利于珍禽生长的食物链 在深潭里 太阳光辐射作用随水深加大而减弱 水温随深度变化 深水层水温变化迟缓 与表层变化相比存在滞后现象 由于水温 阳光辐射 食物和含氧量沿水深变化 在深潭中存在着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13 纵向 上 中 下游的连续性 筑坝切断了鱼类的迁移和洄游通道 泥沙拦截在库区 清水下泄加剧下游河床的冲刷 横向 与河滩 湿地 死水区 河汊的能量流 物质流联系 筑堤防 垂向 与地下水 不透水的混凝土或浆砌石块为护坡材料或河床底部材料 阻隔了与地下水的连通 限制了水生生物生长 时间尺度 河流生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4 3 河流的水文过程及特征的生态学效应 3 1河流的水文过程及特征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河流的水文过程主要包括水位 流量过程 水温变化过程 溶质径流过程和固体径流的过程 在天然状态下 河流的水文过程及特征是流域的地理 地貌 地质 土壤 植被及气候变化特征等要素影响的结果 15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具有涨落脉冲变化特征的次洪水过程 水文过程的年周期性变化特征 多年周期变化特征 年内和多年随机性变化特征 16 河流的水文情势和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决定了生物生命史过程中所需要的空间 物质 能量条件 影响了物种的分布 丰度以及水生动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17 水位和流量过程的变化使生物物质和非生物物质的输送特征发生不断的变化 不断的改变河道 岔道 支流和三角洲 浅滩 激流 深潭和净水区域等多元化生态环境的水流条件和物质条件 河流生物种群已经适应了这种复杂多变的生境格局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变化与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文情势直接相关 18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水文现象的日周期 年周期性变化 水体中所有生物的生命史过程已完全适应了这种变化特征 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繁殖 生长发育 成熟过程与河流水文过程的年内变化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19 河流中的很多鱼类的回游及其产卵 孵化同水温 洪水的上涨过程及流量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而滩地及河岸水陆交错带的植被同河水的洪水频率及洪水水位的高低相关 河流径流过程的变化是河流和湿地的植物 微生物 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生命循环的主要驱动力 洪泛区草原 水陆交错带植被 20 21 22 河流水文过程的年内和多年变化特征维持河流系统纵向和横向的连通性 控制着河流系统之间及同陆地 湖泊 海洋等相邻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 能量交换及生物交换 这种变化对于河流物种多样性及种群的生命力是非常必要的 纵向和横向的连通性的丧失会导致种群的隔离以及鱼类和其他生物的局部灭绝 23 3 2水文过程 水文特征的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 1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 河流的水文过程和生态系统会产生的变化由于污水排放使河流水质变坏 导致河流的水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遭受破坏 严重污染的河流会导致生物灭绝 由于水资源的利用和调用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 部分河流断流 部分水生动物 植物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24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使河流天然洪水过程消失 水量的年内分配改变 水文过程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减弱 水库大坝上下游的水文 水力学 温度及营养特征发生变化 同时大坝和水闸阻隔了河流 河湖 河海之间渔类和其他生物的输送和回游通道 使一些生物生命史过程中需要的物质 能量和空间条件丧失 对生物的多样性及种群的结构有重大的影响 25 2 河流径流过程及特征保护的重要性河流开发利用对水文过程和特征的改变将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同时会影响生物的资源量 人类活动造成的河流断流将对河流及周围地区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影响 河流水环境保护的内容 从水量 水质保护扩展到径流过程 水文特征的保护 生态径流问题的提出 26 4生态径流讨论 4 1生态径流的定义天然条件下随机变化的水文过程不会对河流的物种和种群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而影响的只是生物量及物种种群大小的变化 丰水年 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径流过程及其交替变化的水文特征都具有相应的生态响应和特定的生态作用 河流生态系统处在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健康生命环境中 正是这种变化确定了河流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种种群结构的特征 27 但是 对于河流来说 小概率的或是极端的水文现象对于河流的生态系统是不利的 如引起灾害的大洪水和枯水 而人类活动造成这些极端条件的加剧 因而我们可以提出狭义的生态径流的定义 即可以认为 保证河流天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径流量过程称为生态径流过程 28 广义的生态径流不只是满足生态系统需求的水的径流量过程 同时应具有天然状态下该径流过程的温度 泥沙 水质 营养特征 当这些特征在人类干扰下发生变化时 在原有的径流量条件下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条件同样会发生变化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 29 4 2生态径流的分类最小生态径流 是满足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条件所允许的最小的流量过程 而此过程所拥有的水量 可认为是河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 最小生态径流过程是要保证水生生物在每年的生命史周期中的最低生存条件 因此它的值应该是天然状态下水生生物所能容忍的干旱的极限 30 最小生态径流过程应同河道径流年内变化特征一样 是连续变化的 具有丰枯变化特征 在这种极限水文条件下 生态系统由于缺水所遭受的损害是可以恢复的 而在径流破坏期 河流中的流量过程小于河流在自然条件下的最小生态径流过程时 河流的水文条件超过了生态系统和一些物种的耐受能力 会导致某物种消失 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生态系统可能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 31 最大生态径流 河流满足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条件所允许的最大流量过程 在小概率洪水条件下 河流流量超过此过程时 发生破坏性极大的洪水灾害 河流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 同样会导致某些物种消失造成不可恢复的生态灾害 32 适宜生态径流 最小生态径流过程和最大生态径流过程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利的水文条件 而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物种种群结构稳定的径流过程是适宜的生态径流过程 因河流水文过程是随机变化的 适宜生态径流应具有明显的统计特征 并具有一个合适的变化范围 33 5 河流生态径流过程计算方法5 1生态径流过程的已有的计算方法 34 1 非现场类型标准设定法a 最小连续30天平均流量法对最小的连续30天平均流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 取80 保证率的值作为枯水期河流的最小生态径流 它的准确性取决于河流所在地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 在丰水期为扩大留在河网中的水量 最小生态径流量增大 特别是在有水库的情况下 此时最小生态径流可以采取50 75 保证率的最小连续30天平均流量 35 b 美国的7Q10法7Q10法采用90 保证率最枯连续7天的平均水量作为河流最小流量设计值 7Q10法70年代传入我国 主要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在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应用 36 c Tennant法Tennant法 即Montana法 是非现场测定类型的标准设定法 一般具有宏观的定性指导意义 通常 这类方法建议的河流生态用水会根据对生物物种和生境的有利程度给出流量级别 这里流量大小只具有相对意义 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为基础的河流流量推荐值见表1 37 表1河流生态用水等有关环境资源的河流流量状况标准 38 2 栖息地保持类型标准设定法a R2CROSS法R2CROSS法以曼宁方程为基础 该种方法的河流流量推荐值是基于这样的假设 即浅滩是最临界的河流栖息地类型 而保护了浅滩栖息地也基本保护了其它的水生栖息地 对于一般的浅滩式河流栖息地 将河流平均深度 平均流速和湿周率 湿周长与河床总长之比 作为反映生物栖息地质量的水力学指标 所有河流的平均流速推荐采用0 3米 秒的常数 39 3 增量法考虑的主要指标有河流水流流速 最小水深 河床底质 水温度 溶解氧 总碱度 浊度 透光度等 各种阈值 IFIM法根据这些指标 采用PHABSIM模型模拟流速变化和栖息地类型的关系 通过水力数据和生物学信息的结合 决定适合于一定流量的主要水生生物及栖息地类型 40 IFIM法所需要的定量化的生物资料的缺乏 使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传统的IFIM法将其重点放在一些河流生物物种的保护上 而没有考虑诸如河流以及包括河流两岸在内的整个河流生态系统 由此计算出的推荐的流量范围 并不符合整个河流的管理要求 41 5 2建议的计算方法 1 确定生态径流的准则生态径流过程应保持天然条件下河流的水文特征 洪水 枯水 周期性变化 生态径流不是一个常量 每个月生态径流量是不同的 在生态径流条件下 河道水流应当保持适合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空间 物质和能量条件 42 2 最小生态径流的确定方法现在河流流量受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大 所以为了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计算生态径流时要使用河流还原后的天然径流 43 在尽可能长的12个天然月径流系列中取最小值作为该月的最小生态径流量 以各月径流系列的最小值作为年的最小生态径流过程 因为在天然情况下水生生物已经安全经历过这样的最小径流过程 并且生态系统没有遭到严重的不可恢复的破坏 就说明在天然条件下 现在的河流生态系统能够忍受这个最小径流量过程 水生生物及其种群结构在这个流量条件下所受到的损害是可以恢复的 也可以用排除小概率事件的方法来确定最小生态径流 44 对于生态系统更为脆弱的河流系统 建议采用连续最小30天 60天 90天 最大30天 60天 90天平均流量系列的最小值来建立最小生态径流过程 连续历时的长短视河流的大小 水文特征和生物的需求而定 这种方法一方面体现了河流的水文特征 另一方面体现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对极端条件下的环境要素的耐受时间 45 3 适宜生态径流的确定方法对12个日历月的月平均流量系列进行统计分析 根据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种的生存繁衍的原则 确定枯水期 平水期 洪水期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月径流过程作为适宜生态径流过程 保证率的大小可据月径流系列的统计特征 河流形态 生物物种对不同时期的环境要素的需求 不同的气候区域来确定 46 4 河流水资源可利用条件河流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程度不是以最小生态径流为临界值的 其开发利用的原则应为 丰水年时对径流的拦蓄利用不得使河流量小于适宜生态径流量 而在枯水年时 对河径流的拦蓄利用不得使河流量小于最小生态径流量 以保持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恢复性 47 6长江中下游河段生态径流过程计算 6 1长江主要经济鱼类与水文特征关系分析 1 鱼苗量的变化与涨水期水量的关系分析长江的主要经济鱼类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是半洄游性鱼类 通常在4 7月分到长江的干流和一些支流繁殖 其产卵与水温 流量 流速及变化过程有直接的联系 在水文18 26 之间 河流涨水并有足够的涨水历时的条件下 将促进鱼类的回游 性成熟和交配产卵 鱼苗产量与涨水期水量有着一定的关系 见图1 48 图1 49 从图1中变化可以看出 鱼苗捕捞量的变化基本随水量的变化上下波动 1991 1994年 涨水期的水量呈下跌趋势 鱼苗量亦呈下降趋势 但从水温变化来看 1996年4月下旬水温即达到18 5 而1995年4月下旬水温为17 9 因此1996年比1995年进入繁殖期早 2000年长江夏秋季没有发水 四大家鱼 苗产量更低 50 2 四大家鱼 捕捞量的变化与年径流量的关系分析年径流量的大小与年鱼产量密切相关 如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 1954 1955年长江渔业产量达到历史高峰 长江七省市总的渔业产量达到42 72万t 而连续的枯水年份鱼类资源量亦随之下降 如1978年大通站的年径流量为6760亿m3 鱼产量仅有18 32万t 51 52 6 2长江干流生态径流计算 1 最小生态径流过程分析以长江宜昌 汉口 大通50年的月平均流量系列为基础 取其每个月径流系列最小值作为年最小生态径流过程 计算得长江干流3个主要控制站的年最小生态径流过程和各月最小生态需水量 见图3 53 图3三站最小生态径流 54 宜昌站最小生态径流年平均流量是8240m3 s 年最小生态需水量是2601亿m3 占年多平均径流量的59 42 汉口站的最小生态径流年平均流量是13200m3 s 年最小生态需水量是4180亿m3 占年平均径流量的58 31 大通站的最小生态径流年平均流量是17100m3 s 年最小生态需水量是5404亿m3 占年平均径流量的59 64 55 56 2 适宜生态径流计算使用逐月径流系列频率计算法计算干流的适宜生态径流过程 根据各站适宜生态径流过程可计算出其适宜生态需水量 宜昌站的适宜生态径流年平均流量是12500m3 s 年水量是3945 8亿m3 占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