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doc_第1页
九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doc_第2页
九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doc_第3页
九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doc_第4页
九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6学科:生物 年级:九年级 主备人:王玉德 审批:一、 知识要点 第七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的总称。其他证据:比较解剖学、细胞研究。马的进化过程趋势: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未一着地。前趾变化:431: 后趾变化:33-1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鸟的进化过程: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 鸟类古代鱼类 原始两栖类 爬行类 (最早的脊椎动物) 哺乳类生物进化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二、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加拉帕戈斯雀的喙的进化及原因由于环境条件(如食物、生物空间等)的改变,地雀的喙的形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环境。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内容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经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澄江动物群”被国际上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的海口虫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的地质年代推前到寒武纪早期,被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的一项惊人成就”。自然选择经典例子长颈鹿、桦尺蛾(知道它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会分析原因)例:英国境内有浅色和黑色两种桦尺蛾,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但是,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占多数,浅色桦尺蛾占少数。请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对此进行解释。答: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不易被天敌发现而生存下来,大量繁殖,所以数量多,浅色桦尺蛾体色在黑环境中目标最显著,易被天敌发现而不易生存下来,所以数量少。三、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祖先森林古猿(黑猩猩是与人最相似的动物)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类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通过埃及头骨化石发现,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具有语言,会用火、狩猎、制造工具)智人 阶段名称脑容量(mL)特 点南方古猿500两足能够直立行走能人550-750可能具有语言能力直立人1000最早用火、狩猎、制造石器、有语言能力智人1300-1500身穿兽皮衣、手执标枪和长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1用进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周围环境相似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神经调节的结果 D。动物聪明的表现2下列能使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最有利于生物进化的生殖 方式是 A分裂生殖 B营养生殖 C有性生殖 D出芽生殖 3. 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形成 了 A、原始大气 B、有机小分子 C、有机大分子 D、原始细胞 4.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 A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B恐龙灭绝的原因 C曼彻斯特地区深色桦尺蠖增多的原因 D孔雀开屏的原因 5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近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6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 B。原始大陆 C。原始海洋 D。原始森林 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杂 C.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D.由水生到陆生 8据自然杂志介绍:地球上树木生长的最高极限约为 122 米130 米。下列关于树木长高有极限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高空空气稀薄,影响了树冠的光合作用 B高大的树木更容易招致风折雷劈 C树木长高有极限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重力的存在制约了水分在树木内向上运输的高度9.达尔文发现在大 风经常袭击的可格伦岛上,昆虫的翅要么根强大,要么 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食物获得多少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 B “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C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11甲乙丙丁四个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 古生物学家发现:甲地层只有水生生物化石;乙地层的水生生物化石占多数;丙和丁地层的 陆生生物化石越来越多。由此看出 生物在生活环境方面的进化趋势是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陆生到水生 12.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B.伦敦桦尺蠖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 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 14关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 从个体小到个体大 D从水生到陆生15下列关于动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 B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爬行类 D原始的鸟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答案:D 16人们在寿光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 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C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D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17 下列对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B 由简单到复杂 C 由低等到高等 D 由水生到陆生 18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 由于人们滥用青霉素,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影响了。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细菌的适应能力特别强 B青霉素的药效很不稳定 C能抵抗青霉索的细菌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D青霉素使细菌发生变异,细菌产生了抗药性19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抗 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A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B细菌对抗 生素的选择作用 C产品的质量下降 D人类的体质下降 20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 ,其原因是 A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B繁衍后代的需要 C 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D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1达尔文在远离大陆经常刮大风的克格伦岛上,发现昆虫呈现翅发达或 退化的现象,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遗传变异 D。生存斗争第八 动物的行为一、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等;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生殖行为:能够是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社群行为: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二、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等。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老马识途、幼年的黑猩猩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学会用树枝“钓”白蚁吃。 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二考题训练例1、人的运动系统由( )组成。A、骨、关节和骨骼肌 B、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C、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 D、骨连结和骨骼肌例2、哺乳动物的运动并不是仅靠 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 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 系统、 系统、 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例3、动物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柬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2.下列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小鸟喂鱼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A B C D3. “孔雀开屏”属于A.觅食行为 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 先天性行为C.繁殖行为 先天性行为 D.攻击行为 学习行为 4.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会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红雀的这种行为是是先天性行为 是学习行为 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 B. C. D. 5.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乌贼喷墨 B萤火虫发光 C刺猬冬眠 D海豚转圈表演6.下列哪项是动物的学习行为A母鸡生蛋 B老鼠钻洞 C蜜蜂酿蜜 D黄牛耕田7. “飞蛾扑火”是一种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攻击行为 D、社会行为8.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21世纪教育网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C、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 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9.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10.下列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A公鸡报晓 B小狗算数 c蜘蛛结网 D蜜蜂采蜜11.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B.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蜜蜂主要通过嗅觉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21世纪教育网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12.杜鹃将卵产在苇茑鸟的鸟巢中,苇茑代为孵化和育雏,这种行为是A.防御行为 B.生殖行为 C.社群行为 D.觅食行为13.据CCTV-4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 B. C. D.14.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在这一事件中,汉王的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A. 学习行为 B.社群行为 C.取食行为 D.领域行为15.据报道,有一只刚失去幼崽的雌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不久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雌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B.C.D.16、连线题: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A警犬搜查毒品 a先天性行为B人被呛了咳嗽 C青蛙冬眠 b后天学习行为D鹦鹉学舌 17、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还形成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九年级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导学案7学科:生物 年级:九年级 主备人:王玉德 审批:二、 知识要点 生态系统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产者:绿色植物提供营养物质、能源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消费者:人和动物吸收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 分解者: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食物链与食物网: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生物富集: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生物富集常伴随着食物链发生。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以右图食物网为例) 知识要求: 正确指出生产者、消费者 。 正确数出食物链的条数 。 正确指出最长的或最短的食物链 。 知道生态系统从固定太阳能开始 正确指出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二、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其中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一部分单方向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有一部分被微生物分解。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a、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是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碳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和人在进行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动植物其残体或被微生物分解作用放出二氧化碳;被掩埋在地层中形成石油或煤,燃烧石油或煤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重新参与碳循环。这样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就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第26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同时,生物圈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1、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他们之间及其环境之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 举例:旱季来临,草原上的草逐渐枯萎,食草动物如斑马、长颈鹿等会迁往他乡,草原鼠类繁殖力下降从而减轻对草原的压力,当雨季来临时草繁茂,鼠大量繁殖,食草动物重返故里,食肉动物狮、豹也尾随而来。生态系统正是通过这种调节机制,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生态系统的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它会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人类的需要,人工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农场、大型养殖基地等各种高生产率的系统称为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不稳定,需要人类来维持平衡。人类需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态平衡。生态农业正是这样一种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基础题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上的羊 B河水中的鲫鱼 C湖中的生物 D一个池塘2、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一条是A草昆虫青蛙蛇鹰 B草兔羊狼 C草狐狸狼D.阳光草兔狐狸 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段时间内羊和狼的数量变化如以下曲线图所示(实线表示羊的数量变化,虚线表示狼的数量变化),分析该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羊和狼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狼和羊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D保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是大量捕杀狼4、据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生活着如图(三)所示的一些生物,请回答以下问题:(1)水、空气、阳光和土壤等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从草进行 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3)写出鹰在该生态系统中,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若为了杀灭草原上的蝗虫,喷洒了大量的DDT,那么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中, 体内DDT含量最多。(5)该生态系统除上述各类生物外,还有一类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成分是 。 5、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是 。(2)图中乙和丙的关系是 。(3)此食物网中有 食物链。(4)在该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是 。 (5)丙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所含营养级的数目是 。 (6)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提高题(2011台湾) 1.若人类吃的牛肉来自于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此食物链中,牛和人分别所扮演的角色依序为下列何者?(A)生产者、初级消费者(B)生产者、次级消费者(C)分解者、次级消费者(D)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2(2011台湾) 7.图(二)为某池塘生态环境中生物分布的示意图,图中哪一生物可用来合理推测太阳光会穿透到此池塘的底部?A鱼 B虾 C水草 D岸边植物3.“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4.下列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A. 草鼠蛇鹰 B. 草鹰蛇鼠 C. 鹰草蛇鼠 D. 草鼠蛇鹰5.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环境污染 B、消费者减少 C、食物链被破坏 D、缺水干旱6.下面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池塘中的鲤鱼 B东江湖中的所有生物C.草原上的全部羊 D一条河流8.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9.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表1为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10.某学生对右图草原生态系统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B、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C、若将狐捕杀,兔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D、狐、鹰、蛇与鼠是竞争关系二、实验探究题1.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 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人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 。(填字母标号)(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蛳、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2.在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成分是 。在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46小题第50小题。下图所示是某地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成分简图 (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将其初步发酵后作为添加饲料养猪,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