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公司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问题集.doc_第1页
发电公司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问题集.doc_第2页
发电公司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问题集.doc_第3页
发电公司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问题集.doc_第4页
发电公司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问题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问题集问题集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目次目次 汽机汽机 1 1 某电厂某电厂 2 号机组轴系振动处理号机组轴系振动处理 1 1 1 发电机前瓦的振动分析及处理 1 1 2 B 低压缸 5 6 号瓦振的处理 3 1 3 对 A 低压缸 3 4 号瓦振的处理 3 1 4 结论 4 2 某电厂某电厂 2 号机组四段抽汽管道泄漏分析号机组四段抽汽管道泄漏分析 4 2 1 宏观检查 4 2 2 化学元素分析 4 2 3 室温力学性能试验 5 2 4 金相分析 6 2 5 分析及结论 7 3 上汽上汽 600MW 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蒸汽温度内缸套管检查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蒸汽温度内缸套管检查 7 3 1 问题来源 7 3 2 问题介绍 7 3 3 原因分析 8 3 4 处理方法 8 4 由于密封垫问题导致的下缸温度高由于密封垫问题导致的下缸温度高 8 4 1 问题来源 8 4 2 问题介绍 8 4 3 原因分析 8 4 4 处理方法 8 5 高压主汽门热态下关闭时间变慢高压主汽门热态下关闭时间变慢 9 5 1 问题来源 9 5 2 问题介绍 9 5 3 原因分析 9 5 4 处理方法 9 6 高压主汽门 调节汽门门杆故障检查高压主汽门 调节汽门门杆故障检查 10 6 1 问题来源 10 6 2 问题介绍 10 6 3 原因分析 10 6 4 处理方法 10 7 中压主汽门故障检查中压主汽门故障检查 11 7 1 问题来源 11 7 2 问题介绍 11 7 3 原因分析 11 7 4 处理方法 11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8 高低压旁路调节门故障高低压旁路调节门故障 12 8 1 问题来源 12 8 2 问题介绍 12 8 3 原因分析 12 8 4 处理方法 12 9 疏水管道连接问题疏水管道连接问题 13 9 1 问题来源 13 9 2 问题介绍 13 9 3 原因分析 13 9 4 处理方法 13 10 疏水系统内漏疏水系统内漏 14 10 1 问题来源 14 10 2 问题介绍 14 10 3 处理方法 14 11 某电厂基建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某电厂基建中几个问题的处理 14 11 1 概况 14 11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15 12 某电厂几个汽轮机问题的处理某电厂几个汽轮机问题的处理 18 12 1 概况 18 12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19 13 某电厂一期工程几个汽机问题及处理某电厂一期工程几个汽机问题及处理 22 13 1 概况 22 13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23 14 信阳电厂几个汽机问题及处理信阳电厂几个汽机问题及处理 27 14 1 概况 27 14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29 15 某电厂某电厂 3 4 超临界机组几个主要问题超临界机组几个主要问题 32 15 1 概况 32 15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33 锅炉锅炉 39 1 1 某电厂某电厂 1 1 号炉高过 高再爆管号炉高过 高再爆管 39 1 1 现场情况 39 2 1 原因分析 40 2 某电厂某电厂 2 号机组高温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号机组高温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40 2 1 爆口宏观检查 40 2 2 化学元素分析和常温拉伸试验 41 2 3 金相分析 41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 4 分析及结论 43 3 某电厂某电厂 1 号机组高温过热器爆管事故分析和处理号机组高温过热器爆管事故分析和处理 43 3 1 现场检查情况 43 3 2 高温过热器及进口集箱结构图 44 3 3 破口外观检查 45 3 4 金属试验 45 3 5 预防措施及建议 48 4 某电厂某电厂 1 号 号 2 号炉气力输灰系统落灰及输灰不畅问题的分析处理号炉气力输灰系统落灰及输灰不畅问题的分析处理 48 4 1 情况介绍 48 4 2 问题分析 49 4 3 处理过程和结果及建议 49 5 某电厂某电厂 2 号机组水冷壁管爆漏分析号机组水冷壁管爆漏分析 50 5 1 爆漏经过 50 5 2 检查和抢修经过 50 5 3 泄漏和爆管分析 51 5 4 处理建议 53 6 某电厂某电厂 2 号机组水冷壁管超温氧化问题及其处理建议号机组水冷壁管超温氧化问题及其处理建议 53 6 1 概况 53 6 2 检查分析及结果 54 6 3 处理建议 56 7 某电厂某电厂 5 号机组增压风机投自动后炉膛压力波动大的原因检查及建议号机组增压风机投自动后炉膛压力波动大的原因检查及建议 57 7 1 概况 57 7 2 检查分析及结果 57 8 哈锅哈锅 1000MW 等级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问题等级锅炉水冷壁壁温偏差问题 58 8 1 概况 58 8 2 问题及分析 59 8 3 解决办法 60 9 某电厂一次风管煤粉沉积现象某电厂一次风管煤粉沉积现象 60 9 1 概况 60 9 2 问题及分析 61 9 3 解决办法 62 10 某电厂基建中吹管临时系统故障和空预器故障某电厂基建中吹管临时系统故障和空预器故障 62 10 1 概况 62 10 2 问题及分析 63 10 3 解决办法 63 11 某电厂基建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某电厂基建中几个问题的处理 64 11 1 概况 64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1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65 12 某电厂锅炉若干问题的处理某电厂锅炉若干问题的处理 67 12 1 概况 67 12 2 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9 13 某电厂风机及水箱等问题的处理某电厂风机及水箱等问题的处理 74 13 1 概况 74 13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74 14 某电厂一期工程几个锅炉问题及处理某电厂一期工程几个锅炉问题及处理 76 14 1 概况 76 14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77 15 某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某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 80 15 1 概况 80 15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81 16 某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某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 84 16 1 电厂及机组简介 84 16 2 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85 17 信阳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信阳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 87 17 1 概况 87 17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89 18 某电厂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某电厂电厂锅炉问题及处理 92 18 1 情况介绍 92 18 2 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2 电气电气 98 1 某电厂某电厂 1 号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缺陷及处理号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缺陷及处理 98 1 1 情况介绍 98 1 2 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98 2 某电厂某电厂 2 号发电机铁心温度过高调查分析号发电机铁心温度过高调查分析 101 2 1 概况 101 2 2 已完成的检查工作 103 2 3 分析意见 103 3 某电厂基建中高厂变故障的处理某电厂基建中高厂变故障的处理 104 3 1 概况 104 3 2 发生的问题 105 3 3 解决办法 105 4 某电厂电气问题的处理某电厂电气问题的处理 105 4 1 概况 10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4 2 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 106 5 某电厂一期工程几个电气问题及处理某电厂一期工程几个电气问题及处理 107 5 1 概况 107 5 2 一号机组试运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 108 6 某电厂某电厂 3 4 超临界机组主要问题超临界机组主要问题 109 6 1 情况介绍 109 6 2 发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09 7 某电厂某电厂 1 号 号 2 号发电机测温点异常问题的分析及处理号发电机测温点异常问题的分析及处理 111 7 1 存在的问题 111 7 2 原因分析 112 7 3 处理办法 113 8 发发 励三支撑结构机组的稳定轴承振动励三支撑结构机组的稳定轴承振动 114 8 1 问题来源 114 8 2 问题介绍 114 8 3 原因分析 114 8 4 处理方法 115 控制控制 116 1 某电厂某电厂 1 号机组号机组 DEH 控制器故障机组跳闸事故分析控制器故障机组跳闸事故分析 116 1 1 事故经过 116 1 2 原因分析 116 1 3 防范措施 117 2 某电厂某电厂 5 号机锅炉主控切手动压力波动分析建议号机锅炉主控切手动压力波动分析建议 118 2 1 现象 118 2 2 过程分析 119 2 3 建议 121 化学化学 122 1 某电厂某电厂 2 台台 600MW 超临界机组给水含铁量大超临界机组给水含铁量大 122 1 1 情况介绍 122 1 2 分析和建议 122 2 某电厂某电厂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机内冷水铜线棒堵塞案例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机内冷水铜线棒堵塞案例 123 2 1 情况介绍 123 2 2 发电机处理及分析 124 2 3 分析及及建议 126 3 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机组锅炉结垢速率高问题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机组锅炉结垢速率高问题 126 3 1 情况介绍 126 3 2 现象 126 3 2 解决办法 127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金属金属 128 1 大型铸件的缺陷大型铸件的缺陷 128 1 1 现象 128 1 2 原因分析 128 1 3 危害 128 1 4 处理方法 128 2 异物堵塞造成锅炉受热面管爆管异物堵塞造成锅炉受热面管爆管 128 2 1 现象 128 2 2 原因 129 2 3 危害 130 2 4 措施 130 3 奥氏体不锈钢氧化问题奥氏体不锈钢氧化问题 130 3 1 现象 130 3 2 原因 130 3 3 危害 131 3 4 措施 131 4 P91 P92 高温管道硬度偏低高温管道硬度偏低 131 4 1 现象 131 4 2 原因 132 4 3 危害 132 4 4 措施 132 5 奥氏体不锈钢弯管未进行固溶处理引起的爆管奥氏体不锈钢弯管未进行固溶处理引起的爆管 132 5 1 现象 132 5 2 原因 133 5 3 危害 133 5 4 措施 133 6 主蒸汽 再热蒸汽温度测点插入式管座泄漏主蒸汽 再热蒸汽温度测点插入式管座泄漏 133 6 1 现象 133 6 2 原因分析 133 6 3 危害 135 6 4 处理方法 135 7 关于关于 P91 P92 材料制作的主蒸汽管道 集箱问题材料制作的主蒸汽管道 集箱问题 135 7 1 可能存在的隐患 135 7 2 原因分析 136 7 3 危害 136 7 4 处理方法 137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汽机汽机 1 某电厂某电厂 2 号机组轴系振动处理号机组轴系振动处理 某电厂 2 号机系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 N600 24 2 566 566 超临界 一次中间再热 三缸四排汽 单轴 双背压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该机组于 2007 年 4 月第一次冲转 在空载状态下 7Y 轴振超过报警值达到 130 微米 同时低压缸瓦振偏大 通过两次启动 机会 电科院会同电厂相关部门判明了振动原因 并通过现场高速动平衡试验使汕尾 该机组振动达到优秀水平 1 11 1 发电机前瓦的振动分析及处理发电机前瓦的振动分析及处理 2007 年 5 月 12 日凌晨 01 45 冲转 冲转参数主汽压 7 63MPa 主汽温 384 6 再 热压力 1 1MPa 再热温度 321 4 给水流量 502 8t h 在 1500rpm 暖机 2h 后 升速至 3000rpm 06 13 定速 3000rpm 转速有 30rpm 的波动 后热工调整稳定 3000rpm 下 原始振动数据如表 1 1 所示 表 1 1 平衡前空载 3000rpm 原始振动数据 测点1 瓦2 瓦3 瓦4 瓦5 瓦6 瓦7 瓦8 瓦 X 轴振 2231402455156234 Y 轴振 28332727702713065 瓦振 38343838392422 空载 3000rpm 07 05 12 瓦温 8782807377867674 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 7 瓦轴振主要以工频分量为主 决定在电气试验后进行平衡 配重 在 6 7 瓦间低发对轮平衡槽安装平衡块 电侧对轮加重 413 克 汽侧 298 克 综合效果 707g 49deg 盘车 4h 后直接升速至 3000rpm 12 12 冲转 12 46 分钟定 速 3000rpm 平衡后 7 8 瓦轴振和瓦振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优秀 但 5 瓦轴振上升 20 微米 同时 5 6 瓦盖振报警 表 1 2 针对 7 瓦平衡的振动数据 测点1 瓦2 瓦3 瓦4 瓦5 瓦6 瓦7 瓦8 瓦 X 轴振 1824391792283127 Y 轴振 2427261993337842 瓦振 29383289851713 空载 3000rpm 07 05 13 瓦温 8782826980857472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图 1 1 5 6 瓦垂直盖振降速 Bode 图 1 1 1 振动问题分析 在盘车状态下 4 瓦处轴振有 40 微米的波动量 现场检查发现该瓦顶轴油在 11MPa 至 16MPa 间波动 在该 1 号机和另外一个同样机组的 1 号机启动中也发现同类问题 待转速上升 润滑油膜初步建立后波动量将消失 在空载 3000rpm 下 平衡前 7Y 轴振达到 130 微米 同时表 1 中的瓦温数据显示 6 瓦较相邻瓦温度高出 10 安装人员反映低发对轮找中心时存在 0 3mm 的高低差 致 使对轮把紧后 6 瓦所担负荷较大 而 7 瓦负荷较轻 从平衡前后的振动数据看 6 瓦 轴振动变化较小 5 瓦轴振变化较大 说明轴系振动以 6 瓦为支点呈 跷跷板 形式 5 6 瓦振在平衡后振动偏大 同时在稳定 3000rpm 后还存在爬升现象 调现场数 据进行趋势分析 发现振动爬升和低压缸胀差存在密切关系 振动随胀差上升而增加 初步分析 5 6 瓦振的增大与平衡后的热态启机工况对其也有较大影响 5 6 瓦振从图 2 1 的降速 Bode 图分析 可以看出在 2700rpm 之前振动在 30 微米 之下 但 2700rpm 至 3000rpm 间瓦振急剧爬升 在 3000rpm 下电侧低压缸疑似有一个 结构共振区 该共振造成座缸式轴承随缸体振动 表现出 6 瓦轴振只有 33 微米而瓦振 有 85 微米 降低瓦振的方法可以从减少激振力和提高刚度两方面入手 1 1 2 处理意见 1 对振动较大的 5 6 瓦进行翻瓦检查 特别注意复查瓦紧力和各个接触面的接触 情况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以提高瓦的刚度 降低其对轴系不平衡量的敏感程度 2 对电侧低压缸 A 低压缸 转子动平衡 减少激振力 两侧末级叶轮加反对称质 量 5 瓦处末级叶轮上加 380g 69 6 瓦处末级叶轮加 380g 249 加重方位均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从键槽处逆转向计算 3 对低发对轮的平衡配重进行调整 由原 707g 49 调整为 890g 78 增加的 约 185g 平衡块中 75g 加在电侧对轮上 汽侧对轮加 110g 汽电两侧对轮平衡块的弧度 中心对准 78 1 21 2 B B 低压缸低压缸 5 5 6 6 号瓦振的处理号瓦振的处理 按照上述处理意见 在机组停机保养期间 调整了低发对轮的平衡配重 同时在 B 低压缸两侧末级叶轮分别加反对称配重 并对 5 6 瓦翻瓦检查 2007 年 6 月 27 日 机组再次启动 振动如表 1 3 所示 通过低压缸配重 5 6 瓦振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 为了证明低压缸存在结构共振区 在停机前模拟了一次超速试验 将转速提升至 3050rpm 测试结果表明 在转速偏离 3000rpm 仅 50 转的条件下 低压缸瓦振有 20 微 米的下降 瓦振峰值正好处于 3000rpm 进一步证实了低压缸存在结构共振区的论断 在主机厂家没有对低压缸结构设计进行修正前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动平衡降低激振力 但要求平衡精度非常高 表 1 3 针对 5 6 瓦盖振平衡的振动数据 测点1 瓦2 瓦3 瓦4 瓦5 瓦6 瓦7 瓦8 瓦 X 轴振 2338503537183923 Y 轴振 2744424153286430 空载 3000rpm 07 06 27瓦振59575031352417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制定了进一步处理意见 通过动平衡处理 目前各瓦处轴振 均达到优秀 原来较大的 5 6 瓦盖振也降至 35 微米 但 3 4 瓦盖振仍偏大 空载下 3 瓦盖振 57 微米 4 瓦盖振 50 微米 可采用降低 5 6 瓦盖振的方法 在 3 4 瓦低压 缸末级叶轮加反对称配重 3 瓦侧加 185g 125 4 瓦侧加 185g 305 预计处理 后 3 4 瓦盖振将合格 同时轴振仍在优秀范围内 1 31 3 对对 A A 低压缸低压缸 3 3 4 4 号瓦振的处理号瓦振的处理 机组在 A 低压缸 3 4 瓦低压缸末级叶轮加反对称配重 185 克后 2007 年 10 月 17 日冷态启动 3000rpm 空载下振动如表 1 4 所示 本次平衡将 3 4 瓦盖振降至 30 微 米以下 机组轴振及瓦振均达到预期目标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表 1 4 针对 3 4 瓦盖振平衡的振动数据 测点1 瓦2 瓦3 瓦4 瓦5 瓦6 瓦7 瓦8 瓦 X 轴振 1725261833223923 Y 轴振 2427272440316124 空载 3000rpm 07 10 17瓦振47302425332417 1 41 4 结论结论 通过现场高速动平衡试验 目前汕尾 2 号机组振动已经达到优秀水平 为该机组 的顺利并网发电从安全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2 某电厂某电厂 2 2 号机组四段抽汽管道泄漏分析号机组四段抽汽管道泄漏分析 某电厂电厂 2 号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 600MW 超临界汽轮机组 其四 段抽汽管道于 2008 年 1 月 24 日发生爆裂泄漏 该管道规格为 508 12mm 设计材质 为 20 钢 2 12 1 宏观检查宏观检查 该管道裂口呈一条直线沿管道轴向分布 裂口边沿平齐 无明显胀粗和减薄 裂 口附近内外壁未见氧化痕迹 见图 2 1 割开后发现断裂面非常平齐 无塑性变形 基本呈一个平面 图 2 1 裂口形貌 2 22 2 化学元素分析化学元素分析 从抽汽管道上切割下来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见表 2 1 表中同时给出了 20G 的国标成分 参考 GB5310 8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表 2 1 抽汽管道的化学成分 CSiMnSPCrMoV 抽汽管道 0 0580 241 27 0 0050 0120 0370 0360 050 20 钢 GB5310 85 0 17 0 240 17 0 370 35 0 65 0 03550mm 壁 厚 a0 8mm 时 应加工成圆形试样 冲击试样的尺寸参考 GB T 229 1994 金属夏比缺 口冲击试验方法 中有关试样的标准 加工成标准夏比 U 型缺口冲击试样 考虑到原始管件上有一纵向裂纹 为了全面检查管件材料的性能 应在管件的纵 横两个方向各取试样 通过纵向试样的室温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实验 发现实验结果比标准值高出很多 为排除因实验设备引起的偏差 横向试样的室温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实验选择另一单 位进行 实验结果汇总后如表 2 2 所示 表 2 2 同时列出了 20G GB5310 85 材料 的标准力学性能值 由表 2 2 的实验结果可知 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 送检的汽机四段抽汽管道的强 度 无论屈服强度还是抗拉强度 和冲击韧性均远远高于标准值 而伸长率均低于标 准值 这说明管件材料的强度较高 而塑性较差 冲击韧性高主要是强度较高造成的 纵向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均高于横向 表明横向是管件的弱向 原始管件出现纵向 裂纹与横向性能较弱有一定关系 表 2 2 力学性能实验结果 取样位置 屈服强度 s MPa 抗拉强度 b MPa 伸长率 5 冲击韧性 ak J cm2 纵向 245 412 549 2449GB5310 85 20G 横向 216 402 2239 纵向 1 64569517256 4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纵向 2 66570020281 2 横向 1 52059022152 汽机四段 抽汽管道 横向 2 53559518149 2 42 4 金相分析金相分析 用电动砂轮机从送检的管件上割取金相试块 割下的试件经过机械研磨 抛光后 用 3 硝酸酒精侵蚀 然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组织观察与分析 抽汽管道的金相组织如图 2 2 图 2 3 和图 2 4 所示 图 2 2 为靠近裂口处管道横 向金相 图 2 3 和图 2 4 分别是远离裂口处管道横向和纵向金相 由组织观察可知 汽机四段抽汽管道的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以及一些颗粒状碳化物 靠近裂口处的组织 与远离裂口处的组织基本相同 组织均有一定方向性 图 2 2 抽汽管道靠近裂纹处基体 横向 的金相组织 500X 图 2 3 抽汽管道远离裂纹处基体 横向 的金相 组织 500X 金相组织 铁素体 珠光体 以及少量颗粒状碳化物 金相组织 铁素体 珠光体 以及少量颗粒状 碳化物 组织带状级别 1 级 组织带状级别 2 级 图 2 4 抽汽管道远离裂纹处基体 纵向 的金相组织 500X 金相组织 铁素体 珠光体 以及少量颗粒状碳化物 组织带状级别 2 级 2 52 5 分析及结论分析及结论 1 从裂口形貌看该裂口属于脆性裂口 2 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2 号机组四段抽汽管道的 C 含量约为 GB5310 85 标准中 规定的 20 钢 C 含量的 1 3 而 Mn 含量则约为 GB5310 85 标准中规定的 20 钢 Mn 含量的 3 倍 说明四段抽汽管道实际采用的材料不是设计的 20 钢 而室温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表明汽机四段抽汽管道的强度 无论屈服强度还是抗拉强度 和冲击韧性均远远高于 标准中规定的 20 钢性能指标 说明 2 号机组四段抽汽管道实际使用的材料还是可以满 足设计要求的 管道材料的金相组织也基本正常 由此推断此次爆裂泄露与管道材料 的化学成分 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基本无关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3 四段抽汽管道是在机组冲转后加负荷的过程中发生泄漏的 爆裂时 2 号机组尚 未达到满负荷 即从冲转到发生泄露的时间很短 结合各方面的分析结果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某电厂 2 号机组四段抽汽管道爆裂 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管道的材质或金相组织方面 极有可能是由于管道在爆裂处本身 存在某种不连续性 例如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线性缺陷等 而导致管道在工作温度和工 作压力均比较低的工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爆裂 3 3 上汽上汽 600MW600MW 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蒸汽温度内缸套管检查超临界汽轮机调节级蒸汽温度内缸套管检查 3 13 1 问题来源问题来源 上汽 某发电有限公司 2 号机 N600 24 2 566 566 3 23 2 问题介绍问题介绍 问题发生在投入商业运行后半年左右的时间 而且都是在第一次高压调节阀进行 单阀 顺序阀切换后 温度套管断裂部位都是在内缸中的套管末端 与内缸的焊接部位并未出现断裂 高压调节级同时被磨损 需返厂处理 发生问题后 轴向位移和推力瓦金属温度可能发生明显异常 带负荷受限制 也 可能无任何参数异常 设备损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3 33 3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这是制造厂材料设计上的问题 3 43 4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揭缸检修时 要对该测点的温度套管做专门的金属探测 并与厂家联系是否有必 要更换套管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4 4 由于密封垫问题导致的下缸温度高由于密封垫问题导致的下缸温度高 4 14 1 问题来源问题来源 上汽 600MW 机组超临界 4 24 2 问题介绍问题介绍 机组运行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 并且是下缸温度高 在多台机组上出现此问题 4 34 3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在检修中发现部份机组的一段抽汽管道穿缸部位密封垫装反 导致密封不正常 内缸蒸汽泄漏到内外缸夹层中 使得下缸温度偏高 还有部分机组是由于高压导汽管进汽缸的密封环不严 夹层中漏入高压蒸汽 蒸 汽从下夹层流向高排管道压降相对较小 漏汽量大 从而导致下缸温度高 4 44 4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第一次揭缸检修时 一段抽汽穿缸管密封垫进行检查确认 如现场不能确认 及 时与制造厂联系确认 检查高压导汽管密封环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及时更换 5 5 高压主汽门热态下关闭时间变慢高压主汽门热态下关闭时间变慢 5 15 1 问题来源问题来源 上汽 600MW 超临界机组 5 25 2 问题介绍问题介绍 冷态下关闭时间合格的高压主汽门 在热态下 机组跳闸或打闸后 主汽门关闭 速度慢 或在降到一个较低的阀位后 关闭速度明显减慢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5 35 3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阀门解体检查 可能会发现主汽门门杆密封面处严重磨损 磨损的颗粒卡在汽门 门杆表面 不但减慢了关闭时间 对门杆本身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 密封面磨损的原因可能在于阀门开启时油动机上升力过大 对密封面带来过大冲 击力 造成材料损坏 如果阀位的全开位整定不合适 也会加重冲击力 一般情况下 调节汽门先关闭 此时蒸汽压力作用在主汽阀芯前后 产生开方向 上的作用力 进一步延缓了主汽门关闭的速度 甚至关闭不到零位 当调节汽门再次 打开后 蒸汽作用力转为阀前大于阀后 产生关闭的作用力 此时可能会使主汽门关 到零位 5 45 4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在 DEH 逻辑设置中 修改主汽门开启逻辑 在主汽门开至 60 70 空行程 以后 进行速率限制 如 10 s 的速度 降低阀门开启的速度 减轻对密封面的冲击力 如运行中发现主汽门关闭速度变慢 在大修过程中 应对主汽门解体检查 对磨 损部位进行处理 大修恢复时 对阀门的调整应按照制造厂的要求进行调整 6 6 高压主汽门 调节汽门门杆故障检查高压主汽门 调节汽门门杆故障检查 6 16 1 问题来源问题来源 上汽 600MW 超临界机组 某厂 4 号机 6 26 2 问题介绍问题介绍 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上汽产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高压主汽门阀杆断裂严重影响了机 组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2005 年 7 月 1 日 22 时 13 分 4 号机组发生负荷突降 调节级压力在 2 秒钟内由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8 667MPa 下降到 7 077MPa 下降幅度 1 59MPa 同时机组负荷由 466 5MW 下降到 431 0MW 下降幅度 35 5MW 其后随着机组协调 CCS 指令增加 机组负荷逐渐恢复 6 36 3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高压主汽门阀杆断裂的原因为阀杆靠近上部连接螺纹处的防转销在装配过程中存 在偏差 造成阀杆没有旋到位 使螺纹存在间隙 运行过程中 本不该受力的防转销 承受剪切力 致使防转销剪切断裂 螺纹连接部分更加松动 造成阀杆比较薄弱的螺 纹齿根处应力集中 致使断裂 高调门门杆与十字头联接横销断裂 配合螺纹在关闭器压力冲击下大部分脱落 6 46 4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在机组大小修期间 对机组的高压主汽门 高压调门和中压调门对照设计图纸及 安装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检查 尤其是针对阀座 阀杆 油动机与阀杆连接等方面的检 查 对与实际不符之处尽快联系厂家 并取得厂家的书面回复 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立 即整改 对各主汽门 调门等关键部件进行金属检查 对各主汽门和调门的机械行程 进行测量 并与设计 投产时的数据进行比较 各阀门阀杆与油动机活塞杆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制造厂要求进行 尤其注意对中 缓冲行程 阀杆连接螺纹是否拧到底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以避免出现断裂 在机组启动时应严格按规定执行主汽门和调门严密性试验 若汽门严密性试验不 合格严禁进行超速试验 机组运行中应严格按规程定期进行各阀门活动试验 并应进行全行程试验 在运行中如果出现在同一负荷下各调门阀位出现异常增大 应立即考虑汽门阀杆 脱落或断裂的可能性 7 7 中压主汽门故障检查中压主汽门故障检查 7 17 1 问题来源问题来源 某电厂电厂 1 机组 哈汽 600MW 超临界机组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7 27 2 问题介绍问题介绍 运行中发现哈汽产 600MW 亚临界及超临界机组在进行主汽门严密性试验时不合格 勉强带负荷运行 机组带不上满负荷 检查确定是中压主汽门故障 解体后发现主汽 门门杆断裂 脱落于中压主汽门腔室内 更换门芯后于 2006 年 3 月 3 日 16 56 重新进 行主汽门严密性试验 结果合格 7 37 3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哈汽产 600MW 汽轮机中压主汽门是扑板式结构 问题都出在转动门杆上 上汽机 组的中压主汽门门杆是尺寸不合理 哈汽机组中压主汽门门杆可能是材质问题或者是 热处理问题 在多台亚临界及超临界机组上出现断裂故障 7 47 4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中压主汽门在受热初期不能正常关闭的问题 厂家建议车细门杆 扩大间隙 如 果在运行存在这类问题 应与制造厂家联系 协商处理方法 在检修期间对中压主汽门门杆进行金属检查 必要时换高等级材质 运行中定期 对阀门进行活动试验 8 8 高低压旁路调节门故障高低压旁路调节门故障 8 18 1 问题来源问题来源 某电厂 哈汽超临界机组 配备的德国 Bopp 由下部螺旋盘绕上升水冷壁和上部垂直上升水冷壁两个不 同的结构组成 螺旋与垂直管之间由过渡段水冷壁和水冷壁过渡段集箱转换连接 屏 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上部沿烟气方向分前 后 2 组 每组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 15 片 共 30 片 高温过热器布置在水冷壁折焰角上 共 35 片 高温再热器布置在凝渣管后 部水平烟道内 共 96 片 后竖井四壁由全焊接膜式包墙过热器组成 中间由中隔墙分 隔为前后双烟道 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后竖井前侧烟道内 由下向上分为低再一级 低再 二级 低再三级和垂直管组四段 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后竖井后侧烟道内 由下向上分 为水平管组和垂直管组两段 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下部 由下向上分为一级管组和二 级管组两段 上下管组均各共 192 片 省煤器管悬挂在低温过热器管处的吊挂管上 省煤器下方布置两台容克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 制粉系统为冷一次风机的正压直吹系统 配备两台公用的离心式一次风机 六台 中速磨煤机 燃烧器采用按 BHK 技术设计的低 NOX 旋流式燃烧器 HT NR3 前 后 墙各布置 3 层 HT NR3 燃烧器 每层 6 只 同时在前 后墙各布置一层燃烬风喷口 其中每层 2 只侧燃烬风 SAP 喷口 6 只燃烬风 AAP 喷口 后墙下层燃烧器配置微 油点火小油枪 其它 5 层燃烧器只在中心均配置单只出力 1120kg h 的小油枪 后将其 中 14 只改为出力 700kg h 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分为五级 依次为顶棚过热器 包墙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采用两级喷水减温 低温过热器至屏式过热器间布置有一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级喷水减温器 屏式过热器至高温过热器间布置有二级喷水减温器 再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依次分为二级 低温再热器 高温再热器 再热器系统调 温方式主要采用尾部烟气调节挡板为主 喷水减温为辅 辅助的喷水减温器布置在低 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 过热蒸汽减温水系统除原设计省煤器出口主路减温水外 在炉侧给水操作平台给 水主路电动门及旁路调门前增设一路辅助减温水 另外机侧汽轮机旁路系统采用容量为 35 的一级大旁路系统 启动初期再热器处 于干烧状态 风烟系统设计将脱硫增压风机与常规引风机合并 由合并后的引风机克服整个烟 气系统 含脱硫系统 的阻力 引风机采用动调轴流风机 并采用双级叶轮结构分摊 压升 汽轮机 制造厂 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型式 超超临界 一次中间再热 三缸四排汽 单轴 双背压 凝汽式 型号 CCLN600 25 600 600 发电机 制造厂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型式 三相同步汽轮发电机 型号 QFSN 600 2YHG 额定容量 667MVA 额定功率 600MW 最大连续输出功率 727MVA 额定功率因素 0 9 滞后 额定电压 20KV 定子线圈接线方式 YY 冷却方式 定子绕组水冷 转子绕组及铁芯氢冷 励磁方式 静止励磁系统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4 2 发生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及解决办法 14 2 114 2 1 中压调节汽门卡涩中压调节汽门卡涩 该电厂 3 机组是由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 660MW 机组 CCLN660 25 600 600 型汽 轮机 再热后的蒸汽从机组两侧的两个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 由每侧各两个中压调节 阀流出 经过 4 根中压导汽管由中部进入中压汽轮机 3 号机试运中 4 中调门先后出 现了 3 次卡涩现象 第一次 2009 年 01 月 16 日 3 机组点火冲转 1 月 17 日 00 56 汽机转速达 3000rpm 01 36 锅炉 F 给煤机断煤 3 机主汽压开始下降且无法维持 3 机组打闸 停机 发现 4 再热主汽调节阀卡在 100 位置 就地检查该阀门确实处于开位未关闭 第二次 2009 年 01 月 23 日 12 时 3 机组启动冲转 12 时 49 分转速升至 600RPM 汽机打闸一次 检查主汽阀和调节阀关闭正常 于 12 时 50 分重新挂闸 13 时 30 分升速 2900RPM 21 时 08 分 3 机组并网正常 开始校验系统保护 22 时 00 分系 统保护校验完毕 3 机组解列停机 检查 4 中压调阀卡在 100 关闭不了 2 中压调 阀卡在 60 关不了 第三次 2009 年 02 月 09 日 3 机组整套启动 主机转速 3000rpm 各轴瓦振动正 常 再热主汽阀 再热主汽调节阀处于开位 16 56 锅炉灭火 首出 再热器保护动 作 汽机跳闸 就地检查 4 再热主汽调节阀未关闭 卡在 99 位置 原因分析 2009 年 01 月 17 日 3 机组整套启动时就出现了 4 再热主汽调节阀卡在 100 位置 解体后发现 4 中压调阀阀芯密封环接口口面有卡的痕迹 阀套内筒有多道拉伤痕迹 经安装单位 哈汽厂家工代和工程部 设备部专题会讨论分析 决定对 4 中压调阀阀 芯密封环接口口面修复 同时将阀套内筒有拉伤处给予打磨处理 于 1 月 20 日将 4 中 压调阀装复 经冷态开关试验正常 01 月 23 日 3 机组再次启动 但 2 再热主汽调节阀又出现卡死现象 公司召开了由 安装单位 监理单位 哈汽厂工代 工程部 设备部技术人员参加的专题会 经过讨 论分析大家一致意见返厂处理 根据专题会会议纪要 于 2 月 1 日将 3 机组四台再热 主汽调节阀阀碟进行返厂处理 详见附件一 3 机中调门返厂检修情况汇报 02 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6 日中调门由哈汽厂返回装 02 月 09 日锅炉灭火 汽机跳闸 检查 4 中调门发现卡在 100 位置 其他主汽门 调门关闭正常 3 机 4 中调门三次在停机时卡涩 4 个中调门全部返厂处理也没有彻底解决卡涩 问题 02 月 15 日对中压调门进行了解体检查 发现 4 中压调门密封环以及套筒拉伤 严重 由哈汽厂来人对调门各部间隙进行了测量 发现密封环膨胀间隙 4 阀门一道 有 1 毫米 一道无间隙 哈汽厂要求指标为 3 7 毫米 其他阀门密封环间隙均不符合 设计要求 经过哈汽厂处理本次密封环间隙均在 5 1 毫米以上 通过对以上处理过程分析造成此调节阀卡涩的原因如下 主要原因 1 4 中压调节阀阀芯密封环加工质量以及阀套加工工艺存在问题 调节阀的 密封环与套筒胀死 造成调节阀卡涩 2 阀杆与阀套不同心造成阀杆卡涩 处理方法 1 密封环的对口间隙不足会造成密封环与套筒胀死 对口间隙设计为不小于 3 7mm 而现场拆卸后 对此对口进行检查 4 调节阀密封环对口间隙只有 1 0mm 其 余三个调节阀的密封环间隙也都偏小 由于机组在冲转及低负荷的状态下套筒与密封 环的膨胀不均匀 根据以上情况 为保证处理成功将此对口间隙扩大到 5mm 2 阀杆与阀套不同心的问题 在上次返厂时已经进行了处理 将阀杆与阀套 的间隙从 0 45mm 扩大到 0 60mm 消除了不同心 哈汽厂在对阀门卡涩进行研究时 同时发现新的问题 机组正常运行时 再热 调节阀的阀碟由于没有限位 存在旋转问题 在处理调节阀卡涩的同时 决定必须将 阀碟旋转问题一并解决 阀碟旋转的处理方案如下 防止阀碟旋转的根本方法为 给阀碟进行限位 根据此阀门的结构 决定将阀 碟的锁紧螺母加长 36mm 加工了四件新设计的锁紧螺母 让此螺母在调节阀全开时能 顶在调节阀的上套筒上 这样既能够保证阀碟限位 同时能够减小阀杆与阀套间隙放 大后造成的间隙漏汽 通过以上处理于 02 月 20 日由浙江火电进行回装 3 机于 02 月 21 日锅炉点火 启动 在 02 月 26 日机组跳闸时 3 机 4 个中调门均未出现卡涩现象 说明处理方法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正确 同时吸取教训在 4 机组出厂时要对调门密封环的对口间隙 阀杆与阀套不同心 的问题全复查后方可安装 14 2 2 汽泵轴封密封水漏水 本机组配备有两台上海电力修造厂生产的型号为 HPT300 340 的汽动给水泵 该 汽动给水泵为筒式多级离心泵 是输送锅炉给水的专用水泵 给水流量 扬程 抽头 压力等性能参数可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来实现 泵设计水平 离心 多级筒体式 泵内 部组件设计成可以整体从泵外筒体内抽出的芯包结构 该给水泵轴封的密封形式采用 迷宫式密封 3 机组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时发现 A 汽泵两侧轴封密封水轻微漏泄 B 汽泵两侧 轴封密封水漏水较为严重 顺给水泵轴瓦油档进入润滑油系统中 导致小机润滑油发 生乳化 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1 该类型给水泵轴封的密封形式采用迷宫式密封 设计中存在着缺陷 轴封为迷宫 式密封运行中存在着漏水 而对运行中轴封密封水顺给水泵轴瓦油档进入润滑油系统 中无防水装置设计 检修中加装防水装置 2 密封水无压回水水封高度不够 设计为 10 5 12m 现为 8m 恢复原设计水封高 度后回水排至凝汽器中 3 解体检查更换迷宫环 4 条件具备更换轴封设计 将给水泵轴封改为机械密封 14 2 3 开式水泵振动大 开式水泵试运发生轴承振动大 超标 通过加固基础等手段有一定效果 但仍存 在振动超标 解决办法 试运期间由于水质差 很多开式水用户没有投运 水泵出力小 出口 逆止门没有很好冲开 经过加大用户投运 提高开式水泵出力 开式水泵振动回落至 正常范围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4 2 4 汽轮机惰走时间长 在汽轮机打闸后 惰走时间偏差较大 从 54 分钟到 101 分钟 解决办法 从惰走曲线分析 曲线平滑 无跳动 不存在动静摩擦 高排逆止门 抽汽逆止门关闭严密 从阀门严密性试验 调门严密性不合格 由于是一级大旁路 只能验证高主门的严密性合格 分析是阀门严密性不合格造成的 14 2 514 2 5 小汽轮机转速波动小汽轮机转速波动 小机试运期间 进汽压力波动 低压调门摆动 转速在 3400 3600RPM 波动 解决办法 小机转速探头的测量间隙调节不当 造成转速在 3000 转以下测量不 准 发生转速摆动 通过调整转速测量探头和测量齿轮的间隙 明显好转 1515 某电厂某电厂 3 3 4 4 超临界机组几个主要问题超临界机组几个主要问题 15 1 概况概况 锅炉选用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HG 1900 25 4 YM4 型超临界变压直流 炉 单炉膛 螺旋管圈水冷壁 一次中间再热 平衡通风 半露天布置 固态排渣 全钢构架悬吊结构 型锅炉 汽轮机选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CLN600 24 2 566 566 型超临界 一次中间再热 单轴三缸四排汽 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 发电机选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QFSN 600 2YHG 型三相隐极式 同步发电机 冷却方式为水 氢 氢 励磁方式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 15 2 发生发生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及解决办法 15 2 115 2 1 主油泵入口油压低问题主油泵入口油压低问题 2007 年 11 月 7 日 3 机正常运行期间主机润滑油压有 0 18MPa 缓慢下降至 0 16MPa 后保持稳定 异常发生后立即对油压监视表计 主油箱 套装油管路等展开 检查工作 通过对压力表计原始点检数据比对 发现主油泵入口油压由原来的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0 17Mpa 降到 0 02Mpa 之后对套装油管 主油箱内部采用内窥镜 数码相机等设备进 行反复检查仍未发现明显异常 由于机组运行状态下检查范围非常有限 制订了机组 的安全运行措施及事故预案后 机组监视运行 2008 年 3 月机组停运小修主油箱退油 检查发现 1 射油器逆止门门轴支架两条栽丝脱焊 逆止门脱落 2 射油器逆止门门轴 支架两条栽丝中有一条脱焊 交流油泵至主油泵入口逆止门不严 为此对 4 机组主油 箱放油 7 只逆止门全部解体检查 未发现异常 原因分析 从 3 机 1 2 射油器逆止门解体后情况看 有两处栽丝孔 其中一处 已堆焊磨平 目前在用栽丝孔是光孔 栽丝插入后 在背面与栽丝孔焊在一起 1 射 油器其中一条栽丝与栽丝孔有 2mm 的间隙 3 4 机其它 12 只逆止阀栽丝孔没有移 位 也没有发生栽丝脱落现象 因此栽丝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制造厂在栽丝孔移位后没 有按照要求加工成螺孔 栽丝拧紧螺孔后焊死 而是栽丝直接插入光孔焊死 逆止阀 栽丝在机组运行中阀板开关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作用下脱焊 交流油泵至主油泵入口逆止门门轴支架安装偏低 造成逆止阀关闭不严密 问题处理 1 2 射油器逆止门门轴支架栽丝孔加工成螺孔 栽丝与加工后的螺孔 照配 栽丝装好后在背面与栽丝孔焊在一起 在不影响密封垫装配的前提下 在所有 逆止阀栽丝根部点焊加固 点焊部位 栽丝装配到位后焊死 机组启动后主油泵入口油压由检修前的 0 06MPa 升到检修后入口压力达到 0 16 MPa 轴承润滑油压由修前的 0 16 MPa 升到修后的 0 18MPa 15 2 215 2 2 套装油管泄漏问题套装油管泄漏问题 2006 年 5 月 4 日 3 机组启动后 发现氢密封备用泵出口油压降低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