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鳞翅目Lepidoptera.ppt_第1页
第三十三节-鳞翅目Lepidoptera.ppt_第2页
第三十三节-鳞翅目Lepidoptera.ppt_第3页
第三十三节-鳞翅目Lepidoptera.ppt_第4页
第三十三节-鳞翅目Lepidoptera.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14 鳞翅目 1 鳞翅目Lepidoptera 2020 4 14 鳞翅目 2 鳞翅目Lepidoptera该目学名源于希腊语 鳞片 翅 以翅面上布满鳞片而得名 包括蛾子 moths 和蝴蝶 butterflies 全世界已知16万多种 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大目 具有极大的经济重要性 鳞翅目幼虫除极少数外均取食植物 其中许多是农林重要害虫 同时 许多成虫能传粉 家蚕 柞蚕 天蚕等是著名的产丝昆虫 2020 4 14 鳞翅目 3 一 主要识别特征成虫翅膜质 两对 身体 翅和附肢均密被鳞片 口器虹吸式 完全变态 幼虫蠋型 侧气门 咀嚼式口器 腹足一般5对 少数退化 蛹多为无颚被蛹 极少数为强颚离蛹 本目的特征还可以总结为 虹吸口器鳞翅目 四翅膜质鳞片覆 蝶舞花间蛾扑火 幼虫多足具趾钩 2020 4 14 鳞翅目 4 2020 4 14 鳞翅目 5 2020 4 14 鳞翅目 6 2020 4 14 鳞翅目 7 二 常用分类特征鳞翅目昆虫分类使用的主要特征包括翅脉 翅连锁方式 翅形和翅面斑纹 其他特征包括触角 口器 主要是须和喙 单眼 足等 2020 4 14 鳞翅目 8 一 头部多数蛾子头顶部复眼内侧有1对单眼 藏于毛和鳞片下 在有些科中 复眼侧后方还有1对感觉器官 毛隆 chaetosemata 触角长度和构造变异颇大 一般为线状 单栉状 双栉状等 并且雌雄间也常有不同 蝶类触角较细 多为棒状 末端膨大 在一些小蛾类中 触角基节膨大 当触角向后下方折叠时 膨大的基节盖在复眼上 称为眼罩 在有些小蛾类中 触角基节外侧有一排刚毛 称为栉毛 2020 4 14 鳞翅目 9 二 胸部胸部的主要特征是翅 1 翅脉鳞翅目翅的脉相相对简单 横脉极少 在原始鳞翅目中 前后翅脉相非常近似 称为同脉类Homoneura Rs脉4分支 M脉3分支 通常3条A脉 在高等类群中 前后翅脉相明显不同 称为异脉类Heteroneura 2020 4 14 鳞翅目 10 前翅R脉5分支 但后翅Rs脉不分支 R1通常与Sc愈合 1A和2A合并 在许多情况下 M基部退化 造成翅中央部分的一个大翅室 称为中室 distalcell 2020 4 14 鳞翅目 11 2020 4 14 鳞翅目 12 2 翅面斑纹翅面出现各种条纹 striae 最常见的贯穿前后翅面的横带有 基横线 subbasalfascia 内横线 antemedianfascia 中横线 medianfascia 外横线 postmedianfascia 亚外缘线 subterminalfascia 和外缘线 terminalfascia 2020 4 14 鳞翅目 13 另外还有基斑 basalpatch 基纹 basalstreak 楔形斑 claviformstigma 环形斑 orbicularstigma 肾形斑 reniformstigma 等 2020 4 14 鳞翅目 14 2020 4 14 鳞翅目 15 2020 4 14 鳞翅目 16 3 翅的连锁方式翅连锁机制在鳞翅目中高度特化 一般可分为4种类型 翅抱型 翅轭型 翅缰型及翅褶型 4 听器在一些鳞翅目昆虫中有复杂的鼓膜听器 能接收蝙蝠所发射的超声波 在夜蛾总科中听器位于后胸 而在螟蛾科和尺蛾总科中则位于腹部第1节 2020 4 14 鳞翅目 17 三 腹部腹部10节 无尾须 分类使用的主要特征包括雌性外生殖器 2020 4 14 鳞翅目 18 雌性外生殖器有3种基本类型 在轭翅亚目 毛顶次目和异脉次目中 通常在9和10愈合腹板上有一单个泄殖孔 供授精 产卵和排粪 在外孔次目中 虽然有两个单独的生殖孔 但它们都在愈合的九 十节 且两者以一沟相连 在双孔次目中 有两个单独的生殖孔 分别用于授精 第8腹板 和产卵 第9 10腹板 雌虫腹部末端数节变细 呈套筒状 司产卵器之功能 2020 4 14 鳞翅目 19 四 幼虫特征鳞翅目幼虫称为蠋式幼虫 eruciformlarvae 具发达的头部 胸部3节 腹部10节 一般有3对胸足 5对腹足 着生在第3至第6和第10节上 最后1对腹足又称为臀足 2020 4 14 鳞翅目 20 腹足末端有趾钩 9对气门分别生于前胸和前8腹节 头顶中央头盖缝发达 额 额侧片 通常为1对窄的斜骨板 唇基和上唇发达 6个侧单眼位于触角基部略后上方 2020 4 14 鳞翅目 21 2020 4 14 鳞翅目 22 鳞翅目幼虫分类特征1 趾钩趾钩的排列多变 常作为分类依据 按趾钩长短可分为单序 二序 多序 按趾钩排列情况可分为单行 多行 横带 缺环 环等 2020 4 14 鳞翅目 23 2020 4 14 鳞翅目 24 2 毛序 chaetotaxy 鳞翅目幼虫体壁的刚毛有3种类型 原生刚毛 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 原生刚毛在第1龄即已出现 亚原生刚毛在第2龄开始出现 这两类毛 尤其是原生刚毛 其排列有一定规律性 称为毛序 chaetotaxy 是很重要的分类特征 2020 4 14 鳞翅目 25 1 前背毛组 XD 仅前胸具有 2根 XD1 XD2毛 位于前胸背板前缘 2 背毛组 D 2根 D1 D2毛 在前胸位于前胸背板 前胸盾 后缘 在中后胸D1 D2毛常在一条垂线上 腹部各节D1 D2毛 D1位于D2毛的前上方 3 亚背毛组 SD 2根 SD1 SD2毛 在前胸 D1位于D2毛的前下方 在中后胸 2根毛接近 D1位于D2毛的下方 腹部各节SD1位于气门之上 SD2小 有时缺 2020 4 14 鳞翅目 26 4 侧毛组 L 3根 L1 L2 L3毛 在前胸位于气门之前 在中后胸 L3位于L1的后上方 L2位于L1的前下方 腹部各节 侧毛组位于气门之下 5 亚腹毛组 SV 3根 SV1 SV2 SV3 位于足基上方 前胸2根 中后胸1 2根 腹部各节2 3根 6 腹毛组 V V 仅1根 位于近腹中线 2020 4 14 鳞翅目 27 2020 4 14 鳞翅目 28 2020 4 14 鳞翅目 29 三 生物学特性鳞翅目昆虫属于完全变态 完成一个生活史循环通常1 2个月 多则2 3年 卵有球形 半球形 鳞片状等 产卵量不同种类间差异很大 少则数粒 多则数千粒 卵多数散产或聚产于寄主植物的叶片 枝条 果实等处 卵块上常有胶质分泌物或体毛 2020 4 14 鳞翅目 30 幼虫一般5龄 幼虫期是取食危害的主要时期 几乎全部为植食性 有许多种类为农林重要害虫 危害方式多种多样 在取食叶片的种类中 有自由取食的 卷叶的 缀叶的 潜叶的等类型 有些幼虫蛀茎 根 果等 少数造虫瘿 少数幼虫取食贮粮或面粉 极少数幼虫捕食其他昆虫 2020 4 14 鳞翅目 31 鳞翅目蛹多变 有些蛾类幼虫 许多夜蛾和一些天蛾科 螟蛾科 等 在地下造土室化蛹 或在隐蔽环境中化蛹 蛾蛹通常褐色 相对光滑 许多蛹有丝质茧包被 但黄刺蛾茧为石灰质 大多数蝴蝶化蛹不结茧 蝶类只有眼蝶和绢蝶结茧 其他均为裸蛹 而且蝶蛹颜色多变 经常有瘤突或刻纹 其蛹称为蝶蛹 chrysalid 有保护色 有些蝶蛹 蛱蝶 由体末的臀棘悬挂在叶片或枝条上 称为悬蛹 其他蝶蛹 灰蝶 粉蝶 凤蝶 由臀棘固着 被身体中央的一个丝质腰带 girdle 保持成斜立位置 称为带蛹或缢蛹 2020 4 14 鳞翅目 32 鳞翅目成虫蛾类成虫多在傍晚或夜间活动 为夜出性 多数蛾子有趋光性 尤其偏喜紫外光 蝶类成虫多在白天活动 为昼出性 有些成虫取食成熟果实的汁液或其他液体 很多种类的蛾子和蝴蝶有远距离迁飞习性 如粘虫 地老虎类 稻纵卷叶螟和一些蝶类 这有利于物种的扩散 同时也为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2020 4 14 鳞翅目 33 四 分类鳞翅目是昆虫纲的大目之一 全世界已知16万多种 关于鳞翅目的分类系统很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把鳞翅目分成4个亚目 即轭翅亚目Zeugloptera 无喙亚目Aglossata 异蛾亚目Heterobathmiina和有喙亚目Glossata得到了鳞翅目分类工作者普遍承认 此外 还有些在鳞翅目分类中常用说法 2020 4 14 鳞翅目 34 蛾类与蝶类的区别蛾类蝶类触角线状 羽状末端膨大成棒状翅的连锁翅僵型翅抱型翅休止状态屋脊状或平放体背直立于身体背面活动时间夜晚白天蛹结茧常无茧 2020 4 14 鳞翅目 35 大鳞翅类与小鳞翅类小鳞翅类 1 翅展不超过25mm 2 前翅臀脉2条 后翅臀脉3条 3 后翅披针形 缘毛长过翅宽 大鳞翅类 1 翅展超过25mm 2 前翅臀脉1条 后翅臀脉2条 3 后翅不为披针形 缘毛短于翅宽 2020 4 14 鳞翅目 36 鳞翅目4个亚目 一 轭翅亚目Zeugloptera上颚发达 口器咀嚼式 下颚外颚叶短 不形成喙 我国仅知10多种 二 无喙亚目Aglossata成虫无单眼和毛隆 上颚发达 分节 有咀嚼功能 外颚叶短且不特化成喙状 三 异蛾亚目Heterobathmiina有单眼和毛隆 口器类似轭翅亚目 四 有喙亚目Agiossata成虫上颚退化 下颚特化形成喙管 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 2020 4 14 鳞翅目 37 有喙亚目分为6个次目 毛顶蛾次目Dac nonypha 新毛顶蛾次目Neopseustina 冠顶蛾次目Lophocoronina 外孔次目Exoporia 异脉次目Heteroneura双孔次目Ditrysia 我们仅学习外孔次目Exoporia和双孔次目Ditrysia两个次目 2020 4 14 鳞翅目 38 外孔次目Exoporia前 后翅脉相极相似 雌性生殖器的交配孔与产卵孔分离 交配囊和生殖系统的其他部分无内部联系 两者以一沟相连 喙短 常极度缩小 翅轭发达 2020 4 14 鳞翅目 39 1 蝙蝠蛾科Hepialidae体小至大型 触角短 线状或栉状 单眼和喙退化 胫节完全无距 M主干在中室内分叉 幼虫蛀茎或根 腹足趾钩成多行缺环 蛹为被蛹 各腹节具2排刺 无臀棘 虫草蝙蝠蛾幼虫被虫草菌寄生后产生的子实体即是名贵的中药材 冬虫夏草 2020 4 14 鳞翅目 40 2020 4 14 鳞翅目 41 双孔次目Ditrysia雌虫有两个生殖孔 交配孔在第7和第8腹板间 产卵孔在第9和第10腹板间 交配囊和阴道之间有导精管相连 前后翅形状和翅脉不同 后翅R1与Sc愈合 Rs不分支 连锁机制为翅缰 翅缰钩型或贴合连锁 上颚消失 下颚外颚叶形成喙管 幼虫具带趾钩的腹足 蛹为被蛹 一般具发达臀棘 2020 4 14 鳞翅目 42 本次目种类占鳞翅目的99 包括大多数蛾子和全部蝴蝶 不同学者分为17 29总科 目前各总科的范围尚有争论 我们教材介绍了16个总科 30个科 2020 4 14 鳞翅目 43 2 谷蛾科Tineidae体小 无单眼和毛隆 触角柄节常有栉毛 下唇须第2节常有侧鬃 后足胫节被长毛 翅脉分离 后翅窄 幼虫取食干的植物 动物材料或真菌 通常造一巢或隧道 本科约3000种 其中许多为衣物和仓库害虫 如危害贮粮的谷蛾Nemapogongranella L 2020 4 14 鳞翅目 44 2020 4 14 鳞翅目 45 3 蓑蛾科Psychidae雌雄异型 雄虫具翅 触角强栉状 喙消失 翅缰异常大 雌虫无翅 蛆状 触角 口器和足极度退化 生活于幼虫所缀的巢内 幼虫囊套型 可携带巢 巢由丝和叶片及小枝组成 冬天叶落后在树上极易见到 幼虫就在巢内化蛹 大多数种类以卵在巢内越冬 本科已知约600多种 其中有许多种类能造成树木落叶 2020 4 14 鳞翅目 46 2020 4 14 鳞翅目 47 2020 4 14 鳞翅目 48 4 细蛾科Gracillariidae小型蛾类 翅极窄 具长缨毛 前翅色彩常鲜艳 常有指向外的V形横带 无单眼和毛隆 触角长丝状 下唇须3节 常上弯 无侧鬃 休息时身体前部由前 中足支起 翅端接触物体表面 形成坐势 极易识别 幼虫潜食双子叶植物的叶片 枝条 树皮或果实 在隧道末端的丝质茧内化蛹 本科包括1600多种 其中有不少是害虫 我国常见的柳细蛾LithocolletispastorellaZeller危害杨 柳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ringoniellaMatsumura危害苹果 梨 桃 李等果树 2020 4 14 鳞翅目 49 2020 4 14 鳞翅目 50 2020 4 14 鳞翅目 51 5 巢蛾科Yponomeutidae小型蛾子 无单眼 翅较窄 常有鲜艳斑纹 前翅主脉各支分离 R5止于外缘 后翅Rs和M1分离 M1和M2不共柄 幼虫一般吐丝做巢 群居危害 本科已知约800多种 苹果巢蛾YponomeutapadellaL 为我国北方苹果果园中的一大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52 2020 4 14 鳞翅目 53 2020 4 14 鳞翅目 54 6 菜蛾科PluteUidae近似巢蛾科 休息时触角前伸 触角柄节有栉毛 单眼存在 下唇须第2节有丛毛呈三角形 后翅M1和M2共柄 本科昆虫已知200多种 其中小菜蛾Pultellaxylostella L 为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 遍布全世界 2020 4 14 鳞翅目 55 2020 4 14 鳞翅目 56 2020 4 14 鳞翅目 57 2020 4 14 鳞翅目 58 7 麦蛾科Gelechiidae前翅狭长 端部变尖 R4和R5在基部共柄 后翅Rs和M1共柄或在基部靠近 后缘通常内凹 外缘略尖并向后弯曲 下唇须长 上翻 末节长而尖 幼虫通常缀叶或嫩枝 并在其间取食 本科已知4000多种 世界性分布的有麦蛾Sitotrogacerealella Oliver 取食小麦 玉米等 棉红铃虫Pectinophoragossypiella Saunders 危害棉花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oper culella Zeller 危害马铃薯 烟草等 2020 4 14 鳞翅目 59 2020 4 14 鳞翅目 60 2020 4 14 鳞翅目 61 2020 4 14 鳞翅目 62 8 木蠹蛾科Cossidae个体较大 喙消失 中脉主干在中室内分叉 本科全世界约1000种 广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 我国常见的有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L 和咖啡豹蠹蛾ZeuzeracoffeaeNietner等 是多种树木的主干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63 2020 4 14 鳞翅目 64 2020 4 14 鳞翅目 65 2020 4 14 鳞翅目 66 9 卷蛾科Tortricidae小型蛾子 前翅略呈长方形 休息时呈屋脊状覆于虫体之上 后翅M1不与Rs共柄 幼虫隐蔽生活 生境多异 可卷叶 潜叶 蛀茎 造瘿等 是小鳞翅中最大的科 包括4000多种 世界性分布 其中有许多种类为农林重要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67 我国常见种类有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 Busck 等危害多种果树的果实 苹果蠹蛾Laspeyresiapomonella L 为重要的检疫对象 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orana Roslerstamm 为苹果等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68 2020 4 14 鳞翅目 69 2020 4 14 鳞翅目 70 10 透翅蛾科Sesiidae翅极其窄长 通常有无鳞片的透明区 极似蜂类 前后翅有特殊的 类似膜翅目的连锁机制 腹未有一特殊的扇状鳞簇 白天活动 色彩鲜艳 幼虫钻蛀树木和灌木的主干 树皮 枝条 根部 或草本植物的茎和根 本科已知1000多种 全球性分布 我国常见种类有苹果透翅蛾ConopiahectorButler葡萄透翅蛾ParathreneregalisButler等 2020 4 14 鳞翅目 71 2020 4 14 鳞翅目 72 2020 4 14 鳞翅目 73 11 斑蛾科Zygaenidae翅阔 多白天活动 有单眼和毛隆 喙发达 前翅中室长 中室内有M主干 Cu2发达 后翅Sc十R1与Rs愈合至中室末端之前或有一横脉与之相连 幼虫体粗短 纺锤形 毛瘤上被稀疏长刚毛 腹足完全 本科已知约400多种 分布广泛 但亚洲热带地区尤为丰富 我国已知140种以上 其中梨星毛虫IlliberispruniDyar是常见的梨树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74 2020 4 14 鳞翅目 75 12 刺蛾科Limacodidae成虫体粗壮 多为夜出性 单眼缺如 翅通常短 阔 圆 中脉主干在中室内存在 并常分叉 后翅Sc R1与Rs从基部分开 或沿中室基半部短距离愈合 幼虫短粗 蛞蝓状 长有毛疣或枝刺 无腹足 经常在卵圆形石灰质茧内化蛹 本科已知约1000种 分布广泛 但在热带地区最多 我国常见种类有褐边绿刺蛾ParasaconsociaWalker 中国绿刺蛾P sinicaMoore 2020 4 14 鳞翅目 76 2020 4 14 鳞翅目 77 2020 4 14 鳞翅目 78 2020 4 14 鳞翅目 79 2020 4 14 鳞翅目 80 13 蛀果蛾科Carposinidae触角柄节无栉毛 前翅较宽 正面有直立鳞片簇 后翅中等宽 M2 通常还有M1 消失 Cu1有一基栉 幼虫蛀食果实 花芽 嫩枝等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 本科已知200种左右 分布广泛 我国已知有18种 其中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Matsumura 图28 53C 危害苹果 枣 桃 梨 杏 石榴 山楂 李子等十多种果树 山茱萸蛀果蛾C koreanaKim危害山茱萸 2020 4 14 鳞翅目 81 14 羽蛾科Pterophoridae体小 细弱 翅通常裂成羽状 前翅纵裂为两片 后翅纵裂为3片 幼虫趾钩单序中带 多暴露取食花和叶片 有时卷叶 蛀茎等 本科500多种 我国常见的有甘薯羽蛾Pterophorusmon odactylus L 2020 4 14 鳞翅目 82 2020 4 14 鳞翅目 83 2020 4 14 鳞翅目 84 15 螟蛾科Pyralidae小至中等蛾 脆弱 喙基部有鳞片 腹部第1节有1对鼓膜听器 后翅Sc R1与Rs在中室外极其接近或短距离愈合 Cu2在前翅退化或消失 在后翅存在 中室内无M主干 幼虫前胸气门前侧毛两根 腹足短 趾钩通常二或三序 成缺环 2020 4 14 鳞翅目 85 植食性 隐蔽取食 蛀茎或缀叶 有些为腐食性 取食植物产品 螟蛾为鳞翅目第2大科 全世界已知30000多种 我国已知2000多种 其中许多种类是农林重要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86 2020 4 14 鳞翅目 87 2020 4 14 鳞翅目 88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严重危害玉米 地中海斑螟Ephestiakuehniella Zeller 幼虫取食面粉 印度谷螟E interpunctella Htibner 和粉斑螟E cautella Walker 幼虫取食玉米等种子 梨大食心虫NephopteryxpyrivorellaMatsumura为果树害虫 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 Guenee 为多种果树的蛀果害虫 二化螟Chi losuppressalis Walker 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 Walker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等严重危害水稻 2020 4 14 鳞翅目 89 2020 4 14 鳞翅目 90 16 尺蛾科Geometridae体细 翅阔 纤弱 常有细波纹 后翅Sc R1 在近基部与Rs靠近或愈合 造成一小基室 第1腹节腹面两侧有1对鼓膜听器 幼虫细长 通常仅第6和第10腹节具腹足 行动时一曲一伸 故称尺蠖 步曲或造桥虫 通常拟似植物枝条 2020 4 14 鳞翅目 91 本科为鳞翅目第3大科 已知约20000种 我国约2000种 许多种类是森林 行道树或果树的重要害虫 可造成树木成片落叶 我国常见柿星尺蛾Percniagiraffata Guenee 枣尺蠖 枣步曲 SucrajujubaChu等都是果树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92 2020 4 14 鳞翅目 93 2020 4 14 鳞翅目 94 2020 4 14 鳞翅目 95 2020 4 14 鳞翅目 96 2020 4 14 鳞翅目 97 2020 4 14 鳞翅目 98 2020 4 14 鳞翅目 99 17 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成虫体粗壮 灰色或褐色 体 足 复眼多毛 后翅肩角极度膨大 并通常有两或多条肩脉从Sc和R1基部之间的亚缘室伸出 无翅缰 喙退化 无单眼 触角双栉状 幼虫有浓密次生毛 取食树木叶片 经常造成严重危害 本科已知1500种左右 我国常见的有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Motsch 杏枯叶蛾OdonestispruniL 松毛虫Dendrolimusspp 等 2020 4 14 鳞翅目 100 2020 4 14 鳞翅目 101 18 蚕蛾科Bombycidae中型蛾 翅阔 前翅顶角常呈钩状 触角双栉状 单眼 毛隆 喙和下颚须均消失 前翅R脉5条基部共柄 后翅Sc R1与中室间由一横脉相连 幼虫尾角形 第8腹节有一大的尾角 本科100种左右 主要分布在亚洲 家蚕BombyxmoriL 是著名的蚕丝昆虫 2020 4 14 鳞翅目 102 2020 4 14 鳞翅目 103 19 天蚕蛾科Saturniidae大至极大型蛾 翅中央有显著的眼状斑或月牙纹 喙和下颚须均消失 触角羽状 双栉状 后翅Sc R1从中室基部分歧 翅缰完全消失 胫节无距 幼虫大 许多种类具显著的瘤突或枝刺 趾钩单序中带 本科已知约1000种 我国常见的柞蚕AntheraeapernyiGuerin Meneville 蓖麻蚕Samiacynthiaricina Donovan 樗蚕Samiacynthiacynthia Drury 能产优质丝 是重要的产丝益虫 2020 4 14 鳞翅目 104 2020 4 14 鳞翅目 105 2020 4 14 鳞翅目 106 2020 4 14 鳞翅目 107 2020 4 14 鳞翅目 108 20 天蛾科Sphingidae 中至大型 体纺锤形 两端尖削 触角中部或近端部加粗 末端尖 呈钩状 前翅窄长 外缘斜直 后翅Sc R1与中室间由一横脉相连 并在中室外接近Rs 喙极长 成虫飞行迅速 能停留于空中 幼虫尾角型 第8腹节背面有一向后上方斜伸的尾角 在侧面经常有斜条纹 从背面斜向前一节 腹足均存在 趾钩成一中带 已知1000多种 其中我国已知将近150种 农业上重要的种类有甘薯天蛾Herseconvolvuli L 豆天蛾ClanisbilineatatsingtauicaMell 2020 4 14 鳞翅目 109 2020 4 14 鳞翅目 110 2020 4 14 鳞翅目 111 2020 4 14 鳞翅目 112 2020 4 14 鳞翅目 113 夜蛾总科舟蛾科Notodontidae喙发达 无单眼 反鼓膜巾位于第l腹节气门后 前翅M2从中室端部中央伸出 后翅Sc R1与Rs靠近但不接触 毒蛾科Lymantnidae喙消失 无单眼 反鼓膜巾位于气门前 后翅Sc R1与Rs在中室1 3处相接 形成一个较大的基室 M1与Rs在中室外有短距离共柄 灯蛾科Arctiidae喙退化 有单眼 反鼓膜巾位于气门前 后翅Sc R1与Rs愈合至中室中央或更外 夜蛾科Noctuidae喙发达 有单眼 反鼓膜巾位于第l腹节气门后 前翅M2基部近M3而远M1 后翅Sc R1与Rs在近基部接触 形成一个小的基室 2020 4 14 鳞翅目 114 21 舟蛾科Notodontidae前翅M2从中室端部中央伸出 肘脉似3叉式 后缘亚基部经常有鳞簇 后翅Sc R1与Rs靠近但不接触 或由一短横脉相连 喙通常发达 无单眼 鼓膜向下伸 反鼓膜巾位于第l腹节气门后 幼虫圆筒形 臀足经常退化或特化成细突起或刺状构造 惊动时 抬起身体前 后端凝固不动 以身体中央的4对腹足支撑身体 故称为 舟形毛虫 幼虫取食多种乔木和灌木 通常有群集性 在茧内或土中化蛹 本科已知2000多种 其中有些是重要的落叶害虫 主要危害果树 森林和行道树 我国常见的有苹果舟蛾Phaleraflavescens BremeretGrey 2020 4 14 鳞翅目 115 2020 4 14 鳞翅目 116 2020 4 14 鳞翅目 117 22 毒蛾科Lymantnidae成虫无单眼 喙通常消失 胸 腹部被长鳞毛 雌虫有浓密的特化鳞片束 用于覆盖卵块 腹部的反鼓膜巾位于气门前 后翅Sc R1与Rs在中室1 3处相接 造成较大的基室 M1与Rs在中室外有短距离共柄 幼虫被浓密长毛 并经常成毛丛或毛刷 有时具螫毛 第6和第7腹节背面经常有两个毒腺 本科已知2700种以上 其中我国已知360多种 幼虫取食叶片 大多危害树木 常见的舞毒蛾Lymantriadispar L 为世界性森林和行道树食叶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118 2020 4 14 鳞翅目 119 2020 4 14 鳞翅目 120 23 灯蛾科Arctiidae成虫通常色彩鲜艳 喙退化 多有单眼 后翅Sc R1与Rs愈合至中室中央或更外 反鼓膜巾位于第1腹节气门前 幼虫有长次生刚毛 经常以毛丛形式生长于毛瘤上 背面无毒腺 幼虫植食性 取食多种植物叶片 幼龄有群集性 本科已知6000多种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 Drury 是著名的检疫害虫 我国常见种类有红缘灯蛾Amsactalactinea Cramer 2020 4 14 鳞翅目 121 2020 4 14 鳞翅目 122 2020 4 14 鳞翅目 123 24 夜蛾科Noctuidae体多粗壮 前翅略窄而后翅宽 前翅M2近M3而远M1 肘脉似4叉式 后翅Sc R1和Rs在基部分离 但在近基部接触一点而又分开 造成一小基室 喙发达 有单眼 幼虫大多数仅具原生刚毛 趾钩一般为单序中带 通常有4对腹足 但在有些亚科中第1 第2对腹足略有退化 多数幼虫取食叶片 经常为多食性 少数蛀茎和隐蔽生活 在地下土室内化蛹 2020 4 14 鳞翅目 124 夜蛾是鳞翅目第1大科 已知25000多种 有很多种是农林重要害虫 如棉铃虫HelicoverpaarmcJera HUbner 危害棉花的蕾铃和番茄果实等 烟夜蛾Helicoverpaassulta Guenee 危害烟叶 辣椒果实等 黄地老虎Agrotissegetum DenisetSchiffermueller 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 Rottemberg 图28 54G 等为苗期害虫 经常在幼苗基部将植株切断 粘虫Pseudaletiaseparata Walker 为杂粮害虫 甘蓝夜蛾Mamestrabrassicae L 为蔬菜害虫 2020 4 14 鳞翅目 125 夜蛾科为典型的夜出性蛾子 趋光性和趋糖性强 前翅颜色暗而有保护色 许多种类有迁飞习性 如粘虫 小地老虎等就可以长距离迁飞 2020 4 14 鳞翅目 126 2020 4 14 鳞翅目 127 25 弄蝶科Hesperiidae头大 头宽大于或等于胸宽 触角基部远离 末端棒状 弯曲呈钩状 前翅所有径脉均不共柄 单独从中室分出 前翅三角形 中室经常开放 后足胫节有2对距 幼虫纺锤形 头大 高于胸部 前胸细瘦呈颈状 腹足趾钩三序环式 腹部末端有臀栉 幼虫一般隐蔽取食 把叶片缀在一起做一居所 夜晚出来取食 本科包括3000多种 农业上重要的种类有直纹稻弄蝶Parnaraguttata BremeretGrey 曲纹稻弄蝶P gangaEvans 2020 4 14 鳞翅目 128 2020 4 14 鳞翅目 129 2020 4 14 鳞翅目 130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26 凤蝶科Papilionidae喙发达 前足正常 前翅径脉5支 R4和R5共柄 中室闭式 后翅有一钩状肩脉 着生在一小室上 多数种类M3脉延长成尾状突起 幼虫光滑 前胸有一翻缩性丫形腺 有些幼虫前端有眼状斑 蛹为缢蛹 包括最大和最漂亮的蝴蝶 世界约600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